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在书里完成一次精神快充!5本7折
>
关于“撰 :”检索到   共265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搜索
搜索全部
  • 搜索全部
  •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ISBN
  • 医林改错

    (清)王清任撰  /  2023-09-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7.3(9.1折)定价:¥19.0

    《医林改错》,清.王清任(勋臣)著。全书二卷。作者从访验尸体后所见,提出对于脏腑解剖的己见。并载自定义方剂、及附方论。王清任对于血瘀证、半身不遂等病证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所载活血化瘀等方剂至今仍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本书称得上是理论结合临床的典范之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适合中医药从业人员及爱好者阅读参考...

  • 小儿药证直诀

    (宋) 钱乙撰  /  2023-12-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2.5(8.7折)定价:¥26.0

    《小儿药证直诀》是一部中医儿科学专著,是北宋钱乙的弟子闫孝忠收集他的临证经验编成的,成书于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专论小儿脉、因、证、治,收列儿科常见病证治80余条,中卷收载典型病案23则,下卷列载方剂124首。全书论治始终遵循“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这一生理、病理特点,遣方用药寒温适度,补泻并用,扶正祛邪兼顾,以柔养脏腑为本。其中不少良方,如六味、导赤散、泻白散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 诊家枢要

    ¥24.7(8.5折)定价:¥29.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进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

  • 《妇科秘方》校注

    ¥36.5(7.9折)定价:¥46.0

    本书是对清代浙江萧山竹林寺女科僧医诊治女科疾病主要经验总结的整理、校勘和注释。全书分为校注和初刻本影印两部分。全书专于妇科,内容丰富;专于临证,理法精简;忠于原本,新编增补。内容包括女性月经症、增补调经并气血块等症、血崩并赤白带下症、种子方、验胎、保胎、胎前症、增补胎前症、产后门症、增补产后症、理产回生丹治产后症、难产症、催生、妇人阴户八症、乳门症、妇人肠肚生痈足指生疮方等15部分,涵盖妇科经、带、胎、产、阴户、乳房、疮痈七大方面...

  • 儿科醒

    ¥29.0(8.1折)定价:¥36.0

    《儿科醒》系清代医家芝屿樵客所撰,其姓名不详,据书中内容线索,当为清代中期在江南扬州一带行医的医家,尤擅儿科。受业于华阳山人,承师意撰《儿科醒》十二卷,成书年代不详。华阳山人为之作序,赐福题金缕曲。书名之意在于告诫习幼医者应扼儿科之要领,常醒而不惑。本次整理,以清嘉庆 18 年(1813)刻本(卷一至卷九)和清嘉庆甘棠博爱堂刻本(序及卷十至卷十二)为底本,以上海千顷堂书局刻本和珍本医书集成本为参校本,以《内经》为他校本。希冀为中国古医

  • 《伤寒杂病论》辑注

    ¥76.4(7.8折)定价:¥98.0

    自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首注《伤寒论》以来,注述者或不下千家,注述《金匮要略》者,亦数以百家计。其间虽良莠不齐,然必皆有所立者,以成仲景之德;学有所悟者,以扬仲景之言;行有所用者,以随仲景之志;施有所救者,以彰仲景之心。纵或有未备者不少,有功于仲景之书者亦多,学者当怜其苦心,而无可厚非也。全书辑《伤寒论》部分十卷、《金匮要略方论》部分六卷,共十六卷,以合仲景《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之数。本次辑注《伤寒杂病论》之原文部分,以宋本《伤寒论》

  • 伤寒论近言

    ¥45.2(7.7折)定价:¥59.0

    《伤寒论近言》是何梦瑶专门阐述其伤寒思想的一本专著,全书分为七卷,凡例及目录列于卷首,卷一包括提纲、《内经》热病论、王叔和序例及《伤寒论》序,卷二为太阳篇,卷三为阳明篇,卷四为少阳篇及阳经合病并病篇,卷五为太阴篇、少阴篇、厥阴篇,卷六包括汗吐下可不可篇、差后劳复、阴阳易病、痉湿暍篇、霍乱、温病、辨脉法及平脉法,卷七收录仲景原方。本次整理以清乾隆24年己卯(1759)乐只堂刻本为底本,以宋本《伤寒论》为主校本,以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 格致余论

