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黑格尔著作集(第17卷)宗教哲学讲演录Ⅱ

黑格尔著作集(第17卷)宗教哲学讲演录Ⅱ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454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74.3(7.5折) 定价  ¥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黑格尔著作集(第17卷)宗教哲学讲演录Ⅱ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46393
  • 条形码:9787010146393 ; 978-7-01-01463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黑格尔著作集(第17卷)宗教哲学讲演录Ⅱ 内容简介

《宗教哲学讲演录》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宗教哲学的对象就是在宗教表象背后运动发展的精神和概念。这种精神和概念经历了一个从纯粹的思想状态或概念向实存的转化,并扬弃有限的实存形式而达到绝对精神的过程。黑格尔把宗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定的宗教,一类是绝对的宗教。在特定的宗教中又包括自然宗教(直接宗教、意识在自身中的分裂、向自由的宗教过渡中的自然宗教)和精神个体性的宗教(犹太教、希腊宗教、罗马宗教)。绝对的宗教(基督教)是完善的宗教,是精神自为存在的宗教,是自身在其中已变得客观的宗教,即基督教。在此宗教中,普遍的与个别的精神、无限的与有限的精神不可分割;它们的绝对同一即是该宗教及其内容。黑格尔宗教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通过概念自身的辩证运动来论证理性和宗教、知识与信仰的同一性,把上帝等同于精神和理念本身,把真理说成是人对上帝的认识或上帝在人身上的自我认识,从而实现哲学与神学的统一。

黑格尔著作集(第17卷)宗教哲学讲演录Ⅱ 目录

译者序 宗教哲学讲演录 第二部分 特定的宗教(续) 第二章 精神个体性的宗教 A 向精神个体性范围的过渡 B 该范围的形而上学概念 1.一的概念 2.必然性 3.合目的性 C 分类 Ⅰ. 崇高的宗教(犹太教) 1.概念的普遍规定 2.具体的表象 41 a.神圣特殊化的规定 b.世界的形式 c.上帝跟世界一起的目的 3.崇拜 52 向下一阶段的过渡 57 Ⅱ. 美的宗教(希腊的宗教) 1. 该领域的一般概念 2. 神圣者的形态 a. 精神者与自然者的斗争 b. 无形态的必然性 c. 被设定的必然性或诸特殊的神,其现象与形态 α.形态的偶然性 β.神圣者的显现与理解 γ.诸神圣威力的美的形态 3. 崇拜 a. 信念 b. 作为侍奉的崇拜 c. 和解的奉神 Ⅲ . 合目的性或知性的宗教(罗马的宗教) 1. 这一阶段的概念 2. 作为罗马现象的宗教 3. 崇拜 第三部分 绝对的宗教 A. 该宗教的一般情况 1. 天启的宗教 2. 被启示的、实定的宗教 3. 真理和自由的宗教. B. 上帝理念的形而上学概念 C. 分类 Ⅰ.在其永恒理念中自在自为的上帝:圣父的王国 1. 环节的规定 2.绝对的分离 3.三位一体 Ⅱ. 意识和表象环节中上帝的永恒理念,或者差别:圣子的王国 1. 差别的设定 2. 世界 3. 人的规定 Ⅲ. 社团环节中的理念:圣灵的王国 1. 社团的概念 2. 社团的实在化 3. 精神的东西实在化为普遍的现实 关于上帝定在诸证明的讲演 讲演一 讲演二 讲演三 讲演四 讲演五 讲演六 讲演七 讲演八 讲演九 讲演十 插入【康德对宇宙论证明的批判】 讲演十一 讲演十二 讲演十三 讲演十四 讲演十五 讲演十六 1831年夏季宗教哲学讲演中对目的论证明的阐明 1827年宗教哲学讲演中对目的论和存在论证明的阐明 1931年宗教哲学讲演中对存在论证明的阐明 编辑对16卷和17卷的说明 重要术语德汉对照索引 人名(或神名)德汉对照索引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