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本卷记叙了罗素在1872至1914年间的生活,其中介绍了他的童年时期的生活、青年时期和学生时代的趣事、第一次婚姻,以及他与怀特海合著《数学原理》的前后经过。2012年是罗素诞辰一百四十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大家和学界巨匠,商务印书馆隆重推出15卷本《罗素文集》。此文集收录了40余年来商务印书馆所出版的罗素著作,主要包括其哲学、政治学、宗教等方面的专著,其中学术著作12部,演讲集和自传各1部。这套文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学术性最强的
本书是一部丰富而翔实的人物传记,描绘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科学哲学家和大思想家芒福德的一生。本书不仅表述了芒福德的人格、家庭、朋友和成就,还描述了他的精神思想经历。芒福德的思想和著作接续圣经和佛经之后系统回溯和思考了人类文明的道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他的很多观点对于许多开拓前进中的民族和国家都具有指导意义。该传记内容独特而且描述手法特别,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可读性很强的传记...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她是优雅灵气的大家闺秀,她与旅美华人船王鹣鲽情深,她是美国首位华裔部长的推手;哈佛大学一座以女性命名的建筑以她为名。她的生命故事,书写一段博爱、坚毅、定慧的传奇风华……本书是一部生动讲述旅美华人赵朱木兰的人物传记。 本书共分为十章,约25万字。以时间和故事线为经纬,通过人物访谈资料、生平经历介绍、平凡而精彩的生命故事,结合大量图片资料,为读者讲述了赵朱木兰的一生。赵朱木兰从书香中启蒙、礼教中开智,到与后来成为“华人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堪称“心理学界哥白尼式的革命”。它打破了传统智力理论的基本假设,重新定义了“人类智能”,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作为研究人类智能领域的权威,数十年来无数人向加德纳提出过相同的问题:他自身所拥有的智能强项是什么?加德纳在本书中给出了答案。 ●本书是对加德纳学术生涯的回顾,追溯了他从一个有点书呆子气的孩子到渴求新知的大学生,从自由自在的研究生到哈佛教授的演变。纵观加德纳的整个学术生涯,他都在研究广泛意义上
本文集收入纪念曹先擢先生的文章六十余篇,照片三十余帧,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回忆了曹先生的一生,尊德性而道问学,求真守善,允执厥中,臻于生命之大美。希望这本文集能够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曹先生,并从中得到启示,学到他的智慧,发扬他的精神...
本书记述金海观的乡村教育家生涯。他从20世纪20年代倡导乡村教育,以后潜身乡村25年,办理陶行知参与创办的湘湖师范。书中详述他的教育思想,包括面向农村办学,力戒教育脱离社会实际,民主治校,培育健全人格,以及为此进行的多种探索和试验,从中展现出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作者是金海观的两个儿子,他们凭借自身回忆,依据翔实史料,搜集海量当事人的回忆材料,使本书叙述生动,颇多细节...
