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郑天挺先生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杰出教育家,他对从小学到高校的历史教学有一套系统的观点。他一生重视教学工作,视教学为教师的天职,82岁高龄时尚坚持授课。任继愈先生评价他始终不离教学,他引为知己之论。1979年郑先生还接受教育部委托,主办全国高校明清史教师进修班...
本书为2023年度“天津地方史研究丛书”系列成果之一。全书共分六章,专门分别介绍1876年严复来天津接船,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洋文正教习,1889年升任会办,1893年又升任总办,1901年在天津任开平矿务局华部总办以及1908年最后一次到天津充当新政顾问官的各种事宜。本书就严复在1876年到1908年的三十多年间,在天津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旨在记述严复在天津近代历史发展的脉絡,和严复在天津近代历史发展中的贡献,天津出版的严复的相关
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三人被并称为“民国乡建三杰”。他们不仅同年出生,更都是民国时期那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面广、影响深远的乡村建设运动中有重大建树的杰出人物。小说以晏阳初一生拼搏奋进为主线,以平民教育运动的实践探索为复线,以爱国爱家爱众生为辅线,生动讲述了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的传奇人生...
在信息时代,社会大众表现出了“泛娱乐”审美趣味,其在文化消费方面不仅有“娱乐至死”的隐私消费需要,而且还有“参与—贡献—分享”的创造性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同时亦表现出了群体性从众消费心理、个性化需求与差异性消费等特征,因此,信息时代各品牌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开展营销传播活动,必须首先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并根据互联网多媒体融合特点,提供跨媒体、跨文本的多元化产品组合,其中动画广告作为信息时代开展营销传播的一种手段,在各品牌与大众之间起到了互相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今年恰逢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本书为陶侃为纪念其曾祖父陶行知所编写,表达对陶行知的崇敬与怀念,以期在新时代进一步传播陶行知先生留下的教育思想。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章叙述了新时代的陶行知精神;第二章到第五章以时间为序,较为全面地展现了陶行知的一生,记述了其在上海、南京、重庆等地的教育活动和抗日爱国事迹;第六章,呈现了陶家的族谱,并以此为线索,为读者介绍了陶行知的一家;第七章则主要写了陶行
《马君武校长与大夏大学》一书是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编选的马君武校长与大夏大学史料选辑。马君武(1881年7月17日-1940年8月1日),原名道凝,又名同,后改名和,字厚山,号君武。祖籍湖北蒲圻,出生于广西桂林。中国近代获得德国工学博士人,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大学的创建人和首任校长。1902年留日期间结识孙中山,1905年参与组建中国同盟会,是中国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人之一,《民报》的主要撰稿人。1924年
本书为近现代史名家唐振常所撰写的蔡元培传记,从其生平事业思想文章入手,回顾了蔡元培与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建设的关系,以及蔡元培对后世的影响...
本书将以弘一大师李叔同的生平行迹为依据,按先后时序,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力争从其在家和出世两个方面完整地加以描述,并运用艺术学、佛学、心理学诸方面理论知识对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加以评论,力争优选程度接近其历史真相,还原其本来面目,将弘一法师李叔同人生起伏跌宕、哀怨凄美、悲欣交集的历史图卷呈现在读者面前,供大家体悟品味、深思求索。弘一法师一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
本书中深入探讨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和实际应用。叶女士凭借其40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精选了众多影响深远的散文和讲稿,展示了陶行知“以心传心”的教育理念和“爱满天下”的人文情怀。本书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教育智慧,也为广大读者揭示了陶行知思想的时代光芒,是一部集教育理论、实践经验和文学价值于一体的重要作品...
鲍鹏山经典作品。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自出版后每年加印。本书以“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为题,分析六章,为孔子作传。其优选宗旨,是为非专业人士,即普通读者,提供一部精当、博约、生动活泼、有价值的孔子传,叙述其一生行迹、事迹、心迹的同时,阐发作为思想家孔子的现代价值与当下意义。本书32开精装本,设计独特。并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授权,抢先发售定制连载明代名臣张楷手绘
张伯驹作为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此前对他研究和著述主要集中在其书画收藏鉴赏、书画集、诗词集和艺术论著等方面,少有从学术角度对其生平和成就进行详细梳理。在《张伯驹年谱》中,作者以丰富的专业学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对张伯驹的一生做了细致深入的框架式梳理,材料全部建立在丰富确凿的史料文献基础上,参考书目近300种,以年谱的方式为张伯驹这一文化奇人的研究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文史资料,对张伯驹的生平与成就
本书稿是这些文章的精选, 分为“自述篇”“感悟篇”“慈善篇”“学术篇”三部分, 较为全面、深入、立体地展现了杨德广这位“新中国教育70年70位教育人物”称号获得者、“别具理论与实践风格的慈善校长”的形象等内容...
