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头颅记
-
>
食南之徒
-
>
外国文学名著名译丛书:漂亮朋友
-
>
(精)我们八月见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0册:1972-1974
-
>
故事会;刀客
-
>
刀锋
上锁的房间 本书特色
福尔摩斯携手“马耳他之鹰”
唐人街上揭秘爱人噩梦真相
Deadly Pleasures年度*佳犯罪小说
《西雅图时报》年度*佳悬疑小说
迄今无人逾越的福尔摩斯新故事
退隐山林十五年后再次启程
美国版阿加莎.克里斯蒂首度引进中国
系列累计销量百万册
玛丽.罗素与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
《养蜂人的门徒》
《女子军团》
《玛丽来信》
《沼泽》
《东方历险记》
《正义之殿》
《游戏》
《上锁的房间》
《蜜蜂的语言》
《蜂房之神》
《海盗王》
《影之衣》
《梦幻间谍》
《失踪疑云》
在读者熟知的柯南.道尔版福尔摩斯探案故事结尾,福尔摩斯决定退休,回到苏塞克斯郡的山间养蜂。劳拉.金的“玛丽.罗素与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便从这里开始。
十五年后,当酷大叔遇上小萝莉……
作品从少女玛丽.罗素的视角出发,以她与福尔摩斯的相遇、相爱及婚姻生活为时间轴,场景遍及世界各国,将历史事实、真实人物与冒险故事相结合,对读者熟知的福尔摩斯故事进行了解构与重设,既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福尔摩斯,又塑造了福尔摩斯夫人玛丽.罗素这样一个独立、机智、果敢的全新女性角色。
二人通力合作,在一次又一次不可能的情况下成功破解阴谋,从而令本书系被各国媒体评论为迄今无人逾越的福尔摩斯新故事。而作者劳拉.金也因数十年的笔耕不辍,几十项大奖的获得,以及这十四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成为美国悬疑推理小说界久盛不衰的天后级人物,被视为美国版的阿加莎.克里斯蒂。
在中文版的设计上,我们突破了国内传统的图书比例,采用与美国版一致的130mm*210mm尺寸,开本瘦长,便于抓握,同时,高品质轻型纸的使用,既凸显了图书的质感,又降低了总体重量,使书籍便于携带,便于阅读。
上锁的房间 内容简介
“我知道,这扇门通往一间公寓。但它相当隐蔽,没有人知道,除了我。”
1906年,美国,旧金山。空前的大地震及随之而来的大火几乎毁灭了整座城市。然而,六岁时的这段记忆却在玛丽.罗素的脑海中被封存。
十四岁,一场意外的车祸发生,罗素的父母与弟弟坠下山崖,只有她一人得以幸存,此后,她离开美国,前往苏塞克斯,始终因负疚而噩梦缠身。
直到十年之后,她在爱人福尔摩斯的陪伴下重返家园,才发现一切早有肇因。
在尚未写就《马耳他之鹰》的达希尔*哈米特帮助下,福尔摩斯渐渐揭开了往事的面纱……
上锁的房间 目录
序曲/2
**部 罗 素/5
第二部 福尔摩斯/131
第三部 罗 素/227
第四部 福尔摩斯/283
第五部 罗 素/333
尾声/357
后记/361
上锁的房间 节选
1914年秋天,父亲开着车带我们去湖畔小屋过周末,在征兵和战争毁了我们的生活之前,*后一次家庭出行。那一段路很难走,父亲又有些心不在焉,汽车突然偏了出去,停了一下,便冲下悬崖,掉进了大海。那一偏,将我甩了出来;但是父亲、母亲还有弟弟,全都随着车飞了下去,然后没入了那片火海。
