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三高一低”培养模式探索:以培育基础教育高端人才为追求 光明社科文库·教育与

“三高一低”培养模式探索:以培育基础教育高端人才为追求 光明社科文库·教育与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40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9.3(7.0折) 定价  ¥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三高一低”培养模式探索:以培育基础教育高端人才为追求 光明社科文库·教育与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478469
  • 条形码:9787519478469 ; 978-7-5194-7846-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三高一低”培养模式探索:以培育基础教育高端人才为追求 光明社科文库·教育与 内容简介

本书是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名校长、幼儿园名园长培养项目成果,该成果通过8年的探索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专业为支撑,构建“高端”的培养目标、“高瞻”的培养课程、“高效”的培训过程和“低重心”的培养方式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也是本书基础教育高端人才“三高一低”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该模式围绕“三高一低”框架生成了高端人才培养目标系统、高瞻型培养课程体系、“问题链”串联行动研究模型、培训机构胜任力模型和柯氏四层次评估体系等子模型。“三高”体现高定位、高水准、高效率;“一低”体现精准培训的实施理念以及扎根实践的价值取向。8年的探索不仅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基础教育领军人才,而且凝练出一批理论成果。

“三高一低”培养模式探索:以培育基础教育高端人才为追求 光明社科文库·教育与 目录

**编风采篇 第二编研究篇
中小学优质学校形成机制研究
略论“三高一低”培养模式的要素结构与实践效果
——以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为例
广东基础教育高端人才“三高一低”培养模式探索
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培训机构自身特征的省思
走向共同体: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内在逻辑与践行模式
推进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进程的经验反思
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模型建构的质性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编码分析
中小学教师通识培训课程的建构
构建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思考
教师实践共同体:内涵、价值与形成机制
实践理性视野下的教育行动研究
具身实践视野下的教育行动研究
“U—G—S”三方合力,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发展
挪威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经验及启示 第三编实践篇
“绿色教育”: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学校高质量发展探索
一起来,教育更精彩
深度学习——学校教育的核心发展力
学校特色发展策略探析
——以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育华小学为例
指向学校改进的自我评估与诊断
——“4D”模型与“4自”法则构成的独特路径
让教育闪现德行的光辉
让学生在舒展德育中张开生命自觉的翅膀
办学亮点丨和善的种子在校园里发芽
《小学生的抗逆力培养——以多元智能理论下的优势视角为取向》
研究报告
以美育人,办有根的教育
——大埔小学客家非遗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思考与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渗透
培育扎根学校的校园文化
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研一体”:校本研修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体验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环境建构的规划与管理
——以东莞市××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为例
组建家长社团共绘育人同心圆 第四编新闻篇
“一核四翼” 育人模式助推一流学前教育专业建设
聚焦“三高一低”,培养高端人才
——以广东省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为例
探寻基础教育高端人才“三高一低”培养新模式
——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执行主任周峰访谈录
全景培养模式打造名校长
精准培训基础教育高端人才
建设教育界的“黄埔军校”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推进“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纪实
培训应与时代接轨
领航项目精准助力黔南教育换新颜
情系黔南:领航项目精准助力教育换新颜
黔粤携手,助力黔南教育高质量发展
穗黔情深:矩阵式全方位教育帮扶,当好“参谋长” 后记
展开全部

“三高一低”培养模式探索:以培育基础教育高端人才为追求 光明社科文库·教育与 作者简介

周 峰,1964年生,江苏常州人,198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任教,2010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教育学三级教授、国培专家、硕士生导师。
现任中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执行主任,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九轮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教育学》主持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兼任《广东基础教育研究》编委会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委会理事长,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副会长,广东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广东高教学会常务理事。周 峰,1964年生,江苏常州人,198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任教,2010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教育学三级教授、国培专家、硕士生导师。
现任中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执行主任,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九轮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教育学》主持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兼任《广东基础教育研究》编委会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委会理事长,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副会长,广东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广东高教学会常务理事。
研究领域:教育哲学、教育基本理论、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60 多篇;主编、独著或合著的教育著作 40多部。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曾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 2 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 2 项等。郭 凯,教育学博士,教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兼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副主任,国家公派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广东省“新师范”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届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学前教育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主要从事教育政策与法规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5项、厅级重点项目1项;参与并完成教育 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2项、教育 部重大项目3项。在权威核心刊物等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多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中小学学校管理》《教育文摘周报》全文转载或摘编观点;独立和参与撰写著作8部。曾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一等奖、广东二师首届“十佳教师”、第五届“教学名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学校“科研贡献奖”和“科研优秀奖”,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五批培养对象。叶湛霞,女,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讲师。本科毕业于湛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主编《学生教育与学校管理》(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23);参与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广东省高校党建课题1项,广东省省团委学生社会实践课题1项。先后在《中国教师》《基础教育研究》《师道》《中小学班主任》等刊物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0多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