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当代作家精品·散文卷:花不语

当代作家精品·散文卷:花不语

作者:贾维秀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26.9(4.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53.8(9.0折)定价  ¥5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当代作家精品·散文卷:花不语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0176223
  • 条形码:9787200176223 ; 978-7-200-17622-3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当代作家精品·散文卷:花不语 本书特色

此书空灵而厚重:有人性的烛照,有神性的慈悲,有诗性的浪漫,有哲性的沉淀。意蕴丰厚,大气纵横,给人以多维的审美体验。 你大可浅阅读,语句清丽、节奏明快,给人以高蹈的光舞享受;你也可深阅读,在明白如水的善知识中,通过精彩纷呈的各种大写意场景,去发现某种可言,又必须言的东西,从而捕捉到生命隐喻的独特境遇。

当代作家精品·散文卷:花不语 内容简介

《花不语》是一本唯美灵秀、意境旷达的散文读本。 作者以参悟之心凝视万物,将个人的百般心态、千般情思都隐含在一种诗性开放的语言磁场之中,情理交融地抒写了天地自然、山河故土、旧人轶事、心灵探寻、人生顿悟。

当代作家精品·散文卷:花不语 目录


**辑 隔岸青山独自远

水滴里的佛影 002

古意穿过沧桑 005

大洼那地儿 008

都在众佛微笑中 012

福宝 017

谁拈心中花一朵 023

天慈山印象 029

有一种美这样盛放 031

又是一季飞花时 036

祖母山 038

第二辑闲花落地听无声

木铎金声故人来 046

隐性的河流 049

我以牛眼看无奈 051

谁是谁的江湖 055

夜来风雨声 059

刈麦、刈麦…… 061

与书缠绵 067

在俗世修行,让尘埃开花 069

壮士一去两千年 072

第三辑卧向白云情未尽

比如江湖 076

落叶萧萧花未凋 079

看看我的眼睛 085

诳花 088

流光旧影 095

那年那月那些事儿 105

谁识花开花谢时 109

再别同桌的你 112

第四辑 故乡今夜思千重

年关三拜 118

那些乡间的事物 128

故园坐在乡愁里 131

家在两岸 135

街巷 138

柳林渡;别样的时光 142

那一片家园 145

水井 149

有一种爱叫作“藏” 152

再见大雁 154

第五辑 江湖夜雨十年灯

梦缺梦圆 158

烈属——谨以此文纪念为抗战献出亲人的所有女性 167

无法接通 188


展开全部

当代作家精品·散文卷:花不语 节选

水滴里的佛影 走进七步沟就踏进了水世界。 向上冒的,是泉;向前流的,是溪;向下跳的,是瀑……不动声色的是什么? 湖啊。 群山中一撇一捺冲出了两条大峡谷,一条罗汉峡,一条百瀑峡。两条大峡将大部分景点囊括其中,随手一牵,顺势一搭,就环成了七步沟胸前的一挂念珠。 罗汉峡高高的山崖上,有一个天然的洞窟,面积约200平方米。因里面罗汉林立,人称罗汉洞。洞口附近有一眼山泉,藏在山体内。远看近观,那段山岩像一截长有痼瘤的树木,泉水囤积此处,不像是水,倒像是树的琼浆。人来人往,都忍不住驻足观看,甚至以瓢汲水,开怀畅饮。