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1-01
页数: 294
读者评分:4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12.3(4.9折) 定价  ¥2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465737
  • 条形码:9787500465737 ; 978-7-5004-6573-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 内容简介

东南亚伦理是多元伦理。来自中国的儒家思想、汉传佛教和道教,与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一起,对东南亚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道德对东南亚伦理的影响是动态的、发展的和历史的。本书在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整体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中国与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以及南太平洋诸岛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伦理道德关系,进行了系统的专题研究。本书可供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者参考,也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课程教材。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 目录


绪论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的关系
 **节 东南亚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
 第二节 东南亚文化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及西方文化
 第三节 东南亚伦理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的接受与改造
**章 儒释道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特征
 **节 儒家伦理道德及其基本特征
  一 儒家伦理道德的哲学基础——天人关系论
  二 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
  三 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道教伦理道德及其基本特征
  一 道教伦理道德的哲学基础——道德本体论
  二 道教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
  三 道教伦理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汉传佛教伦理道德及其基本特征
  一 汉传佛教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
  二 汉传佛教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
  三 汉传佛教伦理道德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及其特征
  一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
  二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儒释道与越南儒学及越南传统思想道德
 **节 越南主体民族的起源与中国文化在越南的传播
  一 京族寻根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和越南的历史渊源
  二 儒释道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
 第二节 儒释道与越南儒学的特征
  一 儒释道并重与越南儒学
  二 忠孝信义与儒家伦理
  三 忠君爱国与民族精神
  四 “男尊女卑”与妇女地位
 第三节 越南文化与“适应越南国情”的中国文化
  一 中国儒学与越南儒学的“忠”“孝”观念差异
  二 汉传佛教、中国道教与越南的佛教、道教的区别
  三 中国文化与越南文化中的妇女观念差别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南传及其在老挝、東埔寨的本土化
 **节 老挝、柬埔寨的文化寻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南传
  一 中国南方的百越民族与老挝、柬埔寨的民族关系
  二 老挝、柬埔寨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以及华人的迁居史
  三 中国传统文化在老挝、柬埔寨的传播和影响
 第二节 多元文明与老挝、柬埔寨的思想道德传统
  一 慈悲观念、轮回思想与博爱众生
  二 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和重视家庭
  ……
第四章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南传佛教与泰国的伦理思想
第五章 南传佛教、儒家思想与缅甸的伦理文化
第六章 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与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存扬
第七章 新加坡的儒学运动与“共同价值观”
第八章 印度尼西亚的“孔教”与伊斯兰文化的化合
第九章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文莱“马来伊斯兰教君主制”文化
第十一章 “南岛语族”寻根与“太平洋风格”
第十二章 海南岛:中国传统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 节选

**章 儒释道与中国传统伦理
道德的基本特征
先秦时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儒道墨三家思想为主;汉唐以后,则以儒释道三教伦理思想为主。其中,先秦道家伦理被道教所继承和发展,墨家伦理则被儒家和道教所吸收。故总体而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儒家伦理为主,而以道教和佛教伦理为辅。佛教要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法句经》卷下),道教强调“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他们很重视道德修养,这是他们修仙成佛的先决条件。佛、道中的很多清规戒律,可以说就是伦理教条。一方面,儒释道三教伦理各有自己的特性,儒家伦理重纲常,道教伦理重生命,佛教伦理重解脱。另一方面,儒释道三教伦理又存在共性,均认为心性问题是道德修养的核
心问题,因而都非常重视和强调人的心性修养。所以,关注心性修养可以说是整个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特征之一。**节儒家伦理道德及其基本特征
儒家伦理源于周公所创立的德政思想和礼乐制度。孔子以仁为*高道德原则,以礼为仁的表现形式,把道德行为和修身济世联系起来,强调道德的自觉性和社会功用。《大学》以修身为治国之本,确立“三纲领”(道德目标)和“八条目”(修养步骤),并提出“絮矩之道”来处理上下左右关系。《中庸》将天道、人性、教育一体化,概括儒家伦理为“五达道”和“三达德”,以“诚”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以“中和”为理想境界。孟、荀则分别从“仁”和“礼”的角度继承、发展了孔子思想,从而奠定了儒家伦理道德不祥的重要基础。
……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海外华人研究的参考书之一

    海外华人研究的参考书之一

    2014/5/21 15:16:12
    读者:hke***(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