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敦煌大历史

敦煌大历史

作者:邢耀龙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22-12-01
开本: 21cm 页数: 311页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41.0(6.3折) 定价  ¥6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敦煌大历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665317
  • 条形码:9787559665317 ; 978-7-5596-653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敦煌大历史 本书特色

一个人一生总要去一次敦煌,带上这本书,才能心中有底!从敦煌出发,见证中国历史的大场面!敦煌研究院官方授权罕见石窟、壁画高清原图! ★ 90后学者、敦煌石窟“扫地僧”,写给大家的敦煌历史文化一本通! 以全新的知识体系,饱满的情感投入,鲜活生动的文笔,为你讲透敦煌的前世今生。 ★ 大视野、多维度,立体呈现敦煌全貌 人口、地理、军事、政治、经济、思想、艺术……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全景展现。原来:敦煌≠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莫高窟。 ★ 从敦煌这个小地方出发,见证中国历史的大场面 凿空西域、佛教东传、北击匈奴、三国开启、五胡入华、炀帝西巡、玄奘取经、安史之乱、蒙古西征、统一青藏、闭关锁国……都与敦煌息息相关,都在书中有独特、精彩的讲述。 ★ 敦煌研究院官方授权罕见石窟、壁画高清原图 数十张高清大图,图文对照,生动见证。 ★ 多位学界专家鼎力推荐 著名敦煌学学者沙武田先生作序推荐,历史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于赓哲先生,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冯培红先生诚挚推荐。

敦煌大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早的敦煌人、丝路开启和佛教东传、汉匈战争与河西四郡、天马传说与汉武帝的伟业、悬泉置里的汉帝国、张芝父子与分裂时代的开启、敦煌石窟的开凿、三大石窟背后的历史脉络、隋朝的佛教与炀帝西巡、玄奘取经与孙悟空的“诞生”、唐藩互动与敦煌石窟等。