    (元) 朱震亨撰  /  2021-07-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3.9(8.2折)定价:¥29.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进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

  • 医级

    ¥69.6(7.1折)定价:¥98.0

    丹溪学派的传承与创新》是《浙派中医系列研究丛书》(专题系列)编撰工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工程得到了浙江省中医药现代化专项的立项支持(项目编号2020ZX002)。本选题对丹溪学派进行系列规范的整理研究,全面梳理该学派的传承脉络,挖掘丹溪学派形成的背景和学术渊源,探讨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以及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全书分别对丹溪学派代表人物生平和与著述选介、原文选析、方剂选录及医案选按等方面的研究,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内容精要,更加切合

  • 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不居集(上下册)

    ¥39.9(6.9折)定价:¥58.0

    《不居集(套装上下集)/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共50卷。清·吴澄(鉴泉、师朗)著,成书于乾隆四年(1739)。吴氏精通《周易》,又以《易》通医,认为天地化生万物,总不外河络、八卦,医之理即《易》之理也,故尊《周易》“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之理,把《不居集(套装上下集)/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命名为《不居集》。  《不居集(套装上下集)/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上集内损,30卷,主要介绍

  • 海外汉文古医籍精选丛书·第二辑

    ¥9788.8(5.6折)定价:¥17480.0

    本书共分为18册, 主要内容包括: 古方药议、新镌海上懒翁医宗心领全帙、伤寒论金匮要略药性辨、本草纲目钧衡、医方轨范等...

  • 针灸甲乙经

    ¥15.7(8.3折)定价:¥19.0

    《中医经典必读系列丛书:针灸甲乙经》集《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之有关针灸学内容等分类合编而成。原书根据天干编次,内容主要论述医学之理论和针灸之方法技术,故命名为《针灸甲乙经》。吴思渊主编的这本书根据宋版《针灸甲乙经》校注而成。适合广大医学生和医务工作学习使用,同时也适合中医爱好者参考...

  • 温病条辨

    ¥33.5(7.4折)定价:¥45.0

    《温病条辨》是清代医学家吴鞠通所著的温病学重要著作。该书在历代医家特别是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有关温病理论和证治论述的基础上,结合了吴氏个人的理解和临床经验,详细论述了各种温病的临床表现和证治方法,成为其后中医诊治温病的主要参考书,直到现代仍在指导中医治疗各种外感热病和多种内科病证,有很高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本次点评选用《温病条辨》版本,通过对该书主要条文的点评,简要提示了其主要的理论意义和在临床上运用的要点。在点评中,不仅阐发了该书在温

  • 本草衍义

    ¥27.3(5.9折)定价:¥46.0

    《本草衍义》宋代寇宗奭所撰,成书于1116年,为前期主流本草补遗之作。全书选药467种,矿物药68种、植物药292种(包括菜米谷88种)和动物药107种。凡20卷,序例3卷,药论17卷。序例详论审病八要,增益十剂,完善药物分类方法和“合药分剂料理法则”,介绍药物鉴别方法。药论侧重药物正名、勘误,辨识药物真伪、陈新、良毒,重点阐述药物特殊功能及效验单方。对后世本草学和中医临床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作用。 本次点评选择此书版本,在点校基础

  • 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本经逢原

    ¥19.1(8折)定价:¥24.0

    古代中药(本草)学著作。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1695)年,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参考《本草纲目》的分类方法,将常用的700余种药物列为水、火、土、金、石、卤石、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谷、菜、果、水果、味、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藏器、虫、龙蛇、鱼、介、禽、兽、人32部,分成四卷。每种先记其性味、产地、炮制,然后记述《本经》原文,非《本经》药物则直接阐述其功治,即所谓发明。且杂引各家之说及附方。论述中

  • 医案梦记-医案医话医论-03

    ¥23.0(7.7折)定价:¥30.0

    《医案梦记》,清代徐守愚撰,成书并刊行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系清代医家徐守愚之子徐子唐整理其父医案,及“经验方法一百二十余方”,另附其本人医案而成。全书载案74则,其中徐守愚医案55则(含附案),徐子磨医案19则。   诸案以诊治时问为序,不分门类,病证涉及内、外、妇、儿及外感等。本书整理以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为底本...

