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文化通识课(全五册)

中国文化通识课(全五册)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22-12-01
开本: 32开 页数: 696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8.5(4.9折) 定价  ¥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文化通识课(全五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665027
  • 条形码:9787559665027 ; 978-7-5596-6502-7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文化通识课(全五册) 本书特色

◆跟随大师们脚步,从五个不同维度拨开知识的迷雾 余秋雨、汪曾祺、王安忆、朱光潜、冯友兰,5位中国文化史上不可避开的大师授课精选集。 收录大师们课堂讲义,或是对外普及中国文化的演讲稿。由点到面,沉浅易懂,在这里,用碎片化的时间,也能轻松读懂中国文化,轻松享受大师的面对面单独授课。 ◆5位大师,52篇经典作品,涉及文化、小说、美学、哲学、写作,多维度共享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 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小书,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从五个不同的维度,让你无门槛领略中国文化魅力所在,彻底爱上中国文化! 以通俗的方式全面科普中国文化,以导师漫谈的方式讲述中国文化,系统化地论述了何谓文化,何谓中国文化的本性等等问题。 ◆百万级畅销书大家为打造属于我们共同的“中国文化图腾”集合,致敬中国文化 彻底了解中国文化底层逻辑,深度挖掘文化内核,激发起新一波的人文省思,以宽广的全球视野梳理中国文化,打造属于我们共同的”中国文化图腾,建立起文化自信,搭建一条精神家园的回归之路。 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名家经典,优质文本;短小精炼,轻盈便携 国内知名设计师朱镜霖操刀设计。专色印刷,精美函套。色彩丰富,颜值爆表。 小小的书,大大的能量,精致小开本口袋书,成为通勤路上的不二选择。快节奏的生活中,让你不管地铁上,公交车上,亦或是枕边,都能随时随地得以享受独属于你的阅读小世界! ◆点亮你的指路明灯,你的信仰之火 干货满满的大师文化课堂,何谓文化?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美的理论与实际人生有何关系? 让你坚定为此不断奋斗的毕生追求,获得生活的信心。让人生中所有的暗淡时刻皆有一束光为你照亮,让你明白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独一无二之处。

中国文化通识课(全五册) 内容简介

余秋雨《文化课》汪曾祺《写作课》王安忆《小说课》朱光潜《美学课》冯友兰《哲学课》。 1,余秋雨:文化课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 文化究竟是什么?在《文化课》中,作者在深邃的观察之后,用亲身经历和鲜活的感受来解读这一根本的问题。 系统化地论述了何谓文化,何谓中国文化的本性等等问题,针对社会心理的浮躁,和作家本人的深邃思索,用罕见的直言不讳的批评,揭示了各阶层对文化本源的迷失,响亮提出文化重建的要义在于回到真善美。可谓发聋振聩。 2、汪曾祺:写作课 “一个作家形成自己的风格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摹仿;二、摆脱;三、自成一家。” 写作的目的并不是成为一名作家,而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字表达者,不管是在学习中,工作中,会写作的人总会带来一些优势。 通过汪曾祺《写作课》中,我们明白了,写作也并非仅是天赋的事情,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完接近全可以通过学习得到的,读完会让你恍然大悟,发现写作并非自己想像中的艰难。 3,王安忆:小说课 “我们一直在证明,小说是一个独立的心灵世界。” 《小说课》基于王安忆课堂讲义整理而成,全书缀满闪光的创作真知,并保留了亲切浅白的表述风格。 从文字本身出发,用手术刀一般凌厉的眼光,直抵虚构类写作的本质。从灵剖到肉,把小说的本质、目的、材料、结构、语言全面摊开,展示给有志写作者,以及更广大的文学鉴赏爱好者。 4,朱光潜:美学课 “美不接近在外物,也不接近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 《美学课》是朱光潜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 朱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5,冯友兰哲学课 “哲学上之大问题,并不是人生之真相之“如何”——是什么,而乃是人生之真相之“为何”——为什么。” 在《哲学课》中,冯友兰阐释的是一种独特而圆润的人生哲学——在统揽古今中外各种人生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认为较正确的人生哲学。阐释的是一种独特而圆润的人生哲学——在统揽古今中外各种人生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认为较正确的人生哲学。 同时此书也是一部别开生面的中西简明哲学史,以人生哲学为切入点,对中国古代哲学、西方古典哲学以及欧美现代哲学等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五位大师,五堂好课。历经反复推敲与修改,多年积累的思想荟萃整理而成。

