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上新2万种!每满100减50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 汤头歌诀

    (清)汪昂著  /  2007-09-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5.4(7.7折)定价:¥20.0

    《中医经典文库:汤头歌诀》为清代医家汪昂所著,汪昂,字切庵,安徽休宁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卒年不详。  《中医经典文库:汤头歌诀》为一卷,章节一如《医方集解》,一歌之出,对方剂应用之理、法、方、药囊括无余,方义明析,言简意赅,音韵流畅,颇切诗章词意,为医家临证必备之书...

  • 濒湖脉学

    [明]李时珍  /  2023-06-01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5.0(7.5折)定价:¥20.0

    本书为中医四小经典之一,为明代震惊中外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晚年所作。全书撷取《内经》《脉经》等诸书精华,结合作者多年的经验撰著而成。一是阐述了27种脉象的脉形特点,辨别方法及主治病证;二是引录了其父李言闻阐述脉学理论的《四言举要》。全书用韵语文体编成歌诀,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是后世学习脉学的良好读物,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书末附《脉诀考证》,亦是对《濒湖脉学》的补充...

  • 汤头歌诀

    [清]汪昂  /  2023-06-01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5.0(7.5折)定价:¥20.0

    本书为中医四小经典之一, 为清代名医汪昂老年所作。全书选录中医经验成方300余首, 编成七言歌诀, 并从方剂主治、组成、配伍、剂量等方面予以简要注释。其内容简明扼要, 音韵工整, 便于初学者习诵, 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书末附《续编汤头歌诀》, 以补充《汤头歌诀》之不足...

  •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10.7(7.1折)定价:¥15.0

    本书系《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是据余时雨校本整理而成。全书共16卷,其中《要诀》12卷,分诸中门:诸伤门、诸气门、诸血门、诸痛门、诸嗽门、寒热门、大小腑门、虚损门、拾遗门、疮毒门、妇人门等12门,主要论述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等;《类方》四卷,是根据《要诀》中的各门分类处方,按汤、饮、丸、散、膏、丹剂型排列,主要阐述了各科病证的方药。 全书全面反映了戴原礼治疗杂病的丰富经验,其对疾病的辨治,议论清

  • 蒲辅周医疗经验

    中国中医研究院  /  2005-09-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1.4(7.1折)定价:¥16.0

    蒲辅周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中医药学家,在中医界享有极高声誉。本书分论述、医话、方药杂谈、医案四部分。前三部分主要收载了蒲老关于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学知识及部分疾病治疗经验的论述,第四部分收载蒲老经治的内、妇、儿科疾病及其他杂病案例110余则,并附有简明按语,对读者理解蒲老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有一定的帮助。 本书可供广大中医工作者阅读,尤其对临床人员提高辨证论治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 医方集解

    ¥17.8(7.1折)定价:¥25.0

    本书系我国清代著名医家汪昂搜罗古今名方,精心整理编撰而成,书成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  全书共分3卷,以正方及附方的形式选录古今临床常用方剂700余首,其中正方388首。全书按方剂的功用性质分为补养、涌吐、发表、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等21类。每方除列述方名、说明主治,介绍组成及附方加减之外,并引录各家学说阐明方义。书后附有提供仓促救急之

  • 用药心得十讲-(第三版)

    焦树德  /  2005-01-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8.8(7.5折)定价:¥25.0

    《用药心得十讲》是全国著名中医专家、中日友好医院焦树德教授在临床用药方面的心得体会。本书文搞曾在《赤脚医生杂志》(现为《中国临床医生》)上以讲座形式连续发表,受到许多读者特别是广大基层医生的欢迎。应读者要求,1977年我社把它汇编成册出版,供基层医生参考。 本书这次的修订工作,改进了上一版的错误,补充了作者最新用药心得;结合当今中医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规、标准等对上一版原文中个别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书末对第2至9讲各类药物运用心

  • 金针秘传

    方慎庵  /  2008-02-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3.6(8.5折)定价:¥16.0

  • 伤寒论

    汉·张仲景  /  2005-08-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0.0(7.7折)定价:¥13.0

    《伤寒论》为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被历代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该书所运用的辩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诊治疾病的规范;所记述的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治经验,对中医临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所记载的大量复方,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作“众方之祖”。 本书以明·赵开美刻本为底本,全书共十卷,卷一为平脉、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

  • 注解伤寒论-大字版

    ¥17.8(7.4折)定价:¥24.0

    《注解伤寒论》,伤寒著作。十卷。汉·张仲景著,金·成无己注。书成于1144年。现存早的《伤寒论》全注本。成无己(约1063~1156年),中国金代医学家。宋代聊摄(今山东茬平县)人,靖康(1126年)后,聊摄地入于金,遂为金人。成无己出生于世医家庭,自幼攻读医学,对理论与临床均有擅长,是伤寒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之一...

