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最忆故园情

作者:梁宗强著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40.6(5.0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00:00:00
中 图 价:¥45.1(5.5折)定价  ¥8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最忆故园情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612771
  • 条形码:9787519612771 ; 978-7-5196-127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最忆故园情 本书特色

本书作品题材侧重于乡音乡情、亲情友爱,旨在留住岁月,记住乡愁。本书内容丰富多彩、摇曳生姿,有对故乡花木的描绘;有对暖暖亲情的追忆;有对恩师的感恩之情;有对先进人物的热情礼赞,有对时代新风的热情讴歌,有对本土文化的深邃思考,也有对当下不良风气的无情鞭挞……

最忆故园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浓浓街巷市井味、满满乡间烟火气的往事娓娓道来,鲜活的生活场景,生动的人物形象,沾满纯洁露珠、带着泥土芳香的清新文字,灵动的笔墨、飘逸的思绪,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同作者一起品尝生活的甘与甜。作者就像一位专心致志的工笔画家,将自己对故乡的无限热爱散文化地融入到字里行间,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幅质朴而迷人的粤西乡土自然风光画卷,谱写出一曲农耕文明远逝的动人挽歌,在久违的乡土散文中给人耳目一新的独特感觉。

最忆故园情 目录

**辑/童梦斑斓
散落在橡胶林里的童年时光
木薯香里旧时光
儿时米花香至今
岁月流金稻草垛
露兜草,满满的童年回忆
鹞怪孙长风
童年弹珠飞
童年棋事
香蕉船
捉河蚌
童年蜂蛹香
童年蘑菇鲜
儿时过中秋
第二辑/亲恩难忘
父亲心中的圣树
父亲的香煎河鱼仔
父亲的浪漫
“猪爸爸”的苦与乐
慈母甜歌
扁担悠悠
孭带上的母爱
冬至的圆子
母亲叫我回家吃饭
幸福就是一件毛背心
坐火车
清明不忍看牵牛
爷爷长成一棵荔枝树
奶奶迷上了视频聊天
怀念外公
外婆的山外西
第三辑/田园村居
锄上荣光
露珠里的村庄
越来越好
荷风小院种丝瓜
咸水歌的记忆
满犁膏雨趁春耕
难忘六月田
阳江处处是画廊
爬上楼顶看星星
甜蜜的甘蔗林
绿竹荫浓夏日长
养猪的回忆
醉美稻花香
八月芋头香
“回南天”的囿与乐
“讲古仔”的人
夏云之绚烂
冬寒火堆暖
又见颦颦屁
月亮光光照地堂
第四辑/花果飘香
春风骀荡风铃美
三月桃花醉春烟
一丛新芽浅遇春
又是枇杷橙黄时
年年相约荔枝红
故乡的锥栗树
第五辑/人在旅途
寻梦走马坪
端州砚遇
徐闻古港遐想
瓦北的天空更蔚蓝
游合山沿江路河堤
在高村聆听早春的声音
秀美田畔河
冬日爬紫罗山
烟雨蒙蒙雷冈行
第六辑/人生百昧
书香做伴生活美
渌水亭边念纳兰
风雨“鸭仔尾”
凤凰花又开
红窗布绿窗布
心中有朵大红花
萦绕在心间的师爱
又见恩师“大树佬”
期待百花盛开战士凯旋
寻找年味
后记
展开全部