中国文化通识课(全五册) 目录

目录:

1.文化课

**章何谓文化——在接受澳科大荣誉博士称号后的学术演讲

第二章利玛窦说——在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上的主题演讲

第三章世界报告——对话博科娃

第四章身上的文化

2.哲学课

**章人生哲学

第二章人生哲学之比较研究

第三章对于人生问题的一个讨论——在中州大学演讲会讲演稿

第四章哲学与人生之关系(甲)

第五章哲学与人生之关系(乙)

第六章人生术

第七章论命运

第八章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甲)

第九章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乙)

第十章人生成功之因素

3.小说课

**章小说是什么?

第二章处女作

第三章小说的感情问题

4.写作课

**章思想·语言·结构

第二章谈风格

第三章短片小说的本质——在解鞋带和刷牙的时候之四

第四章小说的思想和语言

第五章关于小说的主题问题

第六章揉面——谈语言运用

第七章文学语言杂谈

第八章小说笔谈

第九章成语·乡谈·四字句

第十章小说的散文化

第十一章小说陈言

5.美学课

**章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第二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第三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第四章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第五章“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第六章“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

第七章“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第八章“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第九章“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第十章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第十一章“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第十二章“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第十三章“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第十四章“读万破卷书,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第十五章“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展开全部

中国文化通识课(全五册) 节选

**章 何谓文化 ——在接受澳科大荣誉博士称号后的学术演讲 尊敬的许敖敖校长,两岸三地前来祝贺的教育界贤达,各位教授和同学,下午好! 感谢澳科大授予我荣誉博士称号。这份荣誉,不仅仅来自称号本身,更来自于一起获得这个称号的其他名字。 这中间,有名震国际的水稻专家袁隆平先生,有指导全国抗击了 SARS 灾难的医学专家钟南山先生,有领导绕月飞行而被称为“嫦娥之父”的航天专家欧阳自远先生,有很早被聘为美国大学校长的华人科学家吴家玮先生,有**个被聘为英国大学校长的华人科学家杨福家先生……这些科学家,有的我早就熟识,有的则是新交的朋友,几天来有机会长时间交谈,很是兴奋。 我历来认为,人生*大的享受,不是华宅美食,而是与高人相晤。但是,科学高人们总是极其繁忙,又星散各地,很不容易畅叙。为此,我要再一次感谢澳科大为我们创造了这个机会。 与这些科学家不同,我这次获颁的是“荣誉文学博士”,因此我今天的演讲也就推不开文化的话题了。但是在这里我首先要向科学家们叫几句苦:讲文化,看起来好像比你们讲科学容易,其实并不。原因是—— **,科学有定量定性的指标,文化没有; 第二,科学有国际标准,文化没有; 第三,科学家很少受到非专业的评论,但在当前中国文化界,非专业的评论者在人数上是文化创造者的几百倍,在言论上都非常激烈。 这三个原因,已经造成文化话语的烟雾迷茫。本来,社会转型的终极目标是文化转型,但是,正当社会各部门纷纷向文化求援的时候,原来处于滞后状态的文化领域反过来充当起了老师。结果就产生了一系列反常现象,例如,*需要改革创新的时代却推崇起复古文化,*需要科学理性的时代却泛滥起民粹文化,*需要大爱救灾的时代却风行起谋术文化,*需要发掘人才的时代却重捡起咬人文化,等等。正是这些反常的文化现象,使国际上和我们的下一代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更多的误读。 这种误读的后果是严重的。 我想用一个比喻来说明问题。现在的中国就像一个巨人突然出现在世界的闹市区,周围的人都知道他走过很远的历史长途,也看到了他惊人的体量和腰围,却不知道他的性格和脾气,于是大家恐慌了。