敦煌大历史 目录

推荐序 普及敦煌文化的惊喜之作 1

自序 敦煌:中国历史的一枚纺轮 5


**章 *早的敦煌人 9

谁是*早的敦煌人 10

三苗的生存挑战 14

三苗为何变成西戎 17

移民创造敦煌 22


第二章 丝路开启与佛教东传 27

玉石之路 28

冒顿的崛起 31

月氏的西迁 35

贵霜帝国与犍陀罗艺术 38

佛教的东传 41


第三章 汉匈战争与河西四郡 45

将星出世 46

河西之战 49

四郡的名称渊源 53

汉武帝的星链计划 55


第四章 天马传说与汉武帝的伟业 59

渥洼池里出天马 60

马蹄金与汉武帝的心思 64

李广利的惨胜 68

汉朝的“马联网” 73


第五章 悬泉置里的汉帝国 77

大汉边境国宾馆 78

公主的信 83

汉朝的环境保护法 86

汉王朝的数据库 90


第六章 张芝父子与分裂时代的开启 93

草圣的养成 94

张芝父子与董卓 98

河西儒学的脉流 103


第七章 敦煌石窟的开凿 111

佛教的早期传播 112

*早的敦煌石窟 115

作为范式革命的敦煌艺术 118

古人的虚拟现实 123


第八章 三大石窟背后的历史脉络 129

鸠摩罗什与凉州模式 130

从凉州到平城 133

昙曜的两次危机 135

佛教与皇权的矛盾 138

从平城到洛阳 142


第九章 隋朝的佛教与炀帝西巡 145

隋朝皇帝的佛教渊源 146

帝国的弥合剂 151

文化特区敦煌 154

隋炀帝西巡 156


第十章 玄奘取经与孙悟空的“诞生” 161

玄奘的成长经历 162

一路向西 164

玄奘遇上石槃陀 166

孙悟空的“诞生” 169

玄奘与皇室的关系 172

玄奘与榆林窟的开凿 175


第十一章 唐蕃互动与敦煌石窟 177

吐蕃崛起 178

瓜州保卫战 181

大唐致癌物出世 184

安史之乱与河西局势 187

吐蕃文化的影响 189


第十二章 家族秩序下的敦煌 195

归义军的诞生 196

到大唐去 199

兄弟相残 200

曹氏的家族技能 202

曹氏祖先的“来头” 203

“模范丈夫”背后的秘密 204

河西慕容氏的渊源 206

回鹘的历史影响 209


第十三章 西夏的天命 211

党项的渊源 212

西夏崛起 214

宋夏竞争 215

“理工男”的壁画技术 217

壁画新高峰 220

翻译的力量 222

玄奘取经图的深意 224


第十四章 凉州会盟与八思巴 227

蒙古征服河西 228

卑微的画师 232

凉州会盟 234

八思巴与忽必烈 237

一座庙抵十万兵 239


第十五章 历史分流时刻的敦煌 245

抢戏的傅友德 246

营建嘉峪关 249

海陆丝路的交替 250

中西方历史的分流 254

敦煌的复苏 255

石窟里的道家与儒家 257

左宗棠的守护 261


第十六章 王道士与藏经洞 263

王圆箓来了 264

藏经洞封闭的原因 269

藏经洞文物的流散 273

如何评价王道士 275


第十七章 另外一个道士的故事 281

郭元亨来到榆林窟 282

守护象牙佛 284

死里逃生 287

重见天日 291


第十八章 守窟人的日常 297

敦煌守护神常书鸿 298

守窟人的赓续 300

守窟人的一天 304


附录1 敦煌大历史年表 309

附录2 敦煌、瓜州历史古迹一览 312


展开全部

敦煌大历史 节选

谁是*早的敦煌人 公元前126年,在西域喝了十三年西北风的张骞,终于回到了长安城。 此时,他极为不舍地放下诱人的白斩鸡,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讲述自己在河西走廊的荒野生存,汉武帝和朝臣们用崇拜的眼神盯着这个刚刚从自然界逃出来的“自然之子”,托着腮,听了整整一个上午。 这是居住在中原的汉人**次知道敦煌山川形势、人民物产的场景。在张骞之前,中原有没有人去过敦煌呢?答案肯定是有的,河西走廊本来就是十分便利的地理大通道,中亚和东亚之间的互动在先秦之前早已络绎不绝,但因为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不识文字的商贾、百姓和北方民族,所以并没有留下十分可靠的记载。 那么,谁是*早的敦煌人?这个问题是否无法追溯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尚书》之中。《尚书》的意思就是上古之书,是儒家*经典的教科书“六经”之一,也是我国*早的一部史书,所以很多上古历史的谜题都需要从这本书里寻找线索。《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历史文献的汇集,究竟是由谁所作,至今不得而知。秦始皇下令焚书时,伏生将《尚书》藏在自家的墙壁里,才为天下保住了这本书。后来,汉文帝派提出 “推恩削藩”的名臣晁错到济南郡的伏生家里学习《尚书》,受伏生的影响,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尚书》是孔子所作。就在《尚书·舜典》中,有一条关于敦煌*早移民的记载,即“窜三苗于三危”。“窜”是一个贬义词,如抱头鼠窜、流窜、逃窜,这里的 “窜”是“使其流窜”的意思,也就是说舜把三苗部落流放到了三危这个地方。 