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头颅记

作者:彭志翔著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5-01
开本: 16开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34.2(5.0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00:00:00
中 图 价:¥38.0(5.5折)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头颅记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1366638
  • 条形码:9787531366638 ; 978-7-5313-6663-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商品评论(2条)
  • 主题:青史昭昭后死责

    ———读彭志翔近著长篇小说《头颅记》 张咏(南通大学生态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甲辰四月,有幸拜读彭志翔先生近著、春风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之《头颅记》,在当今图书出版泛滥成灾、品质每况愈下之际,此著之超卓特出、不同凡俗,可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其间忠义凛然之气可贯日月,亦足推倒一世之豪杰,开拓万古之心胸,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为之低徊不已。 作为以清末民初戊戌变法维新等革命史实为主题,众多革命志士舍生取义、忘我成仁之长篇历史题材小说,《头颅记》将戊戌变法之谭嗣同、康有为,庚子起义之唐才常、史坚如,辛亥革命之孙中山、朱和中诸人,以新学之士锐意变法图强、立志推翻满清政权,这一段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历史,作为全书隐然存乎其中的三条主脉骨干,以此三大重要事件为经,以其间代表人物及事迹行止为纬,经纬交织、表里互显,渐次演进推展,构成一幅恢宏壮阔的革命壮士群芳谱。 《头颅记》全书逾四十万字,采用明清章回体小说形式,共分“江城”、“谍影”、 “东瀛”、 “纵横”、 “游历”、 “风起”、 “潮急”、 “明灭”、 “凝望”、 “回荡”十章。每章之下,复分列若干小节,起承转合自然得体,天造地设、擘画得宜,将其间重要历史事件悉数贯穿衔接、串玉成珠,联结成为浑然一体之大著作。 全书壮怀激越、文辞畅达,夹叙夹议、史论相参,对于时代背景、事件经过、人物风神之刻画,宛如行云流水般游行自在,藉此缅怀感念戊戌维新死难之忠肝义胆,令人动容感佩,读来不忍释卷。窃以为,就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诸方面而论,足可与李敖《北京法源寺》并驾齐驱而毫无愧色。 就创作手法而言,全书虚实结合、真幻交织,是历史题材小说和长篇纪实文学之完美融合。所谓实者,是书中真名实姓之百余人,均为真实存在之历史人物,如谭嗣同、唐才常、康有为、梁启超、张之洞、梁鼎芬等;所谓虚者,乃将数位烈士先贤之生平事功,融汇整合成一虚构人物,如作为主角之一的华浩这一人物形象,即由两位庚子烈士林圭、傅慈祥,以及一位维新派人士狄葆贤之部分事迹,综合贯串而成,遂使此一人物更见饱满立体,又不失历史之本真面目。就书中所援引史料而言,乃以正史、信史为主,以稗官野史为辅,正史求其真切,野史求其生动,交相为用,方能窥见全璧。 书中主人公唐才常,其人有文才、抱大志,甲午中日之战,清廷辱国丧师,其与挚友、刎颈之交谭嗣同等,潜心西学,以改制图存为天下倡。戊戌政变后,投身于革命。庚子义和团之役,唐才常与林圭等谋划,策动乘机起义,期冀推翻清室,后事败被逮,就义于武昌。作为全书第八章,亦即最高潮部分之“明灭”一章,作者运浓墨、挥重彩,对于唐才常及其武装组织自立军之勃兴、发展,乃至最后黯然失败、被捕入狱,皆有十分深刻之描述,充分刻画出受反抗压迫者,矢志冲决帝制罗网的英勇大无畏气概。诚所谓“头颅掷处成地标”、“壮士纷纷踏血来”,豪杰之士前赴后继、不绝如缕,犹令我辈后人迄今缅怀凭吊不已! 全书格局阔大,章节设置大开大阖,即如各小节标题,亦充溢着古典意境及诗词韵味。或四五言,或七八言,或古朴雅洁,或清通流畅,其表述俱能达至高华典雅、不落窠臼之境域,诸如“富贵窥人豪客来”,“谁爱名山山爱谁”,“悬首犹待梦里人”,“壮士纷纷踏血来”,“惊鸿一瞥,春水微澜”等,融古典今情于一炉,有如羚羊挂角,了无痕迹。此外,行文之遣词造句备极精准妥适,可见作者古典文学史学根柢之深邃坚劲,迥非时下戏说历史、腹笥俭陋之辈所能望其项背。有关章节则融入“唱婆子”、“闹元宵”等民俗艺文表现形式,亦见生动传神。 作者彭志翔先生,日常执业牙医,而能于霜晨夜雨之余暇,专心致志从事于史学研究著述,此前已出版著述多种,如《追赶我的回声》、《画中那些不朽的灵魂》、《历史的隐秘角落》,可谓从医从文,两倶可观,实属难能。对于创作此书之初衷,他在“后记”中有一段如下表述——“至少,你要承担起替已经永远沉默的他们言说的责任。如果当时的他们,是为了将来的你我,才去慷慨赴死,那么你就更有伦理责任,去为他们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了”,“这是一种后死之责,活着的我们都无法逃避。”这所谓“后死之责”,就笔者粗浅了解,或即是史家所说具有“了解之同情”者。 一九三〇年夏,陈寅恪先生在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卷上之“审查报告”中提出,“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首先提出研治古代哲学暨思想史,须具有“了解之同情”这一论点。今观彭志翔先生所著《头颅记》,已然对于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学术事功及其伟岸人格魅力,既已稔熟于心,而后发为文章著述,为此辈先贤烈士传神写照。“后死之责”,志翔先生已尽之;“了解之同情”,志翔先生已得之;文以载道、礼敬前贤,志翔先生亦且行之矣!