阐释中国文化,就是阐释巨人的性格和脾气。如果我们自己的阐释是错乱的,怎么能够企望别人获得正见? 有一个对比,我每次想起都心情沉重。你看,德国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本来国际形象很不好。但是,当贝多芬、巴赫、歌德等人的文化暖流不断感动世人,情况也就发生了变化。中国在世界上,并没做过什么坏事,却为什么反而一直被误读? 我想,至少有一半原因,在于文化的阻隔。 既然问题出在文化上,我们也就应该完整地对它做一些思考了。 一、文化到底是什么? 你们如果到辞典、书籍中寻找“文化”的定义,一定会头疼。从英国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开始,这样的定义已出现两百多个。那两百多个定义,每一个都相当长,我敢担保,你们即使硬着头皮全部看完,还是搞不清楚文化到底是什么。请记住,没有边界的国家不叫国家,没有边界的定义不是定义。 文化定义的这种毛病,让我想起了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A.Lawrence Lowel,1856—1942)发出的叹息: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定义它,这就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除了不在手里,它无处不在。 文化确实很难捉摸。因此,我们的传媒在讲述文化的时候,也只是说它有可能发挥的效果,如“凝聚力”“软实力”“精神家园”等等,都是比喻,至于文化本身是什么,还是没说明白。近来又有不少地方把文化等同于“创意产业”,这又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了。因为文化中那些*经典、*高尚的部位,早在千百年前就完成了“创意”,更难以变成“产业”。 按照我的学术经验,对于那些*难下手的大题目,可以从它的裂缝处下手。你看,文化在这里就露出了它的一条裂缝:我们身边有很多跨国婚姻一一离散,离散的原因大多是“文化差异”。然而仔细一问,男女双方既不在“文化界”,也不是“文化人”。可见,“文化”的含义远远大于文化部门和文化职业。这条裂缝,可以让我们窥知文化的真正奥秘。 我们现在所关注的文化,既不能大到无限广阔,又不能小到一些特殊的部门和职业,那它究竟是什么呢?看来,还要想办法给它一个定义。三年前,我在香港凤凰卫视的《秋雨时分》谈话节目中公布了自己拟订的一个文化定义。我的定义可能是全世界*简短的——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对于这个定义中的几个关键词需要解释一下。我前面说到不少跨国婚姻因“文化差异”而离散,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作为丈夫的华人每年清明节必须从美国的公司请假回故乡扫墓,使他的美国妻子觉得难以理解。这就在“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说明了“文化差异”是什么。 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累”,但也有责任通过“引导”而移风易俗。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渐渐积淀成一种“集体人格”。中华文化的*重要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说:“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他在这里所说的“浮士德”,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名,而是指德意志民族的集体人格,也就是德意志文化的象征。这种集体人格早就存在,歌德只是把它表现了出来罢了。 在中国,自觉地把文化看成集体人格的是鲁迅。他把中国人的集体人格,称作“国民性”。 他的作品《阿 Q 正传》《孔乙己》《药》《故事新编》等,都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因此,直到今天,他还是高出于中国现代的其他作家。 当文化一一沉淀为集体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必须注意的是,民族的灵魂未必都是正面的,从歌德到鲁迅都曾经深刻地揭示过其间的负面成分。 按照我所拟订的文化定义,今天中国文化在理解上至少有以下五方面的偏差: **,太注意文化的部门职能,而不重视它的全民性质; 第二,太注意文化的外在方式,而不重视它的精神价值; 第三,太注意文化的积累层面,而不重视它的引导作用; 第四,太注意文化的作品组成,而不重视它的人格构成; 第五,太注意文化的片断享用,而不重视它的集体沉淀。 所以,大家看出来了吧,我的定义虽然简短,内涵却是不小。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文化在本性上的必然诉求。 由于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因此在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里它都具有归结性的意义。