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直觉陷阱:人际关系避坑指南

直觉陷阱:人际关系避坑指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8-01
开本: 大32开 页数: 149
本类榜单:成功/励志销量榜
¥39.9(6.7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4.3(7.4折)定价  ¥5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直觉陷阱:人际关系避坑指南 版权信息

直觉陷阱:人际关系避坑指南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1.希望建立积极、富有成效、真诚的人际关系的人;2.愿意了解心理规律、认知偏差、思维定势领域知识的人。1.这本开创性的图书揭示出,正是大脑的运作方式导致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做出许多糟糕的决定。所有人都容易受到认知偏见的影响,这可能会破坏我们与爱人、朋友、同事和整个社会的关系。作者不仅列举并详述了各种偏见的源起、表现、相关生活场景、好处和坏处,并介绍应对方法,辅以练习进行巩固;还介绍了与持有非理性信念的人进行沟通调和的方法。正文语言亲切平和,案例多且有趣,贴近生活引起共鸣。 2.作者格列布·齐布尔斯基是享誉盛名的认知神经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他在认知神经科学和行为经济学方面有超过15年的研究、实践经验,同时有超过20年的人际关系咨询经验。《时代》《科学美国人》《今日心理学》《新闻周刊》《对话》CNBC、CBS News、NPR等媒体对他进行近400次采访并撰写专栏文章介绍他的前沿思想。

直觉陷阱:人际关系避坑指南 内容简介

我们都想要积极的、富有成效的、真诚的人际关系,但“隐藏”的认知偏见可能使我们看不到真相、导致误解,进而对关系造成威胁或破坏。《盲点:克服认知偏见,优化人际关系》生动地讲述了大脑的运作方式,第1章总述认知偏见;第2~6章列举详述了各种偏见的源起、表现、相关场景、好处和坏处,并介绍应对方法,辅以练习进行巩固,并介绍如何与持有非理性信念的人沟通调和。帮助读者既不必压抑自己的直觉和感受,又能做出明智的决定,打破幻觉。

直觉陷阱:人际关系避坑指南 目录

**章 用直觉处理人际关系可靠吗? 001
我们如何作决定? 002
自动驾驶系统——随心所欲的大象 004
意识系统——机敏的大象骑手 005
我们需要直觉还是觉知? 007
直觉常常有用 007
直觉常常有偏差 008
纠正偏差的12种方法 009

第二章 为什么人们喜欢“贴标签”? 025
“双标”也许是本能 027
基本归因偏差 027
纠正基本归因偏差 029
一竿打翻一船人 031
群体归因偏差 031
纠正群体归因偏差 034
门缝看人扁 035
终极归因偏差 035
纠正终极归因偏差 036

第三章 我比别人更机智吗? 039
“大家都先听我说” 041
虚幻优越感 041
消除虚幻优越感 045
“我可不能比你差” 047
社会比较偏差 047
纠正社会比较偏差 049
不是故意要甩锅 051
自我中心偏差 051
纠正自我中心偏差 052
“无缘无故”的苛待 054
尖角效应 055
消除尖角效应 057
“莫名其妙”的欣赏 059
晕轮效应 059
消除晕轮效应 062

第四章 为什么说不通又哄不好? 065
“你到底什么意思” 067
透明度错觉 067
打破透明度错觉 070
站着说话不腰疼 073
知识诅咒 073
打破知识诅咒 075
“大家都会支持我” 076
虚假共识效应 076
消除虚假共识效应 078
“这有什么大不了” 080
共情鸿沟 082
跨越共情鸿沟 083

第五章 为什么劝不动又争不过? 087
“不差我一个” 088
旁观者效应 088
破解旁观者效应 090
凡事只往好处想 092
乐观主义偏差 094
纠正乐观主义偏差 097
泼冷水的乌鸦嘴 100
悲观主义偏差 100
纠正悲观主义偏差 102
“别教我做事” 106
抗拒心理 107
应对抗拒心理 110
专家的话可靠吗 112
权威偏差 112
克服权威偏差 114
对明显的事实视而不见 117
雄辩达人应对指南 117
认清事实五步法 119