之后,我在医院度过了秋天,承受着伤口留下的疤痕和一阵阵疼痛。但是,比伤疤更糟糕的是,恢复意识之后,我便深深陷入内疚之中——我独自活了下来,像犯了罪一般,痛苦不堪;*重要的是,我知道,我才是这场意外的罪魁祸首,正因为知道,所以才更觉得钻心蚀骨。是我分散了父亲的注意力,是我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弟弟吵得热火朝天。是我害死了他们,还要独自活着承受愧疚。
带着这样的记忆不可能活下去,但是又忘不掉。之后几周,白天的时间,我都会试着将这件事埋在稚嫩的大脑深处;但是一到夜晚,这个噩梦便开始缠着我,一缠就是好些年,我总能想起汽车冲下悬崖的声音和画面。
所以,将过去一股脑儿全塞进满满当当的橱柜,比分拣要拿来展示的记忆和要隐藏的记忆容易很多。因为我精神强大,意志坚定,所以这扇门才能一直紧闭,我甚至想忘记它的存在。直到后来,船从孟买港起航,一路驶往加利福尼亚,船头像楔子一样,撬着橱柜的门边。
以前,父亲每天都会来图书室。他在那张被遮起来的桌子前落座,从珐琅盒里取出雪茄,用放在桌子上的工具剪开,坐到壁炉前的另一把椅子上读报纸。如今,椅子蒙上了帆布,壁炉也冰凉空洞。父亲是个和蔼的人,应该允许我自由出入,所以我当时应该总是进进出出,带着问题,带着自然历史的标本,带着小发现、小抱怨、小建议。但这一画面,究竟是从过往经验拼凑成的,还是假设推理,添了现实骨血的臆测?
无从得知。但我能感觉到,很久以前,他在这里,我也在。这一刻,知足了。我心不在焉地把歪着的画正了正,将几本错位的书本码齐,然后出了图书室,朝楼上走去。
没看到福尔摩斯人影,但我听到天花板上有动静,他去了阁楼。我站在父母的卧室门前,小心翼翼地观望着,不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了,面对这对夫妻的卧室中可能浮现的亲密行为。然而,这个房间并没什么隐私的感觉,至少现在没有。福尔摩斯已经把窗帘拉开了,午后的阳光从朝南的窗户轻泻下来。窗户上的菱形玻璃在盖着梳妆台的白布上投下了一道彩虹,他经过时带起的灰尘仍然散在阳光里,彩虹变得朦朦胧胧的。地板上还有福尔摩斯留下的脚印,进来的,出去的,从脚印来看,他在屋子各个角落搜寻过可疑的迹象。左手边的飘窗上有两把白色藤椅,摆在一张高桌两侧,桌子很小,只容得下茶具托盘。我眼前又浮现出一副生动画面:大清早,阳光灿烂,房子的男女主人喝着咖啡。我再次困惑,这究竟是记忆还是幻想?
我走到梳妆台前边,小心地掀起防尘布,桌上的发梳、脂粉和水晶香水瓶重见天日。我的手停在香水瓶的玻璃瓶塞上方,犹豫不决:香味儿可能会唤起记忆。这种想法赋予了我强大的力量,催促我动手;而我又有些畏缩,怕自己承受不起打开盖子的后果。或是无力承受,或是一无所有,两种结果,谁都不比谁容易接受。于是我的手转向了旁边的红色长形漆盒。掀开盒盖,里边有很多发卡和帽针,还有一根精雕细琢的象牙筷子,母亲常用来梳通松散的头发。它很漂亮。我轻抚了一下筷子上磨损的雕刻,便扣上盒盖,收回了手。
或许明天吧,我再打开母亲的香水瓶,也或许后天。
我不再碰那个瓶子,将手探向一张照片。梳妆台上放了六幅照片,所有的相框都有些生锈,正面朝下,扣在桌子的亚麻布上。我拿起*大的一幅,是我和弟弟,照片中的利瓦依可能才一周岁,刚开始蹒跚学步,我六岁左右。但照片与平时照相馆的布景不同,没有满头卷发的孩子,身后没有漆过的玫瑰凉亭,也没骑无精打采的设得兰矮马;而是穿着精致的中式服装,高立领,水滑丝锻,前襟的盘扣错综复杂。我和弟弟站在一个储藏柜前边,雕工繁复,但没有侧重,弟弟看上去一脸不解,而我则欣然接受,表情明亮。我明白了母亲为什么将这张照片摆到梳妆台上。
