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在书里完成一次精神快充!5本7折
>
关于“,,跃”检索到   共18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 坚守

    王跃斌  /  2021-03-02  /  北方文艺出版社
    ¥36.3(5.2折)定价:¥69.8

    本书为纪念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出版。以著名抗日断头将军汪雅臣起兵抗日开始,沿着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发展的纵线,将抗联十个军的战斗历程串连起来,真实塑造出一批英勇先烈,翔实反映东北抗联同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史实...

  • 阿尔罕布拉宫的故事

    ¥46.2(5.9折)定价:¥78.0

    本书可以说是西班牙版《见闻札记》。举世闻名的阿尔罕布拉宫是摩尔人在西班牙的很后王国格拉纳达留下的辉煌宫殿建筑,也是摩尔人留给欧洲的历史文明古迹。 1829年,欧文曾到此游览访问并创作《阿尔罕布拉宫的故事》。此书是了解西班牙民族和伊斯兰文化的杰作,也是行旅文学创作的典范。作品幽默诙谐,充满传奇色彩,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 美国与印尼“九三零”事件

    何晓跃著  /  2020-09-01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5.9(4.5折)定价:¥58.0

    “九三零事件”是1965年9月30日印尼发生的军事政变。时任印尼总统苏加诺被亲美的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苏哈托推翻。事件的发生使得印尼共产党在几个月之内遭到印尼军方的清洗, 大量平民包括印尼华人受到牵连、被迫逃离。作为在这次事件中受益最大的国家, 美国一直被怀疑是“九三○”事件的幕后元凶。本书将利用最新档案文件, 揭示美国在“九三○”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 布雷斯布里奇庄园

    ¥45.5(5.4折)定价:¥84.0

    此书抢先发售以完整全译本的形式出版。作品仍然保持了《见闻札记》的风格特征,以散文随笔+小说故事的形式,描写了作者当年拜访颇具英国特色的布雷斯布里奇庄园的种种见闻。在书中,一个个看似严肃的英国人表现出幽默、诙谐的特性。在刻画人物和社会风貌、表现英国民族特性和随笔写作等方面,本书都堪称是典范之作。作者观察深入、描写细致,想象力丰富,感情充沛,让读者阅后可以领略到英伦专享的文化特质。本书也为作者在欧洲乃至全世界进一步赢得了美誉...

  • 走完长征的女红军

    ¥28.6(7.5折)定价:¥38.0

    本书以长征为大的历史背景, 选择了长征路上的重点环节, 集中刻画了具有代表性的女红军的事迹, 内容包括: 巾帼踏上长征路 ; 征途上玫瑰绽放 ; 长征途中情未了 ; 路在脚下延伸...

  • 河源红色地图(红色广东)

    ¥37.4(7.2折)定价:¥52.0

    本书是一部讲述河源红色革命历史的通俗文化读物。书稿根据历史记载、田野调查、人物访谈等资料,选取当地政府比较认可的主要革命遗址,包括和东行政委员会旧址等20余处。每个红色景点有导读介绍景点的地址、建筑影响、交通指引,下设4个栏目:红色风景、历史事件、动人故事、深刻道理。并配手绘地图及革命遗址图。书稿将河源地区主要革命遗址和事件用简明生动的文字串联起来,充分挖掘出这些遗址背后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景点、事件和细节,全面展示了河源地区的红色故事

  • 方寸“樱花书馆”系列京都.流动的历史

    ¥35.4(6折)定价:¥59.0

    京都作为日本民族的精神原乡与文化象征,一直以来被人们赋予种种想象与寄托。然而,京都从八世纪的平安迁都发展至今的一千多年中,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因一成不变才成为京都,而是持续不断的变化使其成为京都。现在关于京都的旅游宣传和京都印象大多来自近代。事实上,我们在关注京都作为中央、男性、天皇、贵族的象征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作为地方史、女性、部落史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只关注作为皇权象征的京都,还应把它放在整个日本史和地域史中进行考察。本书以“道”

  • 我的朋友中国人(近代世界对华印象)

    ¥27.2(6折)定价:¥45.0

    《我的朋友中国人/近代世界对华印象》原作者为美国人卡尔·克劳,他曾长期在中国经商生活。《我的朋友中国人/近代世界对华印象》描写了作者于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的见闻,有饮食、黄包车夫、知识分子、邻里之间等。作者通过自己的叙述,在书中为中国人辩护,同时也驳斥了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我的朋友中国人/近代世界对华印象》语言诙谐,读起来妙趣横生,通过《我的朋友中国人/近代世界对华印象》可以了解到上世纪30年代西方人眼中中国人的形象与生活.

