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现代地理学新探:科学观·应用观·教育观

现代地理学新探:科学观·应用观·教育观

作者:朱鹤健著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12-01
开本: 26cm 页数: 318页
本类榜单:地图/地理销量榜
中 图 价:¥49.0(7.0折) 定价  ¥7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现代地理学新探:科学观·应用观·教育观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1092215
  • 条形码:9787211092215 ; 978-7-211-0922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现代地理学新探:科学观·应用观·教育观 内容简介

作者40多年来,通过教学与农业实践对地理学持续探索,萌发若干新思路、新观点:认为地理学是一门既“独”又“特”的学科,构建了现代地理学研究范式;服务社会是地理学生命的根基,地理学必须成为解决国计民生的利器;高校地理学教育必须改革创新,提出培养目标新定位、专业教育新理念和学生素质新内涵,构建新型高校地理学科。这些观点近年来陆续在课堂、会议、网站和报刋上发表,获得社会上的反馈。现将这些散在性言论疏理成地理学科学观、地理学应用观、地理学教育观和社会反馈四个部分结集出版,以集中反映作者对发展现代地理学的新思路、新观点。

现代地理学新探:科学观·应用观·教育观 目录

**篇 新探历程 **章 走在探索现代地理学的路上 一、探索路上的三个认知阶段 二、探索路上的三盏明灯:读书瘾、农业梦和教学心 三、探索路上的三根支柱:耐力、实力和智力 四、探索路上获新知 第二章 现代地理学是什么,做什么,学什么——地理学实践体会 一、现代地理学是什么:拥有独特研究范式的独立学科,经世致用 二、现代地理学做什么:服务社会是地理学存在的生命根基,奉献策略 三、现代地理学学什么:蓄积地理学的特色知识结构,学会交叉 第三章 刍议地理学学科特质及其人才成长——朱鹤健教授访谈录 附录 附录一 陈述彭院士:《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序 附录二 福建师范大学:半生土地半生书 附录三 中国科技网:朱鹤健教授讲述“地理人生”感悟 第二篇 科学观 第四章 追寻现代地理学科学观 一、地理学存在的理由在于综合 二、现代地理学的魅力来自独特性 三、现代地理学独特性本质在于本体交叉性 第五章 为什么出版《地理学思维与实践》 附录 附录一 赵其国院士:土壤学微观研究与地理学宏观分析相结合——朱鹤健著《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评介 附录二 韦素琼教授:现代地理学思维和方法的精辟解读和应用示范——《地理学思维与实践》评介 附录三 让地理学更接地气人气——著名地理学与土壤地理学家、福建师范大学朱鹤健教授专访 第三篇 应用观 第六章 地理学范式下的长汀水土保持研究 一、长汀新一轮水土保持的变革性创新 二、构建水土保持与精准扶贫互动的链条 三、长汀生态恢复的战略思想 四、长汀水土保持经验的启示 五、从长汀水土保持看地理学应用 第七章 地理学范式下的特色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一、特色农业研究立项过程 二、基于人地关系思维对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 三、系统方式综合思维下的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四、空间思维下的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第八章 闽南马坪镇特色农业生产模式研究 一、马坪镇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辨识 二、果园生态栽培试点研究 三、农果牧耦合系统生态效应分析 四、特色立体生态农业体系研究 五、马坪镇景观生态规划 第九章 漳州市特色农业系统研究 一、漳州市特色农业系统的优化分析 二、漳州市特色农业宏观布局研究 三、特色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四、漳州市农业外资投入分析与评价 第十章 闽东南地区特色农业综合评价 一、闽东南地区农业自然资源评价 二、闽东南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初步测评 三、闽东南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分析 四、闽东南农业外资投入的空间分布与变化 第十一章 福建省发展特色农业研究 一、福建省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辨析 二、特色农业的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 三、特色农业产业化 四、特色农业宏观布局 第十二章 农业资源耦合的功能及其对低碳的贡献 一、农业资源耦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农业资源耦合对低碳贡献的研究 第十三章 为发展农业出谋献策 一、关于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突破口的建议 二、发展闽东南地区规模特色农业 三、高效利用农业资源,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四、从省情出发合理配置资源 五、新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应用 六、“数字农业”总体规划应从速制定 七、关于我省开展“数字资源”建设的建议 附录 附录一 郑度院士:《长汀水土保持研究》序 附录二 朱连奇教授:注重地理综合,强化生产实践——《地理学思维与实践》书评 附录三 地理学:接地气又要接人气 第四篇 教育观 第十四章 高等学校地理学科改革振兴的思考 一、高校地理学科必须改革振兴,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二、从顶层设计构建新型高校地理学科 三、明晰地理学科知识结构,在办学中确立地理学科的独立地位 四、以文理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思维,优化专业结构 五、强化服务社会意识,回归地理学经世致用本色 第十五章 创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涌流 一、教材创新教学创新强化实践:落实创新理念的三环节 二、《土壤地理学》教材创新小结 三、创建土壤地理学系统化教学体系 四、创新成为指导博士生的主旋律 第十六章 教地理悟育人 一、掏心付出是教师*美的修炼 二、在教育路上与爱同行 三、授课贵在广、博、精、深 四、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附录 附录一 陈松林教授:漫漫求索六十载 广博精深乐耕耘——记朱鹤健教授 附录二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朱鹤健教授为我院2022级新生讲授开学**课 附录三 记朱鹤健教授一堂讲座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著述要目 后记
展开全部

现代地理学新探:科学观·应用观·教育观 作者简介

朱鹤健,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原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与土壤地理学家。曾任国家教育委员会首届高校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高校土壤地理研究会会长,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他是一位师者,从教70年,任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点首届学术带头人,此前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尽心教书授业,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他致力于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及现代地理学学科本质研究,并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中实践。于1985年出版《世界土壤地理》,成为我国传播土壤系统分类的先行者,参与全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项目研究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潜心科学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中国资源科学成就奖。他也是一名推动社会变革的改革者,为福建农业发展、城乡建设建言献策。倾心服务社会,受聘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获评福建省首届科技优秀专家、福建农业科技先进个人,获福建省政府科技工作者优秀建议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