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教育改革大系:中小学教育卷

中国教育改革大系:中小学教育卷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2-01
开本: 25cm 页数: 519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9.3(2.9折) 定价  ¥17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教育改革大系:中小学教育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5196590
  • 条形码:9787535196590 ; 978-7-5351-9659-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教育改革大系:中小学教育卷 本书特色

权威性丛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任总主编,各分卷主编都是国内教育学界相关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和知名学者,其研究成果代表了该领域的*新进展与*高水平。 公益性丛书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总结了教育改革的成果和经验,汇集了专家学者对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探索,丛书的出版将有力推动和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原创性丛书都是作者聚焦、跟踪、研究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原创之作,体现了教育学界对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度思考与集体智慧。 实用性丛书结合教育实践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相关教育理论,对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是一套实用工具书。 《中国教育改革大系》选题重要,立意高深,体系完整,布局合理,项目各位主编都是我国教育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在相关研究领域造诣较高,业绩突出。该项目的出版对加深我国教育改革理论研究,总结我国教育改革经验教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之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导,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改革大系》从不同视角探究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具有权威性、文献性、史料性之类工具书的实用价值,也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徐辉(民盟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

中国教育改革大系:中小学教育卷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重大发展,书写了世界历目前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无论是基础教育的发展,还是高等教育的成长;无论是职业教育的进步,还是民办教育的进展;无论是规模的扩大,还是质量的提升,都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中国教育改革大系:中小学教育卷 目录

总序

**部分总论

**章恢复与整顿时期的中小学教育改革

**节改革的背景

第二节改革的重大事件

第三节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第二章持续发展时期的中小学教育改革

**节改革的背景

第二节改革的重大事件

第三节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第三章新世纪以来的中小学教育改革

**节改革的背景

第二节改革的重大事件

第三节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第二部分分论

第四章中小学体制与管理改革

**节中小学管理制度改革

第二节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

第三节教育督导制度

第四节学校发展规划

第五章中小学课程改革

**节课程改革概述

第二节课程规划的革新

第三节课程标准研制中的革新

第四节教科书的改革

第六章中小学教学改革

**节教学改革的基本历程

第二节教学目标与改革

第三节教学组织与改革

第四节教学方法与改革

第七章中小学考试与评价改革

**节考试与评价改革概述

第二节高考改革历程

第三节学业水平考试

第四节综合素质评价

第五节学习过程评价

第八章中小学教师教育改革

**节改革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开放灵活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第三节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改革

第五节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的建立与改革

第六节中小学教师管理的改革与制度创新

第九章迈向更加公平的基础教育

**节基础教育公平发展概述

第二节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重大举措

第三部分中小学教育改革重要文件摘编

第四部分附录

中小学教育改革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

综合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教育改革大系:中小学教育卷 节选

  《中国教育改革大系:中小学教育卷》:  第二节改革的重大事件  自1978年开始,中国社会各界对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地位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经过讨论,政府和民众对基础教育普及问题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1980年起,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基础教育的政策,中小学内部结构也进行了及时调整。  一、基础教育普及政策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分别于1980年和1983年公布《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两个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普及初等教育的政策:  分期分批普及小学教育。经济比较发达、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在1985年以前普及小学教育;其他地区一般应在1990年前基本普及;少数经济特别困难、山高林深、人口稀少的地区,期限还可延长。农村小学的校舍修建和课桌椅购置,一般应由社队主要负责,国家酌情给予补助。国家补助大体按照所需的三分之一列入省、市、自治区预算。在办好全日制小学的同时,还应举办一些半日制、隔日制、巡回制、早午晚班等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或教学班(组)。这类学校的学习年限和教学要求可以不拘一格,学生只要学习语文、算术即可。  积极创造条件,将农村没有读完或读过小学的15岁以下儿童吸收到学校里来,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他们比较快地学完小学主要课程,防止新文盲的产生。  加强师范教育,完善在职教师培训体系。针对小学民办教师比重过大、待遇过低、队伍极不稳定的状况,国家给予民办教师的补助费应当有所增加,并且全部发给本人;逐步减少民办教师比例,每年安排一定的专用劳动指标,将经过严格考核的合格民办教师分期分批转为公办教师;师范院校每年都要招收一部分民办教师。用几年时间,使得民办教师比例下降到30%以下。从小学教师开始,实行教龄津贴制度。去边远地区任教的教师,可以适当增加生活补贴,还可以保留城市户口,定期轮换。  1983年,国家又提出,普及基础教育以“四率”为基本要求,具体内容为: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  在校学生巩固率达到95%以上;  学生毕业率,城市达到95%以上,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达到90%左右,其他地区达到80%左右;  在12-15周岁少年儿童中,初等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对经济、教育基础差的地区,要求还可适当低一些、宽一些。  ……

中国教育改革大系:中小学教育卷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表,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多次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他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对当今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