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以美化心,以美育德:高校审美教育研究

以美化心,以美育德:高校审美教育研究

作者:陈琦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8.9(4.9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以美化心,以美育德:高校审美教育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6181306
  • 条形码:9787206181306 ; 978-7-206-1813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以美化心,以美育德:高校审美教育研究 内容简介

  《以美化心以美育德——高校审美教育研究》对高校审美教育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研究。总共分为六章,**章对高校审美教育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分析了高校审美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第三章则就高校审美教育中的代领者——教师做了全面的解读;第四章就高校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做了探讨;第五章和第六章则在对高校审美教育做了全面解读的基础上,就高校审美教育课程的建设以及高校审美教育的路径做了创新性的研究。  《以美化心以美育德——高校审美教育研究》对从事审美教育行业的相关工作者、教师以及爱好者等研究人员有学习和参考的价值。

以美化心,以美育德:高校审美教育研究 目录

**章 高校审美教育概述
**节 审美教育溯源
第二节 高校审美教育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 高校审美教育的功能与原则

第二章 高校审美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节 现代高校审美教育的目标体系
第二节 现代高校审美教育的内容体系

第三章 高校审美教育中的教师分析
**节 高校教师的审美素质
第二节 教师审美素质与学生审美素养构建
第三节 教师审美素质提升的策略

第四章 高校审美教育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
**节 高校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 高校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
第三节 高校学生审美心理的培养

第五章 高校审美教育课程建设
**节 高校审美教育课程的特质与载体
第二节 高校审美教育课程建设的原则
第三节 高校审美教育课程建设的创新发展

第六章 高校审美教育的多维路径
**节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审关教育
第二节 自然事象中的审美教育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以美化心,以美育德:高校审美教育研究 节选

  结合前面对审美所下的定义,综上所述,审美认知教育实际上是对审美活动中的认知过程和接受过程实施的教育,是对美的信息进行输入、编码、转化、储存、提取运用等的审美信息加工活动。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审美认知教育是促使受教育者形成的一个审美心理认知结构。这一结构是审美个体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并对未来的审美活动起着支配作用。审美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对审美理论知识的把握了解,对审美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以及对审美活动心理机制的控制与把握。审美认知教育是个体进行审美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获得和运用加工审美信息的内部心理活动,对形成正确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笔者认为在原有的审美教育活动的前提下,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设计实施。  **,要注重系列性、层次性的审美基础知识教育。当前,在高校开展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开设的审美教育课程及活动主要集中于艺术教育环节,并且大多数的教育内容集中于专业类的审美技能的提升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摆脱以智育为衡量标准的基本思路。一般情况下,高校以审美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主要分为以艺术专业为基准的必修课程和以非艺术专业为基准的选修课程。而实际上,审美教育内容应与艺术教育、美学教育有所区别。审美教育不仅仅侧重美学基本理论的灌输与讲解,而且要将美学的原理与日常的审美鉴赏有机结合起来,构成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系列内容,进而普及审美教育的基本理论,促进审美素养的提升。其一,通过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先理解何为美、何为审美,以及为什么要审美、怎样审美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日常的审美鉴赏提供指导;其二,进行审美的生活性感知,通过进行具体的艺术欣赏、各种艺术门类的接触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批判,综合性了解绘画、雕塑、影视、戏剧、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等不同艺术的审美特质;其三,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各门类科学的教育活动中,并充分提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等审美对象的教育内容,*后将教育内容统一到人格的审美之中。  第二,注重对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等审美形式的辨明。在日常的审美认知教育中,对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等审美形式的辨明,也应当是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些样式的审美形态以各自不同的样式,从多维的角度刺激审美对象——大学生的感觉和情感,从而对他们产生作用,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例如,悲剧能够借助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这是由于悲剧主人公往往遭受的痛苦并不是由于他的罪恶,而是由于他的某种过失或者缺点,因此他的遭遇就会引起我们的同情与怜悯;特别是他又不是好到极点的英雄,而是和我们相似的凡夫俗子,这又会使我们担心自己会由于同样的错误或者缺点而受到惩罚,由此就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不安。悲剧的事物先压抑我们,之后鼓舞我们。悲剧有不幸,有死亡,但它的更本质的东西却是崇高性、壮丽性、英雄性。那种英勇不屈的品格、激烈悲壮的境遇使人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从而激发起努力向上的意识。在崇高与悲剧精神的感召下,我们才可以胸襟开阔,从而摆脱低级、庸俗的趣味,使生存质量不断得以改善。  相对悲剧,喜剧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体验,它往往带给人的是轻松感、愉悦感。喜剧先制造一种紧张,又使之在不付出主体代价的前提下得到解除。先惊后喜,由知觉想象到理解顿悟,感情的运动迅速敏捷,其间,没有心灵的痛苦。在喜剧氛围中,压力被缓解,情绪得到放松,心理达到缓和,精神得以休息。对常处于紧张心境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极好的心理补偿。喜剧欣赏要求人们要进行清醒理智的审美观照,机敏地发现其不协调的喜剧性,顿悟其喜剧意义,反思人类社会及人类自身的丑恶、缺陷和弱点,发现其反常、不协调等之处,从而锻炼、提高欣赏者的机智敏锐的审美判断能力,实现对自我与现实的超越。喜剧教育更利于培养人们幽默的审美心理、达观的人生态度。喜剧艺术的幽默性给人以深刻的影响。具有幽默态度的人乐观豁达、包容万象,以微笑面对生活。幽默的乐观精神使人会对某些令人尴尬的境遇、失误付之一笑,会在生活的波折面前泰然处之,并且可以清醒坦然地超越当下的矛盾与不足。  而丑和荒诞往往更加具有深刻的意味,“一旦放弃了通常的与和谐的,而且一旦形成的不平常的选择强烈吸引我们的注意时,我们便能领会到,那激发美感的东西表现了藏在内部的有价值的精神生活……一般来说,丑如果突然出现,就会含义深长”①。荒诞艺术促使人们从麻木、平庸的生活中猛然醒悟,从而深刻意识到生存环境的荒诞。它以非人化的人物形象表现人的尊严、价值的丧失,成就了“作为人而成为人”的价值的要求,从对丑与荒诞的感受中生发出摆脱丑与荒诞的愿望,在抑丑扬美的审美理想指导下投身于审美创造实践之中,用自己的行动去建造美好的世界。

以美化心,以美育德:高校审美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

  陈琦,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系,艺术学硕士,现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长期致力于手工技艺、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平面设计、现代设计艺术理论方面的研究。    李佳,现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长期致力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宣传思想工作研究。参与“三全育人”综合实践改革、文化强校工程、校园文化精品项目等实践项目建设。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