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青春文学 中国散文 外国散文 悬疑推理 文学理论 文集 世界名著
外国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悬疑推理| 科幻小说 世界名著 四大名著| 作品集| 更多
外国诗歌| 中国古诗词|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散文| 中国现当代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 文学理论| 文集| 戏剧| 更多
玄幻/科幻| 悬疑/惊悚| 叛逆/成长| 爆笑/无厘头| 校园| 港台青春文学| 外国青春文学 更多
历史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政治军事 传记 文化 古籍 管理 经济 成功励志 法律 语言文字
中国史| 世界史| 地方史志| 历史知识读物| 史料典籍| 史学理论| 考古文物 民族史志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国际政治| 外交/国际关系 哲学| 宗教| 美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历代帝王| 历史人物| 科学家| 体育明星| 文学家| 学者| 艺术家| 文娱明星 政治人物| 自传| 更多
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民俗| 地域文化| 文化理论| 文化评述| 神秘现象
心理学| 人类学| 教育| 社会学| 新闻传播出版| 语言文字| 更多
古籍整理|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经济通俗读物| 保险| 会计| 金融投资 市场营销| 管理学| 电子商务
成功激励| 口才演讲| 名人励志| 人际交往| 人生哲学| 心灵修养| 性格习惯 更多
法的理论| 法律法规| 国际法| 经济法| 更多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科普读物 绘本 动漫/卡通 幼儿启蒙
中国儿童文学| 外国儿童文学| 童话| 小说| 寓言传说|
动漫/卡通
科普| 百科| 历史读物| 生活常识| 益智游戏| 传统文化
幼儿启蒙| 少儿英语| 励志/成长| 艺术课堂
0-2岁| 3-6岁| 7岁及以上
绘画 书法篆刻 艺术理论 摄影 音乐
绘画理论| 国画| 油画| 素描速写| 水粉水彩
碑帖| 技法教程| 书法理论| 硬笔书法| 字帖| 篆刻
设计| 摄影后期| 摄影教程| 摄影理论| 摄影器材| 数码摄影| 作品集
影视理论| 影视赏析| 影视制作| 舞台/戏曲艺术
钢琴| 吉它| 理论/欣赏| 声乐| 通俗音乐| 外国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作曲/指挥
宝石| 雕品| 古代家具| 钱币| 收藏百科| 收藏随笔| 书画| 陶瓷| 玉器
艺术理论|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艺术| 民间艺术| 人体艺术| 艺术类考试
美食 保健/心理健康 旅游 家庭教育 家居休闲
饮食文化| 保健食谱| 家常食谱| 八大菜系| 餐饮指南| 世界美食| 更多
健康百科| 健身|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医保健 常见病| 更多
旅游随笔| 旅游攻略| 旅游画册| 城市自助游| 国内自助游| 国外自助游| 地图地理 更多
孕产百科| 育儿百科| 更多
美丽妆扮| 两性关系| 家居休闲| 个人理财
中小学教辅 外语 教材 医学 计算机 自然科学
语文阅读| 拓展读物| 高考| 初中通用| 高中通用| 工具书 教师用书| 更多
英语读物| 职业英语| 英语考试| 大学英语| 少儿英语 更多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职业技术培训| 中小学教材|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数据库| 信息安全 程序设计| 电脑杂志| 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考试认证 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体系结构|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企业软件开发与实施|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考试| 家庭教育| 自然科学| 科普读物| 医学| 农林业| 工业技术| 建筑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笔记本| 布艺品| 书签/藏书票| 明信片| 笺纸| 胶带| 其它
楚图南曾任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民盟中央主席等职,是我国的著名作家、翻译家、书法家。他在旧体诗词和书法上造诣很深,其书法,字如其人,俱有庙堂气象,写正书,取势中正,体格近颜而直逼汉人。《楚图南:纪念楚图南诞辰115周年》是纪念楚图南诞辰115周年的文章及图册专集,分七楚图南书法作品集、藏品集、生平图片、评介文章四部分...
