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卫星通信有效载荷和系统 第2版

包邮 卫星通信有效载荷和系统 第2版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5-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612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48.5(7.5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卫星通信有效载荷和系统 第2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8132182
  • 条形码:9787118132182 ; 978-7-118-13218-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卫星通信有效载荷和系统 第2版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部分讲述有效载荷架构、单机以及分析,还包含了有效载荷单机的理论、构成、技术以及具体指标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关于点对点系统的探讨,包括通信、空间-地面链路以及模拟等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几种特别的有效载荷通信系统,及其与用户和地面段的相互关系。本书除了在**版的基础上扩展了每一章节的内容,将部分章节进行了拆分,同时还增加了通信卫星标准、高通量卫星系统、非对地静止航天器等相关章节,内容更丰富,也更能反映出卫星通信有效载荷的*新发展情况。

卫星通信有效载荷和系统 第2版 作者简介

Teresa M. Braun博士曾在休斯航天与通信(现为波音公司卫星研发中心)?洛克希德 middot;马丁公司?劳拉空间系统公司(现属于美国空间技术公司)从事卫星通信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20余年?Teresa M. Braun博士1973—197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航空航天公司(The Aerospace Corp.)从事GPS开发工作,1977—1986年在Lin Com公司(现为Lin Quest公司)从事端到端卫星通信的分析和仿真,1989—1997年在美国休斯航天与通信从事通信和导航有效载荷新技术的研发,1997—1999年在洛克希德 middot;马丁公司西部研发实验室的卫星星座上从事有效载荷和地面接收机技术的研发,1999—2003年在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担任有效载荷经理和有效载荷系统分析部门经理。2003年移居瑞士后,研究工作转向项目管理、供应商管理、现代算法开发和卫星系统分析方面。多次参与NASA和ESA的项目,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工程经验?她是《卫星通信载荷与系统》第一版的作者?
Walter R. Braun博士在卫星?军事?移动?电力线和安全通信领域从事通信系统技术和分析研究40余年?1976-1982年在Lin Com公司从事卫星通信系统建模和仿真,1983-1992年在瑞士ABB研究中心负责移动通信和电力线通信系统研发工作,1992-2012年(退休期间)担任瑞士通信领域多家公司的产品开发经理和董事会成员。他撰写了本书“高通量卫星”和“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系统”两个章节。

Teresa M. Braun博士曾在休斯航天与通信(现为波音公司卫星研发中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劳拉空间系统公司(现属于美国空间技术公司)从事卫星通信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20余年?Teresa M. Braun博士1973—197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航空航天公司(The Aerospace Corp.)从事GPS开发工作,1977—1986年在Lin Com公司(现为Lin Quest公司)从事端到端卫星通信的分析和仿真,1989—1997年在美国休斯航天与通信从事通信和导航有效载荷新技术的研发,1997—1999年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西部研发实验室的卫星星座上从事有效载荷和地面接收机技术的研发,1999—2003年在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担任有效载荷经理和有效载荷系统分析部门经理。2003年移居瑞士后,研究工作转向项目管理、供应商管理、现代算法开发和卫星系统分析方面。多次参与NASA和ESA的项目,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工程经验?她是《卫星通信载荷与系统》第一版的作者?

Walter R. Braun博士在卫星?军事?移动?电力线和安全通信领域从事通信系统技术和分析研究40余年?1976-1982年在Lin Com公司从事卫星通信系统建模和仿真,1983-1992年在瑞士ABB研究中心负责移动通信和电力线通信系统研发工作,1992-2012年(退休期间)担任瑞士通信领域多家公司的产品开发经理和董事会成员。他撰写了本书“高通量卫星”和“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系统”两个章节。

译者简介

崔万照: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空间微波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级领军人才?航天科技集团卫星通信方向学术技术带头人?获航天贡献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航天基金奖?中国宇航学会优秀工作者?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等?

白春江: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宇航学会空间电子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和主持完成军委科技委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计划项目、国防科工局稳定支持基金等多个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已应用余实际型号中。

丁伟: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要从事星载天线技术、电磁仿真和测量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担任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和多颗中星系列通信卫星天线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37篇。

陶啸: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星载多波束反射面天线、赋形反射面天线的设计与研发工作。曾担任多项重大通信卫星工程的天线分系统主任设计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多项重点研发课题。在IEEE TAP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受理发明专利1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奖项。

白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高级工程师,在空间微波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从事空间天线和空间大功率微波技术研究工作?

王新波:博士,研究员,航天科技集团青年拔尖人才,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空间微波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从事空间微波技术相关研究工作,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论文40余篇,IEEE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获“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

倪大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宇航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目前主要从事星载微波无源部组件的研发工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