  • 医学三字经-第4版-白话解

    高学敏,等  /  2013-06-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4.2(7.1折)定价:¥20.0

    最经典的中医歌诀白话解、中医启蒙的良师益友、中医成才必读之作...

  • 脉学辑要-诊法-20

    ¥15.4(7.7折)定价:¥20.0

    《脉学辑要》由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著名汉医学家丹波元筒所著。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诊法20):脉学辑要》分为上、中、下三卷,卷上总说阐述脉学理论;卷中引述二十八脉体象、主病,汇众说之精华;卷下列述妇人脉、小儿脉及诸怪脉。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诊法20):脉学辑要》在对医学史上的脉学资料进行认真鉴别和整理的基础上,先列各医家原文,逐条注释,细加钻研,虚心夷考,衡别是非,删繁节要,融会贯通,并附作者按语,论述精辟,内

  • 病机临证分析 运气学说

    任应秋编著  /  2009-04-01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5.8(7.2折)定价:¥22.0

    病机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它是研究“辨证”的基本知识,既散见于《灵枢》、《素问》两部古医经中,尤其集中地记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凡十九条。因此,从来研究病机的,无不首先研习这十九条。 唯十九条言简旨深,虽经注释,仍不易领悟其在临证时的具体运用。作者将十九条的原文拆散,提取其所有三十病证,分列于形体、藏气、二阴、神志四类。每一病证,都就其原条文的精神所在,分析其为寒为热,属虚属实之不同证候,并各拟附施治方药,足以启发对古

  • 经络学图说

    陆瘦燕  /  2010-10-01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3.0(7.2折)定价:¥18.0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它的应用,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都占着重要的地位。《经络学图说》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叙述经络学说的重要性及其学习方法,替读者作了入门导引。从第二章至第五章,论述经络学的主体,计十二正经、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络脉,对于各经循行部位和经过腧穴,以及生理、病理、临床应用提示等,都作了扼要的介绍。每一经络并附有循行示意图,图文对照,颇便学习。第六章为十二经筋,它是经络的附属部分,在人体生理、病理

  • 时病论

    (清)雷丰  /  2012-03-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2.8(7.5折)定价:¥17.0

    《时病论》共分为八卷。根据《内经》论四时的大意,分述各种时令病的病因、病理、症状特点,以及立法的依据,次列作者雷丰自拟的“诸法”和常用成方,最后,附以作者的临证验案,作为印证。   《时病论》文字简明,层次清晰,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切实可用,疗效可靠,一向为近世医家所推崇和应用。此次重刊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医师参考使用...

  • 金匮要略方论

    (汉)张仲景等  /  2012-03-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2.8(7.5折)定价:¥17.0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东汉·张机(张仲景)所著。约成书于三世纪初,原为《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一度散佚。1065年北宋校医书局根据当时所存《金匮玉函要略方》残简,并经林亿整理编校,取其中杂病部分厘订为3卷,改名为《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分二十五篇。其内容主要是论述中医所称的“杂病”的证候与治疗...

  • 注解伤寒论

    (汉)张仲景等  /  2012-03-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5.0(7.5折)定价:¥20.0

    本书系金代成无己对汉代张仲景所撰《伤寒论》的注解。该书成书于1144年,是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全书共十卷,二十二篇。书中列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证候,计397法,113方。在每条之下,成氏结合自己临证心得,本《内经》之旨,进行注释。其所采用的“以经释论、以论证经”的研究方法,堪为后世以经释论的典范。   本书既保持了仲景《伤寒论》之原貌,又通俗易懂,清晰明了。因此,是学习中医的重要读本。此次重刊书末附

  • 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

    苏庆英  /  2010-09-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5.8(7.5折)定价:¥21.0

  • 谦斋医学讲稿

    秦伯未编著  /  2009-04-01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3.0(7.2折)定价:¥18.0

    本书为中医名家秦伯未撰于1964年。全书选录笔者中医学术方面讲稿12篇,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气血湿痰治法述要、种种退热治法、温病一得、论肝病、感冒论治、水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运用、腹泻的临床研究、痛证的治疗、运用中医理法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漫谈处方用药等专题。每篇讲述均结合笔者读书心得和临证体会,阐发中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经验知识,并附治疗实例。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医生或中医院校师生参考...