本书选编了80多位政协委员的履职事迹,内容包括《何宗文:温暖的火焰》《陈利浩:我是这样当政协委员的》《韩伟:让光彩事业更加光彩》等...
汪永铨教授(1928-2016)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人,在20世纪70年代末创办了高等教育研究室及高等教育研究所,即现在的教育学院的前身。汪永铨教授对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人才的培养、学科特色的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贡献,是北大的资深教授,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终身成就奖。《高等教育研究在北大:汪永铨教授的开拓之路》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 一部分选录了汪永铨教授重要的、至今
杨槱,造船专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是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船舶技术经济论证及船舶运输系统分析等船舶设计新学科的开拓者和中国船史研究学科的奠基者,为中国现代船舶工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书以周方一生为线索,介绍了周方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全书分十二个部分,介绍了周方的家乡地貌与家世渊源、周方求学岳麓书院、周方致力于湖南平民教育运动等内容...
本书回顾白瑞西的求学经历、革命活动以及治校办学, 不仅可以再现白瑞西从知识青年成长为“三八式”干部的历程, 而且可以展现他由一名革命者向教育家的转变。该著作对白瑞西的教育思想进行的研究, 既是出于总结民族大学办学经验的现实目的, 而且也能够丰富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 是落实党史学习的具体行动...
自学成才,融通古今,游刃诗文书画 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不守一隅,为岭南文脉续新命 茅盾文学奖得主、当代岭南文化代表人物刘斯奋才艺全面展示...
本书以《牟宗三先生全集》和《生命的学问》所收录的文章为准,并尽可能参照原刊原版原文,选录牟宗三先生一生各个时期的代表性重要论著,凡43篇,皆为独立完整的单篇文章,尽量避免与此前出版的牟宗三先生“文选”重复或雷同,试图涵盖与体现牟宗三哲学的各个方面,同时尽可能地保留其完整性,并与其各种专书专著区分开来,以便在阅读或使用中互相配合。所选文章内容广泛,通贯古今,横跨东西,几乎包罗或涵盖牟宗三先生一生涉足的所有研究领域留下的文字,虽以哲学为主
自1987年9月始的十年里,叶礼庭定期拜访伯林,同他一起回忆人生,重新经历他在俄国度过的童年、牛津的求学岁月、美国的外交生涯、对苏联的访问,以及不曾远离思想前线的学术生活。这不是一部用文献堆砌而成的人物评述,而是用伯林自己的回忆写成的思想传记。在本书中,你会看到伯林如何经历暴风骤雨的20世纪,度过诚实且负责任的一生,并且从这个世纪的灾难和成就中提炼出他回响至今的原创思想...
一、为了便于梳理部勒“义宁陈氏研究”的巨量材料中的重要部分,该书以陈寅恪、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氏家史研究为单元归纳、展示。陈寅恪研究为该书主体,陈宝箴(陈寅恪祖父)、陈三立(陈寅恪父亲)、陈衡恪(陈寅恪长兄)研究为附录。同时又划分为20世纪80、90年代的前二十年和进入21世纪后的后二十年两个阶段。 二、该书收录的相关文献资料,起于1969年10月,截至2021年12月。 三、该书体例,按年月分系相关材料,又分“文章”“
黄侃(1886—1935),字季刚,又字季子,湖北蕲春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亦是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国学大师。 本书以黄侃之“生平”与“学术”两个维度考察黄侃先生极其复杂一生。 在本书之“生平篇”,作者详细记述了黄侃先生“辛亥革命先驱”的革命生涯和曾被贬为“有文无行,无耻之尤”的跌宕起伏婚姻经历,具传奇色彩,颇具亮点。本书之“学术篇”从黄侃先生之小学、经学、子学、文学等维度出发,阐释黄侃先生的学术成就、宗旨及影响...
