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数字经济发展——网络、算法与数字平台

数字经济发展——网络、算法与数字平台

作者:徐翔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50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53.0(7.8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数字经济发展——网络、算法与数字平台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251288
  • 条形码:9787010251288 ; 978-7-01-02512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数字经济发展——网络、算法与数字平台 本书特色

畅销书作者。作者于2021年8月出版的《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新经济发展》引起广泛关注,一年多来8次加印,该书入选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21年有生命力的经济类新书榜单、汇丰商学院2021年度经济学图书、百道2022年10月好书榜。得到了包括搜狐网、网易财经、凤凰新闻、哔哩哔哩、知乎、东方财富、同花顺、腾讯新闻等在内的十余家媒体的 。 书中随处可见热点话题。本书不仅涵盖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简史,还包括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 有美国、中国、欧盟等 代表性的 和地区数字经济的相关政策及产业竞争格局。 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书中有很多具有画面感的案例故事和史料图片,能帮助读者 好地融入数字经济的整个发展浪潮中,理解其中的发展逻辑,仿佛亲身经历了计算机的产生与互联网的繁荣、 各巨头公司发展历程中的跌宕起伏,在书中你可以像克兰罗克、阿塔纳索夫、冯·诺依曼等科学家、数学家、经济学家一样去思考、去探索数字经济世界的未知。

数字经济发展——网络、算法与数字平台 内容简介

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由数字技术驱动的数字经济时代已然到来。数字经济成为支撑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推动政府与市场关系深刻演化。然而,数字经济并非骤然而至,而是经历了“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一数字经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其间,网络、算法与数字平台先后发挥了关键作用,催生出大量新生产方式、新组织架构、新交易模式与新消费习惯。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新经济发展》的姊妹篇,本书结合技术进步事实、数字企业案例与各国治理实践,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数字经济自计算机和互联网诞生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本书首创“技术一经济一治理”的三元分析框架,据此归纳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本书认为,强调联结、共享与协作的“融合式创新”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思想内核,也是数字经济能够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第三种主要经济形态的根本原因。

数字经济发展——网络、算法与数字平台 目录

**章 数字技术的发展简史
**节 思维机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
第二节 万物互联:信息的产生与传递
第三节 大数据的“大时代”
第四节 从区块链到智能合约
第五节 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

第二章 数字经济的“前世今生”
**节 信息经济时代:计算机革命与信息产业形成
第二节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与新经济崛起
第三节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商业化与数字技术赋能

第三章 数字经济的全球发展格局
**节 美国:创新驱动,生态已成
第二节 中国:应用驱动,深度融合
第三节 欧盟:扶持不力,规制先行

第四章 数字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节 数字经济治理
第二节 科技与平台企业反垄断
第三节 算法风险与算法治理
第四节 数字经济“再平衡”

第五章 数字经济:全球未来发展方向
**节 数字技术:极限未至,虚实融合
第二节 数字市场:平台主导,零工成势
第三节 数字治理:高墙渐起,共识待聚
展开全部

数字经济发展——网络、算法与数字平台 节选

互联网的始祖———阿帕网 1957 年10月4日,一颗沙滩排球大小的卫星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不停的“劈啪”声划破了浩瀚宇宙沉寂百亿年的夜空。这颗由苏联发射的人类**颗人造卫星“伴侣号”,直径约58厘米、重约83千克,其绕地球一圈用时约98分钟,并能通过无线电向外界发出持续的 “劈啪”声。**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使当时与苏联处于“冷战”对峙中的美国落入下风,于是美国当局迅速加大了国防和科研的相关预算。 为了在航空技术上战胜苏联,美国于1958年成立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了保证美军通信网络的安全,使通信系统不至于被苏联“一击即破”,美国于同年成立了高级研究计划局,旨在实现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仍然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1967年,高级研究计划局的信息处理部开始筹建使计算机能够进行远距离通信的分组交换网络,以区别于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电路交换,是网络中两个端点之间的单路连接,典型的例子就是固定电话;分组交换,是通过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将信息传送到目的地的方式,由序言中介绍的计算机专家伦纳德·克兰罗克首先提出,现如今我们所使用的移动电话和互联网都属于分组交换。分组交换的实现,标志着“阿帕网”(APRAnet)项目正式启动。其中,“APRA”代表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net”(网)则描述了多台计算机之间彼此连接构成的信息通信网络。 1969年11月,一个涵盖4个节点的阿帕网正式建立——这 4个节点属于美国西海岸四所知名大学的四台大型计算机,是之后所有互联网的始祖。此后,阿帕网覆盖的节点日益增多,1975年,阿帕网已经涵盖全美大陆40 多个节点、100多个主机,而到了1981年,阿帕网所覆盖的节点已达到94个之多。阿帕网就此风靡了二十年,直到1990年6月,NSFnet取而代之成为互联网的重要主干网,阿帕网完成了使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当NSFnet在美国风生水起的时候,其他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在建设自己的广域网络,这些网络都与NSFnet兼容,它们*终构成了如今世界范围内互联互通的网络。 …… ——取自本书**章

数字经济发展——网络、算法与数字平台 作者简介

徐翔,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学术期刊《互联网与数字经济学杂志》(JIDE)执行主编。先后获清华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与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数字经济、宏观经济与民生发展,曾在《经济研究》等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研究课题。其学术畅销书《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新经济发展》,入选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21年度经济学图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