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在书里完成一次精神快充!5本7折
>
关于“撰 :”检索到   共49种现货商品
>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13.7(9.1折)定价:¥15.0

    本书系《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是据余时雨校本整理而成。全书共16卷,其中《要诀》12卷,分诸中门:诸伤门、诸气门、诸血门、诸痛门、诸嗽门、寒热门、大小腑门、虚损门、拾遗门、疮毒门、妇人门等12门,主要论述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法等;《类方》四卷,是根据《要诀》中的各门分类处方,按汤、饮、丸、散、膏、丹剂型排列,主要阐述了各科病证的方药。 全书全面反映了戴原礼治疗杂病的丰富经验,其对疾病的辨治,议论清

  •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老老恒言

    ¥10.1(10.1折)定价:¥10.0

    《老老恒言》又称《养生随笔》,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文学家曹庭栋著,是汇集清以前各家养生思想,并结合作者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编纂而成的养生学专著。分别从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运动导引、服药卫生、预防疾病等方面,阐述老年养生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作者养生理论始终贯穿“ 道贵自然”的思想,主张养生应顺应自然,生活习惯应合四时阴阳,并且紧密结合老年人自身的特点,把养生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之中。全书共5卷,前4 卷涉及饮食起居及日常用品的保健措施。第5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温热经纬/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大字版

    ¥18.4(6.6折)定价:¥28.0

    《温热经纬》为温病通论类著作,五卷,清代王士雄(孟英)纂于咸丰二年(1852年)。本书“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故以“经纬”名书。书中选取《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热病的论述,以及叶天士、陈平伯、薛生白、余师愚等清代诸家温病条文,分卷分条辑录,并采用后世诸家的见解,参以王氏按语逐条注释析义。后人谓《温热经纬》为温病学之集大成者,并以之为学习温病学的入门之作...

  • 外科证治全生集

    ¥10.1(10.1折)定价:¥10.0

    本书由清代外科名家王维德在总结自己40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参以祖传秘方编成,于康熙五年(1740)刊行。1卷。分论证、治法、医方、杂证、制药、医案六部分论述。其中介绍常见外科病证治法65种,常用外科效方75 首,内、妇、儿科杂病验方48首,200余味药物的性能及炮制,医案15则。作者以治疗外科疮疡而擅长,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外科辨证论治法则,重视疮疡阴阳辨证,治疗上提倡”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临床治病疗效卓著,自诩“治病历四十余年。用药

  • 笔花医镜

    ¥10.1(10.1折)定价:¥10.0

    本书由清代著名医家江涵暾撰。4卷。全书从诊法、五脏六腑、儿科、女科四方面论述疾病的证治,尤其是将脏腑用药分为补泻猛将,次将,十分方便临床医生辨证选药治疗。全书内容浅显,论述简要,切合临床,是一部流传甚广,颇有影响的医学入门读物。对当今中医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书前撰有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

  •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金匮要略

    ¥10.2(11.3折)定价:¥9.0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系讨论内伤杂病的专著。全书3卷,25篇。系统论述了急性热病之外的各科、各类疾病、病症的理、法、方、药等。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阐明各类证候的发生变化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第二至第二十二篇分别论述痉湿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病、中风历节病、以及妊娠病、产后病、妇人杂病等20余种、类病症。所述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病症各有专篇。 为了便

  • 慎柔五书

    ¥10.1(10.1折)定价:¥10.0

    地黄丸为肾家之主剂。盖肾水枯,则肝木不荣;木不荣,则枯木生心火。故用熟地以滋肾,用泽泻以去肾家之邪,则地黄成滋肾之功。肾所恶者土也,脾家有湿热,则能克肾水,故用山药补脾,用茯苓以去脾家之湿,则山药成补脾之功。木枯则耗水,以山茱萸敛火以润肝;火炽亦能涸水,以牡丹皮泻心火而补心。心足则火不妄起,且下降与肾交,而补肾之功愈成矣。此即《难经》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之义;又《素问》亢害承制之道也。凡两手俱数,大便燥者,八物汤。洪大有力,