侯仁之先生是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首位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的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的区别及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任务,率先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952年,侯仁之在北京大学正式开设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学"专业。 主编有《北京历史地图集》,出版有《侯仁之文集》。1984年,侯仁之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讲学时接触到《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认为中国加入《公约》刻不容缓。他在归国后立即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起草了一
本书包含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人物篇”。其中包括致公党上海市委的老同志, 他们回忆了自己如何与致公党结缘以及在致公党中工作的经历, 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 也包括年轻的致公党成员, 他们继承致公党前辈的优良传统, 展现出新时代的风采。第二部分介绍致公党上海市委员会以及上海各个支部成立以来发生的重大事件, 展现致公党成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贡献...
本书是一本《陈垣先生遗墨》,书中收录了多幅书法作品。 ...
简介 俞伟超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考古学家,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为俞伟超先生的友人、学生等为了怀念俞先生而编写的学术文集,内容涉及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古代文明、古文字学、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中西文化交流及科技考古等诸多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侯外庐先生学谱》是研究侯外庐先生学术思想的第一部学谱,较为完整地收集了侯先生的著作和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它以年谱为骨架,以学术思想为血肉,真实、准确地反映了侯先生学术思想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基本观点和理论风格,再现了侯外庐学派的发展脉络和学派特色。此书有助于促进对侯外
王世襄先生在文博界和民俗界的影响,是无人能比拟的:只要是王世襄鉴定过或收藏过的东西,就是品质的保证。他生前收藏的宣德炉、古琴、家具、古迹等,在几次拍卖专场中均以创纪录的天价成交,都引起行内的轰动;他生前所写的随笔、论文、专著、诗歌等,出版后无不引起轰动;他生前为征集保护中国古代文物所做出的贡献,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王世襄先生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呢?他丰富多彩的人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为人所关注。尤其是文博界和民俗界的人们,更
乔治?赫斯勒著的《顾拜旦传(上下)(精)》的写作形式为历史小说体裁。作者用细致考究的文笔,将史料与虚构交织在一起,为我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的生平和对奥林匹克所做的贡献。作者在书中虚构了一位知名体育记者,以这位体育记者受顾拜旦友人之邀为顾拜旦写传为始,带领读者开启一段酣畅淋漓的阅读之旅,写出了顾拜旦复兴现代奥运的历史细节。读完本书,会让读者对顾拜旦形成多方面立体的认识,也能充分感受到他对奥运会的热爱
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在各学术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数千位华人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学方略和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全书按学科分别结集卷册。书中着力勾画这些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路径和学术生涯,力求对学界同行的学术探索有所镜鉴,对青年学生的学术成长有所启迪。《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
王公道同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同志。苏醖年仅16岁即参加新四军,后与王公道结为夫妻,解放后在上海工业系统工作。文集既有王公道、苏醖本人写的革命回忆录、自传、口述历史所展露的坦诚胸怀,又有他们的战友、同事、亲属写的回忆文章所表达的深情怀念。...
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1909年成立于苏州,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人。南社成立迄今一有百余年,社友均以离世,且未留下详尽资料,作者凭着一腔热忱与锲而不舍的精神,历时十二年,搜寻资料、寻访后人,终于完成此书。本书稿是*部集六百余位南社(新南社)社友图像和小传的资料集。在南社成立110周年之际推出,以示纪念。...
《刘伯里文集》收录了刘伯里院士团队自1964年至2014年间发表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内容主要涉及裂变产物分离和裂变废液处理、锝、铼和卤素等放射性药物化学。本书对我国从事放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化学行业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以周方一生为线索,介绍了周方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全书分十二个部分,介绍了周方的家乡地貌与家世渊源、周方求学岳麓书院、周方致力于湖南平民教育运动等内容...
