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课程重构的现实路径:基于初中生物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课程重构的现实路径:基于初中生物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作者:张涛主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5-01
开本: 24cm 页数: 294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3.3(4.9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课程重构的现实路径:基于初中生物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8763408
  • 条形码:9787508763408 ; 978-7-5087-6340-8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课程重构的现实路径:基于初中生物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本书特色

本书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首先是站在课程的层面,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学。书中的内容涵盖了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梳理、课程实施的方法等多个方面。其次是具有较强的前卫性。然后是***地回答了“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样?”三个教学中很基本的问题。*后是内容来自实践,又可用于指导实践。书中提供的丰富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案例可以为教学提供直接的借鉴。

课程重构的现实路径:基于初中生物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六章, **章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本书中课程整合的整体构架 ; 第二章介绍了主题设置的原则、步骤及部分案例 ; 第三章介绍了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设计工具及说明 ; 第四章介绍了课程整合的延伸, 内容主要包括实践活动的开发、实施和保障 ; 第五章介绍了如何针对STEM项目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实施, 并通过评价保证项目实施的效果 ; 第六章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归纳提升。

课程重构的现实路径:基于初中生物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目录


前言……………………………………………………………… 1


**章 核心素养呼唤课程整合………………………………… 5

**节 核心素养,未来社会的人才要求 5

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素养要求??……………………………… 5

二、国际国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7

第二节 课程整合,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18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需具有的特点??……………………… 18

二、当前课程教学制约核心素养发展的因素??………………… 19

三、课程整合与核心素养发展的关系??………………………… 21

第三节 实践探索,初中生物的课程整合 23

一、国内外生物课程整合的研究??……………………………… 24

二、威海市初中生物课程整合的探索??………………………… 31


第二章 课程整合的主题设置…………………………………… 35

**节 大概念统领下的主题设置 35

一、大概念统领下的主题设置原则??…………………………… 35

二、大概念统领下的主题设置步骤??…………………………… 37

三、大概念统领下的主题设置架构??…………………………… 41

第二节 基于 STEM 项目的跨领域整合主题设置 48

一、跨领域整合主题设置原则??………………………………… 49

二、跨领域整合主题设置步骤??………………………………… 49

三、跨领域整合主题设置案例??………………………………… 54


第三章 大概念统领下的课程整合……………………………… 60

**节 大概念统领下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 60

一、课程整合的总体教学策略及阐述??………………………… 60

二、课程整合的具体教学策略及阐述??………………………… 62

第二节 大概念统领下课程整合的教学方式 65

一、课程整合的主题课型设置??………………………………… 65

二、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74

第三节 大概念统领下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82

一、课程整合的设计工具及说明??……………………………… 82

二、课程整合的设计要点及解读??……………………………… 90

第四节 大概念统领下课程整合的组织实施 93

一、前科学概念的暴露与转化??………………………………… 93

二、知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 97

三、相关问题的解决与交流??………………………………… 104

四、知识结构的巩固和应用??………………………………… 110

第五节 大概念统领下课程整合的教学评价 114

一、课程整合的过程性评价??………………………………… 114

二、课程整合的终结性评价??………………………………… 127


第四章 实践活动与概念理解的整合………………………… 133

**节 概念理解的过程 133

一、基于学习进程发现疑难问题??…………………………… 133

二、根据教学需要整合实践活动??…………………………… 136

三、通过活动开展实现概念理解??…………………………… 138

第二节 实践活动的开发 141

一、实践活动的开发途径??…………………………………… 141

二、实践活动的开发内容??…………………………………… 143

第三节 实践活动的实施 149

一、教师层面的实施??………………………………………… 149

二、学生层面的实施??………………………………………… 151

第四节 实践活动的保障 162

一、实践活动的时间统筹??…………………………………… 162

二、实践活动的多元评价??…………………………………… 164

三、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 166


第五章 基于 STEM 项目的跨领域整合??…………………… 169

**节 STEM 项目的教学设计 169

一、STEM 项目的教学设计原则……………………………… 169

二、STEM 项目的教学设计框架……………………………… 171

三、STEM 项目的教学设计案例……………………………… 172

第二节 STEM 项目的组织实施 178

一、STEM 项目组织实施的培训……………………………… 179

二、STEM 项目组织实施的过程……………………………… 181

三、STEM 项目组织实施的保障……………………………… 191

第三节 STEM 项目的学习评价 193

一、STEM 项目资料搜集的评价……………………………… 193

二、STEM 项目计划制订的评价……………………………… 195

三、STEM 项目计划实施的评价……………………………… 199

四、STEM 项目产品质量的评价……………………………… 204

第六章 课程整合与核心素养的对接………………………… 207

**节 课程整合与生命观念的对接 207

一、丰富学生的体验??………………………………………… 207

二、重视概念的理解??………………………………………… 211

三、致力大概念建构??………………………………………… 214

第二节 课程整合与科学思维的对接 216

一、培养归纳与概括能力??…………………………………… 217

二、培养模型与建模能力??…………………………………… 219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224