手指蹭着发黑的相框,很熟悉的感觉。慢慢地,我想起家里的抽屉里有个一模一样的(也是扣着的),埋在一堆没用的纸下边。我虽不常看,但不曾忘记。只不过,我那个相框中放了一张全家福,不仅仅是两个孩子的照片。我一边继续研究母亲梳妆台上照片的位置,一边猜测,我的那张是不是曾经也在桌子上摆过。我甚至知道它原来的位置,桌子右边留有很大的空隙,就是那里吧。1915年,我乘船前往英国。不知是谁,在帮我打点行装和财物时来过这里,带走了母亲桌子上这幅承载着家庭记忆的照片,让它陪伴我的旅途。
我将照片重新摆到桌布上,顺便把其他照片依次扶正。**张照片的背景是一片卵石遍布的沙滩,很像英国,沙滩上铺了一张旅行毯,我看到父亲全身舒展着躺在上边,戴着眼镜,眯着眼睛,臂弯里藏着一个金发宝宝,也在酣睡;旁边那张是弟弟小时候的照片,黑色的头发,小脸被母亲衣袖上的花边环绕着,母亲脸上的表情看起来高深莫测;我在湖边,手里拿着小铲,半身的泥巴,一脸的倔强。两个陌生人出现在照片里,与我似乎没什么联系,这让我觉得很意外。
尽管我知道他们是谁:刚才在楼下厨房里和厨房门外边,他们的残影与我打过照面了。是马氏和迈卡,是兄妹俩吧?或者,我又细细打量了一下这两张略宽的外国脸孔,是夫妻吧?如果说雇佣他们都让我觉得有悖常理,那母亲把他们的照片和家人的照片摆在一起,我又做何感想?
我在软和的梳妆凳上坐下来,手里拿着这两名中年华人的小照片,眼睛徘徊于它和我们姐弟俩的唐装照之间。两张照片的边缘都能看到雕花储藏柜,看来是在同一个房间里拍的。
过了一会儿,我站起来,将剩下的照片翻过来。**张是一个金色卷发的小姑娘,五岁左右,坐在一张大木椅上,腿上摊了一本书,正歪着头专心致志地翻看。年轻学者的肖像:玛丽.罗素小姐读书照。*后,我看到了苏塞克斯的房子,就像在人群中望见一张熟悉的面孔。这是我们在英国时的度假别墅。家人过世以后,我坚持要回到那里,回到曾经幸福生活过的地方。
然而,回到那里,我并没有找回快乐,而是多了一位阿姨。但我坚定地认为那里就是我的避难所。到了法定年龄之后,我便将所谓的监护人请出了别墅,将别墅还原成当初的样子,我的避难所应有的样子。显然,母亲也很珍惜当初在苏塞克斯度过的夏日时光。
我的幻想被什么动静打断了。一抬头,镜中浮出一个身影,我一惊,手中的照片险些掉到地上,本以为又是记忆中的人,结果证明是福尔摩斯。
上锁的房间 作者简介
劳拉·金(Laurie R. King),出生于1952年,美国著名推理小说家,著作数十部,部部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其中“玛丽·罗素与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令其声名远播。
迄今她已获得或提名了几乎全部推理界的奖项,堪称阿加莎·克里斯蒂之后的女性推理小说家第一人。这些奖项包括美国侦探作家协会颁发的全世界侦探小说最权威奖项埃德加·爱伦·坡奖,美国国家悬疑作品协会颁发的美国最著名推理小说奖项阿加莎奖,英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橘子奖,以及尼禄·沃尔夫奖、克利西奖、麦克维蒂奖、巴利奖等等。
请登录作者个人网站参与活动:http://laurierking.com/
- 主题:
罗素和福尔摩斯之间的互动蛮有趣,可能是被英剧的卷福形象影响太深,看到一个会照顾人且好好说话的福尔摩斯,会有些许反差感,故事是从罗素和福尔摩斯两个人的视角去讲述,还有一些东方神秘元素加持,虽然猜到了一部分伏笔,但结局和动机,有一点赶工收尾的即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