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研究

作者:吴丹著
出版社: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24cm 页数: 177页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49.7(7.2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3077601
  • 条形码:9787563077601 ; 978-7-5630-776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面向新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水利战略需求,以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为研完对象,以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为研究内容,按照“适配方案设计—适已方案诊断—适配方案优化”的“三步走”适应性管理研究思路,创新提出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方法;构建主从递阶协同优化模型、系统设计一套完善的诊断体系、建立地区层和产业层交互的利益博弈机制和利益补偿模型,模拟地区层和产业层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交互过程,充分体现地区层和产业层的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因地制宜进行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方案实施的制度创新,提出保障适配方案实施的政策建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京津冀地区相关部门完善适配方案设计、诊断与优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决策参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
1.3 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架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1.4.1 研究目标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关联性分析
2.1 京津冀水资源概况
2.1.1 水资源供给概况
2.1.2 水资源利用概况
2.2 京津冀产业发展概况
2.2.1 经济产业增长变化
2.2.2 产业结构变动
2.2.3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2.3 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
2.3.1 产业用水估算
2.3.2 水资源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度测算
2.3.3 产业用水弹性系数测算
2.3.4 产业用水的驱动效应
第三章 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方案设计
3.1 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的内涵
3.1.1 适配理念
3.1.2 适配层次
3.1.3 适配目标
3.2 适配方案设计思路
3.3 地区层适配方案设计模型
3.3.1 地区层适配方案设计的关键影响因素
3.3.2 多目标耦合优化模型构建
3.3.3 多目标耦合投影寻踪模型构建
3.4 产业层适配方案设计模型
3.4.1 上层优化目标函数构建与约束条件确定
3.4.2 下层优化目标函数构建与约束条件确定
3.4.3 主从递阶协同优化模型求解
第四章 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方案诊断
4.1 适配方案诊断思路
4.1.1 适配方案诊断准则构造思路
4.1.2 适配方案诊断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4.2 适应性诊断方法构建
4.2.1 适应性诊断准则构造
4.2.2 适应性诊断模型构建
4.3 匹配性诊断方法构建
4.3.1 匹配性诊断准则构造
4.3.2 匹配性诊断模型构建
4.4 协同性诊断方法构建
4.4.1 协同性诊断准则构造
4.4.2 协同性诊断模型构建
第五章 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方案优化
5.1 适配方案优化思路
5.2 适配方案优化的利益博弈机制设计
5.2.1 适配方案调整的地区利益博弈要素
5.2.2 地区利益博弈的收益函数
5.2.3 适配方案调整的地区利益补偿函数
5.3 适配方案优化的水资源综合效益变化
第六章 实证研究
6.1 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方案设计
6.1.1 适配方案设计模型参数预测
6.1.2 适配方案设计
6.2 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方案诊断
6.2.1 适配方案适应性诊断
6.2.2 适配方案匹配性诊断
6.2.3 适配方案协同性诊断
6.3 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方案优化
第七章 京津冀水资源与产业结构双向优化适配方案实施的制度创新研究
7.1 适配方案实施的事前控制制度
7.1.1 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7.1.2 政治民主协商与用水户参与制度
7.1.3 动态分水方案制定制度
7.2 适配方案实施的事中控制制度
7.2.1 监控调度管理机制
7.2.2 取水许可统计制度
7.2.3 水权置换制度
7.3 适配方案实施的事后控制制度
7.3.1 激励惩罚机制
7.3.2 信息披露机制
7.3.3 利益整合机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