汤用彤(1893—1964),中国著名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现代中国学术史上会通中西、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书稿对汤用彤的生平和著作进行详尽、准确地介绍,并加以评述,汤一介为是书序言,赞其“是关于用彤先生最为详实完整的一部传记,细节考辨,颇见功力,文笔谨严,堪称佳作”。作者利用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尽可能搜齐相关资料,历十余载成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章太炎的传记。革命者与儒生这两种身份,在章太炎身上兼具且互补。 作者以章太炎作为叙事基点,重塑清末民初的时代语境,聚焦传统士绅与革命先觉者,爬梳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诸多大事,讨论了作为“革命家”的章太炎的核心关怀、思想来源,梳理了其与政治、学术之间的复杂关系。此外,作者行文力求通俗简洁,有机地呈现了章氏一生的思想与行事,并借此展现清末民初的思潮涌动及文人政客群像。 ...
本书是高峰秀子的回忆录,她以一篇篇随笔的形式,回顾了自己一生的起落...
本书是一本关于近代教育改革倡导者李端棻的研究文集,读者对象为历史学、教育学研究者。李端棻(1833年—1907年),字苾园,清朝有名政治家、改革家,出生于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北京大学首倡者、戊戌变法、中国近代教育之父,官至礼部尚书。光绪二十二年(1896),个疏请设立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李端棻是贵阳历史十大名人之一,2017年贵州省史学会召开了专门研讨会,作者逐步收集再精简完成了本书的编撰。本书从李端棻的教育思想、教育活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2018年2月6日),集国学大师、汉学泰斗、亚洲文化的骄傲三顶桂冠于一身, 哈佛、牛津、耶鲁、东京大学等世界很好学者推崇备至的文史哲艺全才学者。本书逐年逐月记录了饶宗颐从出生至今的生命历程,详细记述了其求学、交游、创作等的经历,对其艺能做了全面的扫描和记录。年谱体例按年次先后编写,分大事、事略、著述。从年谱中,可以了解饶公百岁人生旅途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年谱充分体现资料性、学术性、传记性相统一,采用客
《马君潞文集》精选了君潞教授学术生涯中的代表性论文,论文内容涉及比较金融制度、国际货币制度、汇率经济学、宏观金融与政策、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区域金融发展六个方面。多数文稿已经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和《世界经济》等学术杂志上发表,业已产生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
《周立波年谱》以纵横交错的形式进行编年纪事。纵向方面,将周立波一生的创作、活动、工作、事件等按照逐年逐月逐日的顺序进行年谱编写;横向方面,记录周立波所处历史时代发生的、与周立波有关的重大事件,展现出他的活动、思想变化和文学创作的宏阔的时代背景。同时,对于需要进行说明、考证、补充、评述的史料皆以按语形式出现。按语以周立波日记、创作、翻译及评论作品、来往信札等一手资料为主要依据,并搜寻相关文献资料,以期对周立波的人生活动进行更加详细的考证
黄炎培先生名扬中外,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教育家与很好的国家领导人,而且是一位有名的藏书家和图书馆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丰富,阅人无数,仅凭其一生的交游,足可以勾勒出一部中国近代史。 本书收录的是黄炎培先生为近百位中外人物所作的传状、碑铭哀诔,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写作手法有旧有新,时有创新。一个真字贯穿全书,是一本难得的人物史料集,对广大文史爱好者和研究者来不无裨益...
本书为《当代岭南文化名家》丛书之一。全书分三部分:靠前部分“王云五传略”依托详实介绍王云五生平事迹及从事文化活动经历;第二部分“众说王云五”以以往对王云五先生的访谈记录为主,并针对本项目增补新的访谈内容;第三部分“王云五作品”拟收入王云五相关代表作品...
陈鹤琴,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五四运动后新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是宋庆龄儿童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上重要的支持者。陈鹤琴逝世后,安葬于宋庆龄陵园内。本书在陈鹤琴家属与上海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的支持和协助下完成编撰,以大量珍贵照片与史料完整介绍了陈鹤琴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反映了这位杰出教育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儿童的崇高情怀...
本书是关于世界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的传记, 全面回顾了杜威从出生到逝世90多年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传记重点探讨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通过剖析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进而分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对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教育所做出的贡献...