本书回顾白瑞西的求学经历、革命活动以及治校办学, 不仅可以再现白瑞西从知识青年成长为“三八式”干部的历程, 而且可以展现他由一名革命者向教育家的转变。该著作对白瑞西的教育思想进行的研究, 既是出于总结民族大学办学经验的现实目的, 而且也能够丰富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 是落实党史学习的具体行动...
本书为《当代岭南文化名家》丛书之一。全书分三部分:靠前部分“王云五传略”依托详实介绍王云五生平事迹及从事文化活动经历;第二部分“众说王云五”以以往对王云五先生的访谈记录为主,并针对本项目增补新的访谈内容;第三部分“王云五作品”拟收入王云五相关代表作品...
杨槱,造船专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是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船舶技术经济论证及船舶运输系统分析等船舶设计新学科的开拓者和中国船史研究学科的奠基者,为中国现代船舶工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书以传记文学的轻快笔调,展现了清史大家戴逸先生的人生经历及学术追求。从幼时痴迷阅读到青年问学胡适,从学林崭露头角到问津国际学界,从耕耘史学到掌舵中国史学会,有成长的趣事,有激越人心的奋进,更有抱守学术初心的安然。本书是戴逸先生的学术人生史,更是当代清史研究的学术史...
鲍鹏山经典作品。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自出版后每年加印。本书以“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为题,分析六章,为孔子作传。其优选宗旨,是为非专业人士,即普通读者,提供一部精当、博约、生动活泼、有价值的孔子传,叙述其一生行迹、事迹、心迹的同时,阐发作为思想家孔子的现代价值与当下意义。本书32开精装本,设计独特。并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授权,抢先发售定制连载明代名臣张楷手绘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浙江温州乐清市人,中国当代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武术家。南怀瑾生平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主张东西精华文化融合,造福人类未来。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除此之外,对于医学、卜算、天文、拳术、剑道、诗词等皆有专精。南怀瑾著述丰富,多以演讲整理为主。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三十多种著作,曾被译成八种语言,影响中外。《父亲南怀瑾》
何振岱生平写有日记数册,颇多散佚。日记中多涉及学问及读书心得体会,还有日常起居、亲朋往来、作文授徒、家庭琐事、信件、收支账目等,其中旅京日记记录了与当时海内名流陈宝琛、陈三立、郑孝胥、郑孝柽、许承尧、梁鸿志、黄濬、王式通等人交往唱和情形。该日记真实反映旧时代文人特有的一种性情、气质,作者的道德、学养,于字里行间,均可一一领略...
本书以《牟宗三先生全集》和《生命的学问》所收录的文章为准,并尽可能参照原刊原版原文,选录牟宗三先生一生各个时期的代表性重要论著,凡43篇,皆为独立完整的单篇文章,尽量避免与此前出版的牟宗三先生“文选”重复或雷同,试图涵盖与体现牟宗三哲学的各个方面,同时尽可能地保留其完整性,并与其各种专书专著区分开来,以便在阅读或使用中互相配合。所选文章内容广泛,通贯古今,横跨东西,几乎包罗或涵盖牟宗三先生一生涉足的所有研究领域留下的文字,虽以哲学为主
本书中深入探讨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和实际应用。叶女士凭借其40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精选了众多影响深远的散文和讲稿,展示了陶行知“以心传心”的教育理念和“爱满天下”的人文情怀。本书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教育智慧,也为广大读者揭示了陶行知思想的时代光芒,是一部集教育理论、实践经验和文学价值于一体的重要作品...
在信息时代,社会大众表现出了“泛娱乐”审美趣味,其在文化消费方面不仅有“娱乐至死”的隐私消费需要,而且还有“参与—贡献—分享”的创造性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同时亦表现出了群体性从众消费心理、个性化需求与差异性消费等特征,因此,信息时代各品牌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开展营销传播活动,必须首先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并根据互联网多媒体融合特点,提供跨媒体、跨文本的多元化产品组合,其中动画广告作为信息时代开展营销传播的一种手段,在各品牌与大众之间起到了互相
本书是高峰秀子的回忆录,她以一篇篇随笔的形式,回顾了自己一生的起落...
