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改变

作者:高岸起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24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60.2(7.0折) 定价  ¥8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改变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40823
  • 条形码:9787030740823 ; 978-7-03-07408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改变 本书特色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改变是人的丰富壮丽的生命力之源,正因为如此,改变让人的生命值得体验。

改变 内容简介

《改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成果。本书通过对改变是什么、改变为什么、改变办什么、改变史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改变观是什么的分析,历史和逻辑地展现了改变观发端、演变、成熟和发展的理论轨迹,客观公正而又简洁明晰地评价了改变观所建树的理论业绩。这对于人们理解改变观的实质是极为重要的。导论改变与指向…………………………………………………………………()**编改变是什么…………………………………………………………………()**章改变的内涵…………………………………………………………………()**节改变的内涵………………………………………………………………()第二节改变的主体与客体………………………………………………………()

改变 目录

目录
导论 改变与指向 001 
**编 改变是什么 007 
**章 改变的内涵 009 
**节 改变的哲学含义 009 
第二节 改变的主体与客体 011 
第二章 改变的特征 026 
**节 改变具有社会性 026 
第二节 改变具有能动性 030 
第三节 改变具有历史性 032 
第四节 改变具有多样性 040 
第五节 小结 045 
第三章 发展的特征 046 
**节 发展具有客观性 046 
第二节 发展具有能动性 049 
第三节 发展具有规律性 052 
第四节 小结 055 
第四章 改变的本质 057 
**节 改变与根据 057 
第二节 改变与规律 061 
第三节 改变与条件 065 
第四节 小结 070 
第二编 改变为什么 073 
第五章 改变与人 075 
**节 认识改变 075 
第二节 实践改变 079 
第三节 珍惜改变 082 
第四节 小结 086 
第六章 改变的意义 087 
**节 改变与现实 087 
第二节 改变与境界 090 
第三节 改变与前景 094
第四节 小结 097
第三编 改变办什么 099
第七章 改变的微观机制 101
**节 生理基础与改变 101
第二节 心理基础与改变 102
第三节 文化基础与改变 105
第四节 理性因素与改变 107
第五节 非理性因素与改变 110
第六节 小结 119
第八章 改变的宏观机制 121
**节 生产力与改变 122
第二节 生产关系与改变 130
第三节 观念与改变 137
第四节 小结 138
第四编 改变史是什么 141
第九章 中国传统改变观 143
**节 人的改变具有必然性 143 
第二节 人的改变具有可能性 145
第三节 小结 147
第十章 西方传统改变观 151
**节 人的改变具有现实性 151
第二节 人的改变具有能动性 154
第三节 人的改变具有社会性 158
第四节 人的改变具有必然性 160
第五节 小结 163
第十一章 自然科学家改变观 166
**节 改变具有社会性 166
第二节 改变具有历史性 168
第三节 改变具有美好性 172
第四节 改变具有艰难性 174
第五节 小结 176
第五编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改变观是什么 179
第十二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识理性思想 181
**节 认识理性具有利益性 183
第二节 认识理性具有客观性 187
第三节 认识理性具有社会性 192 
第四节 认识理性具有能动性 193
第五节 认识理性具有规律性 195
第六节 认识理性具有历史性 197
第七节 小结 198
第十三章 列宁认识理性思想 200
**节 认识理性具有过程性 200
第二节 认识理性具有辩证性 202
第三节 认识理性具有社会性 204
第四节 认识理性具有规律性 205
第五节 认识理性具有历史性 206
第六节 小结 207
参考文献 209
后记 213
展开全部