  • 外科精义

    ¥10.5(10.5折)定价:¥10.0

    本书由元代御药院外科太医齐德之所著,是在收集前贤有关诊治痈疽、疮疡论述及古今名医诸家方论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简编类次而成,成书于1335年。2卷。上卷为外科医论35篇,论述疮肿的诊法,辨疮疽肿虚实、深浅、善恶等法,以及疮肿内服及外治诸法,论述五发疽、附骨疽、阴疮、时毒、疗疖、瘰疬、痔疮等病的诊治。下卷载外科常用汤、丸、膏、丹等140余首方剂,详述方剂主治,药物组成、用量服法等,实用价值较高。卷末记载了60余味外科常用中药的炮制

  • 白驹谷罗贞喉科.眼科六要

    ¥16.5(9.2折)定价:¥18.0

    《白驹谷罗贞喉科眼科六要》收录《白驹谷罗贞喉科》和《眼科六要》两部医药典籍。 《白驹谷罗贞喉科》一书,为清代罗贞所撰,开篇首列十三代名医的名号,接着在“药王话”中,称赞孙思邈妙手丹心,是中医的“菩萨摩诃”,或也提示罗氏的喉科是承继于药王。据中国中医科学院耿鉴庭先生考证,罗氏世传七代喉科。 《眼科六要》不仅在总体上对眼病的病因、病机、治法、预后等做了阐述,在分述40种眼科诸症时,以病因、症状、治法为重点,论述简明扼要,使读者易学易用...

  • 医林一致-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骆登高. 撰  /  2012-06-01  /  中医古籍出版社
    ¥16.4(8.2折)定价:¥20.0

    本书49篇,首为脉诀,分述二十八脉,脉象主病,以及浮、中、沉三侯,五脏本脉,真脏脉,四时之脉,从症不从脉,从脉不从症等;以下分为伤寒、瘟疫、脚气、斑疹等四十七门,每症详述病因、证治、并附治方...

  • 罗遗编

    ¥16.5(9.2折)定价:¥18.0

    《罗遗编》为针灸学著作,成书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代针灸家陈廷铨所著。全书分为三卷,分述经络、腧穴、禁忌、治疗及五运六气理论等,有歌诀18首、图25幅、各科136种疾病的针灸治疗。行文流畅,言简意赅,常以歌诀概括言之,各加按语,引诸家之言,成其之说。书中虽然没有对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但将与之相关的基本问题包罗近全,深合罗遗之旨,尤其适合初学针灸者...

  • 万育仙书-古医籍稀见版本影印存真文库

    (清)曹无极撰  /  2015-09-01  /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7.9折)定价:¥25.0

    《万育仙书》分上下两卷,上卷育儿,下卷养生。上卷首列观手面五指、望虎口三关、察面部五位气色诸项以辨病之深浅、症之顺逆。所举详,仅三关指纹形色就有十六种之多,并将面部分为五个部位,一一与五脏对应,提出了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诊断依据。下卷所论养生,虽多出自道家摄生之功法,但其摒弃了炼丹、神仙方术等虚妄之说,而注重气功、导引的治疗作用。治疾与养生相结合,药物与气功相结合的养生学特点。全卷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易学易记。所授功法、简便实用,

  • 医林改错

    (清)王清任撰  /  2023-09-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7.3(9.1折)定价:¥19.0

    《医林改错》,清.王清任(勋臣)著。全书二卷。作者从访验尸体后所见,提出对于脏腑解剖的己见。并载自定义方剂、及附方论。王清任对于血瘀证、半身不遂等病证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所载活血化瘀等方剂至今仍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本书称得上是理论结合临床的典范之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适合中医药从业人员及爱好者阅读参考...

