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史通》文论研究

《史通》文论研究

作者:吕海龙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12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51.0(7.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史通》文论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3205179
  • 条形码:9787573205179 ; 978-7-5732-051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史通》文论研究 本书特色

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有助于深化拓展古代文学研究空间。其二,有利于形成可持续性学术生长点。以《史通》为个案,研究传统史学、史论著作的文学、文论价值,深入思考文、史二者的分合关系及史性特征对于文学作品的成毁得失所发生的作用,有助于推动对其他史学著作之文论价值的后续扩展性研究。

《史通》文论研究 内容简介

刘知几《史通》是史论方面的鸿篇巨制,以往对《史通》文论价值的研究却不是很充分。本书所探讨的聚焦于挖掘和整理《史通》中涉及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一些材料与观点,分小说、散文、诗赋、笔记文学、戏剧文学等方面分门别类加以讨论。

《史通》文论研究 目录

绪论
**节 刘知幾对《史通》文论的自我认知
第二节 由唐迄清于《史通》文论价值之体认
第三节 五四以来《史通》文论研究述略及本书研究要览

**章 “文章世所希”的“刘舍人”考论
**节 “文士之极任”的“中书舍人
第二节 “刘舍人”并非刘允济或刘宪
第三节 “刘舍人”即刘知幾
第四节 需要补充的两个重要问题

第二章 《史通》的著述不朽观
**节 刘知幾对孔子、司马迁及扬雄著述不朽观的继承
第二节 刘知幾对曹丕等人文章著述观的批评
第三节 刘知幾著述不朽观的独创之处

第三章 《史通》的文史分合观
**节 刘知幾对史著“雅”化的要求
第二节 刘知幾对诗赋文学作品之“用”的认识

第四章 《史通》的文学虚构观
**节 两晋“虚构观”之考察
第二节 刘知幾对“虚构”问题的阐释
第三节 刘知幾反对或支持的“虚构”
结语

第五章 《史通》对《汉志》、《隋志》等的继承与发展
**节 《汉志》、《隋志》的小说作者观及对《史通》的影响
第二节 由“小说”“小说家”、到《史通》的“自成一家”
第三节 《汉志》、《隋志》的小说分类观及对《史通·杂述》的影响
第四节 《史通·杂述》的小说史意义

第六章 《史通》对两《唐志》的影响
**节 《史通》采《隋志》史部作品入“小说”
第二节 《史通》对《旧唐志》的影响
第三节 《新唐志》选录“志怪”、“因果”类作品入“小说”之考述
结语

第七章 《史通》影响下的唐宋笔记文学观念与创作
**节 刘知畿《史通》与刘餗《隋唐嘉话》
第二节 刘知幾《史通》与李肇《唐国史补》
第三节 刘知畿《史通》与欧阳修《归田录》
结语

第八章 《史通》影响下的明清笔记文学观念与创作
**节 胡应麟、纪昀对刘知幾的推崇
第二节 反对笔记文学记载”诬”或“淫”的内容
第三节 对笔记小说“体例”的重视
余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史通》文论研究 作者简介

  吕海龙,山东鱼台人,博士、博士后。南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通大学刘知幾研究所所长,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江苏省第十五批“六大人才高峰”教育行业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与史学的互动关系研究、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等。主讲《中国古代文学》《大学语文》等课程,主持或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文论研究》等省部级以上课题五项,在研一项。出版专著《刘知幾及其(史通)文学观研究》。在《文艺理论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