本书是历史学者田余庆的学记,由田余庆弟子整理,记述田余庆的学术生平。田余庆(1924年2月-2014年12月),湖南湘阴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历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教、讲师、教授,担任历史系主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主要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主持参加长沙走马楼吴简整理等学术工作。代表作有《东晋门阀政治》《秦汉魏晋史探微》《拓跋史探》等。本书收田余庆弟子及历史学者追忆田余庆先生生平的文章三十余篇,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田先
本书以年为经,以杨守敬的个人活动、文学创作为纬,逐年、逐月乃至逐日记录谱主的各方面情况,逐渐为读者展现出了一位生活在中国19世纪中后期的朝廷命官、书坛大家、古文高手、著名藏书家、学者的漫长、丰富而又曲折的人生经历;并通过谱主的活动,既让读者真切地看到或感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和中国古代封建文学在中国社会与文学发生剧烈变化时期所经历的激烈、尖锐、复杂的斗争过程,又让读者明确地看到或感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与中国古代封建文学逐步走向近代化、现
当今世界的时代巨变已成为基本共识。从大变局的繁杂现象中提炼出理论,以达到对巨变时代的理性认识,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旨在以对谈的形式展现吉登斯、基恩等当代有名思想家对于巨变时代的理解。在追踪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等经典思想家关于现代性思想的论述基础上,重点从政治和社会两个角度勾勒了巨变时代的基本面貌,内容涵盖民族国家、文明社会、公民身份、民主理论、福利制度等政治学基本主题。且在此基础上,对巨变时代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并对
《往事》是毛彦文这位中国近代杰出女性于90高龄时写的关于其一生经历的自传。报考杭州女子师范讲习所,考取浙江吴兴湖郡女校,以浙江省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英语系毕业,获美国密西根大学教育学硕士,后任复旦大学、暨南大学教授,及至北平香山慈幼院院长。这样的求学经历及取得的成就,在重男轻女的中国社会是不多见的,这也因此使得毛彦文站在了时代的前沿。至于为了追求婚姻自由而选择逃婚,但在即将得到婚姻幸福之际却遭到了表
沙白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年100岁。其诗集《独享寂寞》获中国诗歌学会首届“艾青诗歌奖”。诗集《大江东去》获首届江苏文学创作奖,《沙白抒情短诗选》《八十初度》分获第一届(2000年)、第三届紫金山文学奖(2008年)奖。本书对沙白先生迄今为止整整80年的创作生涯,进行了全方位的生动描述,力图呈现沙白诗歌与生平的相得益彰,诗歌品位与高尚人格的交相辉映,思想性、文学性、史料性与可读性的多频共振,既为中国诗歌史平添一道风景
巴鲁赫·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1632—1677)从来就是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大概还是最激进和最有争议的人物。斯宾诺莎生于移居阿姆斯特丹的葡裔犹太商人家庭,看来由于他的异端观念,在青年时期他被西葡系(Sephardic)犹太社区革出教门。后来他终身致力于探索真理、自由及精神上的幸福。他还追求他理想的“真正宗教”,以及宽容的世俗国家...
本书是关于约翰爵士的故事,这头很有魅力的大象,在人间旅行,学习人类怎么生活。他经历了令人激动的冒险,他的朋友们——腊肠犬面条和猫咪第欧根尼也一样。在故事结尾,你将了解到大象决定继续做大象的真正原因...
本书系由钱穆先生次子钱行所著,由二十余年来阅读父亲著作、理解父亲思想、思考文化人生所写的若干短篇汇集而成。作者还在书中追述了钱穆先生生平略历与一些家庭轶事,针对他认为学界对钱穆生平、学术思想存在误解的一些文字和观点,作出了更正或商榷...
他为研究消失了700余年的中国少数民族“死文字”——契丹文,不畏艰辛,亲赴各地传拓碑刻,收集各种原始资料,为我国学界奉献多部契丹文字研究科研成果,并悉心培养了一批研究契丹文字的传承人,被誉为“契丹文字的首席学术非常不错”。他,就是将一生奉献给契丹文字的刘凤翥...
本书是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主编的一部纪念马坚先生的专题文集。包含“致辞”“家人忆思”“仰慕追怀”“垂世之学”“承志敬思”等7个栏目共43篇文章;文章作者有:时任中央统战部秘书长陈宗荣,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有名穆斯林学者林松、马贤,有名历史学家白寿彝,马坚先生之子马志学,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翻译家仲跻昆等有名、知名人士。文章从马坚先生的生活、工作等各角度全面回顾了其一生的学术成就和历史贡献,客观反映了马坚先生的爱国情
赵元任先生的这本小书,记述他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经历,不作总结,不讲感悟,纯是生活的实录,又常常夹以有趣的故事和俏皮话,读来妙趣横生。本书虽只记叙了其部分的人生,却生动反映出这位语言学家多方面的天分:对语言的兴趣,对声音的敏感,对音律的兴味,以及由此生发的研究精神——这些都隐约导出了未来学问家的路径...
