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苏曼殊研究

苏曼殊研究

作者:黄轶主编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6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43.5(5.5折) 定价  ¥7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苏曼殊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6193606
  • 条形码:9787206193606 ; 978-7-206-1936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苏曼殊研究 内容简介

  苏曼殊是晚清民初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画家和佛学家,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外文化一文学交流都有重要贡献。他交游广泛,与晚清革命一代、与新文化运动一代多有交集,尤其与陈独秀、章太炎、柳亚子、鲁迅等交谊颇厚,不仅在晚清文坛和译坛独树一帜,对五四知识分子、新青年的影响也非常深远,更是《新青年》杂志**篇创作小说的作者。  百年来有关苏曼殊的学术研究成果非常繁多,但除了柳亚子主编《苏曼殊全集》(北新书局1928年初版,北京书店1985年影印本)收录了早年文学界一些回忆和研究文章、柳无忌将柳亚子1926-1940年间所著有关文章编为《苏曼殊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外,一直没有较为全面的苏曼殊研究文献面世。这不能不说是苏曼殊研究界和热爱苏曼殊之读者的一个遗憾。  这本资料选编无论如何也无法将优秀成果悉数收录,遗珠之憾在所难免,尤其是这些年研究苏曼殊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中颇有一些优秀之作,割爱之感时时在心;同样原因,柳亚子编《苏曼殊全集》、柳无忌编《苏曼殊研究》中的相关文章亦不再重复辑入。为了弥补缺憾,编选者整理了两篇“附录”,即《苏曼殊作品集目录》和《苏曼殊研究资料目录汇编》,方便读者查阅。在此,向成果入选的专家深表谢忱,也向未能辑录入卷的研究者表达敬意。

苏曼殊研究 目录

生平与交游
苏曼殊论
苏曼殊年谱
苏曼殊:中西文化冲突下的选择
苏曼殊是鲁迅的朋友
刘半农与苏曼殊的交往始末
慷慨论交廿七年
——论南社领袖陈去病与苏曼殊的交往

文学翻译研究
狂飙中的拜伦之歌
——以梁启超、苏曼殊、鲁迅为中心探讨清末民初文人的拜伦观
对“意译”末流的抵制
——苏曼殊译学思想论
现代诗歌翻译的“独行之士”
——论苏曼殊译诗中的“晦”与价值取向
《曼殊外集》的编与译
诗学的钳制:苏曼殊文学翻译变脸考辨

文学创作研究
文化冲突·二元人格·感伤主义
——苏曼殊与郁达夫比较片论
苏曼殊诗画的禅佛色彩
苏曼殊诗歌创作的中国传统与日本意象
“五四”新小说与苏曼殊资源
格雷马斯符号学视野下的“抒情小说”
——以苏曼殊的小说为中心
现代佛教文学批评视域中的苏曼殊

文学史论类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派
苏曼殊研究的三个阶段
苏曼殊与五四浪漫文学
文学革命与苏曼殊之文坛境遇
古典抒情主义的没落
——再论苏曼殊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关系
还原起点:现代文学肇端于南社
附录一 苏曼殊作品集目录
附录二 苏曼殊研究资料目录汇编
展开全部