最忆故园情 节选

散落在橡胶林里的童年时光 是满地的黄金吗?黄爽爽,金灿灿,闪亮着我的双眼。那一排排慈祥的橡胶树或高或矮、或肥或瘦地站满了整个山坡,像热情的乡亲们在列队欢迎我这个归家的游子。 北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像稻田中的收割机一样,收割着大片大片的金黄。人从树下过,景自心中生,“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意境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心中充满了诗情画意。 落叶.是缤纷的蝴蝶,带着一树的华美,和着风的节拍,从容地跳起了空中芭蕾。哪怕是离开,也要保持生命中*美的姿态,把*后一支独舞献给自己*敬爱的母亲——橡胶树。风停了,舞倦了,散落了一地的金色霓裳,没有忧伤,没有眼泪,像一群静谧的黄衣少女躺在大树底下,透过斑驳的枝叶仰望蔚蓝的天空,一双双深邃的眼神里,蕴藏着冬日的美梦。此情此景,令我想起了印度诗人泰戈尔所写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看着满地的落叶,我顿时肃然起敬,心想:人生倘若能像落叶一样从容、潇洒就好了。 橡胶树不同于银杏树、柿子树和苦楝树,它的落叶季节不在秋天,而是坚持到了寒冷的冬天。它用尽自己身上*后的力量,在叶落之前来一次彻底的容光焕发。每一片黄叶寄托着多少情感,这值得我们细细去思量。冬天是它*美的季节,身披金黄的羽衣是它*绚烂的时光。午后暖暖的阳光撒落在茂密的橡胶林,金黄的叶子熠熠生辉。漫山黄遍、层林尽染的壮美景观,给人一种“满城尽带黄金甲”般的视觉冲击,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我弯下腰。拾起一颗刚从橡胶树上掉下的胶籽,同时,也拾起了我散落在橡胶林里的童年时光。 故乡与红五月十四队相邻,家里的田地离农场也很近,我的童年时光,大半都在橡胶林里度过。场部里生活着很多归国的华侨,他们大多身强体壮,胸高臀宽,肤色黝黑,泛着古铜色的光芒。在众多的华侨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阿勇,他有点矮肥,肤色黝黑乌亮,一看就知道是混血华人。阿勇在农场里开了个小卖部,我们经常到他那里去买东西,可以这样说,阿勇是看着我长大的长辈。阿勇有一个特殊嗜好,喜欢养火鸡。我**次见到火鸡,被它的长相惊呆了,白、棕、褐三色相间的羽毛,闪耀着油亮的金属光泽,高瘦的脖子上长着珊瑚状的皮瘤,喉下长着由红到紫的赘肉。阿勇喂火鸡时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他撮圆大嘴巴,发出“咕咕咕”的叫声,几只火鸡就争先恐后连跑带飞地向他奔去,那笨拙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阿勇笑眯眯地撒下几片嫩绿的蔬菜叶子,火鸡们争抢着进食,每到这个时候,他的双眼便笑得眯成了一条线。阿勇有一个儿子,他有11只手指,我们都叫他“十一贡”。平时阿勇在家的时候是不允许我们碰他的火鸡的,他不在家的时候,我们和“十一贡”玩,才能摸几下他十分“宝贝”的火鸡。 父亲的朋友林伯伯是十四队里的一名胶工,我和父亲跟着林伯伯体验过一段时间的胶工生活,如今回想起来,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累!林伯伯凌晨5点多就把我们叫了起来。我们戴上头灯,穿上雨鞋,林伯伯和父亲各挑一担胶桶,大家腰带后面别着一个小工具箱,里面放着三角形的割胶刀、磨刀石、测皮尺等工具,夏夜里的橡胶林除了蜘蛛网,蚊虫还特别多,简直防不胜防,即使点燃蚊虫香,在那荒野胶林也是收效甚微。每次割胶回来,我们身上总会带着点点红斑,有时还会遇到毒蛇、蝎子,甚至是成群的马蜂追击。在体验割胶生活的那段日子,我们遇到过藏在橡胶树积肥坑里的两条“过山乌”(眼镜王蛇),幸亏父亲发现得早,带我们远远地避开了。如今回想起来,我的心还在“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 割胶也是很有讲究的,首先要做到“三看”:看天气,看季节物候,看树情况割胶。其次要做到“一浅”:在叶蓬稳定前、高产树、高温高产季节,干旱、风大的天气要浅割,割胶深度离形成层1.5~1.8毫米。*后,还要遵守“四不割”:气温低于15℃时不割,**蓬叶不稳定不割,雨后树干不干不割,严重受灾、病害的树及死皮树不割。 割胶既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苦力活。当你用三角形的胶刀在树皮上割出弧形时,你要拿捏好皮层的深度,既要流出充足的白色乳汁创造经济效益.又要不伤害橡胶树的根本,这样才能细水长流。我童年尝试割胶的时候,林伯伯是站在一旁看着的,“浅一点!再浅一点!”看着林伯伯那紧张的样子,我手中拿着的胶刀不禁慢了半拍,额角却在不停地沁着汗。作为一名老胶工,橡胶树就像林伯伯的孩子一样,他对它们有着浓厚的感情。看着乳白色的液体沿着铁片滴落到用青篾箍着的胶杯里,林伯伯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割胶的时候,胶工通常要用扁担挑着两只胶桶满山跑,一只胶杯一只胶杯地收集胶水,肩膀承受的重量可想而知。此外,除草、挖坑、挑粪积肥等工作,又苦又累又闻臭味,可见当一名胶工真的不容易!难怪有些胶工会唱起客家山歌《来世莫做割胶郎》:“鸡啼三到天盲光,昏昏沉沉放早床;咸鱼冷饭填落肚,担起胶桶上芭场。不怕老虎不怕狼,只怕山蚊帮打帮;头一口来面一口,割胶

最忆故园情 作者简介

梁宗强,男,“80后”,广东阳东人。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中学一级教师,阳江市作家协会会员,阳江市阳东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在《广东公安报》《海南农垦报》《中山日报》《阳江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20多万字,征文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区级奖励。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