  • 李今庸中医科学理论研究

    李今庸著  /  2015-01-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5.4(7.7折)定价:¥20.0

    《国医大师李今庸医学丛书:李今庸中医科学理论研究》是当代著名的中医经典理论学家李今庸教授关于《黄帝内经》中医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和基本学术思想的研究。其内容涉及中医科学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营卫气血、精神津液、六淫学说、七情学说、升降学说、运气学说、补法和泻法、疾病的因机证治;心与神的关系、脑病的认识、胆腑的指导意义。其基本学术思想的研究:认为《黄帝内经》中含有丰富的学术指导思想,即具有辩证思维的中医科学理论体系,体现

  • 针灸大成

    ¥10.8(9折)定价:¥12.0

    本书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 尤其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 ; 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 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 ; 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 加以整理归纳, 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 ; 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

  • 任应秋医学丛书阴阳五行/任应秋医学丛书

    任应秋  /  2020-06-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3(7.7折)定价:¥25.0

    阴阳五行,可分为“阴阳”与“五行”,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为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

  • 伤寒论汇注精华

    ¥18.8(7.5折)定价:¥25.0

    《近代名医伤寒论著十人书:伤寒论汇注精华》系近代经方大家汪莲石尽其数十年之精力,荟萃历代《伤寒论》注本之精华,间附己意编撰而成。《近代名医伤寒论著十人书:伤寒论汇注精华》凡九卷,卷首一卷。汇集了喻嘉言、陈修园、舒诏、柯韵伯、李肇天、汪双池、汪苓友、罗紫尚、孙广从、张盖仙、陈师亮、陈平伯、周宗超、周镜园、萧克协、舒帝锡、薛步云、程郊倩、魏念廷等近40家的不同观点,且不为一家之言所囿,足令阅者易于检校,启发心思,是中医近代史上著名的《

  • 伤寒方证便览

    柳少逸  /  2014-09-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3(7.7折)定价:¥25.0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著,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张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约生活于公元150~219年。汉书无传,唐《名医录》有“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柳少逸编写的《伤寒方证便览》从《伤寒论》原文入手,对各经证治下的方证进行归纳分析,以证统方,以方类证,方证结合,提纲挈领。...

  • 颈肩腰自我保健操

    刘明军  /  2016-01-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1.3(7.5折)定价:¥15.0

    《颈肩腰自我保健操》详细介绍了颈、肩、腰保健操,以及相关穴位、注意事项,通过真人动作示范,文字细解动作,使保健操生动直观、容易理解,加之动作简单、易于学习、实用性强、效果明显的特点,可以作为广大读者养生保健、防治相关疾病的指导书,亦可作为从事康复、保健教学和临床工作者的参考书,为家庭“肘后必备书”...

  • 脉经

    ¥18.8(7.5折)定价:¥25.0

    《脉经》为晋?王叔和撰,成书于公元210-259年之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脉学专著。王叔和,名熙,“性度沉靖,尤好著述,博通经方,精意诊处,洞识修养之道(宋?林亿等进呈劄子语)”,他利用做太医令时搜求的各种脉学文献,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脉学方面的论述,旁征博引,采摭群论,然后根据自己的临床体验,按照“百病根源,各以类相从”的方法,若网在纲,依类编排,精心梳理,终于完成了《脉经》这部伟大著作。全书共十卷,九十八篇

  • 串雅内外编

    ¥19.5(7.5折)定价:¥26.0

    《串雅内外编》,中国民间走方医(亦称串医、铃医)医疗经验汇编。赵学敏纂辑,吴庚生补注。作者记录中国走方医柏云口授医技,广摭民间治疗经验,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医药知识与临床经验,"删其眩异繁缛,参以秘笈所藏,归之雅正,勒为成书"。编为《串雅内编》4卷、《外编》4卷。《串雅内编》介绍了"顶、串、截"三大法,以及某些单方。《串雅外编》则分"禁方"(符咒之类)、"选元"(各种急症抢救法)、"药外"(非药物疗法)、"制品"、"医外"等类。清末名医吴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宋)陈言  /  2007-07-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8.5(7.1折)定价:¥26.0

