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秦淮之夜

秦淮之夜

出版社:万卷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19cm 页数: 204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17.1(4.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34.2(9.0折)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秦淮之夜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060001
  • 条形码:9787547060001 ; 978-7-5470-600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秦淮之夜 本书特色

1.日本唯美派大师、7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者谷崎润一郎的中国游记。 2.20世纪20年代的激荡传奇,在彼时中国人的眼眸中捕捉时代的发展轨迹。 3.青年日语翻译王晗新译,127mm×190mm小巧文库本,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重走百年中国。

秦淮之夜 内容简介

本书是谷崎润一郎1918年和1926年两次造访中国后创作的散文随笔集。书中详细描写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中国戏剧和美食的特色以及与田汉等上海新文学作家的交往细节,是展现当时中国风貌和了解中日文坛交流史的**手材料。

秦淮之夜 目录

中国旅行

南京夫子庙

秦淮之夜

《苏州纪行》序

苏州纪行

中国观剧记

西湖之月

庐山日记

中国菜

中国趣味

上海见闻录

上海交游记


展开全部

秦淮之夜 节选

  中国趣味 提到中国趣味,如果单说中国趣味似乎听着很随便,但其出乎意料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很深的联系。 我们今天的日本人,看起来已经完全吸收了西方文化,并且被其同化了,但其实,中国趣味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强烈地根植于我们的血液深处,这一点很让人吃惊。特别是*近,我对其感触极深。 有不少人曾认为东方艺术已经落伍了,不将其放在眼里,一味地憧憬西欧的文物,然而到了一定的时期,他们又开始回归日本趣味,并*终趋向于中国趣味,我自己也曾经是这样。特别是留洋回来的人中很多这样的人。 我在这里谈的主要是艺术家,不过,如今五十岁以上的绅士,只要是多少受过教育,无论其思想、学问,还是趣味,大概都以中国的传统为基调。 老一辈的政治家、学者、实业家,都会作一点拙劣的汉诗,会一些书法,玩过一点古董书画。他们都是从小受其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中国学问的熏陶长大的。 虽说中间有一段崇尚西洋的时代,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们又重新回归到祖先传下来的思想。 有个朋友告诉我,一位中国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如今,中国艺术的传统在中国早已消亡,倒是在日本还残存着。”这句话确实揭露了一部分真相。如今中国的知识阶级,整体上如日本的鹿鸣馆时代一样,一时间迷醉于欧美文化,但*终,他们一定会回归到国粹保存主义上来。 在中国这种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国风又相对保守的国家,这一点是必然的。 对如此富有、美丽的中国趣味,我感受到一种遥望故乡山河般的憧憬,同时,我也抱有一丝恐惧。 因为,别人可能不知道,但对我而言,这种魅力会消磨我在艺术上勇猛追求的斗志,会麻痹我创作的热情。——对于这一点,我之后再找机会详述。 总之,中国传过来的思想及艺术的精髓是静,而非动,这对我来说不是件好事。——我越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诱惑,便越恐惧。我幼时曾上过汉学私塾,母亲也曾教过我《十八史略》。 我至今仍然觉得,比起现在中学里教的枯燥无味的东方史教科书,那些充满了有趣的教训和轶事的中国书籍,对孩子来说要有益得多。 在那之后,我曾去中国游玩了一次。我虽对中国恐惧,但我书架上关于中国的书籍,却是越来越多。我一边想着不看了、不看了,却又忍不住翻开二十年前爱看的李白和杜甫的诗集。 “啊,李白和杜甫!多么伟大的诗人啊!就是莎士比亚和但丁,难道就比他们了不起吗?”每读一次,我都被其诗歌的优美所打动。 