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本书正是探索了中世纪医学的各类想法, 从科学严谨的到奇妙怪异的, 从“科学”和“迷信”两方面探讨了中世纪人是如何治病和自救的...
本书讲述了从古希腊罗马至今——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岁月——中欧一些重要温泉小镇的历史。 在鼎盛时期,这些温泉小镇的功能集今日的大型医疗中心、康复疗养地、高尔夫度假村、会议综合体、时装秀场和音乐节于一身。在那个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传统医学相当原始,人们去温泉疗养地,一方面希望能治愈从痛风到癌症的一切疾病,另一方面也经常为了娱乐和社交。 这些温泉小镇是文化创意的温床,真正的艺术圣地——歌德、贝多芬、瓦格纳、果戈里、屠格涅
本书围绕中国古代廉洁文化展开, 按历史朝代先后顺序, 分别阐述了从先秦至清代各时期的廉洁文化情况, 涵盖廉洁思想、官员选拔机制、监察制度等方面, 还列举诸多廉洁人物以及如诗词、家训等体现的廉洁意蕴, 系统呈现了古代廉洁文化发展脉络, 基本上勾勒出中国古代廉洁文化的整体概貌与发展进程, 也突出了不同朝代的廉洁文化的主要特征, 对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丛书之一,主要收集在饱经沧桑的年代,北碚厚重的抗战文化,挖掘历史资源,加强老城街道名称的介绍,配上图片把北碚抗战文化内涵介绍出来。全书以救亡的先声、西迁的故事、后方的前方、活力的源泉、科学的中心、文化的方舟、小城的大学为章标题展开全书的书写。比如第一章救亡的先声里写到了卢作孚率团考察东北、卢作孚发起成立重庆救国会、东北问题研究会的成立、漆鲁鱼与北碚中心县委成立。全书知识点丰富,可读性很强...
《河南考古百年志·发现篇》是作者从1982年从事文物研究及考古工作以来研究成果的精华,其中涉及从新石器到宋元时期的中原地区文物研究及考古研究成果,包括陶瓷、玉器、石器等,对于文物研究、考古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河南考古百年志·发现篇》共分为河南考古百年发现篇、河南考古百年人物篇、河南考古百年纪事篇、河南考古百年附录篇。不仅是学术方面的集合,对于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学习参考资料...
《石窟寺研究》是我国在石窟寺考古、寺院遗址考古、佛教艺术及石窟保护科技领域的**本全国性专业出版物,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和龙门石窟研究院合办。2010年至2020年,每年发行一辑,共出版十辑;自2021年起,改为每年发行两辑。我们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以出版研究石窟寺领域的*新学术成果为己任,为全国石窟单位、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全面沟通与交流搭建良好平台,以期推动石窟寺学术研究工作,促进全
宋代婴戏图迥异于历代的爆发式增长,一度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却也成为困扰学界多年的难题,学者们似乎早已习惯凭借图像构成元素探讨其史学内涵。依据画面所呈现的多子吉祥寓意,看图说话式地认为婴戏图的流行原因是宋代民间普遍存在早生多养、多子多福愿望,未能用更为宏观的视角,探究图像背后涉及的复杂社会及历史因素。本书立足图像学研究基础,以宋代婴戏图盛行为探究缘起,以点带面,层层推进,结合人口学、历史学、民俗学与社会学相关领域,探究两宋人口形态与历史
《沈观函稿》是清代黑龙江巡抚周树模(18601925)致友僚书函的自存底稿,全四册,时段自清光绪二十一年至宣统三年十二月,计函215件,附函3件,总472页。现收藏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馆。本书对该批函稿进行了点校考订,并对所涉人事做了简要注释,书末附周树模在清代生平大事记,以供对照...
本书以英国工党百年政策史为脉络,分阶段全面阐述对其影响较大的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脉络,以及在其影响下工党社会福利政策的变迁历程,考察社会福利思想各流派不同的思想主张对英国工党社会福利政策的影响,并探究影响福利思想选择的场域究竟包含哪些主客观要素、这些要素发生影响的机制和特点是什么。...