  • 脉经

    王叔和  /  2007-09-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1.3(7.5折)定价:¥15.0

    《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流传于世的脉学经典著作,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书共1O卷,98篇,成书于公元3世纪中叶。由西晋著名中医学家王叔和精选《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汉魏著名医家有关脉论精华.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以及当代临证经验编撰而成。该书集晋以前脉学之大成,对中医脉学理论进行全面梳理.发展并构建了中医脉学体系,其特点有:1、首次确立脉象形状,归纳脉象为24种.使基本脉象的名称和定义统一、规范.为后世所遵从。2

  •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方药中论医集

    方药中  /  2007-10-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1.4(7.1折)定价:¥16.0

    本书是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先生全面系统论述中医学基本理论的一本专著。 该书原是方药中先生在20世纪50~60年代为北京各大医学院、所“西医学习中医班”讲授中医基础理论而写的一本教材,经整理由内部印刷成多种单行本,流传甚广。由于历史原因,未能正式出版。书中从阴阳五行、天地人合一,藏象、经络、精气神、病因、病机、治则八个方面对中医基本理论作了全面、系统论述。书中突出“人与天地相应”的中医理论特色,对自然规律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治、养生方

  • 王洪图内经临证发挥

    翟双庆//王长宇  /  2006-04-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4.9(7.1折)定价:¥21.0

    王洪图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长期从事《内经》教学、科研、临床工作,在研究《内经》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本书着重介绍了王老运用《内经》理论指导临床的经验、体会,以及对《内经》若干理论问题研究的精华。 本书分医论、医案二篇。医论篇选载了王老有代表性的论文17篇。医案篇以《内经》某个理论或文句为纲,下列[临床应用]、[发挥]二项,[临床应用]部分详细介绍了王老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也有个别失败)的医案;[发挥 ]部分则是在经文和验

  • 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  /  2006-06-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4.6(7.7折)定价:¥19.0

    《针灸甲乙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书,约成书于晋太康三年,距今有近一千七百年的历史。本书共计十二卷,分一百二十八篇,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等学科的内容。作者在书中不仅厘定了睮穴的部位,并且对穴位的排列采用了分部依线的方法,并从临床实践上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针灸疗法的治疗经验,可谓集睮穴主治之大成。本书适合针灸研究和临床人员参考使用,也适合中医院校学生和中医药爱好者学习...

  • 幼幼集成

    ¥17.0(7.1折)定价:¥24.0

    疾痛疴痒,不能自白;其脏腑未充,则药物不能多受;其筋骨尚脆,则针砭尤非易施;误用刀圭,便伤生理。此炼师陈君飞霞三折肱于斯道,有《幼幼集成》之... ...

  • 伤科疾病针灸疗法

    吕少杰  /  2004-08-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2.0(7.5折)定价:¥16.0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69种伤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中医辨证施治、临床各证分型选取穴位及针灸治疗,并附有解说、穴位图、经验体会。本书主要以现代医学方法诊断疾病,运用中医辨证施治之原理分出各病的具体类型,按照类型列出各型的具体穴位处方,并且附有各穴位的取法、刺法、穴位图等;并在每个疾病的刺法部分,将穴位的针刺手法。针刺方向、深度(其针刺深度均为中等身材的中老年患者,若为偏瘦或偏胖的患者,可适当减少深度或增加深度)、体位和留针时间及疗

  • 名医类案

    张琳叶  /  2005-08-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1折)定价:¥28.0

    《名医类案》是明代医家江瓘及其子江应元、江应宿编集之作。原书成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后经清代名医魏之琇(玉横)重订。全书共十二卷,分为二百零五门。 本书大量搜集了明以前历代名医验案,同时博采经、史、子、集之中的相关资料,结合编者个人医案,共录病案2400余则,收辑内容广泛,涉及病类丰富,涵盖了传染病、内科杂病、外科病、五官科病、妇科病、儿科病、精神疾病等多种疾病。书中所载病案,大都有姓名、年龄、体质、症状、诊断、

