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不敢为人师”的教育家柳宗元

“不敢为人师”的教育家柳宗元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5-01
开本: 26cm 页数: 144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3.1(7.2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不敢为人师”的教育家柳宗元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3113409
  • 条形码:9787203113409 ; 978-7-203-1134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不敢为人师”的教育家柳宗元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梳理了柳宗元之教育思想,即培养君子的教育目的观,博极群书的教育治学方法观,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教育主张观,交以为师的教育师道观及其民族教育思想。 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述评结合,观点正确,道出了柳宗元教育思想的内涵、特点、价值意义和时代局限性,有助于我们当前的教育者辩证吸收其营养价值。

“不敢为人师”的教育家柳宗元 内容简介

本书稿全面梳理了柳宗元之教育思想, 即培养君子的教育目的观, 博极群书的教育治学方法观,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的教育主张观, 交以为师的教育师道观及其民族教育思想。

“不敢为人师”的教育家柳宗元 目录

**章 柳宗元教育思想述评
一、柳宗元的生平及其成长境况
二、柳宗元教育活动的概况
三、柳宗元教育思想评价

第二章 柳宗元“培养君子”的教育目的观
一、道德修养与治术才干紧紧结合
二、柳宗元“培养君子”教育目的观的历史因缘性与当下意义
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教育目的与柳宗元教育目的之比较

第三章 柳宗元“博极群书”的教育治学方法观
一、“读百家书”
二、“采摭奥旨”
三、“益于世用”

第四章 柳宗元“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教育主张观
一、“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尊重个体的本性,因势利导
二、顺从天性的同时,个体也应该积极努力上进

第五章 柳宗元“交以为师”的教育师道观
一、学必有师
二、交以为师
三、去名取实

第六章 柳宗元的民族教育思想
一、开拓民族教育的思想基础:行圣人之道
二、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重修府学和孔庙
三、民族教育的特殊措施:再建大云寺
四、民族教育的施政侧重:废除不合理的制度与教导农业礼仪文化

第七章 柳宗元教育思想著名篇章 选读与简评
一、《封建论》
二、《四维论》
三、《守道论》
四、《六逆论》
五、《送元秀才下第东归序》
六、《送崔子符罢举诗序》
七、《师友箴》(并序)
八、《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不敢为人师”的教育家柳宗元 节选