顾廷龙(1904—1998),字起潜,江苏苏州人。先后任职于北平燕京大学图书馆、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上海图书馆馆长,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图书馆事业家、目录版本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主编有《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续修四库全书》等,编著有《吴愙斋先生年谱》、《古匋文孴录》、《尚书文字合编》(与顾颉刚合作)等。一生著作汇编为《顾廷龙全集》。先生自谓:一生主要做三件事,就是为图书馆收书、编书、印书。他
本书为有名英语教育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李赋宁的口述自传。李赋宁教授的人生经历很有代表性,可以说是近现代英语教育史的一个缩影。他的小学和中学曾在北平、天津、陕西三地求学,大学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和西南联大。毕业后攻读清华研究生,之后被聘为西南联大外文系讲师。1946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1950年回到清华大学教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到北京大学工作,任北大副教务长。在英语教育面临转型的当下,以这本自传切入,回顾
《托克维尔传》主要聚焦于托克维尔一生的思想成就。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政治思想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论美国的民主》第二卷、《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形成起到过巨大的影响,本书旨在全面回顾托克维尔一生的思想成就,并探讨其思想所蕴含的重要意义...
范用先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出版家。他的一生,是为书籍的一生。本书即以“书”为线索,呈现其一生的出版风貌: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腥风血雨中的读书、做出版,到新时代波澜中的编书、出书、设计书,再到晚年的写书、推广书,凡七十余年,历经坎坷,唯文化坚守不变。书中披露了《读书》《新华文摘》等重要刊物的创办历程,《西行漫记》《傅雷家书》《干校六记》《随想录》等经典图书的诞生始末,也叙写了范用与李公朴、陈白尘、田家英、启功、王世襄、罗孚
袁同礼(1895—1965),字守和,北京人,祖籍河北徐水。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先驱,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1942年曾任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其后又分别在斯坦福大学研究所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著有《西文汉学书目》等重要书目。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是一位中枢人物。《袁同礼年谱长编》搜集、整理相关正式公开出版的文献和各种档案资料,细致考订年月日时,有序排列,系统展现了袁同礼一生行止、交游往来和著述文章,极大增进我们对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图书馆
本书收录多篇与邬沧萍先生结下深厚情谊的人提供的纪念文章, 内容涉及邬沧萍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贡献、爱国情怀与人文情怀、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等。以期传承邬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精神, 弘扬推动老年学、人口学的教学研究...
《托克维尔传》主要聚焦于托克维尔一生的思想成就。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政治思想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论美国的民主》第二卷、《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形成起到过巨大的影响,本书旨在全面回顾托克维尔一生的思想成就,并探讨其思想所蕴含的重要意义...
作者贝纳特医师为荣格晚年最亲近的两位好友之一,兼具神学、哲学与医学背景,是少数能与荣格多方面交谈的知交。1946年起,贝纳特多次拜访荣格,并当天记下他与荣格的交谈内容,前后历时十四年。这些笔记一字不动地集结成这本《遇见荣格》。 这本书如实描写了荣格晚年的家庭与生活轶事,在与作者惬意的言谈中,荣格毫不保留地说出了对诸多人物、时事、论点的见解——他如何评价弗洛伊德;他独特的治疗哲学……,不经意的朴实言论,间接说明了坊间许多臆测观点
山东大学办学目前曾涌现过一批很好的文史学者,包括闻名学界的历史系“八马”、文学系“四大金刚”等。这些学者的工作经历和学术业绩,代表了山东大学人文学术的很高水准。本书就是以这些文史名家为传主,以其学术经历为经、以其成果为纬,分析归纳和客观评述诸位名家的学术脉络和学术贡献,既反映了这些文史大家的学术风貌,同时也汇集起了山东大学文史学科的一部学术史。本书旨在通过展现和发掘山东大学文史名家的治学历程和学术思想,能够激发师生爱校热情,继承优良学
本书选择了对中国友好的非华裔汉学家进行介绍, 其来源国尽可能覆盖各大洲的国家; 重点介绍文史哲领域的汉学家, 兼顾其他领域。拟选取12位世界著名汉学家进行介绍, 共12章, 每章内容包括汉学家生平简介、汉学家的汉学之路、汉学家主要成就、相关中国文化旨要以及汉学家经典书目推荐...