  • 医方一盘珠全集-临证综合-02

    ¥50.5(7.7折)定价:¥66.0

    《医方一盘珠全集》成书于 清乾隆十四年(1749),临江 府新淦县(今江西省新干县)生 员洪金鼎著。全书共十卷,卷一 为脏腑、脉理、外感病证治,卷 二至卷四为内科病证治,卷五为 外科病证治,其后分别为女科病证 治、儿科病证治、眼科病证治。本 书先论后方,编有歌诀,并附有医 案。本次整理研究以清简文堂藏板 刻本塑爆本...

  • 明目神验方-眼科-01

    ¥29.0(8.1折)定价:¥36.0

    明弘治十三年(1500)据陕西藩省复刻本《明目方》重梓的《明目神验方》为我国现存刊刻最早的中医眼科专著,作者无名氏及编撰时间不详。书中汇集历代方书关于眼病论治的理法方药资料,内存不少现已亡佚的眼病诊治文献和珍贵药方。全书不分卷,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眼病证治及治眼方药三部分,突出以五脏为中心的思想,辨治体系较为完整,对后世眼科名著的编撰及眼病诊治影响重大。本次整理以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年影印的日藏弘治本《明目神验方》为底本...

  • 袖珍方-方书-08

    ¥111.3(7折)定价:¥159.0

    《袖珍方》,明·李恒撰,成书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共四卷,方计3077首,按病证分为八十一门。卷一为风、寒、暑、湿、伤寒外感病以及疟、痢、呕吐、咳喘等部分内科病;卷二~卷三为各种内科病,卷三末为五官科病;卷四首为折伤,后为妇人、小儿病。此书内容广博,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

  • 心印绀珠经-综合-01

    ¥21.8(8.7折)定价:¥25.0

    《心印绀珠经》明·李汤卿撰,分上下两卷。上卷对《素问》中阐述的运气、脏腑经络、脉法理论作了归纳整理,下卷则融会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诸家之说,依次扼要阐释中医病机、伤寒论治、常见疾病的辨证治疗、中药的性味主治等,将方剂按功效分类,各列代表性医方。本次校注以明嘉靖二十一年邢址刻本影印本为底本...

  • 医故

    ¥15.1(8.4折)定价:¥18.0

    《医故》又名《医诂》,为晚清官员、词人兼医学家郑文焯所撰。《医故》初刻于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书带草堂丛书》之六,近代无刊本行世,唯《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医史类》载其名,后余瀛鳌《未病斋医述》略有谈及。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十三则,论古医经,下及汉晋诸书,终唐世而止;下篇十六则,杂论药剂、炮炙、脉案、按摩、注药、针灸等篇。从史学的观点对古代一些重要医籍及治病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考证和论述...

  • 丁氏医案

    ¥44.5(7.7折)定价:¥58.0

    《丁氏医案》系民国四年(1915年)精抄本。作者丁授堂,晚清名医,对《内经》《伤寒》《金匮》以及温病学说熟谙精通,并灵活运用。本书影印部分文字隽秀,内容论理精辟,方药恰当。医案中每每引经据典,详于脉学,多据脉理判断病因病机,凸显出丁氏精于各家学说,尤对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张景岳、叶天士等名家著作钻研深透,心得独到。本次出版采用影印与排印相结合的模式,使读者在学习名家医案的同时品味书法文化的魅力...

  • 黄元御解内经

    ¥31.8(5.7折)定价:¥56.0

    黄元御,清代著名医家,尊经派代表人物,著书甚广。黄氏精研《内经》20余年,广搜博采,晚年对《素问》、《灵枢》诠释评议,著成三书,分别为:《素问悬解》、《灵枢悬解》、《素灵微蕴》。《素问悬解》十三卷,将《素问》重新类编为养生、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十类,并以“诊要经终论”部分内容补“刺法篇”,取“玉机真脏论”部分内容补“本病篇”,共十三卷,八十一篇,书后附有冯承熙撰《校余偶识》一卷。《灵枢悬解》九卷。黄氏

  • 玄机活法

    (清)沈尧封撰  /  2013-10-01  /  中医古籍出版社
    ¥348.4(6.7折)定价:¥520.0

    本书汇辑历代名家临证心法及著者沈又彭实践经验。第一卷列十一种病证, 第二卷十五种病证, 除感冒、温疫、暑外, 均为内伤杂病...