改变 节选

导论 改变与指向 改变是人的激情的*大的源泉,是人的兴趣的*大的源泉,是人的智慧的*大的源泉,是人的美丽的*大的源泉。改变是人的丰富壮丽的生命力之源,正因为如此,改变让人的生命值得体验,不枉此生,难得今生。展望改变的未来前景,人们必须充分地认识现实改变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改变将向什么方向发展。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年)在写于 1880年 1—3月上半月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说道:“新的事实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作一番新的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黑格尔把历史观从形而上学中解放了出来,使它成为辩证的,可是他的历史观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现在,唯心主义从它的*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这样一条道路已经找到了。”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不可动摇、不可逆转地在中国的土地上扎下根来。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就是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放政策和经济改革,目的都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以期在具备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后,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已非仅仅属于理想,而是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人的改变是在人的生命的一个关键时刻进行的,人的改变是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的。可以说,人的改变帮助人打开了一个新的思想维度。人的改变主要是社会大环境使然。人的改变与人的认识和实践是有内在联系的。人的改变无法脱离现实。人如果能够改变,人就能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人可以从改变中学到智慧,人与改变的互动是有益的。人的改变是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发生着的。当人们沉思人的改变的时候,人们会发现人的改变不是偶然发生的事情。这是人的改变得以可能的根据。 无论何处,无论何时,每当改变被提及的时候,所意指的立即就是而且只是人的改变。人是能够以适宜的方式进入改变之关联的。人在改变中是能够化不利为有利的。人的改变是能够对人起拯救作用的。人的改变是关乎人以及人的思想的。人的改变关系着人的本质。人能够在改变的范围中来确定人的改变的真理。人的本质是人的历史性的本质。人的改变是人的历史性的改变。人的改变的本质是人的历史性的改变的本质。为了获得对人的改变的经验,人所需要的是对人的改变进行历史性的回忆。 过去之改变是过去了的改变。现在之改变是现在了的改变。未来之改变是未来了的改变。倘若人进行改变的话,人的改变就始终是有意义的。人的改变是归属于人的改变的本质的。当人们说人改变的时候,人就由此被说成是改变着的了。人的改变正是在人的改变之中才显现为人的改变。人的改变的本质和人的改变的意义是同样本质性的。只要人处在人的改变的处境之中,人就始终根本地处在人的改变的本质之中。这样的话,人就要根本地问一下:人在其改变的历史中究竟是否已经被送到其改变的特有本质的决断领域中去了。人在改变之中是能够参与对人的改变的历史性本质的建基的。 人的改变乃是人的体验。人的改变乃是人的一种连续的体验之链。人要理解人的改变,就意味着人要理解人的改变的根据。人的改变是有未来性的。人的改变使人的未来得以可能。人的改变具有一种特殊的重要性。人的改变是依照必然性而生成的。人的改变是人的成就。人的改变的指向是有意义的。人的改变应通过人的改变的指向被带到沉思中来。当人进行改变时,人要沉思人的改变的指向。当人进行改变时,人对人的改变的指向是有真正的知晓的。在人的改变的开端中,人的改变的指向是作为人的改变而得到认识的。因此,当人进行改变时,人要关切人的改变的整体。 人的改变是出现在人的改变的当前显现状态中的。人的改变是生成的,而不是天生的。人的改变是有丰富的意义的。人的改变始终是确定的。人的改变对于人而言具有多重含义。人的改变乃是人的过渡。人的改变是有规定的领域的。人的改变是人的认识和实践的本质性的要求。人的改变是拥有历史性的根据的。人的改变是关乎人的当前显现的。人的改变与人是有内在关联的。当前改变者事实上是在当前改变中被规定为当前改变者的。当前改变者是通过当前改变状态而进入改变的。改变者的当前改变与改变化是有关联的。如此看来,改变化显然只是在改变中才获得其本质的。当前改变是通过改变化的*终确定性才在本质上是*终确定的。 人在改变中必然是改变化的。当前改变只是在改变中当前改变的。改变者事实上只是在改变之中才是其所是。人的改变是以人的改变的方式显现着的。对人的改变的方式的沉思,可以帮助人清晰地把握人的改变的意义,并因而可以帮助人清晰地把握人的改变的本质。人的改变的方式存在于人的每一次改变之中。人的每一次改变向来都是人的每一次当前改变。当人们说“是改变的时候了”,人们才真正地理解了改变。人的改变是人的开端。人是有开端的。人的改变是人的过渡。人是有过渡的。人的意义是由人的改变引导的。人的意义是从人的改变中得到规定的。人的改变为人的本质特性开辟了领域。人是要对人的改变的开端性进行说道的。知晓这一点,乃是人的改变的首要条件。人的改变只能在人的改变的活动中显现。因此,人始终是要沉思人的改变的限度和伟大的。 人的改变能够持续不断地在人身上发生影响。人的本质是生成于人的改变之中的。人应该在整体上理解人的改变。人的改变不是现成的,而是必须经过人的认识和实践才能获得的。对人而言,人的改变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值得去追问了。人是要走改变的路的。改变是人的任务。人没有其他选择,只有不断地改变,仅此而已。当人的改变受到探问时,人的改变的指向性才形成。人的改变的探问创造了人的改变的指向性。倘若脱离了人的改变的指向性,就脱离了人的改变的本质性。人的改变的指向性是人的改变的本质性。人应该从人的改变的伟大的指向性来理解人的改变的本质性。 人的改变的指向性的力量是对人起决定性作用的。通过人的改变的指向性的力量,人们*终总会理解人的改变的本质。人的改变的时间将成为人的改变的空间。人的改变具有内在的必要性。因此,要从根基和源头来探问人的改变。当人踏上改变之路的时候,人必须知晓人的改变的发生。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