《元曲选》的出现是明代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坐标。本书跳出对臧懋循编改《元曲选》之功过的传统评判,聚焦《元曲选》成为最成功且影响最大的元杂剧选本的原因及意义,从上下场提示等诸多方面讨论深受明代中晚期戏曲理论及舞台表演艺术影响的臧懋循对元杂剧进行的文本重塑,及其对中国戏曲戏剧化进程的反映...
《全球史评论》是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类连续出版物,专门为全球史研究提供交流平台的学术性论文集。我国著名世界史专家齐世荣教授和美国世界史学会前主席、《世界历史杂志》(Journal of World History)主编、夏威夷大学历史系教授、国际著名全球史专家杰里本特利(Jerry H.Bentley)教授担任学术顾问,总主编刘新成。为促进国内的全球史研究与教学,并形成品牌效应,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开始着手编辑出
尽管近几十年来非洲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被广泛开采,并且最近几年非洲的经济增长数据显示上升趋势,然而令国际上一些学者依旧难以理解的是,为何非洲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但国际组织仍坚信非洲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主张通过开发非洲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矿产资源来推动非洲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世界银行为此启动了10亿美元地图项目,以更新非洲矿产资源地图。本书旨在分析非洲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上的重要性,深入探讨其矿产资源的地缘战略意义,凸显非洲巨大的矿产潜力,并将
《中国地方志年鉴2021》除特载、特辑、大事记、文献等部分外,设中指组及其办公室工作、志书编纂与出版、旧志整理与出版、年鉴编纂与出版、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与方志馆建设、理论研究与期刊出版、依法治志与督促检查、工作会议、专业培训与考察交流、机构队伍、人物类目。《中国地方志年鉴2021》采用分类编辑法,类目下设分目,分目下设条目,以条目为主体。各部分一般依行政区划排列,同一行政区域内,再按时间排序。全书使用规范的语体文记述,文字言
本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作者从清末中外关系基本情况开始,讲述了其后近百年间重要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介绍了当时的重要历史人物。作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独特的研究视角,深入分析史料,以当时史学研究的最新理论和国际化的视野,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主要人物,以及军事、外交等领域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严谨的分析。让读者在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本末和内在的逻辑。在本书中,作者以拳拳之心,详述了中国近
本书是一部深入探索美国电影发展历史的经典之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美国电影百年来的演变。从早期无声电影时代的创世纪,到当代数字化技术的魔幻世界,作者详述了美国电影工业的发展与电影技术的飞跃,更对电影艺术、电影理论和电影文化进行了独到分析。可为电影爱好者、电影艺术学习者、研究者以及电影从业者带来多元的知识和启发。 它不仅是一部电影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于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致敬...
内容简介 唐朝,自开国至灭亡,历经二十一位皇帝,近三百年历史,有过贞观之治,经历永徽之治,再到武周代唐,终于到达空前繁盛的开元盛世。之后,一场安史之乱,搅翻了太平盛世。后来虽有短暂的元和中兴,但在藩镇割据与宦祸党争之下,最终难挽颓势。一代王朝,始于战乱,又因战乱而终。 本书用简洁、诙谐的语言,讲述繁杂的历史,还原历史的真相,在轻松有趣的氛围里,品读历史...
本书是一部讲述世界地图制作历史和文化意义的重要作品,生动地追溯了世界地图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巴比伦时期一直延伸到现代;通过详尽的历史资料与丰富的实例,描绘了世界地图制作技术从古至今的演进过程。同时将西方和中国的地图发展历程并列对比,不仅增加了内容的多样性,也为读者提供了全球视角下的地图学理解。这种跨文化的比较,使得本书不仅是地图学的研究著作,更是文化交流和互动的见证...
本表以时间为坐标,以不同颜色的图标代表不同的文学事项,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及重要的文学流派,尽可能详细地展示于一表之中,既描述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的大致脉络,又方便读者进行横向的比较。可谓:一册在手,纵览天下、古今大事...