孙淑芳,黑龙江省富锦市人,现任职于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教授。主编经贸俄语相关教材9部,在教材编写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文集分为六个部分。部分包括《华劭先生纪念文集》序、《华劭先生纪念文集》征稿函、《华劭先生纪念文集》编者序、华劭先生生平简介。第二部分“华劭先生学术思想追溯”主要为先生教学科研经验之谈,以及他为同事、所指导博士生和博士后著作撰写的序言。第二部分“华劭先生学术著作评述”主要为国内俄语学者对《现代俄语语法新编》(句法)
刘赜(1891—1978),字博平,自号许叟,湖北广济县(现武穴市)大金镇冶子咀村人,湖南常德知府刘燡之曾孙,著名语言学家。书稿从梳理刘博平先生的生平入手,着重阐述先生的国学背景以及在文字、音韵、训诂上的成就,体系构架清晰。作者对史料的运用得心应手,在匡正以前学术界的错误说法的同时,亦通过大量的文献对比考察,对刘博平先生研究工作的得失给予公允、中肯的评价...
本书通过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物照片以及档案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有名的考古学家、丝绸之路考古的重要开创者,被誉为“西北考古人”的黄文弼先生的生平履历和主要成就...
王长钰作为我国著名的运筹学家,对我国运筹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学术成长与我国运筹学界的发展几乎同步。本传记以王长钰人生经历为主线,同时注意将他的学术贡献与社会时代背景及从事学科的发展情况相结合,深入挖掘其学术成长的关键节点,尤其注重他的学科特点、学术成就、学术交往中的关键人物、重大事件,梳理、勾勒出王长钰学术思想形成发展过程,并进一步提炼总结出其学术成长的特点。一方面,彰显他执着运筹学研究、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为中国运筹学发
罗明燏,生前曾任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首任院长(19521969),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科技工程专家。他对中国和广东建设贡献良多,经他设计和主持设计的大小工程有200多项,不少是国防工程,这些功绩鲜为人知。同时,罗明燏院长也是爱国知识分子楷模,他廉洁奉公、不图享受、一生清廉,有先贤的风骨,他对校友、师生极友善,平易近人,毫无架子。本书作者冯霆钧与罗明燏院长为忘年之交,退休后为罗院长撰写传记,记述其生平事迹和在教育、科研等方面的
本书是当代著名学者来新夏晚年近五百通信札的一次珍贵集合。其中既有关于历史学、方志学、文献学的学术探讨,也有关于著述策划、编校与出版的深度交流;既有与报刊编辑的文稿沟通,也有与民间读书人的往来书谊。这是先生学术生涯和人生轨迹的点滴记录,字里行间,也是其“淑世”情怀与“润身”本色的真实流露...
马林诺夫斯基是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是社会人类学的开创者,在人类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对其他学科也有重要影响。本书通过丰富的材料,包括未发表的日记等,描述了马林诺夫斯基的前半生,有助于人们看到一个更加真实、多面的马林诺夫斯基,并可以对他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人类学家有一个深切的认识...
本书共分三部分:中江丑吉的早年生活、探索古代中国的世界、中江思想的成熟与洞察力。内容包括:在日本的岁月、政治与思想、经学批判等...