  • 素问识

    (日)丹波元简撰  /  2017-07-01  /  中医古籍出版社
    ¥36.6(7.6折)定价:¥48.0

    《素问识》是一部医经著作, 日本著名汉学家丹波元简撰。作者将《素问》分为八卷, 共七十二篇, 一反前人对《素问》全文通注之例, 摘取原书中的疑点难点, 采取诸家之说注于句下。前人之见解不同, 或义有未尽者, 则附按语, 以阐明自己的观点...

  • 儒门事亲

    ¥47.5(7.7折)定价:¥62.0

    本书据明?嘉靖辛丑年木刻本等版本整理。全书共15卷,全面介绍了张子和汗、吐、下三法的学术见解和各科多种病症的临床实践,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和创见,并附较多验案。本书内容实用性强,对现代中医临床有启发。本次整理新增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 此事难和

    ¥16.2(6.8折)定价:¥24.0

    《此事难知》为元代医家王好古所著。本书以论文或问答形式的短文与图表,对《内经》《难经》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荣卫气血、治则治法等理论进行阐发;对《伤寒论》六经辨证、传经、桂枝汤功效、热病证治等内容进行探讨补充;在易水学派脏腑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创立了“三焦寒热用药”法则;对辨证论治进行阐发,强调“治病必当求责”“治病必求其本”,主张治病先调其气,提出了“三法五治”法则;并对针灸学进行了阐发,对临床有指导意义。是继承发扬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

  • 医醇賸义

    ¥27.2(7.6折)定价:¥36.0

    费伯雄是清代常州五大学派之一——孟河医派的奠基人,他擅长治疗慢性疾病,尤其善治虚劳、杂病而享誉医坛。 《医醇賸义》是费氏晚年之作,也是代表作。书中首列“脉法”“同病各发”等医论数篇,次序风、寒、暑、湿、燥、火等病的证治;再次详述内伤诸病的证治。该书以切脉、察舌为诊法重点;以症状为辨证的主要依据;治法、方药为施治的主要内容;其中尤以慢性疾病的阐述为多,辨证施治详尽,对指导临床实践颇有裨益,是一本较好的中医临床参考书。 本次点评,选择《医

  • 金匮要略

    ¥26.5(7.6折)定价:¥35.0

    《金匮要略》是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约成书于206年。该书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它与《伤寒论》共同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其所载之方被后世尊称为“经方”,是后世运用方药的典范。 本次点评以明代赵开美校刻本《金匮要略方论》为蓝本,对原文中的生僻字词、术语等读者难懂的地方进行了简明诠释。文中点评重点针对学习和理解原文内涵应该把握的关键点、紧要处进行了阐析,并着重于《金匮要略》理法方药的分析、病机的探讨、

  • 中国古籍孤本大全盱客医谭

    (清)杨希闵撰  /  2017-08-01  /  中医古籍出版社
    ¥174.2(6.7折)定价:¥260.0

    《盱客医谭》一书,即是杨希闵客居盱江时,与同志好友研讨医学时所作笔记心得,后经整理而成。初为讲稿,历经三订而成书,博综古今,持论公允,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医论医话著作。《盱客医谭》对于以考订辨正的眼光重新审视前辈先贤提出的论点做出了示范。且此书文笔流畅,内容翔实,仅存稿本,弥足珍贵...

