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宗教中国化北京故事》是一本反映北京地区宗教中国化历史的书籍,以讲故事的方式,总结北京地区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将各宗教中国化的历史呈现给读者,以期在历史自觉的启发下更好地发扬我国宗教中国化优良传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更好地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进程...
本书是对以下三种文献的校释:第一种是《黄檗开山普照国师年谱二卷》,包括塔铭、黄檗开山普照国师年谱卷上和黄檗开山普照国师年谱卷下;第二种是《黄檗开山隐元老和尚末后事实》,包括补遗、黄檗开山隐元老和尚预嘱语;第三种是《千呆禅师语录》,共十五卷...
本书内容为台湾收藏家所藏14-18世纪作品金铜佛像。这些佛像来源清楚,流传有序,供奉、流传、转移等信息清楚,得到多位金铜造像专家的肯定。 本书作品精良,图片精美,考证与论述文字专业、细致,将从佛教、文化、艺术等角度,给读者带去收获...
胡彬彬编著的《祈福禳灾(道教造像记)》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长江流域民俗文化与艺术遗存”丛书之一。 《祈福禳灾(道教造像记)》以唐以降至清末长江流域地区的道教造像记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置于我国唐、宋、元、明、清各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将长江流域不同区域间的多元民族文化交融下的中国道教造像记,做出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包括造像记的特征、造像者的身份、造像对象、发愿内容,造像记中所见神祗等。书中列出200多幅道教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扉页书影、进邱祖表、三洞璇华序、原序、凡例、长春观志目录、长春观志卷一、长春观志卷二、长春观志卷三、长春观志卷四...
本书以1868-1919年间的中国江南基督宗教文人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和近代中国江南基督宗教文人的基本情况,其次从文学翻译与创作、文学观念与文学活动三方面对近代中国江南基督宗教文人在文学领域的特征进行分析。很后联系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将对近代中国江南基督宗教文人的研究置入文学史范畴,做整体性的评价。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以清末民初中国基督宗教文人作为研究对象,可以系统整理这一时段中国基督宗教与文学的关系,弥补近代
据统计,目前约有三万册东巴经典收藏在世界各国,其中国外约一万五千册分别收藏在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哈佛大学收藏598册。《哈佛燕京学社藏纳西东巴经书》卷收录的就是哈佛大学和燕京学社收藏的东巴经,并予以了经文解读。其中,哈佛大学还提供了哈佛馆藏东巴经的全部扫描件。 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纳西东巴古籍的抢救保护工作开始向国外发展,为在全球范围内对纳西东巴古籍的保护利用打开了突破口,为使纳西东巴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作为国内*一部日本佛教通史著作,是一部系统、扎实、严整、有深度的作品。作者为此三赴日本访问研究、收集*手资料,得以成就此书。...
本届黄寺论坛由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故宫博物院、北京雍和宫管理处、承德普宁寺共同主办,主题为“从黄寺与皇家寺院看佛教中国化”。从黄寺与皇家寺院看佛教中国化——第四届黄寺论坛论文集由王长鱼主编。本书共收录学术研究论文30篇,具体涉及佛教中国化理论研究、佛教教义阐释、佛教历史文化、寺院建筑艺术、佛性生活展示”等方面...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中世日本社会的断代专门史, 是中世日本禅宗史、中世日本社会史, 和宋明之际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完美结合。本书具体内容, 包括中世日本政治、外交、经济、宗教、习俗、生产、日常、教养、文化, 和中日相互认知等多领域的转型 (或者说变迁) , 时间跨度为公元1170年至1603年。本书和本人撰写中的《东渐禅宗与中世日本的文化变迁》一书是姊妹篇, 故本书中艺术、文学等纯问哈的内容均省略。本书重点描述了1170年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
《佛典汉译评论与佛学中国化》收了大量佛学著述,通过系统梳理,对后汉道远明时期的佛典汉译评论进行了全面总结,深入探讨了佛典汉译评论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其本质特征和独到的评论体系,归纳出了佛典汉译评论的九大范畴和四大命题,详细论述了佛教、佛学、佛经翻译及佛典汉译评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人们了解佛典汉译评论在佛学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有较大的启迪意义,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的翻译理论,有着重要的资料价值和理论价值...
