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多功能混凝土技术

多功能混凝土技术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72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58.5(7.5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多功能混凝土技术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2279852
  • 条形码:9787112279852 ; 978-7-112-2798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多功能混凝土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多方面论述了多功能混凝土技术及应用,共分24章,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材料与技术发展的回顾;混凝土技术向高性能、超高性能方向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生产应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粗、细骨料;新型高效减水剂的研发与应用;混凝土收缩开裂与减缩剂的应用;混凝土中钢筋防(阻)锈剂;混凝土中Clˉ固化剂的研发与试验应用;微珠超细粉及其功能;天然沸石超细粉的特性与混凝土中的应用;矿渣超细粉的特性与应用;硅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多功能混凝土技术的研发与工程应用;高强度与超高强度多功能混凝土;C120MPC的研发与应用;强度150MPa MPC的研发与性能检测;造纸白泥C30、C60强度等级MPC的研发与应用;超高强MPC的超高泵送技术;轻骨料多功能混凝土及其应用;飞灰及灰渣在多功能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多功能混凝土技术对混凝土制品生产与应用带来的变革与创新;多功能混凝土结构的电化学保护技术。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多功能混凝土技术 目录

第1章 混凝土材料与技术发展的回顾 1.1 世界上 古老的混凝土 1.2 从古代混凝土中得到的启示 1.3 万年寿命混凝土材料的开发 1.4 古罗马的火山灰混凝土 1.5 普通混凝土 1.6 栋全混凝土房屋 1.7 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的出现 1.8 混凝土强度计算与水灰比理论 1.9 普通混凝土性能研究 1.10 普通混凝土性能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 1.11 20世纪混凝土材料发展的特点 第2章 混凝土技术向高性能、超高性能方向发展 2.1 超细粉在高性能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填充效应 2.2 超细粉在混凝土中的流化效应 2.3 超细粉与高效减水剂双掺的流化效应 2.4 高效减水剂掺量对浆体流动性的影响 2.5 矿渣超细粉、磷渣超细粉和高效减水剂共掺的流化效应 2.6 超细粉的强度效应 2.7 超细粉的耐久性效应 2.8 水泥基材料硬化体的孔隙和强度 2.9 水泥基材料的两个模型 第3章 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及生产应用 3.1 导言 3.2 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标准 3.3 高强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比较 3.4 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实例 3.5 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发展及应用需要锯决的问题 第4章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 4.1 高性能与超高性能混凝土在结构中应用的优越性 4.2 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 4.3 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及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途径 第5章 高性能与超高性能混凝土用粗、细骨料 5.1 引言 5.2 骨料与水泥浆的粘结强度 5.3 骨料表观密度、吸水率对高性能与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5.4 骨料对混凝土强度及变形性能的影响 5.5 粗骨料体积用量、粒径对高性能与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 5.6 粗骨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5.7 粗骨料 粒径的选择 5.8 粗骨料细度模量与质量系数 5.9 高性能与超高性能混凝土对骨料的选择 5.10 骨料的现状与问题 第6章 新型高效减水剂研发与应用 6.1 概述 6.2 高效减水剂分类 6.3 高效减水剂的减水机理 6.4 高效引气型减水剂(高性能AE减水剂) 6.5 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 6.6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及其抑制机理
展开全部

多功能混凝土技术 作者简介

冯乃谦,清华大学教授、博导。1934年出生于广东,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留校工作。1982年赴日留学,聘为明治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员,论文博士研究生。1991年为我国*个建材博士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国内外访问进修学者、硕士、博士、博士后共38人。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专业技术职务校级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政府1、2、3届技术顾问,市建材行业高级职称评审专家,973项目评委,香港科研资助局基金评委,日本大学客座教授,马来西亚建设大学客座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博导,深圳大学、济南大学兼职教授,美国AAAS会员,RILEM78MCA委员,CCR杂志通讯评委,英剑桥名人协会会员,中硅会水泥混凝土理事会副理事长,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主任。以中、日、英文发表论文350余篇,并应邀为法国《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的主编出版了一期专刊,文章全为SCI检索。出版著作《流态混凝土》《建筑工程材料》《中国建筑材料指南》《高强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力学》《天然沸石混凝土应用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实用混凝土大全》《混凝土结构裂缝与对策》《混凝土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清水混凝土》《高性能与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混凝土结构电化学保护技术》《简明现代建筑材料手册》共16部,还参编了ABI出版的专著2部,RILEM的技术标准1部。获中国发明专利12项。获奖30余项:国家二、三等奖3项;省部级一、二等奖15项;省部级三等奖7项;中国发明展奖4项;优秀工程奖、效益奖5项;国际优秀论文奖2项;国内、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9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