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学院制:区域课程供给新模式

学院制:区域课程供给新模式

作者:郭鸿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5.2(5.6折) 定价  ¥62.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学院制:区域课程供给新模式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723480
  • 条形码:9787520723480 ; 978-7-5207-234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学院制:区域课程供给新模式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1.一本关于学院制课程供给新模式的的参考读物; 2.教育案例聚焦学生个性发展和育人质量,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制:区域课程供给新模式 内容简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何为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一份时代的问卷,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是答题人,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人都是阅卷者。在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北京市东城区通过实施学区制和学院制改革,设置了多样化、自主选择的地方课程。 本书阐述了学院制课程的建设背景、供给模式的建构、课程纲要的编写、教学设计的编写和学院制课程的育人成效五个方面的内容。 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际教学案例,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教育生态,探索学院制课程供给新模式,为教育供需对接提供了区域解决方案。学院制改革是一次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区域教育体制改革尝试,有助于培养有本领、懂合作、能当担的时代新人。

学院制:区域课程供给新模式 目录

**章 学院制课程建设的背景

一、当下基础教育面临的新趋势、新问题

二、东城区基础教育“十五”以来的创新改革举措

三、国内学院制的经验与启示

第二章 学院制课程供给模式的建构

一、学院制课程的供给主体

二、学院制课程供给的整体架构

三、学院制课程的开发

四、学院制课程供给的机制与路径

五、学院制课程供给的质量监控

第三章 学院制课程的实践探索——课程纲要的编写

一、学院制课程纲要编写说明

二、学院制课程纲要举例

第四章 学院制课程的实践探索——教学设计的编写

一、学院制课程教学设计的编写说明

二、学院制课程教学设计举例

第五章 学院制区域课程的实施效果

一、改善了区域课程供给样态,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二、丰富了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促进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

三、拓宽了师资培养路径,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四、学院制课程的社会影响


展开全部

学院制:区域课程供给新模式 节选

**章 学院制课程建设的背景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之一,北京市东城区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较为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长期以来,东城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推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系列创新举措。如针对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校际资源配置不平衡、“择校”问题突出的现状,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2003 年,东城区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资源共享理念,2004 年开始试行学区化管理,以在教育系统内部实现“三个共享”,即设施设备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和人力资源共享,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针对东城区中小学生可自主支配的课外活动 时间有限且不能有效利用,课外活动资源未能有效利用,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形式单调,缺乏导向和服务等问题,2005 年,东城区启动了“蓝天工程”。“蓝天工程”以青少年学生课内外教育需求为出发点,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对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行统筹、协调、整合、利用,搭建网络化、数字化、社会化的课外活动管理信息平台,创设没有围墙的课外校园,构建课外活动管理新模式。 这些举措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基本解决了教育入学公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可选择的、满足个性需求的学习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未能将区域内一些小而散的教育资源集聚成一定规模的教育品牌,且优质品牌覆盖率不高;二是资源零散不成体系影响资源的利用率,如何将资源转化为课程尚需加强研;究;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研究学生成长规律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东城区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在学区制改革与原有“蓝天工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学院制”这一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新模式。学院制的由来以及需要构建怎样的机制、如何进行课程建设、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创新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学院制课程建设成为北京市东城区学院制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 一、当下基础教育面临的新趋势、新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我国更加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教育的公平与卓越,更加突出教育的国际化和竞争力;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的开放性、竞争性、融合性迅速增强。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培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现代化进程的各个领域,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提升教育质量的要求更为严格,促进教育公平的任务更为艰巨,实现教育创新的挑战更为严峻,扩大教育开放的需求更为迫切。同时,教育作为推动民族振兴、社会进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改革攻坚期的重要时刻,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牢牢把握促进教育公平为目的,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多举措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从而使课程改革集中体现“均衡、优质、特色”发展的新常态。北京市课程改革政策的制定与一系列举措,深刻影响着区域课程改革和学校课程供给。

学院制:区域课程供给新模式 作者简介

郭鸿: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东城区青少年教育学院院长,中学高级教师,留美硕士。任中国教育智库网生涯发展研究院特邀专家、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创新人才培养协作体副主任等职,曾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优秀教师、东城区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她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后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市规划办、北京教育学会等多项课题,进行相关教育教学研究,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市级奖项,并在报刊、杂志发表。主持申报的两项教育教学成果分别获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2018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