参考文献 124

专业词汇表 139

后记 144

致谢 147

译者后记 149

展开全部

直觉陷阱:人际关系避坑指南 节选

  俄亥俄州立大学七叶树橄榄球队和密歇根大学狼獾队之间的竞争关系众所周知。作为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我发现自己的学生们,乃至整个校园的情绪氛围都受两队比赛输赢影响——赢的时候,我们对七叶树队的无限骄傲和喜悦何其美妙;输的时候,对狼獾和整个密歇根大学的憎恨和蔑视何其让人不快。  这种分明的爱憎区别没有止步于校园。2018年5月,我曾在哥伦布地区人力资源协会举办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年度会议上做了一次演讲,演讲的主题是:危险的判断错误如何削弱多样性和包容性。我的听众是大约一百位人力资源领域专业人士,我提到了七叶树队与狼獾队的竞争,并请他们之中愿意雇佣密歇根球迷的人举手。  猜猜有多少人举手?  在公布答案之前,我要先强调一下,这些听众都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士,他们受训就是为了在招聘实践中克服偏见。此外,他们频繁地参加关于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会议,知道要提防非理性的歧视性冲动。  在大约一百名听众中,愿意雇佣密歇根球迷的人数只有三个。是的,三个。  部落从属关系满足了人们的归属感,但同时也扭曲了人们的判断,进而伤害人际关系;部落主义也导致了许多由群体归属带来的歧视,这种群体可能基于种族、性别、宗教、年龄、政治、残疾、地理位置以及许多其他形式划分。本章将讨论这种影响人际关系的认知偏差,以帮助读者发现和纠正这些错误,也会介绍一些技巧来避免偏差造成的伤害。  尖角效应  如果我们不喜欢一个人的某个方面,特别是当这方面使他在群体中显得太与众不同时,我们就会过于严厉地评判这个人。这种认知偏差叫作“尖角效应”(the horns effect) (Burton,et a1.,2015)。例如,绝大多数美国公民认为那些有外国口音的人不如口音纯正的人值得信赖(Lippi-Green,2012),毕竟,外国口音表明“你不是本地人”——换句话说,你不是我们部落的一部分。在大草原环境中,那些不属于自己部落的人意味着危险。自动驾驶系统对他们产生怀疑,这有助于我们的生存,但也导致我们无意识地在内心贬低他们。  然而,尖角效应比部落主义更复杂:它与我们对社会等级的认知有交互作用,使我们认为处于社会等级更低层的人比处于等级较高层的人更糟糕。例如,肥胖的求职者在工作面试中更加不被看好(Pingitore,et al.,1994) -对此没有合理的解释,谁说肥胖的人工作能力不如不胖的人呢?我们只能用社会对肥胖者的污名化来解释,人们往往把肥胖者放在更低的社会等级上。此外,也可能有人固执地认为养家糊口的男性应该比女性处于更高的社会等级(Carnevale,Smith,Gulish,2018),  所有这些形式的歧视,无论是基于种族、性别、性取向,还是相貌、体重、身高,都损害了工作表现和人际关系。让我们以工作场所之外的歧视为例。众所周知,很多美国城镇曾禁止少数民族在日落后还留在城里。尽管公开的日落镇政策现在已经被废除了,但仍有一些团体暗中歧视少数民族,对族群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很大伤害。  群体内部关于某种特征的分歧甚至可以导致部落的分裂。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所在的教派在美国只有不到700万会员,但他们在是否允许同性结婚的问题上却存在巨大分歧,引起了教派内部的动荡。许多成员因这个问题产生了尖角效应,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主张将无法被接受时,有些人会选择离开教会,甚至放弃教派,因为他们对和自己持相同观点的群体的归属感要强于对教派的归属感。  在这一点上,我想再次提醒大家:社会偏见和认知偏差是两码事。认知偏差是人类大脑的固有局限带来的,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对现实做出错误评价。而社会偏见是这些错误认知的后果,每个社会中具体有哪些社会偏见是由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决定的。例如,只有注重体育竞技的社会背景,才会造成狼獾队和七叶树队球迷之间的仇恨;如果回到几个世纪前,你会发现,现在被认为超重的人更有魅力,而那些瘦削的人则属于较低的社会等级——这一点在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的艺术作品中得到明显的体现。所以在每种社会,尖角效应都会催生非理性的歧视性社会偏见,然而具体的表现要看具体的社会情境。  要想摆脱尖角效应,避免消极后果,我们可以使用下一节介绍的策略,采取具体和慎重的步骤来应对。事实上,我也并非完全免疫于这些危险的判断错误。现在回想起来,我和阿格尼丝关系中*明显的尖角效应就是她对学术讨论兴趣不高——虽然她很聪明,但让我感到失望的是,她对实用和实际问题感兴趣,对抽象的智力讨论没兴趣。  ……

直觉陷阱:人际关系避坑指南 作者简介

格列布·齐珀斯基(Gleb Tsipursky) ·曾任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员、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 ·知名咨询公司“灾难规避专家”首席执行官,管理咨询界领袖; ·畅销书作家,作品被翻译成中文、韩文、德文、俄文、波兰文、西班牙文、法文等多种语言; ·知名媒体撰稿人。 郭晓薇 ·心理学博士后;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美国戴维森文理学院访问学者; ·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访问学者。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