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我在好莱坞做了上百部电影

我在好莱坞做了上百部电影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B级片教父 “多快好省拍片王”的传奇生涯。在好莱坞做了上百部电影,如何稳赚不赔,成为反抗大片厂的中坚力量?一本被全球独立电影人奉为“圣经”的自传。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7.6(4.6折) 定价  ¥6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本书正在团购: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我在好莱坞做了上百部电影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937641
  • 条形码:9787513937641 ; 978-7-5139-3764-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我在好莱坞做了上百部电影 本书特色

被誉为“B级片之王”“流行电影教父”的罗杰·科尔曼,自从业以来执导了50余部影片,至今已担任了400多部电影的制片人,其中亏本制作十分罕见,堪称“稳赚不赔”。这得益于其“快速、高效、低预算”的拍摄与制片路线,在大片厂环伺之下凭生猛创意闯出了独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罗杰·科尔曼在本书中娓娓道来的,不是怎样凭低成本电影在好莱坞赚得盆满钵满的秘籍,而是一位导演、制片人、发行人的个人奋斗史,饱含实干精神与天才般的想法,还有为人处世之练达。 除科尔曼本人的口述之外,还有大量“科尔曼电影学校”的优秀学员将和你一起回顾他们与其合作的珍贵记忆,其中有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杰克·尼科尔森、罗伯特·汤、彼得·波格丹诺维奇、彼得·方达……他们因科尔曼而收获了这个行业中不可多得的机会,日后成为新好莱坞的代表人物和中流砥柱,甚至拍出永垂影史的伟大作品。相信这些影人崛起早期的经历记录,能为你补充更多幕后秘闻,拼凑出更完整的行业画像。 ◎ 电影界一代枭雄的传奇生涯,堪比爽文的阅读体验 从圈外工科生起步,在摸爬滚打中成长为成本控制大师、魔鬼产品经理、多线程项目操盘手、零败绩商业鬼才、发行艺术片的点子王、蹭热点高手、网大祖师爷……脑筋灵活、务实肯干、绝不内耗,追求速度与激情的战斗一生跃然纸上。 ◎ 自述与他人侧写穿插的双声轨式传记,八卦段子管够 懊恼错失参与《逍遥骑士》的机会,科波拉不听劝赶在雨季拍《现代启示录》结果掉坑,和保罗·麦卡特尼交往同位女友,汽车影院放伯格曼没被骂反而打开美国市场……更有省钱拍片骚操作与糗事笑料,以及新好莱坞“青训营”的珍贵记录。 ◎ 类型电影如何编排以吸引眼球?影响深远的技巧大师课 炮制剥削片的配方=贴合当下的剧情+自由派的左翼视角/关注边缘人+限制级的性和幽默成分/动作与恰到好处的暴力 爱伦·坡式哥特恐怖片=令观众移情的人物→走过黑暗长廊→屋外雷电、屋内蛛网→在走廊尽头发现或找到某物…… 恐怖片/喜剧片的节奏=营造气氛→达到高潮→释放气氛→赢得尖叫/笑声≈一次性行为 ◎ 知名设计师操刀整书全套设计,兼具美感和收藏价值 封面化用电影海报风格,极富视觉冲击力;内页采用独特版式铺排,尽显粗粝与反叛。内文选用80g纯质纸,手感舒适,便于翻阅。

我在好莱坞做了上百部电影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美国传奇影人罗杰·科尔曼以真诚风趣的口吻,将自己的创业故事娓娓道来:从大制片厂的送信小工起步,适时抓住入行机遇,在片场的摸爬滚打中,逐步确立了一套“多快好省”的工作方法。而后作为独立创作者和制片人,进入火力全开的高产期,曾经只花两天一夜的时间和3.5万美元就拍出了风靡影坛60余年的名作。他充分发挥调配资源、任用人才的智慧:经费匮乏?布景循环利用!人手不足?新人机会管够!这位非科班圈外人士带领其团队,与大片厂斗智斗勇,还组建了自己的电影公司,靠生猛创意在体制外杀出生路,一跃成为低成本拍片的领袖人物,以及稳赚不赔的一代项目管理大师…… 在科尔曼的自述之外,本书还穿插着大量合作者回顾与其有关的珍贵记忆,勾画出了更立体的行业群像。这不仅是一份热血沸腾的个人奋斗自白书,更是一部风云激荡的影业变迁传奇录。相信所有娱乐从业者都能从中收获共鸣,上班族也能受到激励和启发。

