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二辑

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二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593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5.9(3.2折) 定价  ¥81.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二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476825
  • 条形码:9787500476825 ; 978-7-5004-7682-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二辑 内容简介

《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是南开大学“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办的学术年刊。该创新基地是教育部批准的南开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的项目之一。该项目依托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经济史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以南开大学历史学、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一级学科为基础,旨在共同建设一个“中国思想与社会”为主题的新型的跨学科研究平台。

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二辑 目录

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思路与心路
从孝由观念到社会规范的发展看思想与皇权的协调——孝观念从孔孟到《白虎通义》的转变
“儒家民本”与“南瓜之喻”——关于现代中国人是否应当研读儒家经典之我见
儒家的伦理观念及其道德教化论——古典观念、历史实践及其现代转向
信息传播·人君耳目·监视环境——从传播学视角看中国古代的监察文化
对皇权与家天下的解构——论“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
“本”“末”关系:一个始终未能正确解答的命题
中国古代社会救助思想析论
共和与专制:罗马与中国古代文化遗传基因考异
中华帝王思想与中华“龙”崇拜——从“龙”的产生与发展谈起
荀子“君道”论的现代心理学意蕴
汉代皇帝观念形成的背景、过程和性质
“读经”与汉代社会道德建设
《太平经》的孝治思想
嵇康与陶渊明政治人格特征之比较
唐玄宗与“天子之孝”
试论李觏的君主观念
真德秀《大学衍义》的人君之学
朱元璋与儒士
从利害考量看官箴民本思想的文化认同
包山简“州加公”、“州里公”身份述论
从“都”的性质看《周礼》与齐国的关系
重识秦汉时期编户齐民的皇权主义
帝王观念与汉代社会福利
东晋皇权与士族权力博弈的两条线索——以王敦之乱为个案
唐朝前期的太子教育
试论唐代“乡”的行政地位及作用
唐代藩镇问题再认识——以藩镇与州的关系为中心
唐宋变革期乡村管理模式的转变
元代汪古马氏家族的居地变迁
明清时期的村规民约与乡村治理——以徽州为中心
清朝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的嬗变——由定州管窥中国基层社会群体分层与利益整合
官绅合作与地方秩序之维持——一个传统区域绅士阶层的考察
清人吸烟风气之考察
晚清《公司律》推行过程的几个片段
清末民初秘密教门向会道门的转变——以政府法令为视角的探讨
试论《临时约法》对庙产问题的影响
君主与共和:国体之争的再认识——以《甲寅》、《新中华》为中心的考察
传统与现实:民事习惯与社会建设
试论山东抗日民主政权的社会保障政策
教育机构的地理分布与乡村人才流失的历史性思考
新时期女性文学与现代国家意识
周代礼辞与中国社会的“慎言”观念
传统思维原错意识探源
屈原的君臣观
宋代诗人之禅观二题
帝王观念的情感维度——对苏轼“乌台诗案”诗文的政治文化解读
“女国民”的兴起:近代中国女性主体身份与文学实践
李约瑟问题的中医学解读
李约瑟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解读
伊壁鸠鲁哲学与魏晋玄学的同异比较
清代朴学与实证科学方法之比类研究
“帝王观念与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生态-社会史研究圆桌会议述评
“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与现实”学术研讨会综述
展开全部

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二辑 节选

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思路与心路 刘泽华
  这三卷本的《中国政治思想史集》,是我近三十年来研究成果的汇集。**卷系统地论述先秦政治思想史,第二卷是秦以后的政治思想散论,这两卷是基础性的研究。第三卷是论述传统政治思维方式以及形成的范式问题,这些范式贯通古今,在现实依然有广泛的影响。在这个总序中简要说几点我的思路与心路。
  一 研究政治思想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解析国情
  研究中国的政治思想与政治精神是了解中国历史与现实的重要门径之一。然而遗憾的是,由于1949年以后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和大学专业设置的片面性,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在很长时间里几乎中断,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情况逐渐有所好转,但至今仍未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
  我从事政治思想史的学习与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但集中精力则是在70年代末以后。这与反思“文革”中的封建主义大泛滥有极大的关系。细想想,那些封建主义的东西不仅仅是“文革”的创造,而且是历史封建主义的继续和集成。专制权力支配中国社会有二、三千年的历史,其影响是相当广泛的,它不仅形成了一套体制,也形成一种文化心态。我们要从这种体制和心态走出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走出来,首先要正视历史,确定历史转变的起点。我们经常说要了解和熟悉国情,而历史就是国情*重要的组成部分。我的研究目的之一就是为解析中国的“国情”,并说明我们现实中封建主义的由来。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