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凿壁借光:海外汉学论丛

凿壁借光:海外汉学论丛

作者:程章灿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3-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6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02.1(8.1折) 定价  ¥12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凿壁借光:海外汉学论丛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208284
  • 条形码:9787100208284 ; 978-7-100-20828-4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凿壁借光:海外汉学论丛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海外汉学和中国古代1.论述系统,涉及面广。本书前面七篇侧重从汉学史发展的宏观角度展开,兼及中外文化交流的话题。本书研究一方面涉及游记汉学、传教士汉学和专业汉学等主要阶段;另一方面涉及英国、美国、法国等地的主要欧美汉学研究重镇。有助于我们对西方汉学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本书中间八篇围绕汉学名家的代表著作及其特点展开。作者根据自身游历和专长,选择了文史专业的代表学者、代表著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一位评论家的身份对这些作者、作家做了具体个案研究。 3.有述有评,反思总结。本书后面五篇聚焦汉学论著的评述,兼及翻译与接受等问题。作者一方面指出了目前汉学研究中存在的编辑、翻译等问题,另一方面讨论、展示了如何利用欧美汉学研究资源。这对于促进汉学研究的深入不无裨益。

凿壁借光:海外汉学论丛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海外汉学研究近三十年的积累。作者认为,海外汉学作为一种学术史文献,也是中国学者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源。书中的论文,不仅涉及早期法国汉学史,而且下迄二十一世纪的欧美中国文学研究;既有对有名汉学家及其学术著作的专题研究,也有对海外汉学著作翻译和英文本中国文学史著作等的专题探讨。 本书以《凿壁借光》为题,意在提倡面向国际、面向海外,借鉴国外学术的理论与方法,以开拓中国传统文史研究之新境界。这对古典文学研究的深入,当有启示意义。

凿壁借光:海外汉学论丛 目录

壹 想象异邦与文化利用:“红毛国”与大清朝——前汉学时代的一次中英接触
一、1743年前中英之间的非正式接触
二、安逊舰队事件的两种不同记述
三、想象异邦与文化利用
贰 《望厦条约》前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文化知识——读亨特《旧中国杂记》和《广州“番鬼”录》
一、从三个典型事例讲起
二、获取中国文化知识的途径或媒介
三、亨特所知见的中国文化典籍
叁 早期法国汉学研究四题
一、雷慕沙与《汉文启蒙》
二、儒莲与《景德镇陶录》
三、德理文与法译《离骚章句》
四、方殿华与《南京今昔》及其他
肆 欧美汉学与中国文学的西传
一、西方传教士东来与中国文学作品的西传
二、中国文学艺术在启蒙时代的欧洲
三、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
四、海外汉学研究视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
伍 1936—1996年美国中国文学研究一瞥——《哈佛亚洲学报》前五十六卷读后
一、创始阶段
二、*初二十年(1936—1957)
三、收获的十七年(1958—1974)
四、*近二十年(1975—1996)
五、几点感想
陆 欧美六朝文学研究管窥
一、Early Medieval China
二、美国六朝文学研究
三、欧洲六朝文学研究
四、结语
柒 欧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综述(2004—2005)
一、先秦两汉文学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
三、唐宋文学
四、元明清文学
五、其他
捌 拓本聚瑛——芝加哥富地博物馆藏中国石刻拓本述论
一、劳费尔的生平经历
二、《拓本聚瑛》与劳费尔的拓本收藏
三、劳费尔收藏拓本的文献价值
玖 哑行者的混合语——读蒋彝《湖区画记》
一、《湖区画记》:哑行者之语
二、从仲雅到重哑:失语的哑行者
三、缄默:避嚣好静的哑行者
四、古诗:哑行者的独特话语
五、诗书画:哑行者的混合语
拾 四裔、名物、宗教与历史想象——美国汉学家薛爱华及其唐研究
一、薛爱华的生平与学术经历
二、薛爱华的学术成果
三、薛爱华的治学特点及贡献
拾壹 马瑞志《世说新语》英译商榷
一、前言
二、译文商榷
拾贰 论霍克思教授的《楚辞》翻译
一、霍克思的生平经历
二、霍译《楚辞》的贡献及特点
拾叁 普林斯顿大学版《唐史研究手册》评介
一、**卷
二、第二卷
拾肆 千古惊知己——法国汉学家侯思孟的阮籍嵇康研究
一、引言
二、侯思孟的汉学道路
三、侯思孟的阮籍嵇康研究
四、余论
拾伍 《柳毅传》的构成及其经典化——杜德桥及其《柳毅传》研究
一、杜德桥的学术经历与背景
二、《柳毅传》的既有研究基础
三、杜德桥的方法与观点
四、几点延伸思考
拾陆 欧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著十种提要
一、《早期中国文学》,[美]华滋生著
二、《楚辞:南方之歌》,[英]霍克思译著
三、《诗歌与政治:阮籍生平与作品》,[法]侯思孟著
四、《嵇康及其〈琴赋〉》,[荷兰]高罗佩著
五、《嵇康生平与思想》,[法]侯思孟著
六、《哀江南赋》,[美]葛兰译
七、《中国中古前期文学与文化史研究——马瑞志侯思孟纪念论文集》,[美]柯睿、康达维编
八、《唐代中国的宗教体验与世俗社会:戴孚〈广异记〉研读》,[英]杜德桥著
九、《晚唐诗歌》,[英]葛瑞汉译著
十、《妙善传说》,[英]杜德桥著
拾柒 五种英文本中国文学史著作评述——兼谈中国文学史的编撰问题
一、五种英文本中国文学史著作评述
二、五书异同及其分析
三、对中国文学史编撰问题的思考
拾捌 学术翻译的软肋——对欧美汉学论著中译诸问题的思考
一、选目极不平衡
二、译文不准确
三、专名翻译错误
四、中文文献未还原
五、版本选择、译注及其他问题
拾玖 作为学术文献资源的欧美汉学研究
一、欧美汉学研究是一种学术文献资源
二、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
贰拾 汉学主义、中国学主义与国学主义
一、汉学主义与汉学历史
二、汉学主义与国学主义

展开全部

凿壁借光:海外汉学论丛 节选

纵观学术历史,可以看出,中国、日本、欧美,国学、汉学、中国学,各自有不同的学术焦点和研究范式,也有各自不同的观念与方法,并形成各自的学术圈子与传统。同样,他们各自也或多或少存在认识的盲点和观念的偏差。如果说存在“汉学主义”,那么,似乎也可以说同样存在着“国学主义”,只怕我们身处庐山之中,容易对“国学主义”习焉不察。无论哪一种“主义”,我觉得,都是对研究对象有距离感或者隔阂感,导致认识偏差,理解不足,其中可能也有非学术因素的干扰,但是不是严重到了必须以“主义”相称,我是有一点迟疑的。就学术论学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纠其偏差,补其不足,取其优长,似乎也就够多了。 如果说汉学是对国学所代表的那一套中国知识与学术传统的解构,那么,在当下对“汉学主义”这一概念作一番理论探索,则有一种“解构的解构”的意味。当然,我们的目的不在于解构,而是希望在此基础上,能够有学术思考的深化推进。

凿壁借光:海外汉学论丛 作者简介

程章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任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国际汉学、南京及江苏地方文献与文化等。出版学术著作有《魏晋南北朝赋史》《赋学论丛》《世族与六朝文学》《刘克庄年谱》《古刻新诠》《石刻刻工研究》等多种,另有国际汉学译著《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五种,学术随笔《鬼话连篇》《山围故国》《旧时燕:文学之都的传奇》等五种,发表论文、诗作多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