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钢结构强度设计原理

钢结构强度设计原理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26cm 页数: 383页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58.5(7.5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钢结构强度设计原理 版权信息

钢结构强度设计原理 内容简介

本书从钢材的微观构造、钢结构的断裂与疲劳、钢结构的塑性设计、钢结构的连接与节点设计四个方面对钢结构强度设计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具体包括:钢材的晶体结构,钢材的变形,生产过程对钢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应力强度因子理论及其断裂准则,能量平衡断裂理论及其断裂准则,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理论及其断裂准则等。

钢结构强度设计原理 目录

第1章 建筑结构用钢的组织构造 1.1 钢材的晶体结构 1.2 钢材的变形 1.3 铁碳合金状态图 1.4 生产过程对钢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5 加工对钢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6 钢材的热处理 1.7 建筑结构用钢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钢结构断裂 2.1 概述 2.2 断裂力学简介 2.3 线弹性断裂力学 2.4 弹塑性断裂力学概述 2.5 防止脆性断裂的措施 2.6 应力腐蚀开裂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钢结构疲劳 3.1 概述 3.2 高周疲劳 3.3 低周疲劳 3.4 提高疲劳寿命的措施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钢结构塑性设计 4.1 钢材的静力性能 4.2 受拉构件的强度承载力 4.3 受弯构件的极限强度和塑性变形 4.4 偏压构件的强度承载力 4.5 极限分析法 4.6 钢结构的塑性设计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连接 5.1 焊接对钢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5.2 角焊缝的性能和计算 5.3 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 5.4 高强度螺栓抗剪连接 5.5 高强度螺栓抗拉连接 5.6 承受拉剪联合作用的螺栓连接 5.7 栓焊混合连接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节点设计 6.1 构件的拼接 6.2 次梁与主梁的连接 6.3 梁和柱的连接 6.4 柱脚 6.5 连接板节点 6.6 钢管相贯节点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名词索引
展开全部

钢结构强度设计原理 作者简介

武岳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黑龙江省优秀教师,黑龙江省"头雁"创新团队成员。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钢协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钢协膜结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检测鉴定加固改造分会委员、中国建设标准化协会空间结构专业委员会、国际壳体与空间结构学会(IASS)第21工作组委员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6部;主编/参编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10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研究方向:大跨度钢结构、结构抗风、绿色智能建造。
郑朝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
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8部;参编团体标准2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省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研究方向:结构风工程、钢结构。武岳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黑龙江省优秀教师,黑龙江省"头雁"创新团队成员。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钢协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钢协膜结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检测鉴定加固改造分会委员、中国建设标准化协会空间结构专业委员会、国际壳体与空间结构学会(IASS)第21工作组委员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6部;主编/参编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10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研究方向:大跨度钢结构、结构抗风、绿色智能建造。 郑朝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 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8部;参编团体标准2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省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研究方向:结构风工程、钢结构。 张耀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高级顾问、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荣誉理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钢结构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长期从事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工作,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项。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先进个人"“中国钢结构三十年杰出贡献人物”、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终身成就奖"和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研究方向:高层建筑钢结构、轻型钢结构、薄钢组合结构和钢结构稳定理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