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中国西部甘薯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6-01
开本: 30cm 页数: 413页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64.5(4.3折) 定价  ¥15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西部甘薯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2170426
  • 条形码:9787562170426 ; 978-7-5621-7042-6
  • 装帧:8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西部甘薯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西藏、陕西、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国家确定的我国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甘薯栽培历史、生产利用和科学研究等内容, 其内容既有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甘薯生产、利用的系统技术和部分甘薯产业化企业、加工机械生产企业产品等的介绍, 又或多或少有“志”的风格, 资料内容丰富而较系统, 其中很多甘薯研究成果从未公开发表。

中国西部甘薯 目录

绪论

**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薯
1.1 广西甘薯种植历史
1.2 广西甘薯生产情况
1.3 广西甘薯利用情况
1.4 广西甘薯科研概况
1.5 广西甘薯发展战略
1.6 广西主要甘薯科研成果

第二章 贵州省甘薯
2.1 贵州省甘薯种植历史
2.2 贵州省甘薯生产条件
2.3 贵州省甘薯生产技术
2.4 贵州省甘薯贮藏保鲜
2.5 贵州省甘薯加工利用
2.6 贵州省甘薯科研概况
2.7 贵州省甘薯科研成果

第三章 四川省甘薯
3.1 四川省甘薯种植历史
3.2 四川省甘薯生产情况
3.3 四川省甘薯综合利用情况
3.4 四川省甘薯科研概况
3.5 四川省甘薯发展战略
3.6 四川省部分甘薯科研成果目录和节录

第四章 云南省甘薯
4.1 云南省甘薯种植历史
4.2 云南省甘薯生产情况
4.3 云南省甘薯科研概况
4.4 云南省甘薯发展战略
4.5 云南省部分甘薯科研成果和节录

第五章 陕西省甘薯
5.1 陕西省甘薯种植历史
5.2 陕西省甘薯生产技术
5.3 陕西省甘薯加工利用与产业化发展
5.4 陕西省甘薯科研概况
5.5 陕西省甘薯发展趋势
5.6 陕西省甘薯科研成果

第六章 甘肃省甘薯
第七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薯
第八章 青海省甘薯
第九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薯
第十章 西藏自治区甘薯
第十一章 重庆市甘薯
第十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甘薯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国西部甘薯 节选

  《中国西部甘薯》:  一、改善了四川民众的饮食结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食物选择  甘薯作为四川人民饮食结构中*重要的薯类作物,是对主食的重要补充。中国人的传统饮食结构讲究“五谷为养”,位于营养学膳食宝塔底层的薯类,是改善现代人高脂肪、高蛋白食谱的重要食物。目前,既有富硒甘薯,同时又有富含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特用甘薯品种,这些甘薯具有抗癌、抗衰老等保健作用,还具有补脾胃、养心神等食疗功效。  长期以来,中国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民众,由于政治、自然灾害、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各方面原因,一直存在着“民艰于食”的状况,甚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普通民众*基本的饮食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粮食保障一直是人民*关心的问题之一。可以说,四川人口从明末只有9万人发展到四川人口现仅八千余万,甘薯的大范围种植对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甘薯甘甜的口感和突出的保健作用是它*大的优势。  现在,人们常将甘薯洗净切块同米煮成粥,或将甘薯去皮切丁,再与滤去米汤的煮米饭同人铁锅中焖成红苕饭。这些甘薯馔品充分发挥了甘薯本身自然的甘美,同时营养丰富,还具有补脾胃、养心神等食疗功效。  在充分满足民食的需求下,甘薯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和经济活动,促进了商业市场的繁荣。四川地区多山且以旱地为主,甘薯的种植使土地得到了更大限度的利用,扩大了粮食的种植面积,提高了粮食总产量,使农民挪出部分耕地种植经济作物。农民们把价廉、量多的甘薯留为自己食用,多余的还可出售,也把商品经济价值更高的一部分稻米出售,这样可换取其他生活、生产必需物质或金钱。甘薯可制成甘薯粉、甘薯片、甘薯酒,这些都是可供出售的商品。甘薯藤、甘薯蒂、甘薯渣、甘薯皮可作为牲畜的饲料,保障了生产上的畜力,同时向集市和农家提供了质优的肉制品。  二、甘薯美食丰富了四川饮食文化  甘薯全身都是宝,甘薯叶是营养丰富的蔬菜,鲜嫩的甘薯藤叶可做羹汤、炒菜等,而甘薯块根的烹制方法极多,四川饮食文化以“和、廉、变、通、美”的精神而著称,各种甘薯美食或充分展示了甘薯的甜味,或发挥了甘薯可塑性强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四川饮食文化的这一精神。  甘薯价廉、量大、易得,若保存得当,一年四季均可食用。人们珍视甘薯的甜味,因此在四川很多地方的小吃、点心和菜肴中,人们发挥创意,充分展示甘薯的甜蜜滋味,烹制出许多特色美食。据《成都通览》记载,清末成都街市的普通食品有虾羹汤、荞面、凉粉、糖豆腐脑、糍粑、天鹅蛋等,其中有“烘苕”一物,书中特别标注此物“秋冬方有”。“烘苕”即烤红苕,现在仍然是秋冬季节街头的畅销美食。  甘薯的可塑性强,使它在调味多变的川菜体系中得到充分发挥,四川名菜“灯影苕片”就是一道经典的味型丰富的甘薯菜品。此外,四川还有很多以甘薯粉为原料的风味小吃,如酸辣粉、肥肠粉、牛肉粉、梓潼片粉等。甘薯还兼具美化菜点的功能,它质地细腻,可刻制成各种花卉和人物,用以装饰、美化餐桌,在现代四川宴席中,还常用炸苕丝来显示刀工技术和作为色彩的点缀。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