本书用戏剧学的理念诠释中国历史上繁复的演剧现象,用民族学的眼光发现中华大家庭中各民族戏剧文化的特点及其意义,用历史分析方法关注各个不同时期各种戏剧现象的独特性及其有机联系;全书通过灵活的章节设计以及点面互应、繁简结合的书写方式,力求以有限的篇幅全面包容“中华”各民族古往今来的各种“戏剧”,以此来体现“通史”的意义。全书将中华戏剧的悠久历史分为三编来展示。上编“源流演变”阐述远古至五代戏剧史;中编“古典盛世”阐述宋元明清戏剧史;下编“多
“小书馆”丛书,主要收入近代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小书,以文史为主,兼及其他。这些“小而可贵的书”,都是以大手笔写小文章,虽然没有“大书”那般洋洋洒洒的旁征博引,但见肉见骨的精华,**令人受益匪浅。它们不因时间而消逝,历久弥新,书香满口,为一般读者可读、可懂、可藏。自**辑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好评,一直居于各大网店图书畅销榜。《学诗浅说》入选凤凰网2014年度周榜榜首图书、百道好书榜、获共识网2014年度
抗日战争中,爱国民主 人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 路军、新四军团结争取的重 要对象和真诚朋友,是中国 抗战力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打击敌寇、建立 抗日民主根据地、夺取抗战 胜利的历史进程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新四军之友 安徽抗战时期爱国民主 人士》共34万字,图文并茂 ,是珍贵的三亲史料,选 取63位在安徽工作、生活、 战斗的爱国民主人士,宣传 他们的丰功伟绩,本书是深 入研究宣传安徽爱国民主人 士在抗日战争和民主根据地 建设中
19世纪后半期,美国的工业经济狂飙突进,一个未来的工业霸主已呼之欲出。但在此之前,美国还需要解决贫富分化加剧、人口结构改变及由此带来的民粹主义问题。本书讲述了约从1890年到1939年之间美国的三次改革浪潮。第一次是民粹主义运动,衰落的乡村对于城市化、工业化发起抗争。第二次是以中产阶级为主的进步主义运动,以反垄断、反政治腐败为核心。第三次则是罗斯福新政,在大萧条的背景下,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力,调和各阶层、各种族之间的利益。这一波接一波的
《拾光纪——考古打开的时间胶囊》集结了考古文博作者丁雨20篇现场观展与展评文章,通过分享十余个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的文物展,述说了中华文明在各个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空间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独特性,展示了文明的多元统一。本书中所述各个展览都以考古发掘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历史感,作者以文图结合的方式,一一讲述各种考古成果展、文物展的内容、故事背景和策展思路,仿佛古人不经意留下的“时间胶囊”被考古工作者无意间打开,将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古代人的
中华文明何以长盛不衰?从全球视野审视中华文明 这是一部以中国历史为主线的全球史,中国历史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对比,是这部全球史的重点内容;全球史也将对照中国历史各时期进行划分。在这里,被分割的世界历史将被重新拼合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从相对孤立走向联系,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普及开来,它使大规模的战争成为可能,使帝国的扩张和兼并得以实现。文明的对抗与融合越发频繁。 铁器取代青钢器的革命,也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突破奠定了物质
本书是绍兴鲁迅纪念馆负责主编的学术出版物,收录了鲁迅研究方面的学术文章,包括鲁迅思想作品研究史海钩沉馆藏一斑鲁迅活动采撷与鲁迅相关的人物像传鲁迅作品教与学三味杂谈等主题。这些文章不仅从鲁迅作品本身出发,运用文学理论,细读文本,挖掘作品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围绕鲁迅身边人物和生活场景,再现作者写作时的历史环境和时代风貌。可以说,这些文章的学术价值很高,对海内外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日本宽政年间(17891800),担任长崎奉行的中川忠英通过唐通事向赴日的江浙闽清商询问中国江南风俗后,整理编纂成《清俗纪闻》,它是一部添加绘图的唐人风说书,是了解中国江南民俗的鲜活资料。 本书由《论述篇》《译注篇》构成。《论述篇》收录5篇文章,考察了《清俗纪闻》的编纂与华夷变态思想、关帝信仰东传日本及其影响,以及《清俗纪闻》诸写本与稿本等;探讨了海关商照插绘与康乾时期中日铜贸易的关联;剖析了日本德川幕府对清朝的认识。《译注篇》参照
