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

作者:高泳著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9-01
开本: 24cm 页数: 216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8.3(7.0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8995523
  • 条形码:9787518995523 ; 978-7-5189-9552-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 本书特色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现代化建设
事业的主力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
国家民族的兴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
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体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健康是生活美好的重要基础,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青少年是关键,没
有青少年的健康,难有全民的健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现代化建设 事业的主力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 国家民族的兴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 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体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健康是生活美好的重要基础,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青少年是关键,没 有青少年的健康,难有全民的健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 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 体育强国。” 无论是立德树人,或是五育并举,抑或是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青少 年都是重点关注人群,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成长都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 标。但是,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整体状况和青少年体育发展不容乐观,在 青少年体质健康素养、竞技体育后备体育人才培养、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等领 域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因此,该书敏锐地抓住这一时代命题和现实难题,选择了站在社会动力运 行机制的视角,探讨如何从体育参与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研究意义不言而 喻。该书专注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动力嬗变与机制构建,通过分析动力愿景、窘 境和胜景,以期构建出科学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 理论框架,从而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理论体系,为我国青 少年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探讨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的良性 运行,可以尝试性地为解决青少年体育参与不足的问题提供借鉴,进而提升青 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诚然,该书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如可以将青少年体育参与放在更宏 观的社会大系统中去探讨,用更全面的社会运行机制理论去解释该问题。可喜 的是,该书选择社会运行机制理论中重要的动力机制理论,针对该问题展开了 卓有成效的探索,后续可以针对青少年体育参与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 制、保障机制等进一步深入研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期望也坚信,高泳必将以本书出版为契机, 未来不断增强学术研究中“渔”的本领。在未来的学者生涯中,不忘学术求 真初心,牢记学术创新使命。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保持独立思考的 风范,力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产出更多的高质量学术 成果。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 内容简介

本书站在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的视角,研究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动力嬗变与机制构建,通过分析动力愿景、窘境和胜景,以期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参与动力机制。不仅能丰富青少年体育理论,而且能为青少年体育参与提供源源不断的适度动力,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探讨青少年参与体育动力机制的良性运行,可以尝试性地为解决青少年参与体育不足的问题提供借鉴。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 目录

目 录 **章 导论 1 **节 研究缘起 1 第二节 研究目的 4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对象 4 一、研究意义 4 二、研究对象 5 第四节 研究方法 5 一、文献资料法 5 二、问卷调查法 5 三、田野调查法 5 四、访谈法 6 五、数理统计法 6 六、逻辑分析法 6 第五节 研究思路 6 第六节 理论基础 8 一、社会运行机制理论 8 二、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9 三、社会人的环境理论 10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1 **节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1 一、我国青少年体育相关研究 11 二、动力机制相关研究 16 三、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相关研究 22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8 第三章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相关概念辨析 31 **节 青少年体育参与和青少年体育 31 一、青少年 31 二、青少年体育参与 33 三、青少年体育 34 四、青少年体育参与和青少年体育的关系 38 第二节 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与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 38 一、运行机制 38 二、动力机制 39 三、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 39 第三节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的理论溯源 42 一、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的理论基础 42 二、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与动力机制 42 第四节 小结 43 第四章 愿景: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的应然状态 45 **节 应然状态的形式 45 第二节 应然状态的结果 46 第三节 应然状态的规定 46 一、体育对于青少年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46 二、青少年天生爱动的刚性规定 48 第四节 小结 49 第五章 窘境: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的实然状态 50 **节 实然状态的形式 51 一、动力源错位 51 二、动力被压抑 51 三、动力转化不足 51 第二节 实然状态的后果 52 一、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 52 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严重萎缩 53 第三节 实然状态的反思 55 一、实然状态的原因 55 二、建构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的必要性 57 第四节 小结 58 第六章 窘因: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的影响因素 60 **节 主要影响因素筛选 60 一、**轮施测 60 二、第二轮施测 71 第二节 个人因素影响 85 一、体育功能观因子 85 二、自身运动基础因子 88 第三节 家庭因素影响 93 一、家庭体育观因子 93 二、家长体育习惯因子 99 第四节 学校因素影响 102 一、体育教师因子 102 二、体育课内外融合因子 104 三、体育设施及时间保障因子 107 第五节 社会因素影响 114 一、体育的社会地位因子 114 二、大众传媒因子 118 三、同伴影响因子 122 第六节 小结 125 第七章 胜景: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建构 128 **节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的“需要—满足”特性 129 一、需要的相关概念 129 二、需要必须满足的原因 129 三、需要满足程度的测量 130 四、青少年体育参与需要的满足程度与青少年体育状况 130 第二节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结构 132 一、动力主体 133 二、动力传导媒介 166 第三节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功能 172 一、动力机制功能体现 172 二、适度动力的度量 172 第四节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运作过程手段 174 一、动力源开发:满足3个层次动力主体的合理需要 174 二、动力转化:潜在形态转化为现实动力和体育行为 180 三、动力监控反馈 187 第五节 小结 188 第八章 结论及后续研究建议 191 **节 结论 191 一、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的内涵 191 二、 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不足的危害和社会运行动力机制视角下 的展现状态 191 三、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因素 192 四、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的结构 192 五、构建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的意义 193 第二节 后续研究建议 193 一、 借鉴社会运行机制中包含的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 保障机制等理论,针对该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93 二、调查群体覆盖面还需要更宽,调查区域还需要更广 193 三、 从心理学的视角,对于青少年个体层次“体育需要—体育 欲望—体育动机—体育目标—体育行动”的转化链条,还 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193 附 录 195 附录A 青少年访谈细目 195 附录B 青少年家长访谈细目 196 附录C 学校体育教师访谈细目 197 附录D 学校体育负责人访谈细目 198 附录E 政府教育体育部门负责人访谈细目 199 附录F 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动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200 参考文献 205 作者简介及代表性科研成果 210 后 记 214
展开全部

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 作者简介

高泳,男,河南驻马店人,先后在华南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分别师从胡小明、孙葆丽、方千华教授,进行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学习,专业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现为河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体育社会学和奥林匹克运动领域的研究,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 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完成 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获河南省社科 成果“二等奖”1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