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大观茶论 寻茶问道

大观茶论 寻茶问道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24cm 页数: 209页
本类榜单:美食销量榜
中 图 价:¥37.1(6.2折) 定价  ¥5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大观茶论 寻茶问道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1308728
  • 条形码:9787571308728 ; 978-7-5713-0872-8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观茶论 寻茶问道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 《大观茶论》和《茶经》有什么不同? 宋代茶文化为什么如此盛行? 七汤点茶法具体是怎样的? …… 中国历史上,茶学专著层出不穷,但有一本非常特殊,那就是《大观茶论》,因为它是唯一一本由皇帝御笔亲撰的茶书。 宋徽宗赵佶不太会当皇帝,但在艺术方面极富造诣,将宋代茶文化推崇至鼎盛。他不仅精于茶事,还擅长茶艺,更有趣的是,他竟放下皇帝之尊,亲自为臣下烹茗调茶。这位堪称骨灰级茶玩家的皇帝让作者王建荣很想探寻一番。于是,在《陆羽茶经:经典本》出版后,王建荣老师开始更深入研究宋徽宗及其所著的《大观茶论》,还有宋人创造出的复杂瑰丽的茶世界,几年的光景一下就过去了。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王建荣老师手边的参考书总是堆积如山,有专门校证的,有展现传世茶画的,也有讲历代茶道的……他反复修改原文释义十多次,还把宋徽宗首创的词语标记出来,除了想给读者详尽靠谱的译文,还希望能让大家领略宋徽宗语言的细腻讲究和对茶的深情挚爱。 当将书中的精彩内容以手绘插画呈现时,王建荣老师也费了很多功夫。他收集了大量参考图,一点点截图分析,从器具用法到人物服饰、动作,匠人专注、坚持的精神流露得淋漓尽致。 学茶三十余载的心得,来之不易。作者编写的一字一句也承载着中国茶文化,以书香之味传递给更多爱茶懂茶的人。

大观茶论 寻茶问道 内容简介

内容推荐: 继《陆羽茶经:经典本》之后,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王建荣再献力作,倾情解读宋代著名茶学专著——《大观茶论》,让爱茶之人更懂中国茶的精髓。 全文经典释义,看得透彻、学得明白。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不再是研习茶书的拦路虎。生僻字的注音,词语短句的注释,简洁易懂的译文,让读者不知不觉就读完《大观茶论》20个精彩的部分。 历代茶书大观,明晰茶道的演进历程。对应北宋时期的茶树种植、茶叶制作、茶品鉴别,作者“穿越”千年,甄选历代问世的茶学专著,展现不同时期茶道的技艺流变。 现代解读,体会当今茶人的传承与发扬。现代科技手段下的制茶、煮水、藏焙等方式和以往都大不一样,但仍然留住了茶之真色、真香、真滋味。 本书文字扎实详尽,图片也精准还原历史细节。宋代制茶与点茶的手法、备茶的茶器、复原茶百戏、古代传世茶画……都能近乎真实地呈现在大众面前。透过这些经典,或许能重回记忆中品茗的闲情雅兴。 泡一壶茶,读一本书,在回望“盛世之清尚”时,茶人的品性修养也会像茶遇水一样,慢慢生发。

大观茶论 寻茶问道 目录

目录: 序 001 一 地产 009 二 天时 025 三 采择 039 四 蒸压 051 五 制造 057 六 鉴辨 069 七 白茶 077 八 罗碾 083 九 盏 091 十 筅 109 十一 瓶 115 十二 杓 123 十三 水 129 十四 点 143 十五 味 161 十六 香 169 十七 色 179 十八 藏焙 189 十九 品名 197 二十 外焙 205
展开全部