《仰观与俯察:孙机先生的治学之道》是一本全面展现著名考古学家孙机先生学术生涯的文集。书中通过多位学者的文章和回忆,系统回顾了孙机先生在古器物鉴定、科技史、服饰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卓越贡献。孙先生以致广大,尽精微的治学态度,将文物研究与历史文化紧密结合,强调实物与文献的互证,通过细致入微的考证揭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不仅总结了孙先生的学术成就与方法论,还传递了他为学严谨、无私奉献的学者精神,对后世学者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
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编选的廖世承校长与光华大学史料选辑, 主要是廖世承生平述要, 与光华大学相关之编年纪事, 廖世承主持光华大学期间的各种活动记录、讲话、书信、公文往来, 以及光华大学日常办学的各种文献档案等...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浙江温州乐清市人,中国当代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武术家。南怀瑾生平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主张东西精华文化融合,造福人类未来。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除此之外,对于医学、卜算、天文、拳术、剑道、诗词等皆有专精。南怀瑾著述丰富,多以演讲整理为主。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三十多种著作,曾被译成八种语言,影响中外。《父亲南怀瑾》
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别号潜庐,江苏无锡人。先生诂经谭史,学贯四部,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真正全面精通文史的一代硕学通儒、文章巨擘。 钱基博先生一生著作颇丰,学术成就巨大,此书即先以梳理钱基博先生人生理路为起点,着重阐释了先生的国学背景、对国学的基本看法、对国学学习与研究的理论方法以及先生具体在四部之经史子集上的相关成就,最后总结先生的国学成就,试图对这位国学大家予以评介,以喻后学...
与马克.布洛赫齐肩的中世纪史学大家 米歇尔.福柯向他致敬 《国王的两个身体》作者康托洛维茨 首部完整传记 忠实还原20世纪一颗杰出的头脑、一个伟大的灵魂 “阅读他的一生,我们不仅会了解这个人,而且将缩短与人性的距离。” 本书围绕康托洛维茨,以他的代表性作品《腓特烈二世皇帝》和《国王的两个身体》为节点,交织他那个时代的大事件,以及他所交往的德国海德堡、英国牛津和美国伯克利的知识面孔,讲述了这位伟大的中世纪史学家多彩而戏剧性的一生
本书全面收集整理目前所能知见的所有严复信札,共541通。这些信札,包括严复致当时政治文化圈名人陈宝琛、汪康年、梁启超、吴汝纶、张元济、章太炎、夏曾佑、莫理循、盛宣怀、杨度等,及与亲人的信件。通过此集,可以借窥严复本人的社会政治思想,及与当时诸多社会政治文化名流之间的交际往来、关系情形等;同时也可围观思想翻译大家的平素交游与日常生活、儿女情思等,是一部有关思想大家私人史料的系统整理之作。全书按信函时间编序,以受信人为单元,分上下两卷,上
本书作为缅怀蒋华良院士的纪念文集,收录了社会各界人士撰写的百余篇长短文、诗歌、报道等。这些文风各异、情感浓烈的文笔无不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蒋院士为国为民、探索开拓、勇于担当、矢志不渝的光辉一生,情真意切地再现了蒋院士严谨治学、多才多艺、奖掖后学、至情至义的仁人形象。蒋华良院士的精神和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斯人已去,音容犹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愿文集里的真情和思念化作四季和风,无论何时何地,都与我们尊敬的、亲爱的蒋院士相伴,永远...
本全集收录了邓伟志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至2013年所创作的各类论文、散文、提案及专著等作品,总字数900万字左右。学科内容涵盖社会学、家庭学、家庭史、教育学等领域,体裁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散文、参政提案、专著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及作者长期以来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成果。第23、24卷续集则收录了2014-2017年上半年的新著述...
邵洵美,鲁迅笔下的“富家翁女婿”,与徐志摩并称为“诗坛双璧”,享誉海上的“文坛孟尝君”,死后却备受非议和冷落。其女邵绡红历经十年倾心打造此书,解密一个真实的邵洵美,许多资料均属首次披露,出版后广收好评。其后作者又多次向与父亲同时代的文坛前辈采访,搜佚拾遗,订讹纠错,遂又曾于本社再版增订本。最近邵绡红对部分章节进行了调整和改写,对其中一些当时记录未详或舛误进行了修正和增益,使全书更具权威性和历史价值...