在本书中,城市规划专家艾伦,马拉赫生动描述美国老工业城市衰落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以及它们经历的难以预测且情况各异的复兴。作者介绍了当前影响城市复兴的重要人口因素一一向往城市生活的干禧一代、移民和不断减少的中产阶级群体,进而揭示这些城市的不均等、不平等复兴历程,即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贫富差异日趋严重,那些拥有较好的就业与公共设施的地区往往最先得到复苏,而其他地区依然在衰退中苦苦挣扎。书中涉及全美各地的城市,包括底特律、匹兹堡和巴尔的摩等,从多
唐兰是我国杰出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以及考古学家。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古文字考释、西周铜器断代以及利用青铜器铭文重新构建西周历史这三个领域,这三个研究方向与传统金石学紧密相关。《古文字学导论》《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三部著作集中体现了唐兰先生的金石学研究成就。本书广泛搜集并深入分析了众多文献资料,运用归纳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梳理和评析了唐兰先生在金石学领域的成就...
西线让人联想到在积水的战壕中满身泥浆的士兵,他们被几英尺厚的泥土挡住了炮火和机枪扫射。从比利时到瑞士的400英里战区内,300多万盟军和德军士兵在四年里几乎不间断地战斗。在人类的集体记忆中,西线战场一直是人类生命的悲剧和工业化战争恐怖的象征。著名军事史学家尼克·劳埃德从1914年8月德军入侵比利时开始,到1918年11月停战结束,翔实记录了西线的惨烈战斗。根据法国、英国、德国和美国的资料,劳埃德编织了一部万花筒般的编年史,记录了马恩河
本书是内藤湖南在京都大学任教期间,于1911年和1915年所做两次演讲的内容。1911年,正值清朝风雨飘摇之际,作者从兵力、财政、思想三个方面,对清朝何以走上末路做出了精辟深刻的分析,并对中国此后的命运进行了大胆而理性的预测。1915年,中国已进入民国时期,作者再度梳理清朝历史,从政治谈到艺术,纵横经学、史学、文学,详人之所略,略人之所详,绘出一幅包罗万象、与众不同的清史全貌。听内藤湖南讲历史,听一段尘封的往事,得一种崭新的领悟,展卷
《吴晗论明史》是明史研究大家吴晗集大成之作,全方位多角度解读大明王朝,深刻揭示明朝历史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内容涵盖了明朝政治、制度、社会、人物等各个方面,他以珍贵史料为基础,引经据典,小心求证,尽可能真实真正地还原大明王朝,深刻揭示明朝历史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文字通俗易懂,可读性很强,也是一部大众喜欢的历史普及读物...
关外三陵方面的材料,主要内容有:一、陵寝的维修。二、陵寝的物品、祭祀、供应。三、三陵官员的任免、兵丁的选派及后勤保证。四、三陵人员的生活状况,发给三陵人员口粮及关领物品等。这部分档案史料选自辽宁省档案馆所藏的《盛京内务府档案》、《奉天省长公署》、《光京县公署》等全宗。本汇编文件不分类,按时间顺序排列。文件由编者拟定标题,文件时间取自文尾。有些文件中的收发文机关并非实际的收发文机关,我们根据档案中的其他信息作以拟定。文件按发文机构与事由
本书稿共约100万字,篇章结构分为四卷,分别是青年时期(1848年—1876年)、出使时期(1877年—1894年)、变法时期(1895年—1898年)、家居时期(1899年—1905年)。全书以时间为序,辑述黄遵宪的思想活动和历史活动,兼收学术界对黄遵宪的研究资料,记录与黄遵宪有关的人、事和思想,包括黄遵宪的生活背景、友朋交往、所亲历的历史重大事件、与黄遵宪相近或相反的时代思潮,对近代以来“黄学”研究进行概括性总结。本书收录了许多新
从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律法到如今的监狱系统,从五花八门的酷刑到人身自由,刑罚的方式似乎是从野蛮逐步走向文明,但其目的究竟是为了阻止伤害,还是为了惩罚本身?《刑罚》分为两个部分。前四章对欧洲、中东和亚洲地区最早的一批文明的主流刑罚思想和实践进行了历史概述,这些思想为近现代的法律和刑罚奠定了基础。后四章则详细记述了四种主要的刑罚方式:肉刑、监禁、酷刑和死刑...