这便是罗汉泉。 从东汉起,历朝历代,罗汉洞收留了一个个参禅的高僧、修行的隐士,红尘之外,是这叫作山泉的物质,支撑着他们信仰的体魄,让他们在困顿、寂寞、荒凉的虚无中,直抵超拔世俗的境界。大山之中类似的泉眼还有很多,玄泉、梦泉、隐士泉,每处泉眼的名字都打上了佛家道家的印记。这些泉生得奇特,有的挂在绝壁,有的藏在谷底,以永不枯竭、生生不息的向上姿势惠及大山,使得匆匆岁月中,山草绿了再绿,人们千年百年在此生活,山中炊烟也千年百年缕缕不绝。 自在潇洒的是峡中的小溪,带着随缘而去的快乐,没心没肺地蹦蹦跳跳,嬉戏在山沟里,或绕石成趣,或隐身草丛,或汇入汪洋,无论水深水浅,无论湍急平缓,一律清澈见底。溪流抚摩处,处处生长着诗意:水草曼舞长袖,蝌蚪轻甩短尾,一枚枚长着青苔的卵石上,蜗牛缓缓耕犁,引颈遥望,但见光泻林间,空山无语。 人们是喜欢溪流的,喜欢到量体裁衣地为它选择配饰。溪流的配饰是桥:涓涓细流之上搭上一石,叫独步桥;宽宽的水面之上跨一弧月亮似的桥洞,叫石拱桥;两岸间悬几条铁链在更宽的水面上空,铺上竹板,叫吊桥。 无论桥上的风景有多美,桥下的溪水总是无欲无求,无牵无挂,它们奔腾跳跃,全心赶路,从不问因果。 溪水流着、流着,就无路可走了,路断处就形成了瀑。瀑让水呈现出站立的姿势。 百瀑峡的一处绝壁上,凌空喷出如布之水,激烈,喧嚣,状如彩练,那种不管不顾的气势,充满了殉道的壮烈。瀑有多处,但多为人工渲染,水流跌过一层层台阶,整齐光洁犹如一面巨大的水帘;水流从山涧跌落,似白发骤然垂地,惊心动魄。风将瀑布扯成细丝,挂在山前,如山岚缭绕,如云丝飞扬。乱云飞渡,晕染出凄美决绝,仿佛启示,顺境里永远不能成佛,只要心无挂碍,即使面临深渊,也要纵身一跃。 每一次的粉碎都是一种新生,每一次的重生都是一种涅槃,苦难是一种成长,瀑要去完成一次定数中生命的脱胎换骨。 七步沟*美的是湖。湖水澄澈晶亮,红崖、绿树、长亭、拱桥,都映入湖面。水中的景和地上的景上下衔接,层层叠叠,美若仙境。轻风拂过,白云飘过,候鸟掠过,湖水安然地守着一份无边的静,无边的深,默默地包容万物,吞咽着大悲、大苦、大喜、大忧,无泪无言,洞察万物,道通天地,直至大悟。 想那圣人贤者甘居于此,无不以静为修,从静入手,就像眼前这不动声色的湖,心静乾坤大,才能有大智大慧,才能大彻大悟。 那些修道者,是不是从这百变的水滴中悟到了什么? 想想,那翻着莲花的泉,像不像离民间*近的观世音菩萨,心怀慈悲,大悯天下,乐善好施,普度众生? 那不问前程的溪,像不像大愿大行的普贤菩萨,勇往直前,只为修行? 那义无反顾的瀑,像不像口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地藏菩萨? 那包罗万象的湖,像不像大肚能容天下之事的弥勒佛菩萨? 一居士问禅师:禅是什么?禅师说:是心。居士又问:心是什么?禅师说:是禅。居士问:怎样的修行才算是禅心?禅师说:能够以慈悲心、智慧心、快乐心、自在心运行在生活中,并以此利益众生,那就是禅心了。 七步沟处江湖之远,诗意悠然。山峻,树茂,寺静,人美,都因水的滋润。这里的水清澈率真、大美无言,蕴藏着红尘中*朴实的禅意。 如果说罗汉峡和百瀑峡是七步沟胸前的一串佛珠,那么,沿途的水色波光,就是珠玑上神圣的佛光。 如果有人问我:禅是什么? 我会说:请去七步沟看水吧。 古意穿过沧桑 一弯古老的石桥,一环灵动的碧水,一方沧桑的城墙,竟然在粗犷的北方大平原勾勒出梦里水乡的轮廓。 桥叫弘济桥,形似扬名天下的赵州桥。一个大桥洞,双肩扛起了四个小桥洞。弘济桥多孔多窍,除了泄洪的功能,现在看上去,似乎还兼具审美的功能。想想看,假如面前只是一孔单调的老桥,即使年代再久远,除了臆想中的凭吊感叹,又有多少风光可言呢? 