  • 针灸甲乙经

    ¥15.7(8.3折)定价:¥19.0

    《中医经典必读系列丛书:针灸甲乙经》集《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之有关针灸学内容等分类合编而成。原书根据天干编次,内容主要论述医学之理论和针灸之方法技术,故命名为《针灸甲乙经》。吴思渊主编的这本书根据宋版《针灸甲乙经》校注而成。适合广大医学生和医务工作学习使用,同时也适合中医爱好者参考...

  • 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本经逢原

    ¥19.1(8折)定价:¥24.0

    古代中药(本草)学著作。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1695)年,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参考《本草纲目》的分类方法,将常用的700余种药物列为水、火、土、金、石、卤石、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谷、菜、果、水果、味、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藏器、虫、龙蛇、鱼、介、禽、兽、人32部,分成四卷。每种先记其性味、产地、炮制,然后记述《本经》原文,非《本经》药物则直接阐述其功治,即所谓发明。且杂引各家之说及附方。论述中

  • 医故

    ¥15.1(8.4折)定价:¥18.0

    《医故》又名《医诂》,为晚清官员、词人兼医学家郑文焯所撰。《医故》初刻于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书带草堂丛书》之六,近代无刊本行世,唯《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医史类》载其名,后余瀛鳌《未病斋医述》略有谈及。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十三则,论古医经,下及汉晋诸书,终唐世而止;下篇十六则,杂论药剂、炮炙、脉案、按摩、注药、针灸等篇。从史学的观点对古代一些重要医籍及治病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考证和论述...

  • 此事难和

    ¥16.2(6.8折)定价:¥24.0

    《此事难知》为元代医家王好古所著。本书以论文或问答形式的短文与图表,对《内经》《难经》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荣卫气血、治则治法等理论进行阐发;对《伤寒论》六经辨证、传经、桂枝汤功效、热病证治等内容进行探讨补充;在易水学派脏腑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创立了“三焦寒热用药”法则;对辨证论治进行阐发,强调“治病必当求责”“治病必求其本”,主张治病先调其气,提出了“三法五治”法则;并对针灸学进行了阐发,对临床有指导意义。是继承发扬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

  • 崔真人脉诀-诊法-12

    ¥10.5(10.5折)定价:¥10.0

    《崔真人脉诀》,又名《崔嘉言脉诀》《崔氏脉诀》《紫虚脉诀》,为崔嘉彦撰。本书以《难经》的浮、沉、迟、数四脉为宗,风、气、冷、热四气主病,简述了脉象的生理、产生脉搏的原理、正常脉象切脉方法、脏腑定位以及常见病脉等有关内容,提纲挈领,以简驭繁,简明扼要,以四言韵语形式写成,共682句,每句4字,共2728字,分为若干自然段。这本由胡方林和刘仙菊校注的《崔真人脉诀/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以王肯堂《订正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收载的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

  • 食鉴本草-本草-43

    ¥15.6(8.7折)定价:¥18.0

    《食鉴本草》,明代宁源撰,成书于嘉靖年问(1522-,1566)。全书共二卷,分为兽部、禽部、虫部、果品米谷、瓜菜,共收载食物药252种。每种食物均录载历代文献所述之性味、有毒无毒、功效、七情、附方、禁忌等,部分内容为作者新增。全书简明切用,条目清晰。本次整理以明万历二十年(1592)虎林胡氏文会堂校刻本为底本...

  • 神仙服饵

    ¥13.5(9折)定价:¥15.0

    《神仙服饵/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不著撰人,作者佚名不可考。本书是一本收载修仙方药的加工和服食方法的书。全书分为神仙统论、神仙服草木药、神仙辟谷三部分。本书主要目的是为道家修仙所用,但其部分内容具有养生学的意义。书中记载的一些药物的炮制和服用方法,对中药学和方剂学研究也有较高的价值。本次整理以清虞山钱氏述古堂抄本为底本...