  • 美国记者眼中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近代世界对华印象)

    ¥28.6(7.5折)定价:¥38.0

    《美国记者眼中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近代世界对华印象》为翻译作品,原书为《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描写的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中国的情形。《美国记者眼中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近代世界对华印象》既有对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天灾人祸等情况的描写,也有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图景、小客栈、外国商人等情况的描写。总之,《美国记者眼中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近代世界对华印象》是一部了解二十世纪上叶中国社会的佳作...

  • 十六国北朝权力嬗代新探

    杨学跃著  /  2016-02-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5.5(6.9折)定价:¥66.0

    北方游牧人群寻求生存资源是贯穿其在草原地带、内迁乃至中原地区活动的主线。获取、控制生存资源同游牧组织权力结构紧密结合与变迁,是决定“五胡”盛衰的主导因素。西晋“八王之乱”后,胡汉民族在获取农耕社会资源的过程中,从激烈的争夺到形成共同利益的艰难、持久、具体的过程,是中国三百年从分裂到统一,由乱到治的决定因素,也是胡汉民族融合的决定因素...

  • 田中角荣与战后日本政治

    张跃斌  /  2014-10-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9.4(4.5折)定价:¥66.0

    张跃斌编著的《田中角荣与战后日本政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最基本的指导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乃是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汲取了全人类的优秀智力成果而创造性地发展出来的思想体系,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能够攀登到的精神世界的一个巅峰。在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我们从纷繁复杂的现实表象中把握问题的本质,有助于我们对具体事物进行科学的理论概括,也有助于我们对具体事实进行甄别和判断。除了这些一般性的指导意义之外,对于本研究

  • 1860年-巨痛与自强

    欧阳跃峰  /  2015-08-01  /  东方出版中心
    ¥44.1(5折)定价:¥88.0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我们用辛勤的双手,创造了世界公认的灿烂的古代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然而从明朝后期开始,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资本主义成为新的潮流。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 落后就要挨打,自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踏上了中华大地大肆地烧、杀、抢、掠。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列强侵华的屈辱史,更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抗争史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 中缅印战场-国家记忆-海外稀见抗战影像集-三

    ¥34.3(5折)定价:¥68.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领衔主编 见证苦难岁月里,中国人的苦苦求生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不屈不挠,起而抗争,*终赢得独立 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和北京汉唐阳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家领衔主编的1800余张海外稀见抗战影像出版近日出版,这套大型丛书共分六卷,分别为《从九一八事变到全面抗战》《日本社会与侵华战争》《中缅印战场》《战时中美合作》《大后方的社会生活》《从反攻到受降》,几乎涵盖了抗日战争的方方

  • 春冰室野乘/李岳瑞著 欧阳跃峰整理

    ¥29.0(8.1折)定价:¥36.0

    《春冰室野乘》的作者李岳瑞(1852―1927),字孟符,号春冰,别号春冰室主,陕西咸阳人。长期任职于翰林院,支持变法,结交康梁、张元济等,并组织成立关学会,变法失败后革职赋闲。民国初年,担任清史馆编修。《春冰室野乘》优选于宣统年间分条在《国风报》上刊载,随即由上海广智书局于宣统三年(1911)六月印行。属于笔记体裁的掌故类著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一百四十三条,有些条目又分为二、三则。就各条目的主题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历史人物、

  • 湖北省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29.4(7.7折)定价:¥38.0

    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宝库,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各民族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同时也冲击了各种民族传统文化,使部分民族传统文化面临传承危机。  湖北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代表的民族文化既是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的基础

  • 平地营 清水江畔一个苗寨的历史、社会与文化

    ¥44.2(7.4折)定价:¥60.0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村落历史、村落人群关系与社会交往、村落社会组织结构、民间节日、传统习俗、日常生活与生产劳作...

  • 近代中国断章

    ¥37.4(7.2折)定价:¥52.0

    本书研究范围涉及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时代,而集中于近代中国,包括齐周华、龚自珍、林则徐、章炳麟等人物和堂子祭祀、《大义觉迷录》、辫发等问题。可以说,本书以整体中国作为考察对象,通过研究前近代与近代之间的延续与断层,以扎实的考证为基础,以独特的视角来探索传统与近代的关系,指出要否定皇帝与奴隶、买办与军阀,清除阿Q诞生的土壤,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的近代化。作者从“内部”对中国进行探索研究,视野开阔,眼光独到,分析锐利,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