  •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皮肤外科

    ¥13.5(7.1折)定价:¥19.0

    朱仁康先生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家,对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外科疾患均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时重视辨证论治,同时主张运用小方,对适用用于农村推广的简、验、便、廉的方药尤其推崇。 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论述,是根据朱仁康先生的讲课资料整理而成,包括疮疡分类、病因病机、疮疡辨证、疮疡论治。第二部分为医案,选有54个病、141个医案,并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分析及证治要点附有论述。第三部分为经验方及常见用方,并按内服药方、外用药方

  • 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

    上海中医研究所  /  2005-10-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0.7(7.1折)定价:¥15.0

    全国著名老中医张赞臣先生,既有深厚的中医学渊源,又师从过多位医学大家,具有精湛的中医临床诊治技术,并有多年的实践经验。他擅长临床各科,尤其对五官科有很高的造诣。本书的主要内容即收录了张氏于1962—1967年间的部分有相当医学价值的诊疗记录,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学习、参考。 全书分医案、论述和验方三个部分。医案部分以五官科病案为主,兼有外、内、妇科攻案,大部分医案记载比较详细,每案之下另加按语,阐述了治疗的辨证要点、立法依据及

  • 本草备要

    清.汪昂  /  2005-08-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3.5(7.5折)定价:¥18.0

    本书为清·汪昂撰于1683年,增订于1694年。书名“本草备要”,意即所载药物学内容既完备又扼要。 该书据汪昂增订原本整理。全书精选常用中药479味,分列8部(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虫鱼、人)。各药内容简要实用,用大字重点突出药物功效特点与主治范围,又用小字随文简释该药取效原理、主治疾病特点、临床用药技巧和方法以及同类药物的作用比较等。书中穿插与该药疗效相关的医案、典故等,读之令人趣味盎然,方便记忆。各药之后,还

  • 刘寿山正骨经验

    ¥17.3(7.5折)定价:¥23.0

    刘寿山老先生从事中医骨伤临床与教学工作5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教学经验,并以手法取效而闻名,故持有“七分手法三分药”之说。他对接骨、上骱、治筋各备八法,手法独特,疗效显著;对软组织损伤治疗强调中医整体观,更具独到之处。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总论正常人体的筋、骨及手法、诊断、用具、用药等;下篇介绍全身各部位骨折、脱位、伤筋及内伤四类疾病的整复手法、按摩、方书插图300余幅,文图并茂,便于读者参考使用。 本书于1966年

  • 针灸学-中医考研必读

    董勤  /  2006-12-01  /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7.5(7.6折)定价:¥23.0

  • 针炙取穴纲要-(随书配送VCD两张)

    ¥18.3(7.3折)定价:¥25.0

    学好针灸的基本功之一就是要准确掌握针灸取穴的方法和要领。本书以精练的文字和近百幅彩色照片阐释了全身腧穴的取穴方法,同时书中还附有各经穴位骨度分寸歌、74个常用穴位的主治病症及作者本人的临床用穴体会。配书出版的2张VCD光盘,主要由作者亲自示范讲解了取穴的原则、经验和技巧,使广大读者一目了然,举一反三,为大家提供了一条快速掌握针灸取穴的捷径...

  • 温病纵横-(第三辑)

    赵绍琴等编著  /  2006-12-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6.3(7.1折)定价:¥23.0

    本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附篇,论述了温病的两大类型,即温热病和湿热病,以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热病的辨证纲领,以三焦辨证作为湿热病的辨证纲领;以卫气营血辨证为“横”,论述温病传变层次;以三焦辨证为纵,论述湿热病的传变途径。全书内容提纲挈领,纵横明晰,引用文献丰富、精当翔实,理法方药赅备,附案多为著名老中医赵绍琴教授的治验,很有参考价值。因此,本书是学习温病的重要参考书...