弘济桥则不一样,传说它与赵州桥是姊妹桥,是鲁班妹妹修的。多孔的大桥看上去环环相连,轻盈通透。沿着石阶走下桥驻足河边,但见垂柳依依,河水如镜。仰面看桥,水上一个桥;俯首视水,水面一个桥。桥身桥影自然衔接,天衣无缝,虚虚实实如梦如幻。瞥一眼那入水凌空的飞腾之势,恍惚中犹如仙女手中旋转的彩绸,便愈加印证了那传说的可信度。是啊,除了鲁班那个聪明灵秀的妹妹,又有谁能修出这样充满仙气的桥呢? *有价值的当数桥的艺术性,34块栏板上的浮雕惟妙惟肖、情态逼真。斑驳的桥面上,残留着许多微小生物的化石,有状如羽毛的三叶虫,玲珑晶莹的小蜗牛……岁月的风尘慢慢游走,走过了1600年,人踏,车碾,日照,霜侵,历史的大手一重重抚摩,世俗的时光竟将其打磨得精美剔透,妙不可言。 水是护城河的水,静静的、柔柔的,美如平原女人淡泊柔韧的性情。河边斜放的洗衣石板,仿佛还残留着曾经的嬉笑声,捣衣声。绵绵堤岸上,绿树临风,河水中芦苇青青,鱼虾戏水,不知名的水鸟长鸣着点水高飞,于长天秋水之中抒着情往返起伏、大开大合。于是,天变得无边,水变得无垠。水天之间,绿影之中,不断闪现出活色生香的红男绿女,行舟水上,或呼喊高歌,或劈波击水,肆意晾晒着北方人知足常乐的舒心日子。 若有兴致,可约三五好友,租一只茶船,在天将晚时茗茶清谈,披一船朦胧月色,隔着回环雅致的花格窗、轻轻摇晃的红灯笼慢慢离岸,感受市声、歌声、楼影、树影的悄悄遁去,渐入风声、水声、桨影、潮影的旷达之中。然后像个脱俗的名士,悠悠然远眺城墙上华灯初上的角楼和灯光修饰的城墙,在黑暗中缓缓隐去真容,只留下光线的轮廓,幻化成空中楼阁和一条长长的曲齿形的金色项链。再近看水色苍茫中苇荡起伏,深不可测,水和天在一团巨大的迷蒙中无语凝望,便顿觉来路遥遥,去路长长,前方更加神秘无限。心中会生出另一番景致。 墙是古城墙,距今已有2600年,高12米,宽8米,总周长有九里十三步之说。由于其特殊的军事地理位置,从春秋战国开始,每逢乱世,便有占山为王者开始觊觎城内这块宝地。历史上曾几次被定为小国的都城。 从东城门进入,首先是个瓮城,被一圈高耸的城墙环绕。置身其中,如井底之蛙,真有入瓮之感。走进内城门,顺着城墙拾级而上,但见城墙内侧青砖剥落,背景苍凉,其状犹如镂空的砖雕画,处处是风雨的痕迹。气势雄伟的角楼飞檐翘角,看上去峭拔逍遥。城墙上青砖铺路,走上去如踏上前景开阔的通衢大道,随着墙体凹凸的走势,护栏、垛口、水道一应俱全,机关重重,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计谋、韬略。然而,古往今来,谁能算得清有多少无辜的生命倒在这城墙下?作为寻常百姓,今天能登上城墙观光,是因为身处太平盛世。安居乐业对芸芸众生来说是多大的幸事啊! 站在古城墙上我想起了毛阿敏苍凉的歌声:“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目无遮拦地眺望西天澄澈的天空,天空中多彩的晚霞,晚霞中红彤彤的落日,感慨着云烟散尽,人去万事空…… 城内,灰瓦白墙,市声嘈杂;城外,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当代作家精品·散文卷:花不语 作者简介

贾维秀,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其作品曾发表于《美文》《中华散文》《读者》《中国文化报》《中国教师报》《散文百家》《散文家》《小品文杂志》《当代人》等报纸杂志,多篇作品获奖,多篇作品被转载、收入年选、选入各地中学生试卷,曾出版个人专集多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