我搬到了横滨,开始从事拍摄电影的工作,住在满是西方人的街上,住进了洋楼,但在我书桌左右的书架上,除了放着美国的电影杂志以外,还有高青邱和吴梅村的诗集。每当我因工作和创作身心俱疲时,我都会翻开那些杂志和中国人的诗集读一读。 当我翻开MotionPictureMagazine、Shadowland、PhotoplayMagazine时,我的思绪便飞到了好莱坞的电影王国,燃烧起无限的雄心。 而当我翻阅高青邱的诗集时,只要读到一行五言绝句,我便被那闲寂的意境所吸引,刚才的雄心和活泼的幻想,瞬间就像被浇了一盆冷水般冷却下来。 我不觉感到:“什么是新事物?创造又是什么?人类所能到达的极致的心境,不就在这五言绝句里吗?”我感到这样很可怕。 今后我将何去何从?——如今的我,尽量反抗中国趣味,但又时而以一种渴望见到父母的心情,悄悄地回归于斯,如此往复。中国趣味 提到中国趣味,如果单说中国趣味似乎听着很随便,但其出乎意料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很深的联系。 我们今天的日本人,看起来已经完全吸收了西方文化,并且被其同化了,但其实,中国趣味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强烈地根植于我们的血液深处,这一点很让人吃惊。特别是*近,我对其感触极深。 有不少人曾认为东方艺术已经落伍了,不将其放在眼里,一味地憧憬西欧的文物,然而到了一定的时期,他们又开始回归日本趣味,并*终趋向于中国趣味,我自己也曾经是这样。特别是留洋回来的人中很多这样的人。 我在这里谈的主要是艺术家,不过,如今五十岁以上的绅士,只要是多少受过教育,无论其思想、学问,还是趣味,大概都以中国的传统为基调。 老一辈的政治家、学者、实业家,都会作一点拙劣的汉诗,会一些书法,玩过一点古董书画。他们都是从小受其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中国学问的熏陶长大的。 虽说中间有一段崇尚西洋的时代,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们又重新回归到祖先传下来的思想。 有个朋友告诉我,一位中国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如今,中国艺术的传统在中国早已消亡,倒是在日本还残存着。”这句话确实揭露了一部分真相。如今中国的知识阶级,整体上如日本的鹿鸣馆时代一样,一时间迷醉于欧美文化,但*终,他们一定会回归到国粹保存主义上来。 在中国这种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国风又相对保守的国家,这一点是必然的。 对如此富有、美丽的中国趣味,我感受到一种遥望故乡山河般的憧憬,同时,我也抱有一丝恐惧。 因为,别人可能不知道,但对我而言,这种魅力会消磨我在艺术上勇猛追求的斗志,会麻痹我创作的热情。——对于这一点,我之后再找机会详述。 总之,中国传过来的思想及艺术的精髓是静,而非动,这对我来说不是件好事。——我越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诱惑,便越恐惧。我幼时曾上过汉学私塾,母亲也曾教过我《十八史略》。 我至今仍然觉得,比起现在中学里教的枯燥无味的东方史教科书,那些充满了有趣的教训和轶事的中国书籍,对孩子来说要有益得多。 在那之后,我曾去中国游玩了一次。我虽对中国恐惧,但我书架上关于中国的书籍,却是越来越多。我一边想着不看了、不看了,却又忍不住翻开二十年前爱看的李白和杜甫的诗集。 “啊,李白和杜甫!多么伟大的诗人啊!就是莎士比亚和但丁,难道就比他们了不起吗?”每读一次,我都被其诗歌的优美所打动。 我搬到了横滨,开始从事拍摄电影的工作,住在满是西方人的街上,住进了洋楼,但在我书桌左右的书架上,除了放着美国的电影杂志以外,还有高青邱和吴梅村的诗集。每当我因工作和创作身心俱疲时,我都会翻开那些杂志和中国人的诗集读一读。 当我翻开MotionPictureMagazine、Shadowland、PhotoplayMagazine时,我的思绪便飞到了好莱坞的电影王国,燃烧起无限的雄心。 而当我翻阅高青邱的诗集时,只要读到一行五言绝句,我便被那闲寂的意境所吸引,刚才的雄心和活泼的幻想,瞬间就像被浇了一盆冷水般冷却下来。 我不觉感到:“什么是新事物?创造又是什么?人类所能到达的极致的心境,不就在这五言绝句里吗?”我感到这样很可怕。 今后我将何去何从?——如今的我,尽量反抗中国趣味,但又时而以一种渴望见到父母的心情,悄悄地回归于斯,如此往复。

秦淮之夜 作者简介

谷崎润一郎(1886—1965) 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日本文坛尊称为“大谷崎”。他于1949年获得日本文化勋章,1964年当选为首位日籍美国文理科学院名誉院士,以《痴人之爱》《春琴抄》《细雪》等著作闻名于世。 译者简介: 王晗 日语文学翻译,毕业于北京大学日语专业,译有《秦淮之夜》《地狱变》《中国游记》《南方纪行》《中国色彩》等多部作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