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在书里完成一次精神快充!5本7折
>
关于“”检索到   共7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售价:
  • 战争与和平视阈下的美国对德战争索赔政策

    苑爽著  /  2015-02-01  /  中央编译出版社
    ¥42.3(7.2折)定价:¥59.0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以美国解密的外交档案资料为依据,在“战争与和平”视阈下审视一战后、二战后美国对德战争索赔政策,全面、系统梳理了美国索赔政策、索赔理念、索赔机制的演变;探究美国索赔政策对20世纪的德国、欧洲,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不仅可以丰富“战争与和平”理论的内涵,深化国际社会对“战争与和平”的认知与实践,扩展国际关系史的研究;而且可以更清醒地认识美国外交政策的本质与特征...

  • 不忘初心的力量-12位时代奋进者的故事

    王爽  /  2019-02-01  /  中国方正出版社
    ¥22.6(8.1折)定价:¥28.0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总会有那么一群人,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给予了这个时代某种变革之力,而这种力量,不仅能够打破一种格局,更能够擎起一个时代的精神旗帜。 本书所撷取的12位时代奋进者,均为各领域的代表人物。正是这样一批极具“中国力量”的奋进者,他们勇于思变,敢于求索,行于坚守。他们有的声名赫赫,

  • 格致社会科学历史视域中的人民主权

    ¥64.4(7.3折)定价:¥88.0

    《历史视域中的人民主权》抢先发售对从古代到20世纪的人民主权概念进行了梳理。关于这一学说的现代早期观念很早形成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期,极大地受益于罗马对政府形式的思考和雅典关于民众权力的理念。本书追踪了这一学说的历史演变,细致审视了人民主权学说演变中的重大历史时刻,囊括古代、中世纪欧洲、近代早期、18世纪革命、去殖民化等多时期、多角度、多方面阐述,对读者理解人民主权思想颇有助益。本书由理查德·伯克和昆廷·斯金纳合编,普林斯顿大学、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军备问题研究

    苑爽  /  2022-04-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6.2(7.7折)定价:¥99.0

    本书以德国外交档案、美国外交档案为依据,试图从靠前关系史角度,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军备问题的缘起、演变、影响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论述分析了英、法、美、苏、国联各自主张的军备政策,靠前社会针对德国裁军问题举行的一系列裁军会议和裁军谈判,制定实施的一系列裁军政策以及德国政府履行裁军义务和重整军备的政策;探究了裁军与重整军备的相互关系、内在规律及其与战争、和平之间的辩证关系。本书既有经验性研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靠前社会处理德国军备问题

  • 北斗在天 用在身边

    ¥49.3(7.2折)定价:¥68.0

    《北斗在天 用在身边》是一本介绍大国重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大众科学普及读物。全书共分为三篇:1.本书主人公小北的一天,按照十二时辰的时间顺序,描述大众经历的24小时里北斗如何在各行业发挥作用;2.揭秘北斗服务,介绍北斗的七种服务应用方法以及北斗的流程流程,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北斗系统;3.北斗背后的故事,讲述北斗建设背后的故事,让广大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体会北斗的艰辛与不易。特别是本书第一篇,以十二时辰为时间线索,叙述角度新颖、思路

  • 丝路视域下拜占庭、中介民族与中国关系研究

    张爽  /  2022-09-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5.5(7.7折)定价:¥98.0

    本书有别于以往丝路史研究中,西方学者多注重罗马-拜占庭,中日学者关注丝路东段,重点研究丝路路线、地理、物产、种族的研究模式,而是从世界史、丝路贸易史的宏观视角,按照欧亚丝路贸易体系形成和维系的逻辑展开,对4-6世纪欧亚丝路贸易体系内的拜占庭、诸中介民族和中国关系进行线性、专题性研究,探讨中古欧亚各主要国家和民族内在的经济和政治联结因素和方式。本书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及中西交通史研究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 忧乐圆融:北宋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光明社科文库·政治与哲学

    邢爽  /  2024-05-01  /  光明日报出版社
    ¥67.5(7.1折)定价:¥95.0

    本书全面阐释了北宋士大夫坚守儒家核心价值观念回应佛教的挑战,从身心修养、哲学思辨、个体安顿三个层面展现了其文化自信的状貌和内在逻辑。北宋士大夫重新高举儒家内圣外王、忧乐圆融的道德价值圭皋、开启了修儒家之本、以儒释佛的文化自觉,彰显了北宋士大夫传承儒家精神传统的文化担当。本书还探讨了范仲淹、周敦颐、二程、苏轼等北宋士大夫代表的圆融精神、超越境界的人格表现,阐释了理学发生阶段士风的转变与思想学术转型之关联。唐宋之际,中国文化思潮的演进过程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