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年中庆第二波!每满100减50
>
关于“曾迎三”检索到   共18种现货商品
出版社:
确定 取消
  • 中国碑帖集珍曾熙临古书法作品集

    曾迎三  /  2022-01-01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70.2(6.5折)定价:¥108.0

    本书由曾老曾孙曾迎三先生所编,邀请曾熙研究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高升先生作序,精选了曾熙临摹篆、隶、楷、行名碑名帖作品百余件,展现了曾熙书风的演变,以飨读者...

  • 曾熙临《瘗鹤铭》二种

    ¥46.8(7.8折)定价:¥60.0

    本书收录了书法家曾熙临摹《瘗鹤铭》的两种, 《瘗鹤铭》是南朝梁时著名的摩崖题铭刻石, 被历代学者及书家尊奉为“大字楷书”之宗, 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碑刻, 是书法石刻中的珍品...

  • 何绍基临《石门颂》

    ¥29.4(4.9折)定价:¥60.0

    本书收录了了书法家何绍基临摹的《石门颂》, 经过曾熙、谭延闿等民国书家的鉴赏, 认为达到极高水平, 至今仍有示范意义...

  • 谭延闿家书

    ¥128.0(8.1折)定价:¥158.0

    本书为谭延闿致写给长女谭淑、女婿袁思彦等人的信札,共57通102页。书体自然洒脱,叙述家务、政事、接酬均有。不少家信还反映了谭延闿的为政处世,可供世人借鉴...

  • 曾熙年谱长编

    ¥147.6(6.2折)定价:¥238.0

    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阳市)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官兵部主事、提学使、弼德院顾问,先后主讲衡阳石鼓书院、汉寿龙池书院,任湖南教育会长。工诗文,擅书画。书法自称南宗,与李瑞清的北宗颉颃,世有"北李南曾"之说。1915年始于上海鬻字。其在近代书坛具有很大的影响,为使得广大读者更好的了解曾熙的生平事迹,故本社特编辑出版本书...

  • 中国近现代书信丛刊曾熙书札

    曾迎三 整理  /  2021-02-01  /  上海人民出版社
    ¥34.6(7.2折)定价:¥48.0

    私人函札本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记录,因为其私密性,往往较少顾忌,所以能够透露大量不为人知的秘密。作为一种史料,它可以还原大量的历史细节与隐微之处,重要函札甚至能重新书写历史叙事,在近年来尤其受到学界的重视。 曾熙为我国有名教育家、艺术家,有名爱国人士,其在近代文化史、教育史和艺术目前的地位举足轻重。本书所收信札原件大部分来源于曾熙之曾孙曾迎三先生家藏,在收集和整理曾熙信札过程中,曾迎三先生又赴各公藏单位与私人藏家处查阅相关书信与资料,汇为

  • 曾熙致谭延闿书札

    ¥126.0(7折)定价:¥180.0

    《曾熙致谭延闿书札》一书为文图对照本,收录曾熙自1917—1930年十余年间写给谭延闿的六十多通手札等,及多枚曾熙精美印章。内容多为曾熙与谭延闿的日常交流,显现出曾谭二人亲密的关系。书札言及曾熙在上海的交友圈,包括李瑞清、章太炎、俞明震、鲁滌平、谢文炳等一批或寓居上海的晚清故老,或民国时期政要,或革新思想的学者,呈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代大变动之下上海滩文人生活之一角...

  • 李瑞清书札

    ¥42.3(7.3折)定价:¥58.0

    私人函札本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记录,因为其私密性,往往较少顾忌,所以能够透露大量不为人知的秘密。作为一种史料,它可以还原大量的历史细节与隐微之处,重要函札甚至能重新书写历史叙事,在近年来尤其受到学界的重视。 李瑞清为我国著名教育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他与吴昌硕、曾熙、黄宾虹并称海上四妖,又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也是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本书收录李瑞清致师友亲朋书札二百余通,涉

  • “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曾熙

    曾迎三  /  2024-01-01  /  上海辞书出版社
    ¥58.8(6折)定价:¥98.0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碑派书风追求“壮美”,帖派书风呈现“优美”的风格。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曾熙(1861-1930),中国书画家、教育家。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湖南衡阳人。清光绪进士。其书得力于《夏承碑》《华山碑》《张黑女》等,以韩磊圆笔为本,下穷魏晋,融合南帖北碑,自成风貌...

