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家校社共育指导手册·小学卷

家校社共育指导手册·小学卷

作者:边玉芳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6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6.4(5.6折) 定价  ¥82.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家校社共育指导手册·小学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3282456
  • 条形码:9787303282456 ; 978-7-303-2824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家校社共育指导手册·小学卷 本书特色

本手册简化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论述,重点提供家校社共育的实操方法,针对每个具体方式,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教育工作者可以迅速上手,实操意义大。同时,广泛引用国内外优秀、经典的家校社共育案例,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思路开阔的借鉴。本手册适度介绍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让教师真正读懂学生、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合该学段学生的家校社共育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一切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建立支持性的教育生态环境。

家校社共育指导手册·小学卷 内容简介

本选题拟借助北师大科研平台和专业优势,面向学校、家长、学生等群体,开展基线调研,探讨家校社共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在问题梳理的基础上,确定写作内容;同时调研我国关于家校社共育的教育政策,解读政策要求,结合学校的落实情况分析问题所在与优秀经验。两相结合,拟定写作提纲,真正去写教育工作者关心的家校社问题,提高手册的应用价值。
本手册拟从现代学校整体发展的视角延伸开去,从面向学校管理者的现代学校家校社共育制度建设,到面向一线教师的家校社共育方式方法,例如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委会等,全面阐述如何开展以学校为主体的家校社共育工作。
本手册拟简化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论述,重点提供家校社共育的实操方法,针对每个具体方式,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教育工作者可以迅速上手,实操意义大。同时,广泛引用国内外优秀、经典的家校社共育案例,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思路开阔的借鉴。
本手册拟适度介绍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让教师真正读懂学生、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合该学段学生的家校社共育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一切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建立支持性的教育生态环境。

家校社共育指导手册·小学卷 目录

第1章 打破学校围墙,不做教育孤岛 第1节 学校不是教育的孤岛 第2节 家校共育呼唤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第3节 家校共育,实现全面共赢 第2章 教师是家校共育的主力军 第1节 家校共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第2节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家校共育胜任力 第3章 现代学校家校共育制度建设 第1节 建设现代学校家校共育管理机制 第2节 现代学校家校共育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4章 家委会: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第1节 什么是家委会 第2节 科学组建家委会 第3节 保证家委会的长效运作 第5章 家访:拉近与家长、学生的心理距离 第1节 家访不仅是“登门拜访” 第2节 如何开展一次有效的家访 第3节 学校应为教师家访提供保障 第6章 家长会:筑起家校高效沟通的桥梁 第1节 正确认识家长会 第2节 家长会可以不仅是“开会” 第3节 如何办好一场家长会 第7章 家长学校:为家长赋能 第1节 家长学校概述 第2节 家长学校的内容和形式 第3节 保障家长学校的有效运行 第8章 校园开放日:一场与家长的“浪漫约会 第1节 向家长敞开学校的大门 第2节 如何举办一场成功的校园开放日 第9章 家长志愿者:学校和教师的好帮手 第1节 什么是家长志愿者 第2节 组建家长志愿者队伍 第3节 充分发挥家长志愿者的作用 第10章 日常沟通:打造稳固的家校关系 第1节 家校日常沟通的作用与方式 第2节 家校日常沟通的原则与策略 第3节 打造正能量的家长群 第11章 一个都不能少:做好处境不利学生的家校共育 第1节 处境不利学生家校共育的一般策略 第2节 不同类型特殊家庭家校共育的具体策略 第3节 不同类型特殊学生家校共育的具体策略 第12章 妥善处理家校冲突 第1节 家校冲突及其原因分析 第2节 做好家校冲突的应急处理 第3节 做好家校冲突的事前预防
展开全部

家校社共育指导手册·小学卷 作者简介

边玉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核心专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从事0~18岁儿童青少年发展与教育研究,致力于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近三十年来一直从事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教育测量与发展性评价、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有深厚积累,成果卓著。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