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气定神闲大智慧

作者:李保平
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22.1(4.9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气定神闲大智慧 版权信息

气定神闲大智慧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4岁1.国学故事,励志人生,立场鲜明; 2.旁征博引,谈古论今,题材丰富; 3.春风化雨,娓娓道来,文笔儒雅。

气定神闲大智慧 内容简介

《气定神闲大智慧》借助于中国古代典籍讲故事的优长,透过66篇短文,围绕表达和倾听、情趣和人生、胸怀和尊严等人们无法回避的实际问题,挥洒自如地征引诸多历史掌故轶事逸闻,恰到好处地提示了许多重要的人生哲理。一如春风化雨娓娓道来,使人于轻松阅读之中获益良多。

气定神闲大智慧 目录

国士和众人…………………………………… 1

士和士君子…………………………………… 7

小丈夫和大丈夫……………………………13

推其长者,讳其短者…………………………18

百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24

有一门功夫叫夸张……………………………27

有定力方能以静制动…………………………30

何谓“时然后言”……………………………34

引导的权术和艺术……………………………37

不肯强谏,反雨立闾巷………………………40

一语提醒梦中人……………………………43

揣着明白装糊涂……………………………46

对牛弹琴问题………………………………50

观其始而畏其卒……………………………53

恐其以我满贯……………………………… 57

慧眼识人,依据何在?……………………… 60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63

五不祥和五墨墨…………………………… 67

美好者不祥之器…………………………… 70

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73

名利攸关见胸怀…………………………… 76

礼义廉耻和见风使舵………………………… 80

不僵而僵和虏中吾指………………………… 83

伯乐相马和陈平智辩………………………… 88

曲高和寡和吠其非主………………………… 93

有意嘲讽和反唇相讥………………………… 97

谈笑微中,亦可以解纷……………………… 101

气定神闲大智慧…………………………… 104

斜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 108

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112

小聪明亦有雅趣…………………………… 115

小人无才,亦不能为小人………………… 118

危机和转机…………………………………… 121

精华和糟粕…………………………………… 124

细微处是紧要处…………………………… 127

换位思考,祛除烦恼………………………… 130

逻辑的力量不可战胜………………………… 135

人生乐趣在心境…………………………… 138

识见和定力…………………………………… 141

争名与逃名…………………………………… 146

得意与失意…………………………………… 149

胸怀和度量…………………………………… 152

疾驰和缓行…………………………………… 155

不言和好辩…………………………………… 159

敏捷和取巧…………………………………… 165

慕势与趋士…………………………………… 169

狂傲与圆滑…………………………………… 173

矫情与坦荡…………………………………… 176

多情与尴尬…………………………………… 179

俗见与虚荣…………………………………… 182

痛处和痒处…………………………………… 185

低调和张扬…………………………………… 191

诙谐和幽默…………………………………… 198

颜面和自信…………………………………… 204

不知忌讳和直来直去………………………… 207

口无遮拦与有意戏弄………………………… 210

一时颜面与一世颜面………………………… 213

铮铮铁骨与央浼人情………………………… 216

三寸气在千般用…………………………… 219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222

颜面何来……………………………………… 226

乞上一言为券……………………………… 229

敢于认错才有面子…………………………… 232

意气用事使不得…………………………… 235

对小人不可大意…………………………… 238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241

后记… ……………………………………… 244


展开全部

气定神闲大智慧 节选

