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制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制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5页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52.8(6.0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372956
  • 条形码:9787030372956 ; 978-7-03-03729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制 内容简介

陈傲、柳卸林著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制》针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企业迫切提升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现实需求,在系统回顾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心脏起搏器行业、燃料电池行业和无线移动通信行业的专利信息挖掘,结合中兴通讯GoTa与SDR、格力电器低频控制等本土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个案分析,系统剖析突破性技术形成过程的关键要素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建筑在多元化知识来源的基础之上,需要内外部研发合作网络的支持。中国企业要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借助政府的相关政策,不断挖掘需求资源,精确定位领先用户,持续提升技术能力,才能成功驾驭突破性技术创新,成为全球产业创新的领导者。本书可供从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者阅读,也可以供高校师生,科研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的研究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参考。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制 目录

总序前言**篇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实意义与理论背景第1章 引言:突破性创新对中国而言的重要意义——从彩电产业说起1.1 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1.2 电视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与中国企业的追赶1.3 本书研究的理论意义与方法1.4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2.1 突破性技术的概念界定2.2 突破性技术的演化轨迹2.3 突破性技术的主体特征2.4 突破性技术的形成过程2.5 小结第二篇 基于专利信息挖掘的突破性技术形成特征定量研究第3章 突破性技术的演化轨迹:一个倒U形规律的新发现3.1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3.2 突破性技术演化轨迹的直观描述3.3 突破性技术演化轨迹的曲线拟合3.4 突破性技术倒U形演化轨迹的初步解释3.5 小结第4章 突破性技术的知识基础特征4.1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4.2 实证检验4.3 行业间比较研究4.4 小结第5章 突破性技术的研发合作特征5.1 变量定义与样本描述5.2 实证检验5.3 行业间比较研究5.4 小结第6章 突破性技术的专利权人特征6.1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6.2 实证检验6.3 行业间比较研究6.4 小结第7章 跨行业比较:突破性技术形成机制的综合检验7.1 模型选择与变量定义7.2 分行业计量检验结果7.3 检验结果归纳与稳健型分析7.4 突破性技术的形成机制一般模型7.5 突破性技术形成的行业差异性分析7.6 小结第三篇 全球化背景下后发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个案研究第8章 无线移动通信行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中兴通讯GoTa与SDR8.1 个案选择依据8.2 案例研究资料来源8.3 个案技术背景简介8.4 突破性技术形成的时间特征8.5 突破性技术的知识来源8.6 突破性技术的研发合作8.7 中兴通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制8.8 小结第9章 空调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格力电器核心技术突破9.1 案例背景9.2 研究设计9.3 时序分析:格力技术能力的成长路径及标志事件9.4 建构性解释:格力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9.5 小结第10章 结论与展望:中国推进突破性创新的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10.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10.2 管理启示10.3 政策建议10.4 本书局限性与研究展望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兴通讯案例研究一手资料来源附录二 格力电器案例研究一手资料来源附录三 中兴通讯技术管理与法务部门访谈大纲附录四 格力电器技术研究院调研大纲附录五 GoTa和SDR部分基础专利
展开全部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制 作者简介

柳卸林,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信息管理与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1982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1994年获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1985~1996年,清华大学任教,1996~2006年,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1995年2~8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访问教授,1997年4~8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访问教授,2002年11月~2003年1月,日本一桥大学创新研究所JSPS访问教授,2005年1~3月,日本一桥大学创新研究所客座教授,2006年9~12月,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访问教授。2000年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的管理、科技政策、产业政策。代表作有《全球化、追赶与创新》、《技术创新经济学》、《知识经济导论》、Innovation,Technology and Regional Policy:Evidence from China and Australia等。在Research Policy等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陈傲,博士,首钢总公司发展研究院多元产业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产业创新、区域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曾在《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管理评论》、《管理科学》、《研究与发展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管理学报》等管理科学重要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