  • 淑景堂改订注释寒热温平药性赋-本草-14

    ¥17.0(8.5折)定价:¥20.0

    《淑景堂改订注释寒热温平药性赋》四卷,为清代医家李文锦所撰,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卷前及首页又题名《思问集》《淑景堂改订珍珠囊药性赋》,系仿金·李杲《珍珠囊药性赋》寒热温平四赋之体例,重新编撰而成。全书载药228种,分寒性药、热性药、温性药、平性药四赋,以韵文的形式简述各药功能主治赋下有注释,长短不一,注药性多以方证之注解后间附按语,阐明药物应用禁忌等本次校注以清乾隆四十一年丙串(1776)三多斋刻本为底本...

  • 妇科秘兰全书-女科-26

    ¥17.3(9.1折)定价:¥19.0

    《妇科秘兰全书》由宋代陈迁撰于绍兴三年(1133)。全书包括妊娠论解、胎前六十一症、临产脉解、产后七十二症和产后婴儿护理等内容。《妇科秘兰全书》汇集宋以前有关胎产的方论,并医家个人的临床经验,同时收录了不少民间单方验方,既有歌诀,也有论述,尤其对胎前和产后诸症病因病机和治疗做了详细论述。本次整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清抄本为底本...

  • 神农本草经读 十药神书注解

    ¥17.3(9.1折)定价:¥19.0

    《神农本草经读》全书共4卷,选录《神农本草经》所列上、中、下三品365种药物中的常用药物160种。于近人专取张志聪、叶桂两家,间采徐大椿之说,而以己意发明之。全书融贯了《内经》之旨,《伤寒论》之法,堪为研究本草和临证处方必备之书。《十药神书注解》为全书共1卷,是陈氏对元代葛可久所著的《十药神书》的阐发。葛氏原著,仅列治痨处方十条,陈氏结合个人临床体会,于每方及周杨俊旧注之后,重加评注,颇具独特见解,丰富了原书内容,而后学林寿萱又将

  • 伤寒真方歌括 伤寒医诀串解

    ¥18.0(9折)定价:¥20.0

    《伤寒真方歌括》全书共分6卷,14篇,歌括96首,以六经为纲,每篇先精选《伤寒论》主要条文,对六经含义、辨证和治疗大法作了概括介绍,然后又用按语形式,重申汤方的应用价值。《伤寒真方歌括》阐述汤方,揭其旨要,引申触类,不拘泥于法,而亦不背于法,可作为学习《伤寒论》汤方的重要参考。《伤寒医诀串解》全书共分六卷,按六经排列,以《内经》理论为依据,以标本中气、经络学说为基础,采用综贯衍释的方法,把《伤寒论》各篇条文,按不同的内容分成若干段

  • 长沙方歌括

    ¥16.3(8.6折)定价:¥19.0

    陈修园撰的《长沙方歌括》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清嘉庆十三(1808)。书分六卷,歌括112首。全书以方名为纲,每首汤方之下,先摘引《伤寒论》原文,揭示该方主治病证,继之为组成药物、剂量及煎煮服用方法。接着用诗歌形式表达这些内容,颇具概括性,简明扼要,便于记诵和应用。最后加以按语,主要是对方义的阐析,使读者能加深理解...

  • 心印绀珠经-古医籍稀见版本影印存真文库

    (明)李汤卿撰  /  2016-04-01  /  中医古籍出版社
    ¥16.4(8.2折)定价:¥20.0

    《心印绀珠经》分上下两卷,上卷首列观手面五指、望虎口三关、察面部五位气色诸项以辨病之深浅、症之顺逆。所举详,仅三关指纹形色就有十六种之多,并将面部分为五个部位,一一与五脏对应,提出了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诊断依据。  下卷所论养生,虽多出自道家摄生之功法,但其摒弃了炼丹、神仙方术等虚妄之说,而注重气功、导引的治疗作用。治疾与养生相结合,药物与气功相结合的养生学特点。全卷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易学易记。  所授功法、简便实用,有病却病,无病

