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数学建模:教学设计与案例(未来学校丛书)

数学建模:教学设计与案例(未来学校丛书)

作者:朱浩楠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8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5.3(7.5折) 定价  ¥87.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数学建模:教学设计与案例(未来学校丛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0308456
  • 条形码:9787300308456 ; 978-7-300-3084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数学建模:教学设计与案例(未来学校丛书) 本书特色

★数学建模进入数学课程,建立了数学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有助于形成对数学正确、完整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建模作为数学核心素养,把数学建模活动作为内容主线。数学建模通过发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在教学上,改变了数学课程只能从概念到概念、从概念到定理的教学呈现模式,回归到知识的来龙去脉,更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适用于中小学一线教学的数学建模教学设计不多,书中的案例及其点评对于广大一线数学教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尚志(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学会学习、探索自然规律、承担社会责任,是教育的大事。引导青少年尝试学有所用,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尝试中积累经验,获得自信,植入创新的火种,是每一个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李延林(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国家教材副主编) ★数学建模教学的目的是“用以致学”,即通过带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其对于数学、社会和自然的理解。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研读并实践一定量的案例是开发和上好数学建模课的基础。该书不仅提供了丰富案例,还给出了正反两方面的点评,便于一线教师取长补短、自我提升。 ——朱浩楠(本册主编,畅销书《面向建模的数学》《数学建模33讲:数学与缤纷的世界》作者)

数学建模:教学设计与案例(未来学校丛书) 内容简介

2017年,教育部颁发新一版高中数学学科课程标准,2020年发布修订版,确定了数学建模为高中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之一。数学建模在人才培养和高考评价方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阶段,中小学数学建模的资源和师资尚处于积累和探索时期,为了配合国家的战略发展,同时符合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本书专门探讨了数学建模如何建构学生思维、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以及中小学数学建模教育在一线落地的路径和方法。

数学建模:教学设计与案例(未来学校丛书) 目录

**章
数学建模与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
**节数学建模对高中生培养数学底层思维的作用
及教学实施建议
第二节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素材选取与组织形式

第二章
高中数学建模典型范例
**节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
——以人口模型为例
第二节医院给药时间间隔和药剂量的制定

第三章
适用于高中的数学建模案例
**节罐装产品合理设计
第二节如何分配用水可以让衣服洗得更干净
第三节听牌术的数学模型
第四节住房贷款问题
第五节摩尔定律
第六节数学建模应用
——种群数量变化研究教学设计

第四章
适用于初中的数学建模案例
**节外卖的*优折扣
第二节小轿车的经济时速问题
第三节三角函数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第四节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
——商品利润*大化
第五节6.5英寸手机屏幕比例的数学分析

第五章
适用于小学的数学建模案例
**节疫情下的放学路队
第二节打电话
第三节小学低年级测量
第四节魅力小超市
第五节估算漏水量

后记
展开全部

数学建模:教学设计与案例(未来学校丛书) 节选

当前,我们国家提出了人才选拔的“强基计划”,强调基础学科的重要地位,向好奇心致敬。强基是好的,但是不能沦为以考试和升学为目的功利主义工具,否则就南辕北辙。限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即便是在高中阶段面向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也不是为了教会学生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是为了通过让学生使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已知数学材料的理解,以及掌握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达到“用以致学”的目的。所以在一线教学中应该尽量关注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和解决策略,举一反三,为将来学生使用更丰富的数学知识解决更为专门的问题做好思想和策略上的准备。正由于数学底层思维对“数学和技术沟通”以及“资源和价值的流通”的促进,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底层思维,也将显著助力其未来职业发展。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数学,也不是所有喜欢数学的学生将来都以数学为职业,社会也并不需要人人都成为职业数学家。但是当数学以外的行业与数学联姻,往往会迸发出新的活力,学生的未来职业生命力也将受到这些行业活力的加成而逐步绽放——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底层思维,结合他的兴趣和爱好,很容易开创新的数字化交叉领域和职业,并依靠其良好的数学底层思维而在该交叉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例如,一位出身艺术世家并擅长数学建模的学生打算将数学建模运用到艺术设计中,以期在数字艺术设计领域有所创新;另一位在高中时组建了自己的乐团且在学校内外小有名气的学生,也希望将数学建模和音乐制作相结合,以期为数字音乐制作注入更多的技术可能。这既是数学教育的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也是立德树人目标交给数学教育的任务。

数学建模:教学设计与案例(未来学校丛书) 作者简介

朱浩楠,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代数几何方向,第六届未来学校大会数学建模主题导师团负责人,北京市十一学校本部高中中数学教师、数学建模实验室负责人,教育部课程中心数学建模教师培训项目高中专家组组长,北京市数学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海淀区高级教师研修班主讲,京-湾数学建模夏令营主讲。著有《面向建模的数学》《数学建模33讲:数学与缤纷的世界》。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