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万千心理.行为矫正技术(第三版)

万千心理.行为矫正技术(第三版)

作者:昝飞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44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8.5(7.5折) 定价  ¥1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万千心理.行为矫正技术(第三版) 版权信息

万千心理.行为矫正技术(第三版) 本书特色

时隔十年有余,《行为矫正技术》终于迎来了第三版。 第三版不但对于各种概念、技术操作进行了优化和补充,也及时反映了儿童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具体包括:在保留原有内容架构的同时,根据积极干预的发展趋势,对全书积极行为干预的内容进行了整体修订;根据问题干预的实际工作流程和教学经验,优化行为矫正干预的操作顺序;对部分章节的干预技术概念等内容进行了更新,更精确地反映干预技术要义。

万千心理.行为矫正技术(第三版) 内容简介

《行为矫正技术(第三版)》系统介绍了行为矫正的概貌、研究方法以及十二种具体技术。全书以行为矫正技术的应用类型为纲,将十二种行为矫正技术分为针对积极行为、消极行为以及综合技术三大部分,不仅详细阐述了各种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方法,还对每种技术的适用情况和注意事项做了细致说明。本书论述精练,深入浅出,实例丰富,应用性强。对于特殊教育和心理学等专业的学习者与从业者而言,它都是一个重要资源。