  • 证治汇补

    ¥17.8(7.1折)定价:¥25.0

    利便宜戒有阳虚自汗,津液外亡,因而小便短少者。若概用利药,使荣卫枯竭,无以制火,烦热愈甚。当俟热退汗止,小便自行。《发明》通导宜慎中脏之症,因风痰闭塞脏腑,每多幽道不通,诚宜开导。然有气衰血弱不能润泽致燥者,又当养血。汇补救卒中法卒中昏倒,不知人事,牙关紧闭,涎潮壅塞。急以大指掐人中,候醒,用通顶散吹鼻,即提起头鬟,有嚏可治,无嚏不治。如口噤不开,以白盐梅蘸僵蚕擦之。如风痰顽结,诸药不入者,稀涎散吐之。如风邪闭固,服药不入者,防芪汤熏

  • 石室秘录

    陈士铎  /  2006-06-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4.3(7.5折)定价:¥19.0

    本书由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编撰,是中医古籍中惟一一部以治法为主要内容和标目的著作。分6卷,依次为礼、乐、射、御、书、数六集。每集之中又以治法为目。全书共论述治法128法,17论,7门,16杂病,内容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诊法,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诊治原则与常用方药,是一部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理法方药齐备的治法专著。特点:1以治法为纲,将辨证论治贯穿各科疾病的始终;2阐述中医理论简明精当,易于通晓;3治法具有普遍意义,临床指导性强。本次整

  • 眼科金镜

    刘耀先  /  2006-08-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0.7(7.1折)定价:¥15.0

    本书由清末民初眼科学家刘耀先辑著。4卷。本书虽出现在西医传入中医之后,但却保持了传统中医眼科的特色。在汲取古代中医眼科成就的基础上,作者根据自.....

  • 目经大成

    黄庭镜  /  2006-09-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5.6(7.1折)定价:¥22.0

  • 赵绍琴临证400法-(第三辑)

    赵绍琴著  /  2006-12-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0.5(7.5折)定价:¥14.0

  • 金匮要略浅述-(第三辑)

    谭日强编著  /  2006-12-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8.5(7.1折)定价:¥26.0

  • 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

    任应秋  /  2008-01-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3.5(7.5折)定价:¥18.0

    《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的内容并不在讲解《黄帝内经》原文的具体内容,而是提出学习和研究《黄帝内经》首先要明确的一些问题。具有拓导性质。主要内容包括:《黄帝内经》的文献渊源、成书年代,引用的古代文献,校勘、注疏,分类及《黄帝内经》的专题发挥、学术思想、理论体系,以及怎样学习《黄帝内经》等。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任应秋毕生研习《黄帝内经》的心得,而且是从中医学的角度对《黄帝内经》学术的梳理和历史研习《黄帝内经》文献的总结。是学习和研究《黄帝

  • 临证会要-第三辑

    张梦侬著  /  2006-12-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3.5(7.5折)定价:¥18.0

    本书作者张梦侬先生,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临证每有所得,随手书录,故书中所收选的100余例医案均为作者多年于临床之中所录。 本书论述了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证,于每病证之后,分别叙述证候、病因、治法、方药、用法、方义及按语,后附病案,于按语中即阐述了作者对该病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药应用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发前贤旨奥,会以己见,切合临床实际。所述言简义赅,浅显易懂,故名“会要”。然又附录医案,展示作者的辨证思路

  • 温病条辨

    清.吴瑭  /  2005-08-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0.5(7.5折)定价:¥14.0

    本书是清·吴瑭(鞠通)所著,为明清医学中温热学派的名著之一。 全书共6卷。卷首引证《内经》经文,冠以原病篇。前三卷据金·刘河间“三焦分治”的方法,系统地把温病分上、中、下三焦三篇,详细论述了温病的病源和证治。卷四为杂说,讨论有关温病的学理,卷五为“解产难”,卷六为“解儿难”,都是结合温病的理论来讨论产后调治以及小儿惊风、痘症等。 由于本书所以论据和治疗方法,都是明清以来医家的实践经验,颇切实用;本书中创制的一些方剂和“桑菊饮”和“

  • 血液病(第2版)

    梁冰//  /  2006-06-01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7.8(7.1折)定价:¥25.0

    本书为《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丛书》的血液病分册。对近十几年来中医研究治疗血液病的成果及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收载了吴翰香、周蔼祥、梁冰、乔仰先、赵绍琴、焦中华、唐由君、李琰、张亭栋、梁贻俊、黄世林等百余位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的宝贵经验,病种涉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自血病、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营养不良性贫血等13种临床常见多发的、具有中医药治疗优势的

本类畅销
本类新书

本站常销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