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六版)(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六版)(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者:陆贵山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04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50.9(8.5折) 定价  ¥59.9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六版)(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版权信息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六版)(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是国内同类教材中很好和经典的版本,力求从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去理清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主要线索,从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文艺史等方面阐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和见解的基本精神及其主要意义,以避免使某些理论观点和个别结论僵化。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六版)(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录

**讲
评普鲁士*近的书报检查令(摘录)
讲解

第二讲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摘录)
讲解

第三讲
神圣家族(摘录)
讲解

第四讲
德意志意识形态(摘录)
讲解

第五讲
卡尔·倍克“穷人之歌”,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诗歌(摘录)
讲解

第六讲
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摘录)
讲解

第七讲
共产党宣言(摘录)
讲解

第八讲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摘录)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摘录)
讲解

第九讲
致斐迪南·拉萨尔
致斐迪南·拉萨尔
讲解

第十讲
致敏娜·考茨基
讲解

第十一讲
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
讲解

第十二讲
致保尔·恩斯特
讲解

第十三讲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讲解

第十四讲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列·尼·托尔斯泰
列·尼·托尔斯泰和现代工人运动
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
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
讲解

第十五讲
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摘录)
讲解

第十六讲
青年团的任务(摘录)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
讲解

第十七讲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解

第十八讲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
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讲解

第十九讲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录)
讲解

第五版后记

第六版后记
展开全部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六版)(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节选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六版)/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像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因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而改变历史状态、历史条件和历史基础以及相应的意识形态形式的*根本的途径和道路,不是靠文人的文本批判和文化批判。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阐明的,“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来消灭的”,“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观念的历史主义者们迷信通过对历史的文本结构的解析达到颠覆历史社会结构的目的,这不过是天真而浪漫的幻想。这种企图假手于批判性地解析历史文本的叙述策略,决不会对一定时代的历史基础和生活条件的发展和改造发生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即便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思想启蒙,总归也取代不了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的巨大的物质力量。“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的关系是互为前提、辨证统一的。“人创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创造人”,况且“环境创造人”又以“人创造环境”为条件。人们所面对的现实环境和文字记载的历史环境,决不限于文本环境。虽然不能否认文本和历史存在着“互文性”的一面,但也确有“差异性”的一面。这种情况下,对历史文本的解读和评判往往与客观对象的本性和真实相背离、相违反,造成人为的纷扰和混乱。尽管重写历史文本具有双重性,有时可能纠正了那些被某些人所误读的历史,但有时又可能加重和加深了对历史文本的误写,铸成新错。须知,历史存在虽然不能排除和脱尽人文因素和主体因素,但必须承认,历史的存在和发展是遵循着客观规律的。这是不以个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历史规律可能表现出一定的相对性和概率性,然而总是通过偶然性为自己的发展开辟前进的道路。一方面,“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另一方面,“我们已经看到,在历史上活动的许多单个愿望在大多数场合下所得到的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往往是恰恰相反的结果,因而它们的动机对全部结果来说同样地只有从属的意义”,同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在这些动机背后隐藏着的又是什么样的动力?在行动者的头脑中以这些动机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原因又是什么?”恩格斯的这些分析对通过解读历史的语言文本来顽强地表现自我意志的哲学幻想是完全适用的。令人感到可悲的是,他们解读历史的语言文本的政治目的“根本不提真正历史的事件,甚至不提政治对历史进程的真正历史的干预,他们的叙述不是以研究为根据,而是以任意的虚构和文学胡诌为根据”。  历史尽管是在人们的意识中反映出来的,但这丝毫不能改变历史仍然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客观的现实过程。历史观念和历史意识实际上只不过是社会存在和历史条件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在阐释唯物史观时说:“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包括新历史主义者所创造出来的关于历史的观念、思想意识和理论词句,“要从人们的意识中消除这些观念,只有靠改变条件,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马克思、恩格斯曾对那些无限度地夸大意识和观念的作用的唯心主义思想家进行过无情的驳斥。他们说:“关于这些思想家应当指出,他们必然会把事物本末倒置,他们认为自己的思想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创造力和目的,其实他们的思想只是这些社会关系的表现和征兆。”这些思想家们总是幻想靠“假定观念和思想支配着迄今的历史,假定这些观念和思想的历史就是迄今存在的唯一的历史之后……亦即顺应逻辑规定之后,在他们根本把人们关于自身的意识的历史变为人们的现实历史的基础之后,——在所有这一切之后,把意识、观念、圣物、固定观念的历史称为‘人’的历史并用这种历史来偷换现实的历史”,“这样,历史便成为单纯的先入之见的历史,成为关于精神和怪影的神话”。马克思、恩格斯把“文献的历史”和“现实的历史”严格地区别开来。他们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时指出:“这些‘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像所有德国的思想家一样,经常把文献的历史和现实的历史当作意义相同的东西而混淆起来……他们把自己的始终非常丰富的幻想和现实等量齐观,以此来掩饰他们在现实的历史上曾经扮演过的并且还在继续扮演的可怜的角色。”这是多么精当和深湛的分析。由于观念的历史主义者把抽象的人的观念描绘成历史发展的动力,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公然舍弃了现实的历史条件,只能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嘲讽道:“他把世界当作自己关于世界的观念来把握,而作为他的观念的世界,是他的想像的所有物、他的观念的所有物、他的作为所有物的观念、他的作为观念的所有物、他自身所有的观念或他的关于所有物的观念。他把所有这一切表达为一句无与伦比的话:‘我把一切都归于我。’,将历史转换成语言文本,通过对语言文本的解析来改写和重塑历史,并融入自我的意识、倾向的幻想。这实际上是凭借文本的叙述、阅读、变换和组合来演绎和图解”把一切都归于我“的自我意识和历史观念。青年黑格尔派首先把语言的世界变成了”独立的世界“,然后再用”词句的世界“取代”现实的世界“。这种”从语言过渡到生活的整个问题,只存在于哲学幻想中“。他们发现了一个”震撼世界的思想“,幻想用”改变了的意识、对现存诸关系的稍新的解释,能够把整个现存世界翻转过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尽管青年黑格尔派思想家们满口讲的都是‘震撼世界’的词句,而实际上他们是*大的保守分子。他们之中*年轻的人确切地表达了他们……仅仅是为反对‘词句’而斗争。不过他们忘记了: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现存世界的词句,那末他们就绝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的世界。”他们把“思辨的观念、抽象的观点变成了历史的动力”,实际上是把历史变成了观念的历史或历史的观念史,即变成了“伪历史”,“这种在观念上的超出世界而奋起的情形”,正是这些“哲学家们面对世界的无能为力在思想上的表现”。  ……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六版)(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者简介

  陆贵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文艺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曾为全国社科规划(社科基金)中国文学组召集人,现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第1首席专家。重要著作有:《艺术真实论》《审美主客体》《宏观文艺学论纲》《人论与文学》《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文艺理论与文艺思潮》《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唯物史观与文艺思潮》等,汇辑出版《陆贵山论集》(2卷本)和《陆贵山文集》(8卷本)。多次荣获***和省部级大奖:《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荣获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荣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本人被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和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授予“中国文艺理论突出贡献奖”和“马列文论研究终身成就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