我在好莱坞做了上百部电影我在好莱坞做了上百部电影 前言

我的电影生涯,在好莱坞算是个异类。我被赋予各种头衔,从“B级片之王”到“流行电影教父”——因为我执导了50多部低成本独立电影,这还不算,我还通过自己创立的新世界电影公司(New World Pictures)与协和/新地平线电影公司(Concorde/New Horizons)制作并(或)发行过250多部作品。好莱坞有个传统,不管你这部片子实际上拿了多少票房,*终结算下来,总是没赚什么钱;但就我而言,上述那300来部电影里,可能有280部,我确实都赢利了。虽说我拍的都是些低成本电影,但它们也在全球各地的知名电影节放映过。而且,我还是历史上能在法国巴黎的电影资料馆、英国电影协会伦敦南岸剧院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电影回顾展的导演里,**年轻的一位。20世纪70年代,我一面在“新世界”制作限制级剥削电影,同时也引进了一些海外的优秀艺术片到美国放映,其中还有5部赢得了奥斯卡*佳外语片桂冠。

时过境迁,电影产业也在社会学层面与经济层面上历经了不少重大变迁。曾经是我那些电影重要舞台之一的汽车影院,如今已被大型购物中心里的多厅影城所取代。20世纪70年代的剥削片或B级片电影市场,也已被好莱坞大公司侵吞蚕食。那些“快枪手”艺术家长期以来混口饭吃的地界,都被大电影公司以巨额成本、一线明星与导演,以及*尖端的特效技术所攻占了。于是乎,低成本电影除院线之外的第二主战场,慢慢地也从早期的电视播出,转移到了电视联播网、付费电视和录像带等平台和媒介上。另一方面,随着20世纪40年代末,好莱坞大公司由制作、发行到放映的一条龙垄断地位被打破,独立电影的市场渐渐打开。这些年来,我和我的电影公司也一直在与时俱进。时至今日,我们仍是美国独立电影制作与发行领域的领头羊之一。

作为电影界的“草莽英雄”,我名声在外。所以那些由20世纪60年代反文化风潮滋养长大的新一代电影人,也将我视为不向好莱坞低头、在体制外谋得生路的艺术家兼创业者的典型。我能教会他们的,不仅是涉及前期筹备、预先布光、轨道车、机内剪辑、构图和快节奏作业的这些电影拍摄技巧,更有关乎营销、广告和发行的基本功。用棒球联盟来打比方的话,如果你打小联盟时加入的是我的队伍,那晋级进入大联盟,肯定会比旁人更快。

遥想当年,罗伯特·汤写的**个剧本,是我导演的。还有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早在他因为出演《逍遥骑士》(Easy Rider,1969)而被好莱坞“发现”之前,就已给我演过8部电影、写过3个剧本了。弗朗西斯·科波拉(Francis Coppola)和彼得·波格丹诺维奇(Peter Bogdanovich)*早也是替我干活儿,负责把我从苏联收购来的那些科幻片重新剪辑、加工。再后来,也是我资助他们拍摄了他们自己*初的作品。还有丹尼斯·霍珀(Dennis Hopper),我拍《旅行》(The Trip,1967)时,他是第二组的摄影。

不过,“科尔曼电影学校”真正成为独立电影制作的一股非主流力量,那还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我对导演工作心生倦意,转头创办了新世界电影公司。从那儿“毕业”的人里头,有好多如今都成了好莱坞的大人物,拍摄的作品为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赚进了数以亿计的美元,这其中包括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乔纳森·德姆(Jonathan Demme)、朗·霍华德(Ron Howard)、乔·丹蒂(Joe Dante)、乔纳森·卡普兰(Jonathan Kaplan)、艾伦·阿库什(Allan Arkush)、约翰·塞尔斯(John Sayles)、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乔恩·戴维森(Jon Davison)、盖尔·安妮·赫德(Gale Anne Hurd)、弗朗西丝·德尔(Frances Doel)和芭芭拉·博伊尔(Barbara Boyle)等。

相比之下,我当年为在好莱坞大公司谋得一席之地而付出的艰辛,真是让我永生难忘。那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独立电影公司还远没有后来那么多。我花了几个月时间找工作,*终还得靠托人才进了二十世纪福斯,当上了送信工。要感谢我在斯坦福大学念工科的那段经历,它培养了我未雨绸缪、推崇效率、讲究纪律的工作习惯。