《中国原始宗教研究及资料丛编(羌族卷)》是已故四川大学宗教所教授钱安靖先生遗作,对原始宗教中多神信仰、宗教活动、宗教礼仪、神话传说及原始宗教演变、与其他宗教体系的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是研究原始宗教及羌族文化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具有较高出版价值...
《长江流域民俗文化与艺术遗存:经卷遗存》对写经宝卷的历史形成、发展概况及其基本形态等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并着重对长江流域写经宝卷的地域性特征及其遗存实例进行了考研。《长江流域民俗文化与艺术遗存:经卷遗存》分类整理出的14组共200余幅遗存于长江流域的珍贵写经宝卷图片,其时间跨度自唐宋至近现代,其实物来源主要为湖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近20年的田野考察所得,及其他相关图书馆馆藏与私藏。《长江流域民俗文化与艺术遗存:经
《东岳庙》是一部外国学者对东岳庙记录的专著,作者是美国学者安·丝婉·富善女士,1964年在日本名古屋,由华裔学志出版发行,全书约18万字。本书是富善女士对居住在东岳庙附近的施老师口述内容的记录,分为前言、主要内容和附录三个部分,其中,主要内容部分分为十七章,从神职功能角度,对东岳庙所奉祀的神进行分类介绍。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东岳庙进行了多方面的描写。共时方面,书中勾勒出了20世纪30年代初东岳庙的盛况,是各个阶层,不同时段在东岳庙活
萨满文化在源远流长,特别是历目前在满族人民的精神生活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宋和平研究员在多年进行萨满文化田野调查和文本研究的基础上,著有《满族萨满文本研究》《满族萨满神歌译注》等专著,是靠前该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本书在前两部著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增加了满语复原这一工作,将满族石姓家族萨满文化的概貌呈现得更加透彻,会对萨满文化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长江流域民俗文化与艺术遗存:法门妙筑(宗教建筑)》以唐降至清末长江流域地区的宗教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置于我国唐、宋、元、明、清各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将长江流域不同区域间的多元民族文化交融下的中国宗教建筑艺术,做出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述。 《长江流域民俗文化与艺术遗存:法门妙筑(宗教建筑)》中列出近300幅宗教建筑实物图片并逐一进行介绍与研究...
《丐僧朝圣记(套装上下册)》是一本用信念、毅力、欢喜、平和的心写就的书。书的内容记录了一位长者两度千里朝圣的过程,书的名字《丐僧朝圣记》来自这位令人尊敬的长者——释仁炟法师的诗作《丐僧歌》和《禅茶曲》。《丐僧朝圣记(套装上下册)》共收录法师朝山日记与随笔136篇、诗词27首,随行人员体晤122篇,新闻报道及沿途历史人文介绍等。其中五台山朝圣实录文字部分,系引用《香港佛教》杂志原文;九华山朝圣随行人员体晤文字一部分来自录音采访整理,
《神话学文库:中国神话学研究前沿》是《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名栏“神话学与神话资源转化研究”2006—2014年己发表文章的精选本,包括神话学研究、神话学资源的当代转化、新神话主义潮流、相关学术访谈和理论综述等,并附录近10年中国神话学研究论著索引。论文作者汇聚当代神话学界的知名专家,如B.Riftin(俄)、Elliott Oring(美)、Robert Segal(英)、郑在书(韩)、刘锡诚、萧兵、吕微、陈建宪、万建中、
本书以东南亚宗教的转型与创新为主题,展开专题性研究,并从前沿报告、理论研究和现状研究等不同的视角,对东南亚天主教研究、南亚及东南亚佛教研究、东南亚伊斯兰教研究、跨境民族与宗教研究、东南亚儒学研究与“一带一路”与中国佛教研究等六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观点明确的理论见解。本书汇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度探讨了东南亚国家的宗教转型情况,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理论创新价值...