  • 诊法-人元脉影归指图说-07

    ¥17.4(8.7折)定价:¥20.0

    《人元脉影归指图说》旧题晋·王叔和编,明·沈际飞重订;亦有题为明·缪希雍订刊者。实际作者不详,大致成书于明代。《人元脉影归指图说》学术上宗《脉诀》,论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之脉,并补充其他诊病方法;表达方法上则以承许叔微、施发等宋人之脉图法、并逐条附以自撰七言歌诀,二者相结合,既直观而方便理解,又便于记忆。这在普及脉学知识方面是有益的尝试。

  • 李翁医记-医案医话医论-11

    ¥14.3(9.5折)定价:¥15.0

    《李翁医记》,二卷,清代焦循集李炳医案而成,成书于清嘉庆十年乙丑(1805)。李炳为清代医家,精于临证,焦循与其厚。李炳卒后,焦循撰《李翁医记》二卷,述李炳医案三十二则,所涉病证有臂痛、呕血、妊娠呕逆、胸背急痛、肠澼、衄血、肛门尻骨酸痛、头面热、遍体麻木、伤寒、寒热、腹痛、牙龈溃烂、疝、咳、咯血、头痛、泄泻、惊风、癃闭、虚劳、吐血、不能食、舌肿、两足瘠弱、喘、须眉萎落、寒证等二十余种。本次整理以清光绪二年(1876)《焦氏遗书》所收本

  • 大河虾外科-外科-03

    (明)王拳撰  /  2015-12-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7.0(8.5折)定价:¥20.0

    《大河外科》(又名《回生外科医方》)系明代永乐年间民间医生大河人王拳所撰,书中大部分内容源自明·杨得春《疮科通玄论》(已佚)。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载外科疾病36种,包含痈、疽、疔、疳、瘤和疥癣等,每病附有1图;下卷载方72首,呼应了上卷疾病治疗的大部分处方。《大河外科》具有简约实用的特点,并讲究辨证论治,强调内外同治,注意补泻兼施。本书对研究《疮科通玄论》和明前后中医外科学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适合中医外科临床医师、中医外科教

  • 医论三十篇-医案医话医论-23

    ¥13.5(9折)定价:¥15.0

    《医论三十篇》,清代韦协梦撰,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刊行于嘉庆三年(1798)。《医论三十篇》载医论三十篇,内容涉及阴阳、气血、水火、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禁忌、任医、养生等,篇幅精短,论说精辟。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三年戊午(1798)刻本为底本...

  • 咽喉口齿-喉科心法-03

    ¥17.0(8.5折)定价:¥20.0

    《喉科心法》二卷,清·沈善谦撰。卷上论述喉科病源、诊法与辨证,描述咽喉、口舌多种病证及喉科善候、恶候的临床特征,并附有针灸图说、主治说、穴说等;卷下集录大量喉症临床经验效方。作者临床经验丰富,提出临证“因切形色”、立方“轻透箍降镇润养阴”的十二字秘诀,切合临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温氏医案

    ¥13.5(9折)定价:¥15.0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医案医话医论27):温氏医案》为清末医家温存厚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撰成。全书共收载治疗验案48则,多为临床常见病证,但也包括其他医案著作中少有记载的治疗疯狗咬伤方药等。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医案医话医论27):温氏医案》辨证思路清晰,方药应用得当,随证变化灵活,颇具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光绪十二年丙午(1886)温氏皿刻本为底本...

  • 伤寒指归

    ¥17.8(8.1折)定价:¥22.0

    《伤寒指归》十卷为清末戈颂平所撰《戈氏医学丛书》四种之一,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870)。戈氏治学,崇尚《内经》、仲景,对《伤寒论》中寒热之辨独有心得。在本书卷首,绘有“表里阴阳六经图”后附图说,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阴阳六气变化规律,可供参考。本次校注以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本为底本整理...