万千心理.行为矫正技术(第三版) 目录

**编 行为矫正的基本理论


**章 概述

    行为与问题行为

    行为矫正的概念

    行为矫正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行为矫正的研究方法

    行为矫正的实施过程

    行为矫正的实验设计方法



第二编 用于形成和增加行为的行为矫正技术


第三章 正强化

    强化与正强化

    正强化的实施


第四章 负强化

    负强化的概念

    负强化的实施


第五章 间歇强化

    间歇强化的概念

    间歇强化的实施


第六章 行为养成技术

    塑造

    渐隐

    链锁


第七章 代币制与行为契约

    代币制

    行为契约



第三编 用于减少或停止行为的行为矫正技术


第八章 惩罚

    惩罚的概念

    惩罚的实施


第九章 消退

    消退的概念

    消退的实施


第十章 区别强化与刺激控制

    区别强化

    刺激控制和前奏干预


第十一章 临床行为疗法

     厌恶疗法

     系统脱敏法



第四编 综合技术



第十二章 示范模仿疗法

     示范模仿疗法概述

     示范模仿疗法的实施


第十三章 行为功能评估与积极行为支持

     问题行为的功能与评估

     积极行为支持的干预策略


第十四章 认知行为疗法

     艾里斯的理性情绪疗法

     贝克的认知疗法

     自我控制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万千心理.行为矫正技术(第三版) 节选

塑造 一、塑造的概念 所谓塑造(shaping),指的是通过对连续趋近于目标行为的行为进行系统的、有区别的强化,并*终帮助个体学会新的目标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个体从不会到一步步学会某个新行为的过程(伍新春 等,2005)。在日常生活中,塑造常常被有意或无意地用来培养和发展个体的新行为。 比如,儿童咿咿呀呀学会说正确字词的过程就是一个塑造过程。咿呀学语的孩子在刚刚学习说话的时候,发音总是含混不清的,但是父母总会将孩子所发出的声音与某些语言的语音联系起来,并为之感到兴奋,不断鼓励孩子继续发出这些音,甚至模仿孩子的发音。当孩子发出这些声音的机会增加的时候,父母会对这些声音加以引导,让孩子所发的声音更加接近正确的语音;当孩子能够发出这些声音的时候,父母又会感到高兴和兴奋。慢慢地,孩子就能够说出正确的字词了。 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到,塑造一个新行为好比雕塑家完成一件雕塑作品的过程,*初只有一个模糊的、大概的产品,然后一点点在陶坯上打磨,*终才呈现了雕塑家独特的设计。雕塑家的每一次打磨都会让手中的陶坯更接近*终作品。 塑造即是如此,让个体从不会到逐渐学会一种新的行为,需要对个体原有的行为进行仔细打磨,而这就是对不断趋近目标行为的行为进行有技巧的强化。在塑造的过程中,有两个非常关键的内容:一是目标行为的逐渐趋近,二是对不断变化的行为的区别强化。 (一)逐渐趋近 在塑造过程中,个体总是通过某种方式对与*终的目标行为非常类似的行为进行区别强化。因此,个体形成新行为的过程是一个逐渐趋近(successive approximation)的过程。在塑造过程中,*初被强化的行为是与目标行为类似或存在某些关联的行为,或者是完成*终目标行为所必需的先前行为,这一行为也是个体的能力水平在目前条件下所能表现出来的行为。当个体*初的行为变得逐渐频繁时,强化的目标就可转到更接近*终目标行为的行为。因此,在塑造过程中,所强化的行为是不断变化的,它们逐渐趋近于*终的目标行为,每一个行为都比先前的行为更加接近*终的目标行为。 (二)区别强化 所谓区别强化指的是要对个体具有相同品质的行为进行强化,但是对不具有这些品质的行为不进行强化(Cooper et al.,2007)。例如,对于孩子微笑着向人示意以及用适当的称谓称呼别人等礼貌行为给予表扬,对于没有表现出礼貌品质的行为不给予强化,甚至给予批评,这就是一种区别强化。 在塑造过程中,强化的目标是一组行为,包括阶段性目标行为与*终的目标行为,它们在某些方面都具有共同的品质或者联系。但是这些行为不会始终成为强化的目标,当某个阶段性目标行为成为强化的目标时,前一个阶段性目标行为就不会再获得强化物,而是被消退。也就是说,随着个体行为能力的提高,干预的目标要求也会相应地提高,但强化都只是针对现阶段的目标行为,而不是前一阶段的目标行为。 二、塑造的有效实施 如果采用塑造的方式帮助个体形成一个新的行为,可以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一)确定目标行为 使用塑造技术,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终要达到的目标行为是什么。一般来说,如果要采用塑造的方式帮助个体形成一个新的行为,那么这个行为通常是个体目前的能力水平无法完成的,而且不可能通过直接训练来完成。对于特殊儿童或者年幼儿童来说尤为如此,塑造行为往往是受他们的动作技能水平所限而无法直接完成的行为。这有点类似于小朋友爬台阶,对于年龄大的孩子来说,某个高度的台阶一步就可以迈上去,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再怎么训练也做不到一步踏上台阶,于是需要将这个台阶高度分解为多个更矮的高度。目标行为就类似于大一点的儿童可以一步踏上而年幼的孩子需要分步才能踏上的台阶。 (二)确定起始行为以及阶段性目标行为 确定了个体*终要达成的目标行为之后,*关键的是要确定干预训练的起始行为以及各个逐渐趋近于*终目标行为的行为。起始行为通常是个体在目前的条件下有可能发生的且与目标行为具有相似特征或者某种联系的行为。确定起始行为之后,就可以对起始行为与目标行为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确定各个阶段性目标行为。库珀(Cooper et al.,2007)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分析阶段性目标行为。 ·询问该领域的资深工作人员,确定趋近*终的目标行为的各个阶段性目标行为。 ·已经发表及出版的专业文献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有关该目标行为的信息。 ·通过录制和观看完成该目标行为的录像来分析目标行为。 ·仔细分析自己完成该目标行为的过程,辨别该目标行为的各个细节。 第四章介绍了鲍尔斯和托沃特(Powers & Thorwarth,1985)运用负强化技术干预一名30个月大的孤独症儿童杰森拒绝他人身体接触的行为。在这个案例中,研究者同时运用了塑造技术,从时间变化的角度设计了塑造程序。杰森要达到的目标行为是连续1分钟安静地坐在训练者的腿上,然后是连续90秒、2分钟、3分钟……*后直到连续9分钟安静地坐着。这一程序逐渐让杰森从完全无法安静地坐在训练者腿上到能够安静地坚持9分钟,从而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表6.1列举了一个为害怕上学的儿童制订的塑造程序。对该儿童来说,像其他同学那样进教室读书是他尚未掌握的新行为,而且无法直接对之进行训练,因此采取的是渐进的塑造技术。 表6.1 塑造程序示例 a.打电话或者写信给教师和同学。 b.到学校找教师或者同学谈话。 c.到辅导室帮忙整理书籍。 d.到辅导室自习2小时。 e.到辅导室自习4小时,其中,2小时看语文书,2小时看其他的书。 f.到班里上两节课。 g.到班里上半天课。 h.和普通同学一样上课。 注:a为起始目标,h为*终目标。 (三)确定各个阶段性目标行为的成功水平 塑造的过程是一个区别强化的过程,当个体达到某个阶段性目标行为时,干预者对该阶段的目标行为就不再进行强化了,而是转向对下一个阶段性目标行为进行强化。这就意味着,在干预计划的制订过程中,要确定各个阶段性目标行为的成功标准,即当行为正确到什么程度、速度有多快、可以持续多长时间或者频率达到什么程度时,该阶段的目标就达到了。在正式实施干预计划时,一旦个体达到预定的成功水平,干预者就可转入对下一个阶段性目标行为的训练。确定各个阶段性目标行为的成功水平有利于干预者在实施过程中对个体行为的变化进行更有效的监控。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塑造训练良好行为的过程中,只有*终的目标行为才是干预者期望的行为,各个阶段性目标行为都仅仅是逐渐趋近于*终的目标行为的行为,并不是干预者真正期望的,有时甚至是不正确的行为。比如,在教孩子发出正确的字词音的过程中,阶段性目标行为都是接近正确音的错误音,如果过度强化这些不准确的音,反而可能让儿童停留在错误音的阶段。因此,在设置每个阶段性目标行为的成功水平时,通常不会设置要求百分之百达成的标准。另外,对下一个阶段性目标行为的学习和练习也是对前一个阶段性目标行为的复习。 (四)选择适当的强化物 前面提过,塑造的过程其实是对不断趋近的目标行为进行区别强化,对各阶段性目标行为的强化—消退过程*终使个体形成了目标行为。因此,在制订干预计划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强化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可以参照第三章中介绍的强化物选择方法。不过,在选择用于塑造程序的强化物时,更要注意强化物的饱厌问题。 (五)根据计划对不同的阶段性目标行为实施区别强化 在实际干预中,要根据预定步骤通过不断强化来逐渐趋近*终的目标行为。在任何一个阶段,每当个体出现目标行为时,都应该立即进行强化,直到个体达到该行为的成功水平,然后不再对该行为进行强化,而是转为对下一个阶段性目标行为进行强化。只有在个体表现出下一个阶段性目标行为时,才能给予强化,这一过程持续进行,直到个体掌握了*终的目标行为。 在塑造行为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进程,契合个体的实际情况,这关系到能否成功地塑造目标行为。通常,在个体还没有掌握上一个阶段性目标行为时,不要急于转为训练下一个阶段性目标行为。这就要求干预者能够监控干预过程中个体行为的变化,以便及时确定可否转入下一个阶段性目标行为。实施者要清楚每个阶段性目标行为(包括阶段性目标行为以及*终的目标行为)的成功标准是什么,并据此推进塑造的进程。 在对某一阶段的目标行为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干预者可能会遇到个体不表现出所期望的目标行为的情况。特别是能力有限的年幼儿童以及特殊儿童,他们通常需要干预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目标行为进行引导。有三种方式可以促使个体表现出要塑造的目标行为(Cooper et al.,2007)。 ·用语言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指导。比如,如果要塑造的行为是用握手来与他人友好地打招呼,教师可以在需要的情境中用语言加以指导,例如“贝贝,伸出手”“贝贝,轻轻地握手”。 ·采用身体引导的方式进行指导。如果儿童不知道如何伸出手,教师可以握住他的手伸出去,等儿童伸出手或者握住手之后再给予强化。 ·采用身体示范或模仿的方法进行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示范让儿童知道伸出手是怎样一个动作,并让儿童进行模仿,等儿童模仿出来该动作之后就进行强化。

万千心理.行为矫正技术(第三版) 作者简介

昝飞  心理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教授和主任、华东师范大学自闭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融合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特殊儿童问题行为干预、自闭症儿童干预、融合教育、特殊学校课程与教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的著作有《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干预—实例与解析》《积极行为支持—基于功能评估的问题行为干预》《融合教育—理想与实践》《学生特殊问题发现与应对—给普通教师的建议》等;长期从事有关特殊儿童的教育和心理方面的咨询工作,尤其在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的咨询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