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在书里完成一次精神快充!5本7折
>
关于“[] 说”检索到   共8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 ¥100.7(7.3折)定价:¥138.0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相传源自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间。有“一壶不侍二茶”之说。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如此珍贵。加上紫砂壶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本书延续我社《说画》《说瓷》《说玉》既有的编辑风格,通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先生深入浅出的准确阐述,全面地剖析紫砂壶的型制、泥料、工艺,以及收藏必须的知识储备和收藏购选误区、使用及保养等要点。以及通过近现代制壶大师很精良的作品,直观

  • 俞莹  /  2023-01-01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9.3(7.3折)定价:¥136.0

    本书延续“国家珍宝丛书——说系列”既有的编辑风格,通过作者自身对赏石文化艺术近三十年的研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从艺术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的赏石文化,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更深层次的启发,比如为什么文人赏石,虽然也是一种摆设,但却有别于石崇、王恺的珊瑚枝之类的财富夸耀。同时也全面地解析了到目前为止,市场上有的各个石钟和石品的特质,以及收藏必须的知识储备和收藏购选误区等要点。可以说赏石艺术是现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专享盛况胜过古人的项目。

  • 砚林集

    张亚彬  /  2009-03-01  /  三晋出版社
    ¥30.5(8折)定价:¥38.0

    将古人有关砚台的评述和笔者在藏砚实践中的发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赋予新意,并集文献、图例于一体,形成《砚林集说》的一大特色。其主旨为:给古砚爱好者提供一条进入这一精彩世界的门径。 砚台又是文人的精神庭院,“得意时,在砚池中神采飞扬;失意时,在砚池中舔血疗伤”。历代文人对砚台的挚爱是真诚的、刻骨铭心的。有的还着书立说,留下了大量对砚台的赞美、评说。也许是读书人遗传因子使然,我对古砚也情有独钟,十几年乐此不疲,至今已收藏上自汉晋下至明清

  • 邮人

    仇润喜  /  2017-08-01  /  人民邮电出版社
    ¥38.0(7.9折)定价:¥48.0

    此书是被誉为津门说信人的仇润喜新力作; 此书是邮政历史寻源的一把钥匙; 此书是了解书信文化和集邮文化的向导; 此书是《邮人说信》的姊妹篇。...

  • 文化名家痴癖雅好

    杨耀文选编  /  2011-09-01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4.4(7.6折)定价:¥32.0

    本书精选了六十多位名家的散文作品,从各个方面畅谈那些关于痴玩、癖好的事。 我们可以在吴组缃的《谈癖》、周汝昌的《自家的癖性》等文章中,聆听名师大家们“谈痴说癖”;在周瘦鹃的《夏天的瓶供》、张中行的《砚田肥瘠》等文章中,鉴赏名家的“案头清供”;在钱歌川的《藏书与读书》、黄苗子的《藏书与藏书印》、周国平的《爱书家的乐趣》等文章里,领会大家名人“淘书品画”的心得;在冯骥才的《遛摊》、陆文夫的《得壶记趣》等文章中,领略文化名家们的“玩古趣

  • 举案收藏-收藏案例评析

    李沙著  /  2012-02-01  /  学苑出版社
    ¥33.5(8折)定价:¥42.0

    收藏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文化现象又是经济现象,本质上属于文化产业,尤其是它与社会发展的繁荣程度密切相关,故千百年来向有“乱世黄金,盛世收藏”之说。收藏同时又是一个高利高风险行业,一方面孕育着无限商机,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巨大风险,本书从不同角度所选录的近180个典型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书中的案例都是近年来在收藏实践中发生的,既有经营案例,又有司法案例;既有国内案例,又有国外案例。总之,形形色色的收藏案例涉及到收藏行业的方方面面,诸如书

  • 李福昌.火柴火花的收藏与鉴赏

    李福昌 著  /  2011-08-01  /  中国工人出版社
    ¥30.0(7.5折)定价:¥40.0

    火花,即火柴盒上的商标和装饰贴画,因其优美的画面和丰富的内涵,受到人们的青睐而被收藏、欣赏。在我国早期的火花中,除寓意吉祥如意、向往幸福生活等人文习俗题材外,还有反映重大事件的,例如,“海军”等火花反映甲午战争,“共和国四杰”等火花反映辛亥革命,还有“提倡国货”、“七七事变”,等等。因此,有人称火花为“历史教科书”。 由李福昌编著的《李福昌说火柴火花的收藏与鉴赏》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火柴火花的相关知识,讲述了有关火柴火花及其收藏中的趣

  • 世界级音乐大师及作品邮票收藏-听音乐家在邮票里故事

    王华南  /  2007-01-23  /  中国旅游出版社
    ¥29.3(7.5折)定价:¥39.0

    今天,邮票早已跳脱“预付邮资”这种工具性的配角,而独立成为一门只有重要的人、事物才能翩舞其上的艺术伸展台。 邮票里的天地很广阔。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不同音乐家的人生和创作历程,鲜明的色彩背后,有不同的心情。在每张邮票独特的图案设计里,除了赫赫有名却与乐迷们少有机会谋面的音乐大师之外,音乐家鲜活灵动的创作姿态、鲜为人知的生活癖好,又重新因为一张小小的邮票而复活。 邮票这次不随邮戳与信封去流浪了,它留在这里,藉音乐家之口说一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