本书是一本关于近代教育改革倡导者李端棻的研究文集,读者对象为历史学、教育学研究者。李端棻(1833年—1907年),字苾园,清朝有名政治家、改革家,出生于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北京大学首倡者、戊戌变法、中国近代教育之父,官至礼部尚书。光绪二十二年(1896),个疏请设立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李端棻是贵阳历史十大名人之一,2017年贵州省史学会召开了专门研讨会,作者逐步收集再精简完成了本书的编撰。本书从李端棻的教育思想、教育活
王赓武是享有盛誉的海外华人历史学家和教育家,其生长于1930年代的南洋,时逢战乱和动荡,不得不在中国、南洋和英国等地辗转求学,加之出身中国江南耕读世家的知识分子父母强烈的乡愁情怀,使作者对华人在海外安身立命、“寻找家园”的归属感这一复杂的命题,有曲折的经历和真切的人生经验;成年后,在横跨三大洲几十年的学术与教育生涯中,他与同时代的史学、汉学界重要学者,几乎都有交往;一生挚爱的太太林娉婷更是他领悟“爱”与“家园”的人生伴侣——由此构成的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今年恰逢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本书为陶侃为纪念其曾祖父陶行知所编写,表达对陶行知的崇敬与怀念,以期在新时代进一步传播陶行知先生留下的教育思想。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章叙述了新时代的陶行知精神;第二章到第五章以时间为序,较为全面地展现了陶行知的一生,记述了其在上海、南京、重庆等地的教育活动和抗日爱国事迹;第六章,呈现了陶家的族谱,并以此为线索,为读者介绍了陶行知的一家;第七章则主要写了陶行
本书将以弘一大师李叔同的生平行迹为依据,按先后时序,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力争从其在家和出世两个方面完整地加以描述,并运用艺术学、佛学、心理学诸方面理论知识对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加以评论,力争优选程度接近其历史真相,还原其本来面目,将弘一法师李叔同人生起伏跌宕、哀怨凄美、悲欣交集的历史图卷呈现在读者面前,供大家体悟品味、深思求索。弘一法师一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
简介 《风采——北大名师岁月留痕》画册收入的北大名师有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北大校长严复、蔡元培、马寅初、胡适、周培源,北大著名教授冯友兰、曹靖华、朱光潜、叶企孙、王力、江泽涵、吴大猷、费孝通、黄昆、王选等36人(按生卒年先后排序),这只是向广大读者展现了群星灿烂的北大名师的一部分,但当画册中大量难得的、精彩的、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照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北大的光辉历程和学术辉
黄健敏所著的《陈耀垣先生传(精)》为陈耀垣先生传记,记叙其青年时代赴美国,投身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运动,策动志士,奔走呼号,或筹饷以济义师,或将命以宣主义,为辛亥革命及讨袁、护法、北伐、抗战诸役,为国民党美洲党务及国民政府侨务工作,均贡献良多...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以严谨学术研究的态度,从历史与记忆中的钱钟书先生钱钟书先生的学问与趣味钱钟书先生的宋诗研究《钱钟书手稿集》管窥四个方面探究钱锺书先生的人生轨迹和学术境界,代表着钱学研究的应有理路,提出了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诸多观点。《王水照访谈录》以访谈的形式,从《从文学所一书谈起》《文学所何其芳时代杂忆》《作为文学现象的何其芳》《钱锺书先生与》《对当前宋代文学研究状况的一 些思考》《文章学研究与的编纂》《现当代旧体诗词创作及其他》
本书是半个世纪以来部全面的约翰洛克传记。洛克好友众多,其中一位形容洛克“多才多艺,多能善用”,确为的见。本书作者罗杰乌尔豪斯以诸多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举凡英国内战、宗教不宽容与偏见、反政府的斗争与阴谋,以及1688年光荣革命,均与洛克丰富多彩的一生行迹交织在一起,同时作者详细论述了洛克在诸多领域的思想发展,包括医学、知识论、科学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和经济学。本书以历史系年为序,描述并解释了洛克的思想及其接受情况,同时旁征博引