  《“不敢为人师”的教育家柳宗元/教育薪火书系·**辑》:  一、柳宗元的生平及成长境况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原籍河东(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自称“河东解人”。我国唐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育上的理论贡献及实践,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今天依旧对当前的教育活动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柳宗元的祖籍是唐朝河东郡,柳宗元曾言:“河东,古吾土也。”正因如此,柳宗元被后世称为“柳河东”。柳家原本是望族世家,柳宗元在《故大理评事柳君墓志》中写道:“柳族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①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柳宗元的八世祖柳僧习是后魏扬州大中正、尚书右丞;七世祖柳庆,西魏时期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转左仆射;六世祖柳旦,在后周时期做官,因功被授予仪同三司、中书侍郎,后周灭亡后,隋朝大业年间曾摄判黄门侍郎;五世祖柳楷,在隋唐之交曾担任过济、房、兰、廊四州的刺史;曾祖父柳从裕,担任过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县东南)的县令;祖父柳察躬,做过湖州德清县(今浙江德清县)的县令;父亲柳镇以举明经人仕,在唐玄宗天宝末年担任过太常博士的官职。安史之乱被平定后,柳镇先后担任过录事参军(掌管文书、监察)、长安主簿(典领文书、办理事务)、殿中侍御史(掌管殿廷仪仗警卫和京城纠察事)等中下级官职。柳氏家族的社会地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衰落。正如柳宗元在《与杨京兆凭书》一文中所说:“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十者。”②  柳宗元的父亲柳镇是一位颇具文才、长于政事、怀抱济世安民鸿鹄之志的人物。他通晓儒家经典书籍,擅长诗文写作,广交朋友,在当时有一定的社会名望。他还是一位刚正不阿的人物,敢于直言进谏。柳宗元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父亲:“先君之道,得《诗》之群,《书》之政,《易》之直方大,《春秋》之惩劝,以植于内而文于外,垂声当时。”柳镇可谓生不逢时,如果他正处于唐太宗贞观年间,或许还会有杰出的建树;但柳镇盛年时期正处于大唐王朝急剧滑向衰亡没落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环境极其黑暗腐朽,“时运不济”以致他“命途多舛”。在这种极端困苦的人生境遇中,柳镇依然保持了秉直的个性和乐观的心态。这一切,无疑对还处于成长中的柳宗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宗元的母亲,出身于著名的士族范阳卢氏,其出生时这个豪门大族亦已没落。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卢氏的成长。卢氏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七岁的时候即通晓“毛诗”以及刘向的《烈女传》,有着相当高的文化素养。这可以从一个间接材料加以证实,柳镇曾对柳宗元说:“吾所读旧史及诸子书,夫人闻而尽知之无遗者。”卢氏为人勤恳善良,又有学问,既是柳宗元的慈母,又是柳宗元幼年时代的**任启蒙老师。父教母爱的家庭氛围,使得柳宗元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柳宗元日后坚强性格的形成和学业有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柳宗元的少年成长时期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柳宗元出生,此时距安史之乱平定已经过去了十年的时间,但是十年前造成的社会伤害依旧没有得到完全恢复,大唐王朝依然在缓缓的调养中。这一年,柳宗元的父母均三十四岁,正值盛年。柳宗元是这对夫妻的第三个孩子,也是夫妻俩唯一的儿子。柳镇此时正在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担任主簿的官职,是个低级公务员,薪水非常微薄。出于一家人日常生计的考虑,在柳宗元四岁的时候,柳镇向朝廷主管官员任免的机构请示,要求外放到江南的宣城担任县令。县令和主簿虽然在品阶上是等同的,但担任地方上的县令,实际收入要远比在京担任主簿的收入要高。四年之后,柳镇又从宣城县令转调任阌乡县令。由于柳宗元和他的两个姐姐此时还年幼,因此母亲卢氏并未跟随丈夫一同赴任,而是留在长安照顾三个年幼的孩子。在母亲的教育下,年仅四岁的柳宗元就可以熟练地背诵14篇古代的辞赋作品。  在柳宗元幼年的成长过程中,大唐王朝内部政治局势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地方拥有军政财大权的节度使屡屡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导致社会时局一直动荡不安。例如,建安二年(781),柳宗元九岁,大唐王朝发生了地方势力反叛事件:河北地区的卢龙、成德、魏博三个藩镇叛乱。史书上将这次叛乱事件称为建中之乱。建中之乱的直接原因是担任成德镇的节度使李宝臣(原是安史之乱中史朝义的部将,原名为张忠志,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唐王朝为笼络河北降将而将其招安,并赐名为李宝臣)病死之后,其子李惟岳请求继袭。当时唐德宗李适刚刚即位不久,内心颇有恢复大唐王朝国势的宏图远志,对这一不符合朝廷官员任免的无理要求断然拒绝。李惟岳于是就联合河北的卢龙、魏博二镇和梁崇义,一共四镇进行了反叛。以此叛乱为起点,后又引发诸多叛乱,前前后后延续了四年时间。这次大动乱是大唐王朝继安史之乱后的又一次大的社会动乱,战火波及关中、河南、河北以及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致使这些地区的土地完全荒芜,人民流离失所。  在这一社会动乱期间,柳宗元告别了依旧留在长安的母亲,被送到了父亲的身边。叛乱被完全平定时,柳宗元和父亲正身处江西。当听到朝廷*终胜利的消息之后,十二三岁的柳宗元应请代他人写作了《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的奏章。这篇文章是柳宗元流传至今的*早作品。在这篇文章中,少年柳宗元借机阐述了自己反对封建割据、渴望国家安定统一的愿望。之后,柳宗元逐渐被世人赞誉为“才子”。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在《柳子厚墓志铭》中称赞其:“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新见头角,众谓柳氏有才矣。”(《韩昌黎全集》)贞元四年(788),柳镇回到长安,担任京官,为殿中侍御史,十六岁的柳宗元也结束了自己少年时期辗转不定的漂泊生活。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