国士和众人 亚圣孟子作为一位有政治抱负的士人而崇尚人格独立,并曾经直言不讳地对齐宣王陈说自己的这一主见: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孟子·离娄下》) 在孟子的心目中,君臣之间应当是平等的。君主可以选择臣子,臣子也可以选择君主;君主以何种态度对待臣子,臣子也可以用同样的态度来对待君主。 春秋末年,齐国贤相晏婴便是用这种态度来看待君臣关系的。《孔子家语·弟子行》记载孔子和弟子子贡的一段对话中,孔子便赞许晏婴说:“君择臣而任之,臣也择君而事之。有道顺命,无道衡命。盖晏平仲之行也。” 可惜的是,自秦汉以降,在封建纲常伦理的重重束缚下,与孟子上述相近似的言论越来越少见,大行其道的乃是“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不孝”的陈腐论调。正因为如此,孟子的这些话,才有如凤毛麟角般在封建专制的漫漫长夜里始终闪烁着思想的光辉。 孟子对齐宣王所言,并不是他的独创。早在孟子之前,晋国上大夫智氏的家臣刺客豫让,便提出并实践了著名的“国士众人之论”。 豫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永远令人感动的悲情人物,而豫让的人生悲剧即源于他的人生信念:“士为知己者死。”豫让的悲剧发生在春秋向战国转换的关节点上,即晋国三家分晋前夕。其时,晋国国君已然大权旁落,晋国六卿中的智氏、赵氏、魏氏、韩氏四卿联手灭了范氏和中行氏两卿,出现了四卿专政的格局。随后实力*强的智氏便向魏氏、韩氏出手,魏氏、韩氏无奈而割地给智氏,智氏又向赵襄子提出割地索求,却被赵襄子断然拒绝。于是,智氏便联合魏氏、韩氏攻打赵氏,结果在晋阳之战中赵襄子暗中串通魏氏、韩氏联手对付智氏,强势的智氏兵败后身首异处。赵襄子恨意难消,遂油漆智氏的头颅作为盛酒的饮器(《韩非子》《吕氏春秋》则云:赵襄子油漆智氏的 头颅作为溲器,也就是尿壶)。曾经在范氏、中行氏府上做过家臣的豫让,后来做了智氏的家臣,智氏生前对豫让颇为敬重。智氏死后,豫让先是潜逃到山中避难,随后又不顾个人生死,一而再,再而三地想为智氏报仇。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详细记载了豫让为智氏复仇的经过: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 !”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 ?”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 !”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 !”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在这个故事中,*让人难以忘怀的是豫让的“国士众人之论”:“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不消说,支撑豫让以死报答将自己作为国士的智氏之大恩的,乃是根深蒂固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传统观念。 《吕氏春秋·季冬纪·不侵》对豫让的报恩缘由做了详尽的诠释: 豫让之友谓豫让曰:“子之行何其惑也 ?子尝事范氏、中行氏,诸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至于智氏,而子必为之报,何故?”豫让曰:“我将告子其故。范氏、中行氏,我寒而不我衣,我饥而不我食,而时使我与千人共其养,是众人畜我也。夫众人畜我者,我亦众人事之。至于智氏则不然,出则乘我以车,入则足我以养,众人广朝,而必加礼于吾所,是国士畜我也。夫国士畜我者,我亦国士事之。” 刺客豫让的国士众人之论一目了然:所谓国士和众人,指的皆是主人对家臣的不同态度,换言之是主人对待家臣的迥然不同的两种待遇。国士众人,了了分明;人家怎么对待我,我便怎么对待人家。豫让在范氏、中行氏府上的时候,主人只是将他当作一般人对待,故而在范氏、中行氏落难时,豫让也仅是用一般人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不幸而了无动心。来到智氏府上后,豫让受到了国士般的礼遇,故而在智氏兵败身亡后,率性而为的豫让便坚定地选择了以死相报,而不顾及什么大是大非成仁取义,不管为恃强凌弱、多行不义的智氏去殉葬值不值得。豫让不惜以自己的性命来回馈敬重自己、看重自己价值的主人,却又不去区分如此轻掷生命究竟有无价值,扭曲的社会形成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扭曲现象,豫让或许就是这种扭曲现象的一个衍生品。如果处在一个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平等共处的社会里,豫让会为智氏去死吗?豫让令人钦敬的地方在这里,使人惋惜的地方在这里,启人深思的地方也在这里。 豫让死后,他的“国士众人之论”犹如洪钟大吕迅速传播开来。利用他的死和他的“国士众人之论”饶舌做文章的文人学士不知凡几,多是为了让君主汲取豫让的前车之鉴、尊重人才而引申发挥,也有出于封建忠君观念而对豫让其人其事刻意指责。要而言之,多是一些希望得到统治者青睐的名利客的说辞。比较起来,明人方孝孺的《豫让论》反倒值得一读。方孝孺虽然对豫让持批评态度,却同时点出了人们认识上的偏颇: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 ?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余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往事越千年,豫让、孟子已为陈迹,国士众人之论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他们的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希望得到尊重、希望享有做人的尊严价值、希望人与人之间平等对待的强烈呼吁,却永远也不会被湮灭。

气定神闲大智慧 作者简介

李保平,笔名恢嘉、崇璞。太行山区涉县人。1982年阳春毕业于河北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安于为人作嫁。年近花甲及年逾花甲之后潜心书卷,围绕人生课题奋笔耕耘,出版有《参悟智慧人生》《涵养与权谋》《尊严与虚荣》《歧路抉择》《坎坷人生》《斯人何以佯狂》《透过历史看女人》《醉酒百态》等书。“此身已结书卷缘,愿伴书卷度此生”,已然真切地道出了作者的志趣爱好价值观。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