李兵、袁建辉编著的《清代科举图鉴》主要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清代科举考试的情况。该书的主要内容有清代科举沿革、报考、童试、乡试与会试、殿试、贡院与考棚、应试生活、科场案和武科。书中的很多图片稀有而珍贵,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清代科举的考试情形...
文化,与人民政协有着紧密而重要的联系,政协里面汇聚了文艺界的代表人物,这是政协报办报的一个优势。从创刊伊始,政协报就与政协文艺界人士直至整个学术文化界保持着密切联系,使30多年来在中国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一大批知名学者、文化人成为报纸的常客。他们在政协报上或鉴古论今,或抒写性情,或建言立论,为这张报纸平添了一份高雅隽永的格调。由周北川等主编的《中华维度》一书出版的用意是:一拓展报纸的深度和广度,二起到存史留香的作用...
本书以长江为主题, 综合地质、水利、历史、地理、环境、生态、经济、文化、民族、民俗等多个方面, 展示长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八股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具有功利性、文学性、工具性、规范性、与时俱变等多种功能,是明清两代用于科举取士、有着特殊规范的一种解经专用文体,在明清科举制度中起着灵魂作用。作者多年浸淫于八股文的研究,具有的优势和发言权,对明代八股文的历史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他将明代八股文的发展演变分为七个时期来表述,即“洪武:为科举选才而创制八股文”,“从建文到天顺:明经义向八股文的演进期”,“成化与弘治:八股文的成熟期”,“正德到嘉靖:明代八股文的繁盛时
《中国地名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民政部联合摄制的中国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9 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各个角度多方面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引导人们发现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化华彩和人生百态。这本书在电视节目的基础上,提炼精华,条分缕析, 使电视内容得到了完整呈现。书中出现的地名覆盖了全国34 个省级行政区,大到数省区域,小到一条街
☆新近收录 郑振铎抗战时期未刊访书日记22则 上海文献保存同志会秘密工作报告9篇 ☆重新订正 郑振铎相关书信原来版本的大量错讹 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独一公开文献的系时年月 江南文化大抢救,三十四年前尘封往事的揭秘 34年前的1982年,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郑振铎研究专家陈福康在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发现了一批被装订成5大册,封面题为木音的郑振铎1940年初至1941年底致著名学者张咏霓的272封书信,就此揭开了一
本稿是由原生效选题《称霸:王权衰微后的新秩序》(BPRJ-151008-001)拆分而来。根据当下的阅读习惯,在处理书稿时,从内容出发,将原选题拆分为篇幅相当的两本,即“齐桓篇”和“晋文篇”,每书约18万字,本稿为“齐桓篇”。本稿以“政说春秋”的视角,贴近文本、平实细致地为读者解读春秋春秋时期有关政治的形势走势、重大事件和杰出人物等,力求以端正积极的态度从传统文化宝库为当下汲取正能量。本稿作者刘勋现为上海科技大学副教授。他虽是理工科背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系列新书。中国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亦是群星璀璨,成果丰硕,古代中国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中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观念与科技传统。因此精选大百科二版中国科技史相关条目形成本书,向大众普及华夏文明自古以来与自然共处的智慧、思想与生存之...