十几年前,在纽约召开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各国学者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值得我们参考。 例如: “一个社会不管发达和不发达,表面上看起来是经济形态,实际上都是文化心态”; “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化”; “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 “经济行为只要延伸到较远的目标,就一定会碰到文化”; “赚钱,是以货币的方式达到非货币的目的”; “赚钱的*终目的不是为了衣食,而是为了荣誉、安全、自由、幸福,这一些都是文化命题”。 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经济学家,而不是文化学者。他们不深刻,却是明白人。 二、文化的*终目标 我们已经从定义上说明文化是什么,但还没有指出它的*终目标。不管是精神价值、生活方式,还是集体人格,总会有一个正面、积极、公认的终极指向吧?它究竟是什么呢? 我刚刚引述的在纽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诸多经济学家的发言,都强调了文化在经济活动 中的重要地位,却都没有说明他们追求的文化目标是什么。 他们所说的文化,如果按照上述定义来解析,那么,在精神价值上,很可能是指理想、荣耀、成功;在生活方式上,很可能是指游学、交际、冒险;在人格修炼上,很可能是指崇敬、反省、乐观。诸如此类,都很不错。但是,还缺少终极指向。“理想”的内容是什么?“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反省”的基点是什么? 在这里我想举出美国企业家贝林先生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我曾为他的自传写过序言,与他有过深入的交谈。 他对我说,他原先为自己定下的文化目标是“展现个性的成功”。其中,又分了三个阶段。 **阶段,他追求“多”,即利润多、产业多;第二阶段,他追求“好”,即质量、品牌都达到国际一流;第三阶段,他追求“独”,即一切都独一无二,不可重复。他说:“当这三个阶段全都走完之后,我还不到六十岁。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聊,甚至觉得连活着都没有意义了。” 直到二○○一年三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亚洲某地把一把轮椅推到一个六岁的残障女孩面前,女孩快速学会运用后两眼发出的生命光辉,把他的生命也照亮了。几年后,在非洲,一个津巴布韦青年背着一位完全不认识的残障老妇人,用几天时间穿过沙漠来向贝林先生领轮椅。 贝林先生看着这个青年独自向沙漠深处走回去的背影想:“我一直以为有钱才能做慈善。他让我明白,我这一生把梯子搁错了墙,爬到顶上才发现搁错了。” 现在,贝林先生成天在世界各地忙碌,早已没有一丝无聊之感。他在做什么,我想大家一猜就明白。 这是一位六十岁之后才找到了文化的*终目标的大企业家。 他明白了,文化的*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 贝林先生与我们一样,当然从小就知道爱和善良,并把它们看成道德之门、宗教之门,却很少与文化联系起来。文化,似乎主要是来制造界限的:学历的界限、专业的界限、民族的界限、时代的界限、高低的界限、成败的界限、贵贱的界限、悲喜的界限、雅俗的界限……在这重重叠叠的界限中,人们用尽了才华和智谋,编制了概念和理由,引发了冲突和谈判。这一切,似乎全都归属于文化范畴。贝林先生原先争取的“个性”“成功”“多”“好”“独”,也都是因为一条条诱人的界限而被误认为是“文化追求”。 歌德的一句话,就把整个“局”破解了。他说—— 人类凭着聪明,划出了一条条界限,*后用爱,把它们全部推倒。 因此,贝林先生在六十岁之后获得的转变,是他摆脱一重重“小文化”的界限之后所发现的“大文化”。这种“大文化”,居然是他从小就听熟的词:爱、善良。 爱和善良超越一切,又能把一切激活。没有爱和善良,即便是勇敢的理想,也是可怕的;即便是巨大的成功,也是自私的。相反,如果以爱和善良为目标,那么,文化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全都会因为这个隐藏的光源,而晶莹剔透。 一个*复杂的文化课题,立即变得不复杂了。 中国儒家说:“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与人为善”“止于至善”。他们都把爱和善良看成*高德行,*后原则。

中国文化通识课(全五册) 作者简介

余秋雨,作家、学者。 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年轻的高校校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代表作品: 《文化苦旅》 《中国文脉》 《中国文化课》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