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考改革:理想与现实

包邮 高考改革:理想与现实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3-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8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43.9(5.6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3.9(5.6折)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暑期大促, 全场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考改革:理想与现实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213240
  • 条形码:9787100213240 ; 978-7-100-21324-0
  • 装帧:8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考改革:理想与现实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教育行政管理、高中教本书作者经过大量的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经过缜密的理论思考,告诉我们新世纪的新一轮高考改革为什么要改、改了什么、效果如何、还要改革什么,所有高考相关方有何诉求,如何应该对各方诉求。

高考改革:理想与现实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了解当前高考改革的权威读本,全书收录两位作者论文31篇,聚焦我国2014年以来启动的高考综合改革,从改革的政策解读、成效评估和路径选择三个大的方面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考改革政策的价值变迁,而重点在于解读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目标、任务与价值导向,以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对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等改革省份进行跟踪评估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呈现高考改革的成效以及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影响,反思新高考带来的公平性、功利化选科、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与争议,并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提出了高考综合改革的路径选择。

高考改革:理想与现实 目录

绪言

政策解读
我国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变迁与理性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考政策公平性的历史变迁与价值选择
积极稳妥地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我国高校实施“强基计划”的缘由、目标与路径
高考时间的变与不变:高考延期的再思考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与走向
尊重学生选择权成为教育决策价值取向
中小学要应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新挑战
高招制度改革应跳出教育看教育
全面构建新时代立德树人评价机制
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转向
实施“强基计划”,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艺体招考迎来大变革
“一档多投”需要循序渐进
增加学生选择,促进文理融通

成效评估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效果分析
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效果评价:学业表现的视角
基于高校学生发展的综合评价招生实施效果研究
北京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效果跟踪研究
新高考公平性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新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的公平性问题研究
社会正义论视角中的新高考公平性问题研究
新高考模式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隐忧及应对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选课走班实施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不能用旧眼光看待“新高考”

路径选择
新高考的现实困境、理性遵循与策略选择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路径
稳妥推进我国高考综合改革的四个着力点
落实立德树人,探索教考衔接,深化高考内容改革
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重在深化教育改革
增强高考改革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后记

展开全部

高考改革:理想与现实 节选

  《高考改革:理想与现实》: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长期性、系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这是高考改革未来路径选择需要面对的前提。**,高考改革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2014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启动新高考,2017年高校按新高考录取,2021年**届新高考录取的本科毕业生才踏入社会。按照新高考模式选拔出的人才是否满足高校培养要求和社会用人需求,则需要更长时间的跟踪评价。因此,必须遵循规律,保持定力,循序渐进推进改革。第二,高考改革具有系统性的特点。高考改革不仅涉及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而且涉及高校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的变革;不仅涉及教师队伍建设等人力资源的保障,而且涉及教学条件建设等物质资源的保障;不仅涉及教育观念和育人理念的变革,而且涉及教育治理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不仅涉及教育系统内部的改革,而且涉及教育系统外部的综合配套改革。因此,必须加强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统筹各方推进改革。第三,高考改革具有艰巨性的特点。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亿万学生的前途和千家万户的命运。新一轮高考改革从顶层设计至今已经历时十年之久,但改革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不断完善高考制度本身的科学性与公平性,如何扎实推进各省份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基础条件的改革方案,如何引导解决学生选科的“功利性”并协调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的冲突,如何有效解决综合评价招生过程中效率与公平性的冲突,如何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等等。因此,必须科学研判改革形势。面向未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需要持续、系统、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既需要立足于高考对学生全面发展、高校人才选拔、促进社会公平的基本功能,又需要回归高考人才选拔的本质属性;既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更需要立足中国国情;既需要不忘改革初心,又需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加强政府统筹。各级部门加强协调、系统推进,重点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引导社会力量投入高中教育;加强薄弱地区普通高中建设,解决大班额问题;加快智慧校园建设,为选课走班提供技术支撑;优化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加快省级平台建设;加强高职院校发展保障,引导学校内涵式发展。第二,加强高中师资队伍建设。国家与地方层面统筹协调编制部门、人社部门、财政部门增加高中教师编制,按照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的需求核算生师比。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完善教师绩效评价机制,维护教师权益。第三,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构建大中小学衔接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开发省级层面的生涯规划指导教材,加强生涯规划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主选择能力,引导学生合理选择科目和专业。第四,强化高校内涵建设。引导高校合理设置选考科目,保证高校人才选拔效率和培养质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样化、个性化培养;完善评价机制,改变以录取分数线为唯一标准的评价导向。第五,加强系统研究和综合改革。加强科学论证和条件建设,克服畏难情绪,尽早确定后续改革省份及其改革方案。加强宣传动员,及时回应改革热点和难点问题,形成改革共识与合力。加强跟踪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相关政策。总之,从制度设计、观念转变、资源投入、配套改革等方面系统推进高考综合改革,需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既要加强顶层设计,提升考试招生制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也要统筹推进新高考和新课改,加强教师培训,保证改革理念落到实处;既要加强地方层面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和保障力度,又要完善生涯规划教育等配套改革措施;还要加强舆论引导与宣传,*大程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高考改革:理想与现实 作者简介

  钟秉林,留英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政策与教育管理研究。1994年回国后任东南大学副校长,1996年调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2001年至201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2012年至2019年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目前主要兼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英国卡迪夫大学名誉国际副校长等。    王新凤,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