  • 崔真人脉诀-诊法-12

    ¥10.5(10.5折)定价:¥10.0

    《崔真人脉诀》,又名《崔嘉言脉诀》《崔氏脉诀》《紫虚脉诀》,为崔嘉彦撰。本书以《难经》的浮、沉、迟、数四脉为宗,风、气、冷、热四气主病,简述了脉象的生理、产生脉搏的原理、正常脉象切脉方法、脏腑定位以及常见病脉等有关内容,提纲挈领,以简驭繁,简明扼要,以四言韵语形式写成,共682句,每句4字,共2728字,分为若干自然段。这本由胡方林和刘仙菊校注的《崔真人脉诀/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以王肯堂《订正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收载的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

  • 食鉴本草-本草-43

    ¥15.6(8.7折)定价:¥18.0

    《食鉴本草》,明代宁源撰,成书于嘉靖年问(1522-,1566)。全书共二卷,分为兽部、禽部、虫部、果品米谷、瓜菜,共收载食物药252种。每种食物均录载历代文献所述之性味、有毒无毒、功效、七情、附方、禁忌等,部分内容为作者新增。全书简明切用,条目清晰。本次整理以明万历二十年(1592)虎林胡氏文会堂校刻本为底本...

  • 神仙服饵

    ¥13.5(9折)定价:¥15.0

    《神仙服饵/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不著撰人,作者佚名不可考。本书是一本收载修仙方药的加工和服食方法的书。全书分为神仙统论、神仙服草木药、神仙辟谷三部分。本书主要目的是为道家修仙所用,但其部分内容具有养生学的意义。书中记载的一些药物的炮制和服用方法,对中药学和方剂学研究也有较高的价值。本次整理以清虞山钱氏述古堂抄本为底本...

  • 图注脉决辨真-诊法-21

    ¥28.3(8.1折)定价:¥35.0

    《图注脉诀辨真》又名《图注脉诀》《图注王叔和脉诀》,成书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明代名医张世贤(字天成,号静斋)撰,是将《王叔和脉诀》一书加以图注而成。全书分为4卷,前有“总法”,后有“附方”。总法有诸穴法图、诸穴所在:卷一以图表注释《脉诀》中的“脉赋”“诊脉入式歌”等:卷二以五脏图介绍脏腑生理功能,并以“脉之图”脉见于三部图注释五脏病脉以及三部病脉的变化特征:卷三图注七表、八里、九道脉及其出现在寸关尺三部的意义:卷四图注各种疾病

  • 内经素问校证-清儒《黄帝内经》小学研究丛书

    ¥207.0(6折)定价:¥345.0

    《内经素问校证/清儒小学研究丛书》由中医训诂文献名家钱超尘教授率领国内一流中医文字训诂、音韵学专家以及《黄帝内经》研究专家主持编写,整理清代名儒对《黄帝内经》的古音、训诂、校勘、考据专著,影印相关善本,繁体录入,准确标点分段,本书囊括清儒研究《内经》的全部成果...

  • 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医方集宜

    ¥32.8(7.1折)定价:¥46.0

    《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医方集宜》凡十卷。明·丁凤(字文瑞,号竹溪)编撰。成书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约刊刻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医方集宜》系丁氏据其祖丁毅(字德刚)等先人遗编,再参酌历代名医方论,益以已验哀集成编。卷首载“六气十二经见证”一篇,以总括风、寒、暑、湿、燥、火及十二经之常见病症;卷列中风、中寒、中暑、中湿等病症八门;卷二分伤寒、瘟疫等时病五门;卷三至卷五论内伤、虐、痢、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24.7(7.7折)定价:¥32.0

    本书据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整理。全书3卷。上卷总论医理,广泛阐述有关养生、诊法、病机、本草等理论问题。中、下卷分述内科、妇产、小儿等科多种常见病的证候及治疗。本书系作者晚年总结其临床心得之作,其中不少见解和治疗经验对当今中医临床有很好的借鉴。本次整理新增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 东垣试效方

    ¥24.2(8.3折)定价:¥29.0

    《东垣试效方》由元代罗天益整理其师李东垣的经验、方药及验案汇编而成,成书于元代至元三年(1266)。全书共9卷,24门。卷一为药象门、饮食劳倦门、烦热发热门;卷二为心下痞门、中满腹胀门、五积门、心胃及腹中诸痛门;卷三为呕吐哕门、衄吐呕唾血门、消渴门、疮疡门;卷四为妇人门、小儿门;卷五为头痛门、眼门、鼻门;卷六牙齿门、腰痛门;卷七为大便结燥门、痔漏门、泻痢肠澼门;卷八为小便淋闭门、阴痿阴汗及臊臭门;卷九为杂方门。除卷一“药象门”外,其余