张伯驹作为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此前对他研究和著述主要集中在其书画收藏鉴赏、书画集、诗词集和艺术论著等方面,少有从学术角度对其生平和成就进行详细梳理。在《张伯驹年谱》中,作者以丰富的专业学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对张伯驹的一生做了细致深入的框架式梳理,材料全部建立在丰富确凿的史料文献基础上,参考书目近300种,以年谱的方式为张伯驹这一文化奇人的研究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文史资料,对张伯驹的生平与成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学潮迭起,清华园里派系纷争、驱逐校长风潮不断,梅贻琦临危受命,多方求解,结束了二十年间校长十易的动荡局面。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于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任常委会主席;在他的主持下,三校于战祸频仍、经费短缺、困窘闭塞中合作无间,学术、科研、教学取得奇迹般的成就。抗战胜利后北归复校,再到梅贻琦于台湾筚路蓝缕创建新竹“清华大学”——“生斯长斯,吾爱吾庐”,他的一生与清华紧密联系
本书选编了80多位政协委员的履职事迹,内容包括《何宗文:温暖的火焰》《陈利浩:我是这样当政协委员的》《韩伟:让光彩事业更加光彩》等...
自学成才,融通古今,游刃诗文书画 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不守一隅,为岭南文脉续新命 茅盾文学奖得主、当代岭南文化代表人物刘斯奋才艺全面展示...
汪永铨教授(1928-2016)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人,在20世纪70年代末创办了高等教育研究室及高等教育研究所,即现在的教育学院的前身。汪永铨教授对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人才的培养、学科特色的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贡献,是北大的资深教授,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终身成就奖。《高等教育研究在北大:汪永铨教授的开拓之路》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 一部分选录了汪永铨教授重要的、至今
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三人被并称为“民国乡建三杰”。他们不仅同年出生,更都是民国时期那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面广、影响深远的乡村建设运动中有重大建树的杰出人物。小说以晏阳初一生拼搏奋进为主线,以平民教育运动的实践探索为复线,以爱国爱家爱众生为辅线,生动讲述了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的传奇人生...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辞典(增订本)》共收入了三千多位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记载了每位人物主要的高等教育经历、重要的教学办学业绩、相关的理念主张、重要的教科书和著作等等。本辞典是对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一次较系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并力求以素描的方式描绘一幅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人物群像...
本书为纪念丁景唐先生的文字合集, 作者为丁景唐先生的子女, 生前的同事和友人。约计60万字。全书分为八辑, 除了纪念文章外, 还收录了五篇丁景唐先生的遗文, 由其女儿丁言昭整理的“丁景唐著文及评论、纪念丁景唐文章目录”, 和其儿子丁言模整理的四篇关于丁景唐先生研究的专题资料。第八辑为附录, 是丁言模所著的关于瞿秋白的考证文章...
一、为了便于梳理部勒“义宁陈氏研究”的巨量材料中的重要部分,该书以陈寅恪、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氏家史研究为单元归纳、展示。陈寅恪研究为该书主体,陈宝箴(陈寅恪祖父)、陈三立(陈寅恪父亲)、陈衡恪(陈寅恪长兄)研究为附录。同时又划分为20世纪80、90年代的前二十年和进入21世纪后的后二十年两个阶段。 二、该书收录的相关文献资料,起于1969年10月,截至2021年12月。 三、该书体例,按年月分系相关材料,又分“文章”“
《仰观与俯察:孙机先生的治学之道》是一本全面展现著名考古学家孙机先生学术生涯的文集。书中通过多位学者的文章和回忆,系统回顾了孙机先生在古器物鉴定、科技史、服饰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卓越贡献。孙先生以致广大,尽精微的治学态度,将文物研究与历史文化紧密结合,强调实物与文献的互证,通过细致入微的考证揭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不仅总结了孙先生的学术成就与方法论,还传递了他为学严谨、无私奉献的学者精神,对后世学者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
自1987年9月始的十年里,叶礼庭定期拜访伯林,同他一起回忆人生,重新经历他在俄国度过的童年、牛津的求学岁月、美国的外交生涯、对苏联的访问,以及不曾远离思想前线的学术生活。这不是一部用文献堆砌而成的人物评述,而是用伯林自己的回忆写成的思想传记。在本书中,你会看到伯林如何经历暴风骤雨的20世纪,度过诚实且负责任的一生,并且从这个世纪的灾难和成就中提炼出他回响至今的原创思想...