本书收录民国时期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姜绍祖(1892—1967)的有关文献史料。姜绍祖,浙江象山丹城人。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创办华北大学、华北中学等。任北平市中等学校联合会主席,提倡教育救国。全书分文存、亲友记述、报刊史料、档案史料等部分。有关文献史料在广泛收集第一手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分类加以编纂,旨在比较全面地保存姜绍祖的言行及其相关文献史料,以便为深入了解其思想与生平事迹及其所处的时代提供原始资料,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姚雪垠(1910—1999),河南邓州人。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理事、创作部副部长,上海大夏大学教授、副教育长,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李自成》《长夜》,中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牛全德与红萝卜》《戎马恋》《春暖花开的时候》等。1957年被错划为“极右派”,在逆境中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历时40余年完成,曾获首届矛盾文学奖,有英文、法文、日文等译本。在《李自成》的创作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以严谨学术研究的态度,从历史与记忆中的钱钟书先生钱钟书先生的学问与趣味钱钟书先生的宋诗研究《钱钟书手稿集》管窥四个方面探究钱锺书先生的人生轨迹和学术境界,代表着钱学研究的应有理路,提出了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诸多观点。《王水照访谈录》以访谈的形式,从《从文学所一书谈起》《文学所何其芳时代杂忆》《作为文学现象的何其芳》《钱锺书先生与》《对当前宋代文学研究状况的一 些思考》《文章学研究与的编纂》《现当代旧体诗词创作及其他》
本书在杨浦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百名早期归侨访谈”口述材料基础上整理,收录了七十多位归国华侨的口述回忆文章,记述了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耕耘奉献的历程...
《院士的中学时代》共分3辑,由《中国青年报》湖北记者站站长雷宇编著。本书通过对杨乐、王元、李德仁、张丽娜、朱英国、欧阳自远等30余位中科院院士面对面的采访,记述了他们中学时代的学习经历、成长过程,着重表现他们的学习态度,总结他们的学习方法,颂扬他们的人生志向。《院士的中学时代》既为学生提供一份独特的精神食粮,也是一本值得家长和学生共读的成长之书,为家长展现多元的教育观——“还原院士青葱岁月,追慕往昔教育图景,破解英才成长密码,滋养未来
黄侃 (1886-1935) , 字季刚, 又字季子, 晚年自号量守居士, 湖北省蕲春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亦是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国学大师。本书以黄侃之“生平”与“学术”两个维度考察黄侃先生极其复杂的一生。从掌握的史料中试图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方法分析黄侃先生充满矛盾的性格。试图重新解释处在冲突与变化的时代下, 传主的“坚守传统”与“参与革命”, “恪守故辙、尊师重道”与“极度狷狂, 不以礼法自绳”看似矛盾的行为表现。在本书之“生
本书是半个世纪以来部全面的约翰洛克传记。洛克好友众多,其中一位形容洛克“多才多艺,多能善用”,确为的见。本书作者罗杰乌尔豪斯以诸多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举凡英国内战、宗教不宽容与偏见、反政府的斗争与阴谋,以及1688年光荣革命,均与洛克丰富多彩的一生行迹交织在一起,同时作者详细论述了洛克在诸多领域的思想发展,包括医学、知识论、科学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和经济学。本书以历史系年为序,描述并解释了洛克的思想及其接受情况,同时旁征博引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学潮迭起,清华园里派系纷争、驱逐校长风潮不断,梅贻琦临危受命,多方求解,结束了二十年间校长十易的动荡局面。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于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任常委会主席;在他的主持下,三校于战祸频仍、经费短缺、困窘闭塞中合作无间,学术、科研、教学取得奇迹般的成就。抗战胜利后北归复校,再到梅贻琦于台湾筚路蓝缕创建新竹“清华大学”——“生斯长斯,吾爱吾庐”,他的一生与清华紧密联系
本书为纪念丁景唐先生的文字合集, 作者为丁景唐先生的子女, 生前的同事和友人。约计60万字。全书分为八辑, 除了纪念文章外, 还收录了五篇丁景唐先生的遗文, 由其女儿丁言昭整理的“丁景唐著文及评论、纪念丁景唐文章目录”, 和其儿子丁言模整理的四篇关于丁景唐先生研究的专题资料。第八辑为附录, 是丁言模所著的关于瞿秋白的考证文章...
泰戈尔
梁实秋
汪曾祺
(美)艾玛·克莱因(EmmaCline
曾琦云 评注
[英]蕾秋·乔伊斯 著,焦晓菊 译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