  • 金匮方歌括

    ¥17.3(9.1折)定价:¥19.0

    陈修园(1753—1823),名念祖,号慎修,福建长乐人,清代著名医学家、教育家。《金匮方歌括》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道光十年(1830)。全书共分6卷,歌括166首。每方先摘录《金匮要略》有关原文,次为歌括,殿之方解。对“前贤名言精论,千古不磨者,本集或于歌中,或于注中,采集不遗”,并间附己见或治验。正可谓言近意远,云蒸霞蔚,医文并茂,雅俗共赏...

  • 医学三字经

    ¥16.5(9.2折)定价:¥18.0

    《医学三字经》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嘉庆九年(1804)。全书4卷,乃仿效《三字经》的体裁,以三字一句的韵语,概述医学源流、基本理论和常见疾病证治。卷一、二,除首论医学源流外,分论中风、虚痨、咳嗽、疟疾、痢疾、伤寒、温疫、妇人经产、小儿等33类疾病的证候、病机、治法和方药。卷三、四详论《医学三字经》中所列各种病症的方药,有方有论,有详有略,乃至加减运用,煎服方法均有论述,并于第四卷中对阴阳、脏腑、四诊等基本理论简明扼要地

  • 运气商-基础理论-05

    ¥16.3(8.6折)定价:¥19.0

    《运气商》系明代徐亦稚撰。分前后两集,前集有运气图四则,运气说七篇,运气治验十二则,运气征应四则:后集为运气博说,有「岁气起大寒说」等二十四论。丁媛校注的《运气商/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是徐氏研究《内经》运气学之作,深入浅出地论述自己对运气理论的发明,每则都是独立成篇的论文。本次整理以明崇祯七年(1634)刻本为底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黄帝内经.素问/中医十大经典系列之便携诵读本

    佚名撰  /  2017-05-01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2.9(7.2折)定价:¥18.0

    《素问》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十分丰富。现存《素问》共计二十四卷,八十一篇。《素问》一书详细地论述了有关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各方面的医学内容。它汇集了秦汉以前中医学的伟大成就,为中国数千年来的医药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医理论的渊薮。本书经逐字点校、精心编排,并以大字版的方式呈现,方便诵读,适合中医院校师生、中医工作者及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华氏中藏经/中医十大经典系列之便携诵读本

    ¥10.0(10折)定价:¥10.0

    《华氏中藏经》旧题汉·华佗撰。全书共分为三卷,上卷和中卷共有49论,分论天地、阴阳、水火、寒热、虚实、脉色、脏腑辨证及痹证、痞证、中风、水肿、脚气、淋证、癥瘕、积聚、痈疽、疔疮等,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体系,总结了各种疑难杂病的论治大法。下卷为附方,记载了治疗各种疾病的药方60余首。适合中医工作者、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 察病指南/中医古籍名家点评丛书

    ¥15.6(8.7折)定价:¥18.0

    《察病指南》,脉学著作,3卷。南宋施发(政卿)撰于淳祐元年(1241)。上卷分28个专题,总论脉学理论。中卷介绍常见脉24种的体状和主病,以七表、八里、九道3类类脉,并述7种死脉脉象。下卷以病症为主,参以脉诊,并涉及妇、儿科诊法和望诊、闻诊等内容。此书引证范围广泛,融会贯通,内容多采自《三因方》、《脉粹》等书,所述31种脉象各有一幅脉图,大部分比较形象,是宋代脉图较好的一种,也是现存脉图很早的一部。本次重加整理,新增了点评,反映了专家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难经/中医十大经典系列之便携诵读本

    ¥10.3(10.3折)定价:¥10.0

    《难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经典医学著作之一,全书以问答的方式编撰而成。其中一难至二十二难讲脉学,二十三难至二十九难讲经络,三十难至四十七难讲脏腑,四十八难至六十一难讲疾病,六十二难至六十八难讲腧穴,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讲针法。适合中医工作者、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针灸甲乙经/中医十大经典系列之便携诵读本