  • 针灸甲乙经

    ¥37.8(7.7折)定价:¥49.0

    《针灸甲乙经》12卷,魏甘露年间皇甫谧编著。该书以《素问》《灵枢》《明堂》三部古医经为基本素材,整合诊法、刺法、穴法、治疗为一体,构建了针灸辨治理论框架,成为历史上第一部针灸学经典,自隋唐以来,针灸临床、教育即以此为规范,对针灸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针灸甲乙经》之于针灸学犹如《伤寒论》之于大方脉,惜《针灸甲乙经》传世版本较差,宋以后又未曾校勘、注解,其极高的学术价值还远没有为人们所认识。 本次点评选择版本,对全书进行了认真

  • 程杏轩医案

    ¥23.6(7.9折)定价:¥30.0

    程杏轩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医家,新安医学的创始人之一。立足《内经》,师法仲景,推崇景岳,研习吴门温病学术思想,融汇历代名家学术精华;长于临证积累,凭证用方,善于变通,知常达变;颇多新意,于后学多启迪。著《程杏轩医案》是清代新安医学的一部总结其临床经验的医学著作。书中选案精严,辨证明晰,立方有据,用药灵活,是程氏“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的临证实录。共分初集、续集、辑录等三集,计192则医案,不分门类,辑录作者历年所治疑难病症验案,于病症、

  • 黄帝内经.素问-大字诵读版

    ¥20.5(8.2折)定价:¥25.0

    《素问》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十分丰富。现存《素问》共计二十四卷,八十一篇。《素问》一书详细地论述了有关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各方面的医学内容。它汇集了秦汉以前中医学的伟大成就,为中国数千年来的医药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医理论的渊薮。本书经逐字点校、精心编排,并以大字版的方式呈现,方便中医院校师生、中医工作者及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

  • 中国古籍孤本大全(新刊)京本脉诀疏义·(新刊)新刊方脉主意

    (明)吴球撰  /  2017-08-01  /  中医古籍出版社
    ¥230.4(7.2折)定价:¥320.0

    《新刊京本脉诀疏义 新刊方脉主意(套装共2册)》为《(新刊)京本脉诀疏义》与《(新刊)方脉主意》两书合刻而成。卷之一为《(新刊)京本脉诀疏义》,此卷就《王叔和脉诀》予以疏解,共约180余则。卷之二为《(新刊)方脉主意》,前有嘉靖四年吴球序,此序文置于《(新刊)京本脉诀疏义》前。主要内容有:篇首为方脉总要等综论(十三则),次为外感门(十则),内伤杂病(六十一则),五官(八则),外科(十八则),妇人门(四则)、妊娠门(十三则)、产后门

  •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诊法-10

    ¥20.5(8.2折)定价:¥25.0

    由李杲著的《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一卷,金.李呆撰.全书主要以三部九候、五运六气、十二经脉等为理论依据.分三十余论阐述脉证诊法、辨析男女各种病脉之异同等,最后附有诊脉歌诀。书中保存了部分金元已佚脉书的内容,且附有图数十幅,简明直观为读者理解枯燥难懂的脉学理论提供了方便。本次整理以明嘉靖八年(1529》抄本为底本...

  • 高注金匮要略

    ¥52.0(7.6折)定价:¥68.0

    《中医药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高注金匮要略》为清代“绍派伤寒”著名医家高学山融合前、人学说,取众家之精要、结合个人学习心得和临床实践,将《金匮要略》二十五篇予以全面注释而成书,书中对杂病的病机、诊断、方义等阐析较详。尤其对原文注释精妙翔实,旁征博引,于经典中解析《金匮》幽微,从临证处阐发玉函至理,处处珠玑,尽显注者高超的临证经验和广博的医学素养。是清代注释《金匮要略》诸多书籍中的精品,其临床实用性和参考价值较高...

  • 黄帝内经太素

    (隋)杨尚善撰  /  2016-10-01  /  中医古籍出版社
    ¥35.9(6.9折)定价:¥52.0

    本书对《黄帝内经太素》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点校, 将原繁体竖排经典原文改为简体横排, 并加现代标点, 对经典原文中冷僻字词释义...