郑孝胥在近代历目前,对政治、文学、艺术(书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参与伪满洲国而沦为汉奸,长期以来,论者多以政治标准评判其人,反使学界对他的研究不能深入,整体评价显得简单和概念化。这部书稿从实际出发,通过考辨史料,把郑孝胥1931年以前的生平与经历,放在所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分析,在客观评价前人研究和合理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理性思考,提出己见,形成了对郑氏比较全面的、清晰客观的认识,切实推进了郑氏研究。书稿在述论郑孝胥生平经历的同
东汉永元元年(89)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败北匈奴之后,在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南麓勒石记功,由随军出征的中护军班固撰文,史称燕然山铭。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于2017年8月15日宣布,在蒙古国中戈壁省发现的一处摩崖石刻,被中蒙两国联合考察队确认为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铭》。作者根据很近发现的燕然山铭,对燕然山铭的旧传拓本等进行了考证,很后对燕然山战役进行了历史超历史时空的再现,对当时的历史战役做了评价。书稿还对
卢文弨是清代乾嘉时间的著名学者,本书收入其代表性学术笔记三种,多是考订古代典籍的内容,对古代文献的体例与名物制度多有涉及,时间断代上偏重先秦(读史札记的涉及时间范围更广),文献类别上多为经部和史部的书。整理者除进行细致点校外,还有一篇颇有深度的前言,书后附录了相关资料,是此书的现代第一部整理本。...
“通鉴”是我国传统历史编纂学中编年体史书的一种重要类型。它以年月为经、人事为纬,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逐年编次,把纷繁复杂的史事加以概括、提炼,脉络清晰可寻,不仅可以为史学工作者省除大量重复劳动的时间,而且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简明扼要的通史,因而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著述体裁。自北宋司马光所编《资治通鉴》问世,著家蜂起,蔚为大观,或补前纪,或续后编。近代以降,史著以“纲”、“鉴”命名观,所在多有,或简或繁,不胜枚举。惟清毕沅撰《续资治
《明通鉴》是夏燮一生精力的结晶。他不满记载颇失其真的官修《明史》,决意从事明史的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参证群书,考其异同”,乃写成此书。全书共一百卷,二百万字,记载明朝一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历史。在《明通鉴》中,夏燮把明代历史分为三个部分来撰写:《明前纪》,起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迄于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用元朝的年号,记叙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参加农民起义军到建立明朝的历史。《明纪》,起
☆现代第一部全景式解读大宋帝国的史诗巨作 ☆现代中国的“集体记忆” ☆读懂大宋,才能读懂今日之中国 ☆用大历史眼光,解读宋朝三百年政变、杀戮、征战、信仰与文明推演的史诗 ★前北京大学历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员金纲重修宋史,博览万卷,披阅十几年,精打细磨成8卷、17部,500多万字宋朝大历史 ★金纲打破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 ★《大宋三百
世界各地有很多著名的华人聚居地,它们既反映了中华文化对外国人的强烈吸引力,也投射出外国对中国人的普遍刻板印象。横滨中华街就是这样一个华人社区,它像民族“飞地”一般扎根在这个港口城市,挑战着日本的单一民族神话。华人在横滨的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作为少数族裔的社会地位,可以让我们解析历史情境中错综复杂的身份认同,洞察民族主义的构建和中日文化的底蕴...
本书以明清山东运河河政、河工与区域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深刻剖析运河与区域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论述保漕背景下国家工程与水利社会在利益上的博弈与协调,探讨不同社会组织与阶层人群在社会互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从宏观角度总结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变迁的规律与本质,从微观角度探讨“人”在河工建设、河政管理中的功能与影响。同时指出,工程国家与水利社会并非在利益上始终完全一致,在运河促进商业流通、城市崛起、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对沿线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的
.《大家小书 从紫禁城到故宫:营建、艺术、史事》作者单士元以古建筑学家和历史档案学家的双重身分,在我国这两个领域都起到了基石的作用。 这部作品,以深入浅出的手法,把枯燥的砖木瓦石建筑物,赋予灵气,读起来不枯燥小中见大,把中国的故宫放在世界宫殿群中展现给读者,读后既增加了知识又开拓了视野...
曾琦云 评注
宋瑞祥
[日]熊田千佳慕著,张勇译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汪曾祺
泰戈尔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