《茶圣陆羽》由王升华所著,以唐中叶“安史之乱”到德宗朝为政治背景,以陆羽的人生脉络为主线,在运用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展开了一个个曲折入胜、激动人心的故事,塑造了一个鲜活的茶圣形象。作者运用娴熟的文学技巧、多姿多彩的文笔,变幻多端的艺术手法,将历史与茶学知识及该时期风土人情、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有机融汇在一起,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大唐朝生动的历史画卷;人性、情爱、友情等人类重要情感更在书中得到至真至纯至善至深的展现...
吴梅一生致力于戏曲及其他声律研究和教学,是著名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主要著作有《顾曲麈谈》、《曲学通论》、《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南北词谱》等。又作有传奇、杂剧十二种。培养了大量学有所成的戏曲研究家和教育家...
老舍作为现当代文学目前的幽默大师、语言大师,其散文作品自然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影响了汪曾祺、王朔等文坛知名作家。他的文字含蓄隽永,轻快诙谐,“京味儿”十足。栽花逗鸟、养猫写字,将平凡的生活写得有情有趣。老舍先生的作品经常作为经典名篇,被选入中小学教材和中高考试卷。本书精选老舍散文58篇,篇目分为”去过一些地方””天生的幽默家””因为她那么看过我””要做木匠就做个好木匠””我的理想家庭”“八方风雨”六辑,多方面展现老
本书作者郑克晟教授生于书香门第,系有名历史学家郑天挺先生哲嗣,接触到很多老一辈学人,交游甚广,博闻强识,熟悉学林掌故。本书系郑克晟教授回忆文章结集,内容包括回忆郑天挺、胡适、傅斯年、梅贻琦、陈寅恪等老一辈史学家的生平、交游和学术成就,以及作者本人读书治学的经历等,有助于读者了解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生态...
陈守忠,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擅长西北史地研究,专攻宋辽西夏金元史,在研究中注重史籍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治史方法,出版《河陇史地考述》《宋史论略》等,在学术界有重大影响。2021年是陈先生百年诞辰。为缅怀陈先生的道德文章,激励后人,我们编辑出版《陈守忠教授诞辰百年纪念论文集》。论文集共收录论文46篇,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每一部分的编排以作者年齿为序。部分为“怀念文章”,共10篇。该部分由陈守忠先生生前一起工作的同事和受业学生撰写,内容涉及
西奥多.罗斯福当政时期,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调整美国政府的内外政策,开启了20世纪美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河,初步确立了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大国地位。 “我经常说,要是没有在北达科他的历练,我不可能成为美国总统。”罗斯福写道。正是在那片“恶土”,罗斯福领略了牛仔、印第安人、猎人、盗贼和野生动物的各种生存之道,得到陶冶和考验。 本书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第26任总统在西部荒野的“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那段极不寻常
《熊铁基的学术人生/华大学人研究书系》共分三篇,其中上篇为“学术春秋:熊铁基与史学研究”,全篇介绍了熊铁基教授的学术主张、学术成果及学术影响,同时,还有对熊铁基教授进行的访谈。中篇为“师友漫话:熊铁基的教书育人”,全篇作者以饱满的感情回顾了与熊铁基教授相识、相交的点滴,其中有对熊铁基教授人格魅力的回顾,有对教授有趣生活的回顾。下篇为“师们忆旧:熊铁基与研究生培养”,综合呈现了熊铁基教授为学、治学、教学的独特魅力。从整体上看,《熊铁
柯鲁克的一生走过了整个20世纪。他在伦敦东区度过童年,成年后赴美留学,赶上了经济大萧条。他在进步的学生组织中十分活跃,大学毕业后参加西班牙内战的国际纵队英国旅,并负伤。在“二战”中,他被派往印度作战,期间两次来到中国。战后他留在中国,参加华北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妻子伊莎白撰写了关于解放区抗日和土改的名著《十里店》,还参与创建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他将后半生献给了新中国的建设。...