  • 坤中之要-女科-31

    ¥28.6(7.5折)定价:¥38.0

    佚名撰白钰、张旻轶、陈永灿、王恒苍校注的《坤中之要/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又名内秘传内府经验女科》,作者不详。全书不分卷,前半部分论述妇科月经、胎前、产后共计113症,载方78首:后半部分又述调经安胎赤白带各方,包括崩漏论、赤白带论、安胎论、产后用药方,以及试验产后生化论、产后治证活法、产后调护法、女科方脉主意等专论。本书内容涉及妇科经带胎产,而胎前、产后着墨较多,书中所载方剂共计173首,剂量用法齐全,随症加减较为详尽,实用性较强。本

  • 脉诀刊误集解-诊法-16

    ¥28.6(7.5折)定价:¥38.0

    《脉诀刊误集解》,又名《脉诀刊误》二卷。脉学著作。元·戴起宗撰。戴氏认为当时流传颇广的离阳生《脉诀》。内容虽较通俗,但其中不免语意不明,立意偏颇,并存在不少错误。遂以《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王叔和及历代各家的有关论述,对《脉诀》原文考核辨妄,详为订正,观点颇多可取,惜未得广泛流传。后经明,汪机于1523年予以补订,并将所集诸家脉书要语及自撰《矫世惑脉论》附录于后,遂成今本。本次整理以明崇祯六年(1633)汪邦铎重刻本为底本.

  • 炮炙全书-本草-50

    ¥28.6(7.5折)定价:¥38.0

    稻生宣义撰刘训红、吴昌国、许虎校注的《炮炙全书/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为日本江户中期稻生宣义撰。全书共四卷,收药470余种,分为草、谷、菽、造酿、蔬、果、木、竹、鳞、介、羽、毛、虫、金石、水、火、土、附录共十八类。记述了常用中药的药性、药材质量的鉴别、炮炙的方法、药物的配伍和禁忌等。结合日本本土药材的使用情况,增加了日本所产药材的产地、采收及市售、鉴伪等内容。内容上博采群书,所收药物切于临床实用,修治内容亦易于操作。本次整理以日本元禄十

  • 医悟-临证综合-25

    ¥40.6(7.4折)定价:¥55.0

    马冠群撰的《医悟》十二卷,综合性医书,成书于清代中后期。作者马冠群,晚清医家,清代孟河名医马培之的后裔。作者集临证和学习心得,择取《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证治准绳》《张氏医通》等医书的精要之处进行点评,指明精要,订正谬误,宣达奥旨,弥补了前人之不足,并切合实用,有较高临床价值和理论价值。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十九年(1893)活字本为底本...

  • 李氏医鉴-方书-25

    ¥50.0(7.1折)定价:¥70.0

    朱姝、刘源香、张蕾、刘国伟、魏珍珍校注的《李氏医鉴/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是一部综合性医书,清·李文来撰,刊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全书共十二卷,其中正文十卷,续补二卷。正文以疾病为纲,每一种疾病下首选医论,精述疾病证洽,次列常用古方,末附《本草备要》等著作中相关药物的主治注释。卷之一为头面、口鼻疾病,卷之二为口、舌、齿、耳疾病,卷之三为身体各部杂病,卷之四为脾胃、外感疾病。卷之五为暑病、黄疸等疾病,卷之六为肺脏杂病,卷之七为疟疾

  • 伤寒折衷-伤寒金匮-39

    ¥91.0(7折)定价:¥130.0

    《伤寒折衷/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明末清初林澜撰,刊刻于康熙十九年(1680)。本书搜采历代《伤寒论》注释诸书汇编而成。卷一至卷十二以仲景《伤寒论》之旧,参考前贤论述,参以己说,逐条注释原文;卷十三至卷十六为类证,以症类方统条:卷十七、十八为杂说,讨论病名、辨证、治法、脉法、传经等:卷十九为附方:卷二十为舌诊。全书收罗广泛,文献丰富.检讨各家,裁量辩驳,直言《伤寒论》的残缺、内注解伤寒论》的错误.主张寒温异治,变通经方,为学伤寒、治伤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