    ¥17.4(8.7折)定价:¥20.0

    《针灸甲乙经》全书12卷,共128篇。其内容大致为:卷一论脏腑、气血津液,卷二论经络,卷三论腧穴,卷四论脉诊,卷五论刺灸法,卷六论病因病机,卷七至卷十二论临床各科疾病的针灸治疗。全书按基础理论、经络腧穴、诊断、刺灸操作、临床治疗的次序编排,系统而有条理。适合针灸工作者、中医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 中医经典文库寓意草新版/中医经典文库

    喻昌撰  /  2019-01-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7.3(9.1折)定价:¥19.0

    《寓意草》是著名的中医医案著作,明末清初医家喻昌撰于公元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  《寓意草/中医经典文库》不分卷,前有医论二篇,强调“先议病,后用药”,并制定了议病格式。其后收录以内科杂病为主的疑难病案60余则,每案记述患者发病情况、症状体征、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分析病因病机,阐明治法方药,还以设问的方式,讨论其关键和疑难所在。  《寓意草/中医经典文库》选案典型,记述完备,分析精当,辨证准确,善用古方,用药灵活,见解独特,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黄帝内经.灵枢/中医十大经典系列之便携诵读本

    佚名撰  /  2017-05-01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1.3(7.5折)定价:¥15.0

    《灵枢》为我国现存很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它与《素问》共同构成中医经典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该书创立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和针法原理,成为中医理论和针灸学发展的核心,始终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用价值。本书经逐字点校、精心编排,并以大字版的方式呈现,方便中医院校师生、中医工作者及广大中医爱好者阅读...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脉经/中医十大经典系列之便携诵读本

    ¥12.9(7.2折)定价:¥18.0

    《脉经》晋·王叔和撰。全书共10卷,97篇,以“类例相从”的方法,对晋以前医学文献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地总结。卷一、卷二及卷四论脉;卷三论脏腑;卷五载张仲景、扁鹊、华佗等论脉及察声色;卷六论五脏六腑病证;卷七载张仲景论伤寒;卷八载仲景论杂病;卷九载张仲景论妇儿;卷十为手检图。适合中医工作者、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第二辑)伤寒明理论 伤寒医鉴/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第二辑)

    ¥17.0(8.5折)定价:¥20.0

    卷一-三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使习医之流,读其论而知其理,识其证而别其病,胸中了然而无惑”(本书严器之序)。卷四专论方药,选《伤寒论》常用方20首,强调配伍制使的关系,并以经典医著结合个人体会加以分析。本书为学习《伤寒论》的补充读物。现存宋、明、清十多种刻本、及《古今医统正脉》、《中国医学大成》本...

  • 中藏经

    (汉)华佗撰  /  2022-08-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5.0(9.4折)定价:¥16.0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旧署华佗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或疑六朝人手笔,或疑华佗弟子吴普、樊阿依据华佗遗意编撰而成。全书3卷49论,禀承了《内经》天人相应、顺应自然,以阴阳为总纲的思想,发展了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的理论系统化,提出了以形色脉证相结合、以脉证为中心分述五脏六腑寒热虚实的辨证方法。在中国医学目前占有重要地位。本次出版是以清嘉庆十三年(1808)太岁戊辰春平津馆孙氏刊本即孙星衍校本(简称孙本)为底本进行校勘...

  • 老老恒言

    (清)曹庭栋撰  /  2022-08-01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4.1(9.5折)定价:¥14.8

    《老老恒言》作者曹廷栋,为清朝秀才,共五卷,是老年养生的专著,周作人对其评价甚高,称是可以作为六十寿礼的好书。本次整理是以很好刻本清乾隆三十八年曹廷栋的自刻本为底本...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