第三节 课程整合与科学探究的对接 227

一、注重发现和提出问题??…………………………………… 227

二、注重设计和实施方案??…………………………………… 230

三、注重开展合作和交流??…………………………………… 232

第四节 课程整合与社会责任的对接 235

一、重视社会议题讨论??……………………………………… 235

二、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237

三、落实健康生活方式??……………………………………… 238


附:课程整合案例……………………………………………… 242

案例 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以主题为单位的整合) 242

**课时 前知展现和结构完善课??………………………… 242

第二课时 探究实践课??……………………………………… 252

第三课时 答疑解惑和巩固应用课??………………………… 265

案例 2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以课时为单位的整合) 274

参考文献………………………………………………………… 290

引用案例来源…………………………………………………… 293


展开全部

课程重构的现实路径:基于初中生物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节选

第二节 课程整合,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通过对国内外核心素养研究的梳理可知,核心素养是课程实施的主要目标,课程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课程建设与学生核心素养具有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需具有的特点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性质特点,是由核心素养的内涵定位决定的。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要具有基础性 核心素养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呈爆炸式增长的态势下提出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既要能够反映时代的特点和科技的进步,又要在有限的课时中让学生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因此,“少而精”成为课程内容设置的目标。 “少而精”指的是课程内容要具有基础性,即既要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密切,又要能够作为后续学习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课程的基础性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选材上的要求,要凸显概念在课程中的地位,淡化细枝末节的内容;其次,是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要求和期待,精练的课程内容保证了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后,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定位,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应该能够对重要的概念有较好的理解和应用,进而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和背诵。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要具有整合性 如前所述,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决定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需具有整合性,即不能只拘泥于学科内孤立的知识和能力、拘泥于各学科各学段的特有知识和能力,而应实现学科内和学科间的“统整”,以整合性的课程发展综合性的核心素养。 整合,是将不同的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或将不同的部分纳入整体当中。课程的整合性通常是指,将学校课程内容与社会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生活纳入学生教育的整体中,通过有机融合,实现学校、社会和生活教育的统整。课程的整合性可以从学科知识的整合、知识与生活的整合等方面体现。学科知识的整合,是以主题、问题、概念或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中心组织学科内的知识或连接不同学科。知识与生活的整合,是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自我的关系作为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主题,从而将学科知识和学生生活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学习。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要具有实践性 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实践,因为,实践是学科知识内化和建构的前提,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社会责任感、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性格、人际交往能力及良好的处世心态等也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要以活动为主要实施形式,以实践为重要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观察、调查、考察、实验、设计、操作、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积累实际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创新和实践能力,锻炼意志品质。 二、当前课程教学制约核心素养发展的因素 尽管世界各国在通过课程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规划,但在实施层面,大多数国家的课程建设还没有能够完全满足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在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受到了课程教学诸多因素的制约。 (一)课程设置学科化 当前,我国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学科为主,中小学的绝大多数课程都属于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依据知识门类分科设置的课程,课程内容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选择和安排。由于学科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所以容易忽略学生的认知逻辑及生活实际。此外,学科课程过于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容易出现学科知识容量偏大,教学时间紧张的问题,不少教师采用减少实验、探究等实践活动的方式保证知识学习。由此可见,学科化的课程设置方式,偏重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获得知识的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学科之间相隔离 学科化的课程设置,强调学科的区别和界限,导致彼此之间形成了相对孤立、相互重复、相互脱节的隔离状态。许多教师只关注本学科的内容而不关注学科之间的融合,对学科之外的知识和教学状况了解不够;学生只在学科情境下习得学科知识,很少有机会接受学科之外的综合教育。然而科学发展整体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不同学科的原理或认识方法不断交叉渗透,需要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学科之间的广泛联系。另外,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不是某一学科可以单独解决的,将本来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割裂开来,会使学生眼界狭窄,方法单一,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综合性知识欠缺,而这一切,正是核心素养缺乏的表现。 (三)教学方式接受式 我国的课程改革虽然已经推行了近20年的时间,但接受式教学的方式仍普遍存在。接受式是与发现式相对立的教学方式,强调学习内容的直接传递,告知的是确定的结论。在这种封闭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一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失去了很多自主发现的机会;二是更注重知识的记忆,对概念的深入理解重视不够;三是不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活动体验较少,实践能力较差。接受式教学主动性、思维性和实践性的缺失,使得核心素养的培养难以很好实现。 (四)学习结果碎片化 以“知识立意”的纸笔测试方式,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考试的指挥棒下,许多老师的教学仅仅注重对知识点的精准记忆和解题时的应用,而忽视对学习内容的整体认知。教师一个个知识点地“教”,学生一个个知识点地“学”,使得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接受的是碎片化的信息,掌握的是零碎的知识点,无法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关联,也不能很好地认识学科的全貌,更不利于系统化、整体化思维能力的形成。 三、课程整合与核心素养发展的关系 课程教学制约核心素养发展的问题,需要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加以解决。课程教学的改革有多种途径,课程整合便是其中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一)课程整合的内涵及相关研究 1.课程整合的内涵 课程整合是打破知识归类的限制,将课程进行统整的一种课程设置形式。课程整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课程整合不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念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广义的课程整合包含四个层面——经验的整合、知识的整合、社会的整合和课程的整合,其*终目的在于学校教育与民主、社会的统整。 狭义的课程整合是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具体来说是指将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狭义的课程整合针对的是教育领域中学科内和学科间知识存在的割裂和对立的问题,涉及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各个方面。目前国内的课程整合多属于此,本书中的课程整合也属于此类。

课程重构的现实路径:基于初中生物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

张涛,山东荣成人,山东省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初中教研室主任,初中生物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育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课题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国培计划”远程教学培训专家,山东师范大学生物教育硕士生导师,全国教育大会山东省宣讲团成员,山东省远程研修初中生物课程专家,威海市教育名家工作室(初中生物)主持人,山东科技版《生物学》教材执行主编。主编、参编书籍多部,在《课程教材教法》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在全国各地做学术报告数百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