本书是收集了作者从事宗教工作几十年来,对宗教研究的重要成果,以及最新的研究论文。书中共收集论文几十篇,有设计中国佛教史史的,有涉及日本佛教史的,有中日文化交流的,有中国哲学史上人物的,有涉及日本佛教史上人物的。总之,这本书代表了作者研究佛教文化的最高水准...
该论文集是《汉文佛教文献研究系列》之一,主要发表有关佛教文献的研究论文,每年一辑。该辑主要收录的是对佛教疑伪经问题研究的文章。疑伪经问题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内容涉及疑伪经的研究方法、疑伪经判别标准、疑伪经出现背景、疑伪经文本内涵和新发现的疑伪经等问题。以上相关问题在该论文集中都有讨论,是一本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集...
本书是世界佛教通史丛书之中国佛教卷,介绍了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佛教发展情况。主要内容如下: 一、斯里兰卡佛教史。斯里兰卡国情概况。二、缅甸佛教史。缅甸国情概况,佛教的早期发展(公元前后—1044年),蒲甘王朝时期的佛教(1044—1287年),南北朝时期的佛教(1287—1531年),东固王朝时期的佛教(1531—1752年),贡榜王朝时期的佛教(1752—1885年),缅甸的佛教派别,殖民统治时期的佛教(1885—1948年),当代缅甸
覃东平、陈国安、吕大吉、何耀华主编的《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苗族卷水族卷)》尽可能汇集迄今为止有关各民族原始宗教的全部资料,其来源有四:一是实地调查,二是考古发现,三是历史文献记载,四是学术论著中具有资料价值的记叙。这将是我国各民族原始宗教研究资料的全面集成。...
国学成就曾被和王国维并誉,梵学造诣被和季羡林并列。——今天还活着而能被誉为国学大师者,饶宗颐一人而已。国学、佛学、美学、文艺学,均可以从这里汲取营养,读者借此知道做学问的高度和难度,保持一个敬畏的心,以减少轻薄之行...
这是一部中文和日文对照的诗集,分为《日本的心灵地图》《神佛所赐》《e经》三册。《日本的心灵地图》这本诗集,在精神文化的层面,可称得上是对外国人了解日本的精神文化的绝佳读物,因为作者是亲自体验了日本所有山海、风光、温泉、寺庙、民家、料理的行者。《神佛所赐》的六个章节分别以白
中国穆斯林分布在全国各地,生活环境丰富多样。他们在坚持伊斯兰原有风貌的同时,又融入了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积累、丰富,逐渐形成了中国伊斯兰艺术传统,既体现了伊斯兰的精神,也凝聚了中华艺术文化骨风。中国伊斯兰艺术是伊斯兰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伊斯兰教艺术(英文版)》从中国清真寺建筑及装饰艺术,道堂、拱北、麻扎与王陵,书法、经书与瓷器以及仪式等四个方面介绍中国伊斯兰教艺术的发展
《中国天主教艺术(英文版)》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天主教尤其是北京教区艺术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也对自唐朝以来中国天主教艺术领域做出了全面的回顾,每一个时期、每一个亮点,都可以在书中一目了然。中国天主教艺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天主教审美观念的哲理体现以及中国天主教艺术的价值结构等等都在《中国天主教艺术(英文版)》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NUL...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传承发展,至隋唐进入极盛时期。晚唐武宗灭佛,佛教逐渐衰微。经宋、元、明、清高僧大德的努力,各宗仍有新的建树。鸦片战争以后,受西方文化影响,中国佛教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撃。 《威音》佛刊于1930年1月创刊,初为半月刊,至第二十五期,始改为月刊,于1937年9月停刊,共出版七十八期。原刊载文章以论说、宗乘、释经、密乘、译述、杂记、专着、演坛、新闻等九类分期出版。受杂志刊物篇幅限制,有些文
作者讲解了周易、道家、丹道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对儒、释、道三家的一体共论...
梁实秋
宋瑞祥
王充闾著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阎连科
老王子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