本书是上海图书馆纪念顾廷龙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编纂的纪念文集,包含海内外专家文章60篇,分类编排,分为探综流略、零文掇拾、典藏传布、笔参篆籀、师友相资、挹诵仁风、清芬世家、文史探赜等栏目。探综流略为研究顾先生文献学、文字学、方志学等方面的事项和贡献,零文掇拾为有关顾先生的史料、佚文的发掘整理,典藏流布是顾先生对古籍的收藏及传播,笔参篆籀是有关顾先生书法方面的研究,师友相资是有关顾先生师友交往方面史料的研究,挹诵仁风是友人及后学对顾先生
这是一部人物传记,也是一位历史学家经历的20世纪全景。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1917—2012),拥有犹太血统的英国公民,出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少年失怙,辗转于柏林与维也纳之间,在“二战”前回到英国。他是德国魏玛时期的德共党员,是剑桥大学中激进的学生革命者,是被英国军情五处长年监控的左翼分子,是切?格瓦拉的翻译,是环球旅行者,是关注小人物的历史学家,是知名爵士乐爱好者与乐评人,是现实政治经济秩序的评论家,也是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
有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于2023年2月6日不幸去世,为了对邢先生进行追思怀念,受先生所任职的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委托,先生弟子李宇明教授和汪国胜教授主编了这本纪念文集。文集以邢福义先生的治学名言“抬头是山 路在脚下”为书名,共包括往事留影、学术人生、学术思想、学人追思、弟子怀念、家属缅怀、唁电挽联和书文目录等几个部分。文集的主体内容,是先生去世后,由学界好友和弟子们撰写的、发表在“语言战略研究”和“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两个公众号“纪
陈光中教授作为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开拓者和重要的奠基者、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法学教育家,在70年的科研和教学生涯中,其始终孜孜以求,贡献卓越才知,为发展我国刑事诉讼法学和刑事司法制度、繁荣发虚学科建设、法学科研实力的提升、增强法学国际影响力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2022年喜逢我国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开拓者和重要的奠基者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先生执教七十周年。师恩浩荡,泽被四海,春华秋实,桃李天下。
本书分前、中、后篇,将考古学家苏秉琦的学术和心路历程分为起步、积蓄、爆发三个阶段。对他青年家庭富足,中年经历沧桑,晚年学术成熟的人生脉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记录。他幼年时,祖上和李士曾家颇有交往,家中富饶,父亲对他这个老儿子寄予厚望;青年时北上求学,师从徐旭生,走上了考古之路;中年随北平研究院迁到昆明,开始了学术上的储备;“”时期,家中变故,师长和朋友们相继离去,思考却未停止;老年时,厚积而薄发,科研和教育成果丰硕,《中国文明起源新
本书是根据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原副院长董文俊老师及他当年的学生、同事、合作伙伴等十多人的访谈而整理的类传记纪实图书,通过董老师在北大六十多年的求学、工作、生活的经历,描述了北大“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环境,以及董老师自己圆梦北大、帮他人梦圆北大的丰富人生体验。本书对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教育管理人员会有一定的启迪...
这些访谈从1972 年到2000 年跨越了近三十年时间,从金斯伯格初到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任教时的采访,到大法官任上的最后一次访谈。金斯伯格分享了她如何不循常规地走上法律道路,并不遗余力地在司法界促进性别平等的经历,也谈到了许多著名判决背后的故事、她不拘泥于宪法字面含义的“活宪法”观念,以及同常常意见相左的保守派大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的友谊。金斯伯格是一个关于平等和进步的符号,这些访谈致敬了她非凡的人生...
本书从家世背景、读书生活、婚姻家庭、痴迷文艺、任职吉林、士人风骨、研究热潮七个方面,真实记录了张伯驹先生不凡的人生经历及对中国文化的卓越贡献,展现了张伯驹舍身保护国宝的崇高风范和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流行的一些研究张伯驹的著述的某些观点和误读进行了分析和纠正。图文并茂,是一部兼具史料价值和思想价值的优秀著作...
(美)艾玛·克莱因(EmmaCline
王充闾著
泰戈尔
宋瑞祥
阎连科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