本书是关于世界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的传记, 全面回顾了杜威从出生到逝世90多年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传记重点探讨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通过剖析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进而分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对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教育所做出的贡献...
本书在杨浦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百名早期归侨访谈”口述材料基础上整理,收录了七十多位归国华侨的口述回忆文章,记述了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耕耘奉献的历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郑天挺先生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杰出教育家,他对从小学到高校的历史教学有一套系统的观点。他一生重视教学工作,视教学为教师的天职,82岁高龄时尚坚持授课。任继愈先生评价他始终不离教学,他引为知己之论。1979年郑先生还接受教育部委托,主办全国高校明清史教师进修班...
本书为2023年度“天津地方史研究丛书”系列成果之一。全书共分六章,专门分别介绍1876年严复来天津接船,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洋文正教习,1889年升任会办,1893年又升任总办,1901年在天津任开平矿务局华部总办以及1908年最后一次到天津充当新政顾问官的各种事宜。本书就严复在1876年到1908年的三十多年间,在天津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旨在记述严复在天津近代历史发展的脉絡,和严复在天津近代历史发展中的贡献,天津出版的严复的相关
黄侃(1886—1935),字季刚,又字季子,湖北蕲春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亦是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国学大师。 本书以黄侃之“生平”与“学术”两个维度考察黄侃先生极其复杂一生。 在本书之“生平篇”,作者详细记述了黄侃先生“辛亥革命先驱”的革命生涯和曾被贬为“有文无行,无耻之尤”的跌宕起伏婚姻经历,具传奇色彩,颇具亮点。本书之“学术篇”从黄侃先生之小学、经学、子学、文学等维度出发,阐释黄侃先生的学术成就、宗旨及影响...
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别号潜庐,江苏无锡人。先生诂经谭史,学贯四部,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真正全面精通文史的一代硕学通儒、文章巨擘。 钱基博先生一生著作颇丰,学术成就巨大,此书即先以梳理钱基博先生人生理路为起点,着重阐释了先生的国学背景、对国学的基本看法、对国学学习与研究的理论方法以及先生具体在四部之经史子集上的相关成就,最后总结先生的国学成就,试图对这位国学大家予以评介,以喻后学...
本书收录民国时期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姜绍祖(1892—1967)的有关文献史料。姜绍祖,浙江象山丹城人。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创办华北大学、华北中学等。任北平市中等学校联合会主席,提倡教育救国。全书分文存、亲友记述、报刊史料、档案史料等部分。有关文献史料在广泛收集第一手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分类加以编纂,旨在比较全面地保存姜绍祖的言行及其相关文献史料,以便为深入了解其思想与生平事迹及其所处的时代提供原始资料,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汤用彤(1893—1964),中国著名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现代中国学术史上会通中西、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书稿对汤用彤的生平和著作进行详尽、准确地介绍,并加以评述,汤一介为是书序言,赞其“是关于用彤先生最为详实完整的一部传记,细节考辨,颇见功力,文笔谨严,堪称佳作”。作者利用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尽可能搜齐相关资料,历十余载成书...
梁实秋
汪曾祺
曾琦云 评注
(美)艾玛·克莱因(EmmaCline
刘争争
老王子
京ICP备09013606号-3京信市监发[2002]122号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1101083394
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批字第直1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