  • “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梁同书

    曾迎三  /  2024-01-01  /  上海辞书出版社
    ¥58.8(6折)定价:¥98.0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碑派书风追求“壮美”,帖派书风呈现“优美”的风格。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梁同书(1723—1815) 清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晚自署不翁、新吾长,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官至翰林院侍讲。工书,初学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董其昌,后兼采苏轼、米芾笔法。以羊毫笔作大字,颇为圆秀流美。与翁方纲、刘墉、

  • “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沈曾植

    曾迎三  /  2024-01-01  /  上海辞书出版社
    ¥73.5(7.5折)定价:¥98.0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碑派书风追求“壮美”,帖派书风呈现“优美”的风格。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沈曾植(1850—1922) 中国学者、书法家。字子培,号乙盦、寐叟,浙江嘉兴人。清光绪进士。书法负盛名,执笔宗包世臣,师法北朝碑版,融会“二爨”神韵,参以章草笔势,方入圆出,欹侧犯险,矫健凝重,自成一家...

  • “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吴昌硕

    曾迎三  /  2024-01-01  /  上海辞书出版社
    ¥73.5(7.5折)定价:¥98.0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碑派书风追求“壮美”,帖派书风呈现“优美”的风格。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吴昌硕(1844—1927) 中国篆刻家、书画家。初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别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工书法,擅写“石鼓文”,朴茂雄健,精气盘旋,突破陈规。曾为同道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今人辑有《吴昌硕全集》...

  • “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伊秉绶

    曾迎三  /  2024-01-01  /  上海辞书出版社
    ¥73.5(7.5折)定价:¥98.0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 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碑派书风追求“壮美”,帖派书风呈现“优美”的风格。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伊秉绶(1754—1815) 清书画家。字组似,号墨卿、默庵,福建宁化人。乾隆进士,官至扬州知府。工书,尤擅隶书,结体方正夸张,用笔劲健沉着,不以波磔取媚,尤长于布白。正、行书取法颜真卿、李东阳。著有《留春草堂集》...

  • “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何绍基

    曾迎三 著  /  2024-01-01  /  上海辞书出版社
    ¥73.5(7.5折)定价:¥98.0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何绍基(1799—1873) 清诗人、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进士,官编修、四川学政。工书,得力于颜真卿,参以北魏《张玄墓志》及唐欧阳通、李邕笔法,遒劲峻拔,别具风格。晚年博取《张迁碑》《衡方碑》《石门颂》等汉碑,又开新境...

  • “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潘伯鹰

    曾迎三  /  2024-01-01  /  上海辞书出版社
    ¥73.5(7.5折)定价:¥98.0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碑派书风追求“壮美”,帖派书风呈现“优美”的风格。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潘伯鹰(1904—1966) 中国书法家。名式,以字行,别号凫公,安徽安庆人。作书注重用笔之法,得褚遂良三昧,兼纳元人鲜于枢。草书得力于王羲之《十七帖》及孙过庭《书谱》。著有《中国的书法》《中国书法简论》等...

  • “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溥儒

    曾迎三  /  2024-01-01  /  上海辞书出版社
    ¥73.5(7.5折)定价:¥98.0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碑派书风追求“壮美”,帖派书风呈现“优美”的风格。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溥儒(1896—1963) 中国书画家、收藏家。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诗文、书画皆有成就。行草学二王、米芾,飘洒畅酣,他主张树立骨力,强调书小字必先习大字,心经笔法,意存体势,如此书法方能刚健

  • “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谭延闿

    曾迎三  /  2024-01-01  /  上海辞书出版社
    ¥73.5(7.5折)定价:¥98.0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碑派书风追求“壮美”,帖派书风呈现“优美”的风格。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谭延闿(1880—1930) 中国政治家、书法家。湖南茶陵人,字组庵、组安,号畏三。清光绪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工书,起笔沉着稳重,顿挫有力,貌丰骨劲,味厚神藏,有大气磅礴之势,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体的大家...

  • “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张大千

    曾迎三  /  2024-01-01  /  上海辞书出版社
    ¥73.5(7.5折)定价:¥98.0

    自清代中期开始的“碑学与帖学”之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碑学与帖学”又渐成为书法界的热门话题。碑派书风追求“壮美”,帖派书风呈现“优美”的风格。本丛帖择取晚近碑学与帖学书家墨迹,为研究与临习提供重要材料。张大千(1899—1983) 中国书画家。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又名季爰,四川内江人。1919年回国,从李瑞清习诗文书画。一度为僧,法号大千,还俗后以法号行。书法取自造像墓志的方笔,方中寓圆,形成飞动的意象,有一种奇宕之美...

五星书

编辑推荐

中图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