我有许多电影都是一两个星期就拍完的,而且成本远低于10万美元。我曾因为跟人打赌,结果只用了两天一夜、3.5万美元,就拍出了《恐怖小店》(The Little Shop of Horrors,1960)。仅仅因为《乌鸦》(The Raven,1963)杀青之后,我不愿那些哥特风格的考究布景就此报废,便决定在尚无完整剧本的情况下,先用两天时间,在同一台布景上完成了《恐怖古堡》(The Terror,1963)一半的拍摄。有两次,一次是在夏威夷,另一次是在波多黎各,为节约物流费用,我曾同一时间内拍摄过两部不同的电影。1966年拍摄《野帮伙》(The Wild Angels,1966)的时候,为追求写实,我请了“地狱天使”来参演,摩托车是他们自己开来的,女伴也是他们自己带来的。

我一上来拍摄的17部电影,每一部都挣钱了。但之后那部关于种族隔离的艺术电影《入侵者》(The Intruder,1962)让我赔了本。我从中吸取教训,之后拍电影几乎再没亏过钱。

甚至有好莱坞大公司也想请我去经营管理,但开出来的薪资还不如我当时自己干挣得多。我提出要有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这一条在我看来没得商量。但结果自然是被对方否决了。在好莱坞大公司里,没有哪位高层能在电影制作方面独占绝对的控制权。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这么多年来,我始终坚持着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好莱坞大公司的繁荣兴盛,靠的是一个领导集体,不会让权力过久地集中在某一个人手里。

而在我自己的公司里,我就是头儿。我更偏爱那种小型的、等级制度松散的公司架构。它鼓励付出必有回报,能力越强的人,回报越多;人浮于事的情况,不太会在这样的公司里出现。在我那里,职位和职务描述其实都是虚的。公司上下都信奉这一点:人人都可以承担——而且总有一天确实也会承担起——各种角色。在我的公司里,容不下耍大牌和钩心斗角的人。

有三位如今非常成功的电影人,当年**次合作拍电影,就是在我的“新世界”。起初是推广部经理乔恩·戴维森跟我打赌,说他只需要10天时间和不到9万美元,就能制作出一部电影来。他找了专替我剪辑预告片的艾伦·阿库什和乔·丹蒂,执导了这部名为《好莱坞大道》(Hollywood Boulevard,1976)的电影,赢得了赌注。类似这样的案例,在我手下时至今日依然很多。就在前不久,我们有一部计划拍摄一个月的电影,组里有个勤杂工,拍完**个星期,就已被提拔为第二副导演了。等到杀青的时候,他已成了**副导演。又经过两部电影的历练,我就让他当上制片经理了。

……

我在好莱坞做了上百部电影 目录

引 言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致 谢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我在好莱坞做了上百部电影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罗杰·科尔曼(Roger Corman),出生于1926年4月5日,著名导演、制片人、编剧,被誉为“美国独立电影教父”“B级片之王”和“鬼才制片家”。从影以来凭借“快速、高效、低预算”的拍摄方针与制片路线,执导过50多部作品,并制作了400余部影片,成本回收方面几乎从无败绩。他涉足的电影类型繁多,包括冒险片、科幻片、犯罪片等,而且总能紧跟时代潮流,创作独具风格的亚类型影片,如摇滚电影、黑色恐怖喜剧、飞车党公路片等,多部改编自爱伦·坡小说的哥特恐怖片也对后来者有极大影响。此外,亦为各国艺术电影在美国的引进推广做出过贡献。如今享誉国际的顶级电影人,如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詹姆斯·卡梅隆、朗·霍华德、杰克·尼科尔森等,在出道之初都曾受其栽培。2009年,科尔曼获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2016年,他受爱奇艺影业邀约,来华监制网络电影。现与妻子朱莉居住在洛杉矶。 吉姆·杰尔姆(Jim Jerome),美国知名娱乐记者,在主流报刊媒体上发表过50余篇演艺界名人报道,也是约翰·菲利普斯回忆录《约翰老爸》的共同作者之一。 译者简介 黄渊,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译有《与奥逊·威尔斯共进午餐》《陆上行舟:赫尔佐格谈电影》《我生命中的电影》《我写不下去了。我要写下去!:编剧的诞生》等。

商品评论(2条)
  • 主题:评书的内容

    《我在好莱坞做了上百部电影》是一部揭秘好莱坞幕后传奇的必读之作。罗杰·科尔曼,这位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以其独特的“多快好省”制片哲学,在好莱坞书写了不朽的篇章。书中,他详细讲述了自己如何以低成本制作高质量影片,挑战并反抗大片厂的垄断,成为独立电影界的中流砥柱。

    2024/8/18 15:42:58
    读者:she***(购买过本书)
  • 主题:

    内容十分丰富,了解美国电影

    2024/8/4 7:08:33
    读者:201***(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