大观茶论 寻茶问道 节选

在线试读: “三前”摘翠——春来品香茗 对采茶的时令,茶书中都提到了惊蛰、清明、谷雨等节气,茶业界则有“三前摘翠”的说法。“三前”就是指春前、明前、雨前。注有“三前”字样,意指茶叶适时采摘,是上品新茶。 春前 春前是指春分前,这时采制的茶叶更加细嫩和珍贵。唐代每年要求紫笋贡茶在清明日运至长安,这种嫩芽新茶在唐宋时期是皇室才能享用的贡茶。宋代王观国在《学林》中也有记述:“茶之佳品,摘造在社前。”春前也有称“社前”的。社前茶就是追求极嫩茶叶的产物。 明前 明前就是清明前。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叶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茶叶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明前茶芽叶细嫰,色翠清香,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明前还叫“火前”。寒食节转火,寒食与清明相近,因此,清明前后的茶也称为“骑火茶”。 雨前 雨前就是谷雨前,清明至谷雨采制的茶叶称雨前茶。宋代诗人陆游在《兰亭道上》中写道: “兰亭步口水如天,茶市纷纷趁雨前。”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因为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质也较丰富,所以雨前茶往往滋味醇浓而耐泡。 制造之功——炒烘蒸晒,现代工艺百花齐放 从古至今,制茶法不断演变,如今形成了以炒青法为主的现代制茶工艺。六大茶类制法各异,这里以绿茶为例进行说明。绿茶是我国主要茶类,又称不发酵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使活性氧化酶降低,从而较多地保留鲜叶的自然物质,清汤绿叶是绿茶的共同特点。绿茶大都经杀青、揉捻、干燥这些典型工艺。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干燥的目的是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按杀青和干燥方法分类,绿茶可分为炒热杀青类绿茶和蒸汽杀青类绿茶。 炒热杀青类绿茶 炒热杀青是我国绿茶传统杀青方法,按干燥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炒干(炒青茶)、烘干(烘青茶)和晒干(晒青茶)。 炒青茶 品质特征:条索紧结光润,汤色、叶底偏黄绿明亮,香气清高或带板栗香,滋味浓厚而富有 收敛性。 工艺演化:根据茶的形状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另加一个特种炒青。 烘青茶 品质特征:外形完整稍弯曲、锋苗显露,干茶色泽翠绿、香清味醇,汤色碧绿或黄绿,叶底嫩绿。 工艺演化:根据茶青的质量分为毛烘青和特种烘青。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都属于烘青绿茶。 晒青茶 品质特征:利用日光进行干燥的绿茶,滋味浓重,且带有一股日晒特有的味道。云南大叶晒青毛茶就属于此类。 蒸汽杀青类绿茶 蒸汽杀青类绿茶是利用蒸汽来杀青而获得的成品绿茶。蒸青绿茶是我国绿茶鼻祖,唐宋时传至日本。 蒸青茶 品质特征:“ 三绿一爽”,即色泽翠绿、汤色嫩绿、叶底青绿,茶汤滋味鲜爽甘醇,带有海藻味的绿豆香或板栗香。蒸青茶工艺掌握不到位,往往导致香气较闷,滋味带涩。恩施玉露就是蒸青绿茶代表。 色贵青黑——五彩斑斓的黑,建窑釉色大赏 宋代前期,斗茶用盏还以“碧玉瓯”为贵,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有咏“碧玉瓯中翠涛起”。碧玉瓯一般认为是一种越窑青瓷瓯或青白瓷盏,从茶诗作品看,北宋前期的茶瓯以越窑称*。 宋朝中后期,茶盏推崇建窑(今福建南平水吉镇)黑釉盏。一是斗茶所需,茶色白,宜黑盏,易于判别水痕的出现。蔡襄《茶录》有言:“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正是青白盏不易判别水痕。二是欣赏茶汤所需,“取其焕发茶采色也”,许多诗人茶家即使不为斗茶,也选黑盏点茶。

大观茶论 寻茶问道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建荣 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原副秘书长 国际十大杰出贡献茶人,2013 年度“陆羽奖”获奖人,业界专家。学茶三十载,师从刘祖生、童启庆、杨贤强等德高望重的著名茶学家,继承了他们的丰厚学识、严谨态度,也继承了他们对茶的全心全意。数十载不遗余力地推广茶文化,陆续编著了40余册茶叶相关书籍,其中《茶道:从喝茶到懂茶》《陆羽茶经:经典本》等累计销售30万册,深受业界好评和读者认可。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