苏曼殊研究 节选

  《苏曼殊研究》:  另外由于他孑然一身,四海为家,所以诗中时时流露出无限的孤苦寂寞、漂泊流浪的感伤情绪。即如《题拜伦集》:“秋风海上已黄昏,独向遗编吊拜伦。词客飘蓬君与我,可能异域为招魂。”又如《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都说明一个富于感情的诗人,但却要作断绝尘缘、泯灭五情的比丘,这是多么的不可能。但曼殊以*大的克制力,来抵御外缘的侵袭。表面上似乎是行云流水,悠闲自得,可是心灵深处的苦痛,又使他不能不发露出来,这就表现为“无端狂笑无端哭”的样子,像是一个精神上有毛病的人,而实际上这正是他思想感情的如实写照。  其次是他的家国之感,曼殊在晚清是一个具有高度民族思想与爱国思想的作家。这些思想表现在他的各种创作中,诗歌当然也不例外。即如《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佛身。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诗中歌颂了鲁仲连和荆轲,真是慷慨激昂悲壮豪放,令读者感发兴起。与这篇风格相近的,还有《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君为塞上鸿,我是华亭鹤。遥念旷处士,对花弄春爵。良讯东海来,中有游仙作。劝我加餐饭,规我近绰约。炎蒸困羁旅,南海何辽索。上国亦已芜,黄星向西落。青骊逝千里,瞻鸟止谁屋?江南春已晚,淑景付冥莫。建业在何许?胡尘纷漠漠。佳人不可期,皎月照罗幕。九关日以远,肝胆竟谁托。愿得趋无生,长作投荒客。竦身上须弥,回顾无崿。我马已玄黄,梵土仍寥廓。恒河去不息,悲风振林薄。袖中有短书,思寄青飞雀。远行恋俦侣,此志常落拓。”这篇诗大似阮嗣宗的《咏怀》,它写于一九一〇年。当时曼殊对革命形势估计不足。就在这年,革命军在广州起义失败,党人行刺摄政王不成而被捕,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了朝鲜,设朝鲜总督。他眼看革命无望,祖国很可能成为朝鲜之续,所以才发出“上国亦已芜,黄星向西落。青骊逝千里,瞻鸟止谁屋?建业在何许?胡尘纷漠漠”的慨叹。  曼殊的诗,绝大部分为七绝,而言情篇什居十之九。诗中有“猛忆定庵哀怨句”(《京居杂诗十九首》)同《集义山句怀金凤》,即说明他是深受定庵义山影响的。至于集中豪放之作,自系受英诗人拜伦的影响。惜乎在这方面,他没有作进一步的发展,这应该说是与他的平生遭遇和个人气质有关。而他的享年不永,也是他的诗歌未能有着进一步地发展的原因。  三  曼殊从事小说创作,是在辛亥革命后。他于一九一二年发表具有自传性的中篇作品《断鸿零雁记》。一九一四年,有《天涯红泪记》;一九一五年,有《绛纱记》和《焚剑记》;一九一六年,有《碎簪记》;一九一七年有《非梦记》。这些都是短篇,共约十万余言。它们都揭载于国内外的著名报刊,如《太平洋报》《民国杂志》《甲寅杂志》《新青年杂志》等。后来有的单行本发行,有的列入小说集中。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柳亚子父子编印《苏曼殊全集》,因而风行海内,对青年读者影响极大。过去评曼殊小说的,颇不乏人,但新中国成立后论者还属寥寥,因而有重新给以估价的必要。  曼殊小说从内容上看,表现个人身世之感的《断鸿零雁记》,可以说*突出了。柳亚子根据它写曼殊的传记。冯自由曾反对亚子的这种看法。我觉得把小说看作完全是历史事实,自然是错误的。但要说它纯粹是虚构,也是不正确的。即如篇中写“余”回东京省母,和他的姨表姐静子一段爱情关系,证之以他所写的诗篇,如《为调筝人绘象》《寄调筝人》《调筝人将行属绘金粉江山图题赠二绝》《东居杂诗十九首》等都足以证明,小说中的静子,绝非纯属子虚。又如其他短篇中,如《绛纱记》中所说的“有广东人流落可叹者,依郑氏外馆度日,其人类有疯病,能食酥糖三十包”,也是写他自己的。  至于其余的几篇,大抵写青年男女的恋爱悲剧,如《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等。至于构成悲剧的原因,不外乎新旧思想的矛盾。从晚清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婚姻自由在一部分接受新思潮的青年男女中已深有影响。但是做长辈的,仍然恪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陈规,两者发生了矛盾,于是造成了悲剧。如《碎簪记》中主人公庄浞,他的叔婶为他定了大家闺秀莲佩,而他的好友又给他介绍了自己的妹妹灵芳。庄湜心中所属意的乃是灵芳,而非莲佩。但他叔叔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道德观的老先生,认为不通过长辈的许可而私订婚姻,是“蛮夷之风,不可学也”。但庄浞已经接受了灵芳的信物玉簪。当他叔父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恼火,一次碰到灵芳,他就像《茶花女遗事》中阿芝的父亲,对茶花女晓以大义,让她和自己儿子断绝关系一样。他也让灵芳自己碎其给庄浞的信物玉簪,并对庄浞的挚友怒斥庄湜道:“此人不听吾言,狂悖已甚。烦汝语彼,吾已碎其玉簪矣。此人少年任情,不知街女不贞,街士不信,古有明训耶?”其结果为庄浞病死,两女均自杀。作者在篇末道:“今兹庄浞、灵芳、莲佩之情缘既了,彼三人者或一日有相见之期,然而难也。”  出身于封建家庭的青年,一则由于在世界观中还残存有封建思想的余毒,认为长辈之命不可违。其次是社会的舆论。三是在经济上不能独立,还需要仰赖前辈的遗产。所以在婚姻上不能自主的时候,只能走殉情这条路。因此在那个过渡时期的小说中所反映的种种婚姻悲剧,是完全符合当时的现实实际的。  ……

苏曼殊研究 作者简介

  黄轶,文学博士,博士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育部重点学科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曾任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晚清民初文学现代转型研究、苏曼殊研究与生态批评。出版有《现代启蒙语境下的审美开创——苏曼殊文学论》《传承与反叛》《苏曼殊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研究》《中国当代小说的生态批判》《新世纪乡土小说的生态批评》《风雨饮冰室》《由苏曼殊看晚清民初文学转型》等专著多部,编有《张炜研究资料汇编》《叶兆言研究资料》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