读完这则史料,我们有三个问题需要解答:一是三危在哪里,二是三苗是什么人,三是为什么要把三苗迁移到三危。 关于“三危”的具体地理位置,学术界有多种看法:一说是今甘肃敦煌附近的三危山,二说是甘肃天水附近的鸟鼠山,三说在今陕甘川三省交界嘉陵江附近,四说在川甘交界岷江、岷山一带。但主流观点则认为,“三危”就是敦煌的三危山,那此山为什么叫“三危山”呢?这跟西王母有关,《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三危山位于今天莫高窟的对面,它的特点是三座主峰巍峨耸峙,因此称三危山。这里提到的三青鸟是上古神话中西王母的神兽,古代认为三危山就是三青鸟的筑巢之地。两晋著名史学家郭璞在注《山海经》时说:“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也就是说,三青鸟是西王母的外卖快递员,当西王母肚子不饿的时候,三青鸟一般在三危山里休息。三危山是敦煌的**名山,敦煌的历史与它相伴相生,在我们后面的故事中,它还会多次亮相。 “三苗”是传说时代南方氏族部落集团。《尚书正义·舜典》中记载:“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tāo tiè)。”这里说三苗是缙云氏的后裔,而缙云氏是黄帝时期的官名,据传其封地就在今浙江省缙云山的仙都山一带。有趣的是,三苗号称饕餮,饕餮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神兽,十分贪吃,苏东坡的外号就叫作老饕。三苗人的农业很发达,饮食自然不差,青铜器上常见的饕餮纹是否隐含着商周政权对南方蛮族的印象呢?此事不得而知。也有学者认为三苗是九黎的后人,如郑玄在注解《尚书·吕刑》时就曾提到“苗民,谓九黎之君也”。九黎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一个族群集合,中国古人可不像今天的人一样爱做大数据,所以只要你在古文中看到“三”“九”这样的数字,可千万别当真,大多数情况下的真实意思是“看起来有很多,我也懒得数,就那样吧”。九黎部落信奉鸟、兽,差不多同一时期的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神秘图案中也有鸟、兽,所以被推测是九黎的一支。九黎在上古传说中的势力很大,三皇五帝中的天皇伏羲、地皇女娲、人皇神农皆从东夷九黎出(三皇的版本不止一种)。后羿、帝俊、羲和等神话体系也来自东夷九黎。传说九黎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以蚩尤为首领,共八十一个兄弟。 后来炎帝与黄帝结盟,与蚩尤在涿鹿(今河北涿鹿、怀来一带)大战,蚩尤以失败告终。因此,有人认为中原人*初是由炎黄部落和九黎部落共同构成的,“黎民百姓”中的“黎民”就是九黎之后。 三苗在东南,三危在西北,两者本来风马牛不相及,它们之间发生关联的主要原因与历史上著名的大禹的父亲鲧(gǔn)治水有关。 涿鹿大战后,蚩尤战败,九黎中的三苗人一部分逐渐融合于炎黄所代表的华夏族;另一部分退回到南方江汉流域,建立了三苗部落联盟,依旧与中原相互敌视。到尧的时代,恰逢黄河泛滥(黄河经过笔者的老家黄土高原时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平缓的华北平原上堆积,导致黄河很容易改道),治水成为中原部族共同要做的事。纵观天下,似乎只有鲧才有这个能力,所以《史记》中记载:“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意思是四岳举荐鲧治理黄河水患,尧不赞同,四岳逼迫尧起用鲧,鲧果然没有治理成功,百姓们怨声载道。四岳是尧、舜时期的官名,与十二牧共同构成了当时治理天下的组织机构,学者们推测应该是中原部落联盟中选举出来的代表,他们是四个人,还是一群人,我们也不清楚。 因为尧、舜是四岳选举出来的执政官,所以四岳才是当时的实权派,他们共同推举大禹的父亲鲧来治水,可见大禹家族的治水能力和政治实力都是很强的,这为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家天下的夏朝埋下了伏笔(夏朝究竟是否真实存在呢?目前学界还无法给出定论,只能说疑似存在)。可惜鲧治水九年,并没有治理好黄河水患,治水的同时也消耗了中原部族的财力和人力。江南部族瞅准机会,对中原发动暴乱,三苗就在其中。《史记》中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面对三苗的反叛,尧起用军事天才舜平乱,舜迅速用雷霆手段将其制服。舜得胜归来之后,向尧建议将战败的三苗部族迁到三危山附近。 《史记》的这条史料还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三苗后来变成了在中国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西戎”。

敦煌大历史 作者简介

邢耀龙,敦煌学学者,历史作家,诗人。当代敦煌移民,于榆林窟守窟多年。曾任职于瓜州县文物局、敦煌研究院,担任敦煌研究院驻杭州师范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青年学者,四川省乐山市美术馆顾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