    2024/5/14 21:33:20
  • 主题:一个重现人世的伟大历史失踪者

    该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1900年唐才常领导自立军在长江沿岸地区发动的一场反清武装起义。 湖南人唐才常与同乡好友谭嗣同均为维新派人士,在湖南发起变法运动,后应谭嗣同之邀赴京,准备参与戊戌变法新政,行至汉口即得到慈禧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的噩耗。他悲愤至极,决心推翻以慈禧为首的清朝封建顽固派政权,拥立光绪帝复辟,恢复变法新政。为此辗转海内外,在日本谒晤了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广泛联络海内外的志士,以图匡救祖国。书中另一位主人公,虚构人物华浩是湖广总督张之洞派遣的赴日留学生,在日本受到孙中山、梁启超、唐才常影响,回国投身于以君主立宪为宗旨的自立军勤王起义。 康、梁的保皇党和孙中山的革命党,都把唐才常看作在国内组织武装起义的倚重人物,康有为表示愿以募集到的海外巨款支持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但由于唐才常与保皇派和革命派都保持密切联系,受到双方的影响,思想上呈现自相矛盾的状态。他所领导的自立会既有反满倾向,却又主张保皇。他试图利用1900年北方义和团造成的动荡局面,广泛联络哥老会等江湖会党发动武装起义,在长江两湖地区发展到十万之众。起义原定于中元节在汉口发动,湘、鄂、皖各地五路兵马同时响应,但因康有为允诺的汇款迟迟未到,自立军粮饷无着,起义日期只得一再后延。最后被张之洞派兵镇压,唐才常等多人被杀。 该小说的特点,在于其填补了一个重要的晚清历史事件、1900年庚子自立军起义在中国文学领域的空白。作者以大量的史料为基础,将该历史事件还原为生动鲜活的现实场景,却不失历史本身的真实质感,故该小说有帮助读者了解晚清史的学习价值。 这部长篇历史小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一颗意外出土的头骨引出的前朝往事写起,一路写下来,环环相扣,峰回路转,读来令人一击三叹。它写尽了那个大历史中、一群命运交织者的爱恨情仇。作者运用医学教授缜密的理性思维,如手术刀一般准确切开百年前历史的沉积层,为你重现一个又一个历史场景:捻军起义,甲午海战,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海外留学,已亥立储,庚子事变,慈禧西狩,勤王举义,光绪暴亡,溥仪登基。却又不落窠臼,避开了宏大叙事的空泛写法,而是以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写出有质感、流动着的生活。这些人物中,有士子学生,封疆大吏,文武幕僚,也有江湖艺人,算命先生,哥老会众,茶叶商人,码头苦力,东洋间谍,街头乞丐。有保皇党,革命党,留学生,也有日本浪人,英国领事,洋传教士。他们如同一粒粒象素,构成了十九世纪末晚清社会的生动历史画卷。 小说作者不仅大量运用详实的史料,还对故事人物作出个性化塑造,与人性的多面刻划,清朝大官的人格底色中,有狡猾残忍也有廉洁与悲悯;革命领袖的个人生活中,有浪漫也有薄情;热血义士的儿女情长,愚忠武夫的知恩图报,懦弱书生的舍命一诺,书中在在可见。小说作者化用史料为故事的能力颇强,很多章节都有拍案惊奇的趣味。这些情节都让小说有了相当强的吸引力,让读者可以从一个个精彩故事中一窥晚清社会全景。以至于多部历史畅销书的作家郭建龙先生在读完初稿后评价道:我竟然有读林语堂名著《京华烟云》的感觉。 著名晚清历史学者马勇教授对该书评论道:晚清是东西方文明迎头相撞后的剧烈动荡时期,中国向何处去,是当时每一位有志之士的天问。他们各自的出发与探索,却常常变成被后世遗忘于荒原野径的头颅,唐才常自立军诸烈士即为这样的历史失踪者。该小说极为生动的再现了这群失踪者的生命激情与搏击,故事之悲壮令人读后扼腕叹息,掩卷长思。

    2024/5/1 14:31:11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